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1 叶绿体.光和CO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实验11叶绿体、光和C0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一、目的了解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天竺葵、洋紫苏、洒金榕、玻璃钟罩、烧杯、1%NaHCOs溶液、饱和KOH溶液、95%乙醇、酒精灯、表面皿、滴管、锡薄或黑纸片、I2-KI溶液的配制:2gKI溶于5ml水中,再加1gI2,溶解后加水595ml。三、原理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同化COz和H0为机物质,并释放出02过程,其中光、CO2、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由于一般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故以淀粉能否生成即知光合作用是否进行,可借助于淀粉与I一KI产生蓝色反应检查出来。四、方法步骤1、证明光合作用中叶绿体的必要性。在早上10时后,选择生长正常的洋紫苏叶子、(或洒金榕、银边吊兰等叶子)放在烧杯中加水煮沸,然后将水倒掉,加入95%乙醇,放在水浴锅里煮沸(注意装着酒精的烧杯不能直接在火焰上加热,以免发生危险),直至叶绿素全部浸出,叶片呈白色为止,此时用镊子取出叶片,并将其展开于表面上,滴上I一KI溶液,观察其颜色的变化,可见到原有绿色的部分呈现出蓝色,而非绿色部分则呈白色。2、证明光合作用中光的重要性在早上太阳末出来之前,选择生长正常的叶子(天竺葵、黄豆、洋紫苏、胜红蓟、菜豆等叶子均可),用黑纸将叶子的一半(上、下面)遮光(注意:遮光部分不能漏光),让植株在阳光下照射约5一6小时,然后将叶子剪下,其后处理(去叶绿素、检查淀粉生成)过程与前面1相同。可见叶子经过遮光的部分呈白色,而经照光的部分则呈蓝色(注意:如果在实验前一天将叶子先遮光处理,效果则更好)。3、证明光合作用中CO,的必要性在实验前1一2天选择生长正常的植株2株,(天竺葵、黄豆、菜豆、胜红蓟等植株均可),先经暗处理,使叶片中的淀粉消失。实验时在水中剪下枝条2个,并将它们分别插在两个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将它们分别放进钟罩里,并作如下处理:钟罩(1)用小烧杯装着有饱和的KOH溶液10~20ml,使之吸收CO2。钟罩(2)内放上盛有少许的NaHCO(约0.1克)和HC115ml(浓度为1%),使之放出COz。(或直接放上NaHCO,溶液20ml(浓度为1%),并用凡士林将钟罩贴于玻璃板上,使钟罩内成为一密闭装置(如图)。把该装置放在日光下照射46小时,取出叶片,其后处理(去叶绿素,检验淀粉生成)过程与(1)相同。比较两种处理的叶片的颜色有何不同。五、实验报告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六、思考题为什么叶片的非绿色部分没有淀粉的合成?
实验 11 叶绿体、光和 CO2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一、目的 了解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二、材料用具及仪器药品 天竺葵、洋紫苏、洒金榕、玻璃钟罩、烧杯、1%NaHCO3 溶液、饱和 KOH 溶液、95%乙醇、 酒精灯、表面皿、滴管、锡薄或黑纸片、 I2-KI 溶液的配制:2gKI 溶于 5ml 水中,再加 1gI2,溶解后加水 595ml。 三、原理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吸收太阳光的能量。同化 CO2 和 H2O 为机物质,并释放出 O2 过程, 其中光、CO2、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由于一般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故以淀 粉能否生成即知光合作用是否进行,可借助于淀粉与 I—KI 产生蓝色反应检查出来。 四、方法步骤 1、证明光合作用中叶绿体的必要性。 在早上 10 时后,选择生长正常的洋紫苏叶子、(或洒金榕、银边吊兰等叶子)放在烧 杯中加水煮沸,然后将水倒掉,加入 95%乙醇,放在水浴锅里煮沸(注意装着酒精的烧杯不 能直接在火焰上加热,以免发生危险),直至叶绿素全部浸出,叶片呈白色为止,此时用镊 子取出叶片,并将其展开于表面皿上,滴上 I—KI 溶液,观察其颜色的变化,可见到原有绿 色的部分呈现出蓝色,而非绿色部分则呈白色。 2、证明光合作用中光的重要性 在早上太阳末出来之前,选择生长正常的叶子(天竺葵、黄豆、洋紫苏、胜红蓟、菜 豆等叶子均可),用黑纸将叶子的一半(上、下面)遮光(注意:遮光部分不能漏光),让植 株在阳光下照射约 5—6 小时,然后将叶子剪下,其后处理(去叶绿素、检查淀粉生成)过 程与前面 1 相同。可见叶子经过遮光的部分呈白色,而经照光的部分则呈蓝色(注意:如果 在实验前一天将叶子先遮光处理,效果则更好)。 3、证明光合作用中 CO2 的必要性 在实验前 1—2 天选择生长正常的植株 2 株,(天竺葵、黄豆、菜豆、胜红蓟等植株均 可),先经暗处理,使叶片中的淀粉消失。实验时在水中剪下枝条 2 个,并将它们分别插在 两个盛有水的烧杯中,然后将它们分别放进钟罩里,并作如下处理:钟罩(1)用小烧杯装 着有饱和的 KOH 溶液 10~20 ml,使之吸收 CO2。钟罩(2)内放上盛有少许的 NaHCO3(约 0.1 克)和 HCl 15ml(浓度为 1%),使之放出 CO2。(或直接放上 NaHCO3 溶液 20ml(浓度为 1%),并 用凡士林将钟罩贴于玻璃板上,使钟罩内成为一密闭装置(如图)。把该装置放在日光下照 射 4~6 小时,取出叶片,其后处理(去叶绿素,检验淀粉生成)过程与(1)相同。比较两 种处理的叶片的颜色有何不同。 五、实验报告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六、思考题 为什么叶片的非绿色部分没有淀粉的合成?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8 植物硝态氮的比色测定.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7 植物的溶液培养.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6 蒸腾速率的测定.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5 钾离子对气孔开度的影响.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4 植物组织水势的测定.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3 植物细胞水势.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2 渗透作用现象观察.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 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的观察.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英文教案)Chapter Three Photosynthesis.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英文教案)Chapter Two Mineral Nutrition of Plant.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英文教案)Chapter One Water Metabolism of Plant.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三章 植物的抗性生理(hardiness physiology).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一章 植物的生殖生理.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九章 光形态建成.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十二章 植物的成熟和衰老生理.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六章 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植物生长物质 第一节 生长素类 第二节 赤霉素类 第三节 细胞分裂素类.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八章 植物生长物质 第四节 乙烯 第五节 脱落酸 第六节 其它天然的植物生长物质 第七节 植物生长抑制物质.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0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其性质鉴定.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2 叶绿体的分离.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9 硝酸还原酶活性的测定.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5 植物组织中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6 蛋白质含量测定.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4 叶绿素a和b含量的测定.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3 离体叶绿体对染料的还原作用.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8 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7 粗脂肪的定量测定.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19 植物呼吸速率的测定.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20 生长素.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21 植物缺水程度的鉴定.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23 氮.磷.钾.铁元素对植物生长的影响.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24 果蔬中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的测定.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22 不良环境对植物的伤害.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25 果实成熟时有机物及呼吸速率的变化.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26 不同浓度的IBA(或不同温度、或不同的空气湿度)对插条生根的影响).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27 赤霉素(GA3)对芹菜生长的影响.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28 光对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doc
- 华南师范大学:《植物生理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30 紫外吸收法测定蛋白质含量.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