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2 茶叶杀青程度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实验2茶叶杀青程度与茶叶品质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杀青是绿茶、黄茶、黑茶初制中的重要工序,杀肯叶质量的好坏,对茶叶品质的形成具 有决定性的意义,通过本次实验,学习杀青工艺技术及有关指标的测定方法,了解影明杀青 质量主婴因素及其控制方法 二、内容说明 杀青的目的就是利用鲜叶中酶对温度的不稳定性、采取高温迅速地纯化酶活性。以狄得 应有的色、香、味品质特征。杀肯工艺中有关技术因子主要是温度、时间,投叶量等,正确 常握杀青工艺技术,使杀青匀透,香气显露,青气消失,鲜叶山鲜绿转为暗绿,嫩梃折而不 断,无红使红叶,路有粘性,紧捏叶子成团,失去弹性。生产中常因投叶量过多,杀青时间 过短常出现杀青不足或因温度过高,投叶过少,时间过长而杀青过度。 三、材料与设备 (一)材料茶鲜叶(1-2级的)2kg/组,台称。 (二)设备杀青机具,半导体点温计,烘箱,铝盒,干燥器,分析天平(感量0.00) 四、步骤与方法 (一)每组1人,取等最鲜叶进行二种杀青处理 1·杀青不足锅温200℃,投叶后抖炒2细in后出锅。 2·杀青适度锅温200℃,投叶后@抖结合,炒3-5min左右。 3.杀青过度锅温200℃,投叶后抖结合,炒10min。 每组4人,每组2kg鲜叶,用电炒锅杀青,1人轮流杀青和进行测定,记载,记下 每锅投叶量(投叶量视杀青锅大小而定)。 (二)在杀青处理时,分别进行下列各项测定: 1·含水量测定测定鲜叶重量及含水量采用120℃烘箱法。 2.杀青投叶前后的锅温用半导体点温计测定(离锅底1,0cm),当锅温达200℃即 投叶。 3,杀青时间自投叶开始,全叶子出锅止所用时间(以min计算)。 !·杀青叶温杀青叶出锅后,立即将点温计插入叶堆内(在测定温度时不要将叶摊开)

5。杀青叶重量杀吉叶出锅后立即称量重量与鲜叶比较计算失重常,并取样测定含水量,计 算杀青叶失水率。 6·杀青程度比较取出三种杀青处理的杀青叶各200g,用感官审评其色、香、味的变化 情况,判断杀青程度。一部分作杀青程度分析:取100g杀青叶,测定红使红叶及焦尖、焦 边叶的含量%,其他叶揉捻后供干制成毛茶,审评毛茶品质。 7·酶活性测定取二种处理杀青叶,测过氧化物酶活性(用意创木酚氧化法)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 茶鲜叶机械组成分析及分级.pdf
- 《制茶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华南农业大学:王登良).pdf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性质量控制.ppt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食品标准与安全性.ppt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食品安全的评价(food safety evaluation).ppt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化学物质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含天然有毒物质的食物.ppt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膳食结构中的不安全因素.ppt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环境污染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食品安全性绪论(石河子大学:张建).ppt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什么是三聚氰胺?.pdf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专题讲座)2013食品安全问题.pdf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十 综合实验.pdf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九 双硫腙比色法测定镉的含量.pdf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八 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HA)的测定.pdf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七 食品塑料包装袋中甲醛的测定.pdf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六 气-液填充色谱柱的制备及评价.pdf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五 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山梨酸实验.pdf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实验四 黄曲霉毒素B1的测定.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3 茶叶杀青温度与酶活性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4 茶叶杀青方法与毛茶品质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5 茶叶揉捻工艺与品质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6 干燥方法与绿茶品质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7 红茶萎凋工艺与品质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8 红茶发酵工艺与品质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9 揉切机具与红碎茶品质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0 青茶做青工艺理化变化测定.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1 黄茶闷黄的湿热作用与品质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2 绿茶初制技术系统实验.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3 工夫红茶初制系统实验.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4 红碎茶初制系统实验.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5 黑茶初制系统实验.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6 青茶初制系统实验.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7 黄茶制造工艺技术.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8 白茶制造工艺技术.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9 名茶制作.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20 花茶窨制技术.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21 茶叶小包装技术.pdf
- 《制茶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一章 中国茶叶加工分类.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