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3 工夫红茶初制系统实验

实验13工夫红茶初制系统实验 一、实验目的 在学习红祭初制各工艺技术要求及比较试验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学习工夫红茶制制技 术并测定各种工艺参数,初步学会安排和布滑红茶试验,为从事科研和生产打下基础。 二、内容说明 我国生产的红茶有小种红茶,工夫红茶,红碎茶等二类,本实验主要学习工夫红茶初制 技术。工夫红茶又称红条茶,工夫红茶初制工艺包括菱调、揉捻、发酵、干燥等四道工序, 工夫红茶所要求的品质特征是:外形条索紧直,色泽乌黑油润,内质香气浓郁,滋味醇厚, 汤色红亮,叶底红匀。而这些品质特征又与各工艺技术是杏合理密切相关,只有合理的操作 技术,才能制出优质毛茶。 三、材料与设备 (一)材料适制工夫红茶的鲜叶原料150kg。 (二)设备微型揉捻机二台,烘箱、焙笼、废盘发酵设备,实验室生化分析设备。 四、步骤及方法 (一)红茶加工按大生产方式进行,以1人为一组,测定各工序的技术参数。工夫红茶初 制加工技术: 1,菱猫鲜叶采回以后,骨于室内干燥,通风的菱测竹帘上(或实验台上),薄摊10c 菱调12一20贴,菱测中间翻动1一2次,直全菱调适度。菱测的程度掌握全叶柔软, 磨擦叶片无响声,手握成团,松手不易弹散,嫩茎折而个断,无枯尖,焦边,红边现象,叶 色山鲜绿到暗绿,有清香,會水8%一62%时即可。委消过程中各小组定时观察。 2·揉捻目的在于破损叶细胞,挤出茶汁,便于发酵,同时,卷紧茶条,塑造外形。方法 同绿茶,揉轮时间一般要60一90mi加,使成条率达90%,细胞破损率达80%以上,中 间需解块筛分一次。 3·发萨发脖是红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工序,目的在于促进鲜叶内含成分多酚类在其氧化椭 的作用下氧化聚合产生红茶特有的色香味物质,发酵实质上从揉珍就已开始,但山于樣捻时 间内不足以完成发酵,所以揉捻以后要有专门的发酵过程,发酵需在26℃左右,相对湿 度90%,通气良好的室内进行,时间约需3一5h,摊叶8一12cm厚,发酵中途可翻 动1一2次,发酵适度的标志是:叶子要求青草气消失,出现新鲜的苹果香,叶色红变, 春茶黄红色,夏茶红黄色 +。干燥一律用烘干,分两次进行,中间摊谅,第一次称毛火,要求高温快速,主要是破 坏酶的活性和迅速蒸发水分,第二次称是干,要求低温慢烘,主要是促进香味的发展。培笼

烘时毛火90℃,至7一8成干,中间翻动一至二次,摊凉30一60▣i,然后在温度 60℃下烘企足干。 (二)工夫红紫初制加工工艺技术指标的测定 1·自然菱测工艺技术指标测定以小组为单位2弘记一次,其项目有测定山期,时间,菱 测时间,室温,叶温,湿度,叶重,失重率。 2.菱调叶含水量估测及菱调叶含水量测定(采用130℃27mi快速烘箱法)。 3.揉捻成条率及细胞破损率的测定在揉捻工序中每10分钟取样一次测定成条率及细胞 破损率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2 绿茶初制技术系统实验.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1 黄茶闷黄的湿热作用与品质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0 青茶做青工艺理化变化测定.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9 揉切机具与红碎茶品质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8 红茶发酵工艺与品质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7 红茶萎凋工艺与品质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6 干燥方法与绿茶品质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5 茶叶揉捻工艺与品质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4 茶叶杀青方法与毛茶品质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3 茶叶杀青温度与酶活性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2 茶叶杀青程度与茶叶品质的关系.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 茶鲜叶机械组成分析及分级.pdf
- 《制茶学》课程授课教案(打印版,华南农业大学:王登良).pdf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生产过程中食品安全性质量控制.ppt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食品标准与安全性.ppt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食品安全的评价(food safety evaluation).ppt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食品包装材料和容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化学物质应用对食品安全性的影响.ppt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含天然有毒物质的食物.ppt
- 《食品安全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膳食结构中的不安全因素.ppt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4 红碎茶初制系统实验.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5 黑茶初制系统实验.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6 青茶初制系统实验.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7 黄茶制造工艺技术.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8 白茶制造工艺技术.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19 名茶制作.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20 花茶窨制技术.pdf
- 《制茶学》课程实验指导(打印版)实验21 茶叶小包装技术.pdf
- 《制茶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一章 中国茶叶加工分类.pdf
- 《制茶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二章 鲜叶.pdf
- 《制茶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三章 绿茶初制.pdf
- 《制茶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四章 黄茶概述.pdf
- 《制茶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五章 黑茶.pdf
- 《制茶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六章 白茶.pdf
- 《制茶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七章 青茶初制.pdf
- 《制茶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八章 红茶初制.pdf
- 《制茶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九章 花茶窨制.pdf
- 《制茶学》课程教学课件(打印版)第十章 毛茶加工.pdf
- 石河子大学:《畜产品加工工艺学》课程教学大纲 Technology of Animal Products(负责人:唐明翔).pdf
- 石河子大学:《畜产品加工工艺学》课程授课教案(任课教师:卢士玲).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