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无答案)简单超静定问题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28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内蒙古科技大学:《材料力学》课程教学资源(练习题,无答案)简单超静定问题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简单超静定问题(1)班级学号姓名、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1、对图示梁,正确的答案为(A)静定梁(B)一次静不定梁(D)三次静不定梁(C)二次静不定梁P品品2、直杆的EA已知,在P力作用下,C截面的位移(A) PI/(EA)(B) Pl/(2EA)(C) 2PI/(EA)(D) 0P二、计算题(要求:①画出静定基;②写出变形协调条件:③列方程求未知力。)1、作图示等直杆的轴力图。FFEF-2Fa2、刚性杆AB的左端铰支,用两根长度相等、横截面面积均为A=1000mm2的钢杆CD和EF 连接,刚性杆未受力时处于水平位置。当B点加P=5kN的力后,求两杆的轴力。LAalaa

简单超静定问题(1) 班级 学号 姓名 一、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 1、对图示梁,正确的答案为 。 (A)静定梁 (B)一次静不定梁 (C)二次静不定梁 (D)三次静不定梁 P 2、直杆的 EA 已知,在 P 力作用下,C 截面的位移为 。 (A) Pl (EA) (B) Pl (2EA) (C) 2Pl (EA) (D) 0 A L L P B C 二、计算题(要求:①画出静定基;②写出变形协调条件;③列方程求未知力。) 1、作图示等直杆的轴力图。 a A 2a 2F EA B a F 2、刚性杆 AB 的左端铰支,用两根长度相等、横截面面积均为 2 A =1000mm 的钢杆 CD 和 EF 连接,刚性杆未受力时处于水平位置。当 B 点加 P=5kN 的力后,求两杆的轴力。 A a a a 1 C D 2 E F B P

3、图示结构中,BC为刚性杆,1、2杆的抗拉压刚度均为EA,求1、2杆的轴力14、图示两端固定的圆轴,受外力偶M。作用,求固定端的反力偶矩并作圆轴扭矩图。东包

3、图示结构中,BC 为刚性杆,1、2 杆的抗拉压刚度均为 EA,求 1、2 杆的轴力。 45° B A 2 2m E 3m D 刚性杆 1 P C 3m 4、图示两端固定的圆轴,受外力偶 M e 作用,求固定端的反力偶矩并作圆轴扭矩图。 A C B 0.5m 1m Me

简单超静定问题(2)班级学号姓名、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1、设CD杆的未知轴力为N,则图示结构在C点的变形协调条件为(A) yc=0(B) yc=Nh(EA)(C) yc +Nh(EA)=0(D)=0681.5L L2、图示梁B支座的反力为(C) 5q1/8(D) 3q1/4(A)3ql/8(B)5ql/4三、填空题1、解图(a)所示静不定梁时取图(b)为静定基,则其变形协调条件和补充方程分别为gBAgB2、图示梁,C处为弹性支座,k为弹簧刚度,则为求弹簧拉力,所取变形协调条件和补充方程分别为yDE、图示两梁在连接处B点作用集中力P。当1=22,1}=12,两梁材料相同时,两梁在B处受力的合力分别为:AB梁,BC梁、计算题(要求:①画出静定基;②写出变形协调条件;③列方程求未知力。)1、求图示各超静定梁的支反力。0

简单超静定问题(2) 班级 学号 姓名 二、选择题(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划线内) 1、设 CD 杆的未知轴力为 N ,则图示结构在 C 点的变形协调条件为 。 (A) yC = 0 (B) y Nh/(EA) C = (C) yC + Nh/(EA) = 0 (D)  C = 0 h C 1.5L EI A L B EA P D 2、图示梁 B 支座的反力为 。 (A) 3ql 8 (B) 5ql 4 (C) 5ql 8 (D) 3ql 4 EI A L B L q C 三、填空题 1、解图(a)所示静不定梁时取图(b)为静定基,则其变形协调条件和补充方程分别为 _和_。 EI (a) A q L B (b) A MA q EI L B 2、图示梁,C 处为弹性支座, k 为弹簧刚度,则为求弹簧拉力,所取变形协调条件和补 充方程分别为_和_。 A C a a EI D B P 3、图示两梁在连接处 B 点作用集中力 P。当 1 2 2 l = l , 1 2 I = I ,两梁材料相同时,两梁在 B 处受力的合力分别为:AB 梁_,BC 梁_。 L1 B L2 I1 A P I2 C 三、计算题(要求:①画出静定基;②写出变形协调条件;③列方程求未知力。) 1、求图示各超静定梁的支反力。 A (a) B 2a a C F

E2、为了提高悬臂梁AB的强度和刚度,用短梁 CD加固。设二梁EI相同,求:(1)二梁接触处的压力:(2)加固前后AB梁最大弯矩的比值(3)加固前后B点挠度的比值

L (b) A B q 2、为了提高悬臂梁 AB 的强度和刚度,用短梁 CD 加固。设二梁 EI 相同,求: (1)二梁接触处的压力; (2)加固前后 AB 梁最大弯矩的比值; (3)加固前后 B 点挠度的比值。 D A C L L P B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