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数学的100个基本问题

录目、算术问题(1)001算术基本定理(1)002中国剩余问题(4)003牛吃草问题(8)004费马数(9)005梅森数(11)006完全数(13)007亲和数·(15)008素数的表达公式(16)..009素数定理(19)010与勾股定理有关的一个数论问题(23)011丢番图问题(26)012指数为3的费马大定理(28)013费马大定理·(39)014威尔逊定理(43)线性同余方程…·015(45)016欧拉函数(n)(47)..017原根问题(50)018二次剩余和欧拉准则(54)019二次互反律(58)020二平方和问题(62)021四平方和问题(65)

数学的 100个基本问题022华林问题(68)023多边形数(70)024哥德巴赫猜想(71)025李生素数猜想(75)026圆内整点问题(77)027卡塔兰猜想(78)0283x+1问题(80)029超越数之谜(81)二、代数与组合问题·(84)030(84)三十六个军官问题031柯克曼的女生问题(85)032哈密尔顿四元数(90)033华罗庚定理(92)034华罗庚恒等式(99)035算术几何不等式(102)036平均问题(105)037整值多项式(106)038(111)高斯本原多项式039各阶导数只有整数根的多项式(114)040(115)克罗尼克多项式041代数基本定理(118)042笛卡尔符号法则(123)043(125)多项式的实根个数044(129)多项式在平面区域内根的个数045(131)多项式的有理根问题046(133)一个来自群论中的数论问题047(134)对称多项式2

S048一般三次方程的求根公式(136)(140)049一般四次方程的求根公式(142)050高次方程的求根公式(147)051方程的根式解问题(159)052阿达马矩阵(162)三、几何与拓扑问题(162)053历时半个世纪的一道平面几何难题054(163)拿破仑三角形(164)055费马向托里侧利提出的问题056欧拉直线(165)海伦公式(166)057(169)058托勒密问题(170)059埃尔多斯定理060(172)公共点问题(174)061平面和空间的最大分割数(176)062正方棱锥的问题欧拉平面网络公式(177)063(179)064正多面体(182)065正十七边形作图问题(187)立方倍积问题066(191)化圆为方问题067(192)068三等分任意角问题(194)069黄金分割问题(197)070欧几里得第五公设(200)071什么是非欧几何(203)阿基米德螺线072(207)073尼科梅德斯蚌线3

数学的100个基本问题074割圆曲线(208)075哥尼斯堡七桥问题(210)蜂房问题076(212)077四色问题(215)078皮亚诺曲线(217)079等周问题(218)080一个拓扑问题(220)四、分析问题(222)081最优美的数学公式(222)082斐波那契兔子问题(224)083正整数的方幂求和(226)..084求所有正整数平方的倒数之和(230)085e的无理性(233).086元的无理性(235)087e的超越性(237)..088一个极值问题(239)089无处可微的连续函数(240)090欧拉常数(241)091最速下降问题(242).092黎曼猜想(244)五、集合论与数学史问题(248)093实数比正整数多吗(248)094超限算术(250)095连续统假设(252)096第一次数学危机(253)097第二次数学危机(256)4

日(259)098第三次数学危机...希尔伯特23个数学问题(263)099数学中的诺贝尔奖—费尔兹奖与阿贝尔奖(267)1005

一算术间题一、算术问题算木基本定理每个大于1的正整数均可惟一地写为素数的乘积,大数学家高斯(Gauss1777-1855)曾说:“数学是科学的王后,而数论则是数学的王后,”这句话虽然流露出高斯对数论的过分偏爱,但也说明了数论在数学家们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事实上,从古希腊的欧几里得(Euclid,公元前330_前275)开始,儿千年来许多数学家都对数论产生过浓厚的兴趣,并进行了大量深刻的研究.时至今日,尽管数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内容庞大、应用广泛的学科,但还有很多在叙述上简明易懂的关于正整数的问题仍未得到完全解决,这真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特别是其中的一些数论问题(如哥德巴赫猜想)几乎是家喻户晓,儿百年来它们像谜一样吸引着数学家以及无数的数学爱好者,在正整数或正整数的理论中,有一类称为素数的数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事实上,素数在整数理论中的地位就像元素在化学中或基本粒子在物理学中的地位一样.我们知道,素数是指那些大于1的,且除了1和它自身外再没有其他因子的正整数.例如,2,3.5.7,11,13,等等.如果个正整数具有除了自身和1以外的其他因子,则称为合数.这样,可以把所有的正整数分成三类:1,素数与合数.素数的重要性首先表现在数的乘法分解方面.因为每个大于1的正整数α,如果本身不是素数,则存在不等于a和1的因子b,1

数学的100个基本问题此时可令a=bc,其中b.c都大于1.如果b(或c)不是素数的话,则重复这种分解过程,又可分解出b=b,b2(或c=cic2),显然a>b>b>1(或a>c>c>1).这个分解过程不能无限地重复下去,换句话说,有限步后就可以把分解成一些素数的乘积我们得到的结论是:每个大于1的正整数均可写成若干素数的乘积.从这个意义上讲,素数是构成正整数的基本元素.因此,在整数理论中遇到的许多命题大多能归结为有关素数的研究,也就不足为奇了,算术基本定理的内容由两部分构成:1.分解的存在性,指的是每个大于1的正整数均可分解成一些素数的乘积;2.分解的惟一性,即不考虑诸素数的排列顺序的话,则把正整数分解成素数乘积的方式还是惟一的:例如,21的素数分解只有21=3×7和21=7×3,但本质上属于同一种分解.算术基本定理是整数理论中最为基本的一个命题,也是许多其他命题的逻辑支撑点和出发点.上面已经证明了分解的存在性部分,其惟一性部分看起来似乎是显而易见的,但要严格地证明它却绝非易事,虽然它的证明较为初等,却需要精细的推理过程,充分反映了数学这门学科所特有的思维风格先介绍公元前300年的欧几里得在其巨著《几何原本》中所给的证明.下面只考虑正整数.如果d既是α的一个因子,又是b的一个因子,则称d为a和b的一个公因子.在a和b的所有公因子中的最大者称为最大公因子,记为(α,6).欧几里得发明了一种“镶转相除法”去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因子,从此导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结论:如果d是a和b的最大公因子,则存在整数x和y满足d=ax+by.这个结论从现代的观点也是非常基本的,如果读者熟悉近世代数的话,它相当于说全体整数构成的集合Z不仅是一个环,而是一个主理想整环,现在当然不会使用这个近代的结论,但要从欧几里得发现的这个最大公因子的表示公式出发去证

一算术间题明素数的一个基本性质:设p为素数,如果p整除两个正整数6和b的乘积,则p必整除其一,即p整除a或者p整除b.事实上,如果p不整除a,则p和a的最大公因子不是p,但p为素数,表明p和α的最大公因子只能为1.根据上述欧几里得导出的结论,存在整数x和y使得1=px+ay.两边用b去乘,有b=bpx+bay.因为等式右边的两项分别能被p整除,从而等式左边的b也能被p整除.由此即证所述结论,有了以上的准备工作,就可以证明算术基本定理中的惟一性部分了.设大于1的正整数n有两种素数分解n=P1P2"p,=q192""要证明的是r=s,且适当排列顺序后,可使每个pi=gi.事实上,反复应用上述关于素数的整除性质,从p:整除n=91929.可知Pi整除某个qj.但q;也是素数,只有pi=qj.重新对诸q:的足标编号,不妨设p1=91.此时在n的两个素数分解式中消去p1即得p2""P,=92""9..重复论证上述过程又得到p2=92.同理可知p3=93,,,=由此得出=且1P2,",,恰为q1,92,,9s的一个排列,惟一性得证,当然,不使用辗转相除法也能直接证明算术基本定理,下面再介绍一个具有现代风格的证明,它比欧几里得的上述证明既简短又巧妙,我们的目标仍然是证明算术基本定理中雄一性部分,假设存在一个正整数n能以两种不同的方式分解为素数的乘积,则不妨选取几是这类数中最小的一个,如果据此能得到一个矛盾,则表明这样的正整数并不存在,亦即每个正整数都能以惟一的方式写成素数之积,从而就反证了算术基本定理成立.现在令(1)n=P1P2""P,=q1q2"""q为两种不同的素数分解,其中的p:和q;均为素数.经过适当的排列,不妨假设P≤P2≤≤Pr,91≤2≤"≤9.3

数学的100个基本问题显然p不能等于q1,否则的话,在等式(1)的两边同时约去第一个因子得到(2)P2P3"p,=q293*""qs这是一个比n小的正整数,而且从(1)为两种不同的素数分解可知(2)也如此,但这与n的最小选择相矛盾.所以p1≠q1,不妨设Pi<q1,此时令n=n-(p192939.),则n为正整数.现在把等式(1)中n的两种表示法分别代人到n中得到n'=(pip2"p.)-(pi92""q.)(3)=p(p2P3""p,-q2"*q);n'=(q1q2""g.)-(pi92""gs)(4)=(q1-pi)(q293q).因为n是比n小的正整数,根据n的选取可知n具有惟一的素数分解.所以从(3)推出pl是n一个素因子,再由(4)可知pi是91-p,或者是q2939,的素因子.注意到每个素数q,都比p1大,这表明p;只能是q1-p,的素因子.于是存在正整数m使得q1=P1=pim,但从此又可推出p,整除41,最后的这个矛盾就证明了算术基本定理的正确性.100中国剩余问题贴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刺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这是我国古代数学名著《孙子算经》下卷中的第26题,即著名的“物不知数“问题,通常也称为“孙子问题”虽然《孙子算经》一书的作者与成书年代已难以精确地考证,但其中的“物不知数”问题千百年来在数学界甚至在民间广泛流传,被国际数学界誉为中国剩余定理.该问题相当于说求一个正整数x,使得x被3去除余数为2,被5去除余数为3,而被7去除余数为2.从问题的类型上看,它属于初等数论中的一次同余方程组的求解问题.为此,先介绍同4

算术问题余的概念.设a,b均为整数且b¥0,如果a是6的整数倍,即存在整数m使得a=mb,则称b整除a,也称b是a的一个因子.对任意整数c而言,如果b整除a-c,亦即a除以b所得的余数等于c除以b所得的余数,则称a和c模b同余,记为amc(modb).值得一提的是,同余的概念和符号是有“数学家之王”美称的德国数学家高斯在其24岁出版的划时代巨著《算术研究》中首先引进的.使用同余的符号,物不知数问题就转化为下述同余方程组的求解问题:(x=2(mod3)x3(mod5)x=2(mod7)不难看出,上述同余方程组的解并不惟一,因为如果x是一个解,则×+3×5×7×k=×+105k也是该同余方程组的一个解,其中的k可以取任意整数.事实上,从3,5,7两两互素(指没有大于1的公因数)可知上述同余方程组的任意两个解相差一个105的倍数.所以,一且求出“最小正整数解”xo,则每个解均可表示为x=xo+105k.如何求出上述同余方程组的一个解呢?我们的祖先聪明地把问题转化为以下三个非常特殊的同余方程组的求解:[a=1(mod3)(b=0(mod3)[c=0(mod3)a=0(mod5)b=1(mod5)c=0(mod5)a=0(mod7)(bm0(mod7)c=1(mod7)显然,如果求出了a,b,c的一组值,则2a+36+2c就是原同余方程组的一个解,再把这一个解除以105,则相应的余数即为所求的最小正整数解5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中国数学史.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数学分析习题演练(第三册,编著:周民强,科学出版社).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数学分析习题演练(第二册,编著:周民强,科学出版社).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数学分析习题演练(第一册,编著:周民强,科学出版社).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平面点集与多元函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以2l为周期的函数的展开式.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傅里叶级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复变量的指数函数·欧拉公式.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函数的幂级数展开.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幂级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一致收敛函数列与函数项级数的性质.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一致收敛性.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一般项级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正项级数.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级数的收敛性.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场论初步.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高斯公式与斯托克斯公式.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型曲面积分.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型曲面积分.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重积分变量变换公式的证明.pdf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有理函数和可化为有理函数的不定积分.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可积条件.ppt
- 《数学分析》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定积分的性质.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_第一节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_第七节方向导数与梯度.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_第三节全微分.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_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习题课.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_第八节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_第一节向量及其线性运算.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_第三节平面及其方程.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_第二节数量积、向量积、混合积.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_第五节曲面及其方程.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_第六节空间曲线及其方程.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向量代数与空间解析几何_第四节空间直线及其方程.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_第七节斯托克斯公式、环流量与旋度.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一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_第六节高斯公式、通量与散度.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_第十一章习题课.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一章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_第十一章目录.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重积分_第三节三重积分.ppt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重积分_第五节含参变量的积分.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