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社会心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二章 社会化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2
文件大小:94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念和基本途径 第二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 第四节 社会化的历程和结果 第五节 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 第六节 老年人的社会化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河北联合大学教案心理学院教学部门教研室:心理学系牛春娟教师姓名:讲师专业技术职称:社会心理学课程名称:授课学期:2013~2014学年秋季学期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教 学 部 门 : 心理学院 教研室 : 心理学系 教 师 姓 名 : 牛春娟 专业技术职称 : 讲师 课 程 名 称 : 社会心理学 授 课 学 期 :2013~ 2014 学年 秋季学期

教案首页社会心理学中文课程名称英文Social psychology授课对象2012级应用心理专业本科)层次_2学时课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东二4教室第8教学周周四第7-8大节第二章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的概念和基本途径第二节影响社会化的因素授课章节第三节社会化的内容第四节社会化的历程和结果第五节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第六节老年人的社会化教学目标:掌握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基本途径,熟悉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和内容,了解青少年、教学目标老年人的社会化与要求教学要求:提前预习本章内容。教学重点: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基本途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熟悉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和内容与难点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自主式、讨论式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以电化教学为主与手段教材与教材:社会心理学苑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3月第2版教具教具:多媒体课件专业词汇社会化socialization社会教化(socialization)个体内化(individualinternalization)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社会心理学 英 文 Social psychology 授课对象 20 12 级 应用心理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8 教学周周四 第 7-8 大节 上课教室 东二 4 教室 授课章节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念和基本途径 第二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 第四节 社会化的历程和结果 第五节 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 第六节 老年人的社会化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掌握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基本途径,熟悉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和内容,了解青少年、 老年人的社会化 教学要求:提前预习本章内容。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社会化的概念及其基本途径 教学难点:熟悉社会化的影响因素和内容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辅以自主式、讨论式 教学手段以电化教学为主 教材与 教具 教材:社会心理学 苑杰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年 3 月第 2 版 教具:多媒体课件 专业词汇 社会化 socialization 社会教化(socialization)个体内化(individual internalization)

引言部分:导入新课强调本次课的重点、难点10分钟80分钟基本部分:第二章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的概念与途径(30分钟)一、社会化的概念《10分钟)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20分钟)第二节景影响社会化的因素(20分钟)一、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10分钟)教学内容与二、社会化的文化环境因素《10分钟)时间分配第三节社会化的内容(20分钟)第四节社会化的历程与结果(10分钟)R一、社会化发展阶段《5分钟)二、社会化的结果《5分钟)第五节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自学)第六节老年人的社会化(自学)10分钟结束部分:本章小结布置作业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注解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 导入新课 强调本次课的重点、难点 10 分钟 基本部分: 80 分钟 第二章 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念与途径 (30 分钟) 一、社会化的概念 〈10 分钟〉 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20 分钟〉 第二节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20 分钟) 一、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 〈10 分钟〉 二、社会化的文化环境因素 〈10 分钟〉 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 (20 分钟) 第四节 社会化的历程与结果 (10 分钟) 一、社会化发展阶段 〈5 分钟〉 二、社会化的结果 〈5 分钟〉 第五节 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 (自学) 第六节 老年人的社会化 (自学) 结束部分: 本章小结 布置作业 10 分钟

导入新课10提问法第二章社会化socialization讨论法提高学生第一部分导入部分兴趣和强讲授法调本章重·反馈作业情况点、难点·导入本次课所学内容·强调本章重点、难点第二部分正文部分本章主要内容社会化的概念和基本途径影响社会化的因素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的历程和结果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老年人的社会化第一节社会化的概念与途径一、社会化的概念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形成适合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的过程。对社会化概念的理解1、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2、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化为社会人。3、社会控制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手段

第二章 社会化 socialization 第一部分 导入部分 •反馈作业情况 •导入本次课所学内容 •强调本章重点、难点 第二部分 正文部分 本章主要内容 社会化的概念和基本途径 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的历程和结果 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 老年人的社会化 第一节 社会化的概念与途径 一、社会化的概念 社会化是指: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 收社会的文化,形成适合于该社会与文化的人格,掌 握该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的过程。 对社会化概念的理解 1、社会化是个体学习社会角色与道德规范的过程。 2、只有经过社会化才能使自然人变化为社会人。 3、社会控制是促使个体社会化的手段。 导入新课 提高学生 兴趣和强 调本章重 点、难点 提问法 讨论法 讲授法 10

4、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社会教化(socialization)个体内化(individualinternalization)社会教化(socialization)定义: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的过程。分类:1、系统的正规的教育2、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个体内化(individualinternalization)定义指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个体内化的五大机制1、观察学习2、认知加工3、角色扮演4、主观认同5、自我强化第二节社会化的影响因素一、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第三节社会化的内容社会化主要作用教导生活技能

4、社会化贯穿于人的一生。 二、社会化的基本途径 社会教化(socialization) 个体内化(individual internalization) 社会教化(socialization) 定义:社会通过社会化的机构及其执行者实施社会化 的过程。 分类: 1、系统的正规的教育 2、非系统的、非正规的教育 个体内化(individual internalization) 定义:指人经过一定方式的社会学习,接受社会教化, 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其自 身稳定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的过程。 个体内化的五大机制 1、观察学习 2、认知加工 3、角色扮演 4、主观认同 5、自我强化 第二节 社会化的影响因素 一、社会化的生物学基础 二、社会文化环境因素 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 社会化主要作用 教导生活技能

传递社会文化。完善自我观念。培养社会角色。一、政治社会化(politicalsocialization)(一)概念个体逐步接受被现有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第三节社会化的内容政治社会化的目的:将个人培养和训练成为遵守政府规定,服从国家法律,行使正当权力,承担应尽的义务,促进政治稳定的合格公民。二)不同阶段的政治社会化第三节社会化的内容二、道德社会化(moralsocialization)道德社会化,就是使人们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则和道德规范逐渐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为的过程。道德榜样的作用道德实践的作用三、性别角色(sexrole)社会化性别角色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的性别角色的过程。调查1:

传递社会文化。 完善自我观念。 培养社会角色。 一、政治社会化(political socialization) (一)概念 个体逐步接受被现有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 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 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 政治社会化的目的:将个人培养和训练成为遵守政府 规定,服从国家法律,行使正当权力,承担应尽的义 务,促进政治稳定的合格公民。 二)不同阶段的政治社会化 第三节 社会化的内容 二、道德社会化(moral socialization) 道德社会化,就是使人们将特定社会所肯定的道德准 则和道德规范逐渐内化,形成合乎社会要求的道德行 为的过程。 道德榜样的作用 道德实践的作用 三、性别角色(sex role)社会化 性别角色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自己所属文化所规定 的性别角色的过程。 调查 1:

东北师大张德调查了一个宣传干部学习班的51者学员(男48、女3名)。要求他们回答男人和女人各有什么特点。结果是男胸怀宽广、意志坚强、直爽、深思熟虑、有勇有谋女细心,善操家务,性格温和,心地善良、嫉妒、软弱、好哭、好嘟曦调查2:有人还调查了男女适合担任何种社会职业,结果:男人:矿工、战士、企业经理、飞行员、外交人员、法官、警官。女人:服务员、保育员、纺织工、秘书、护士、演员缝纫师、小学教员我国传统的性别角色期望是:男强女弱、男主女从第四节社会化的历程与结果一、社会化的发展阶段二、社会化的结果(一)社会化与人格的形成·在社会化中遗传的素质仅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某种可能性,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所加入的社会生活,取决于个体经历的社会化过程。·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的社会文化层次上和微观的个体生活情境的层次上

东北师大张德调查了一个宣传干部学习班的 51 者学 员(男 48、女 3 名)。要求他们回答男人和女人各有什 么特点。结果是: 男:胸怀宽广、意志坚强、直爽、深思熟虑、有勇有谋 女:细心,善操家务,性格温和,心地善良、嫉妒、软弱、 好哭、好嘟囔 调查 2: 有人还调查了男女适合担任何种社会职业,结果: 男人:矿工、战士、企业经理、飞行员、外交人员、法 官、警官。 女人:服务员、保育员、纺织工、秘书、护士、演员、 缝纫师、小学教员 我国传统的性别角色期望是:男强女弱、男主女从 第四节 社会化的历程与结果 一、社会化的发展阶段 二、社会化的结果 (一)社会化与人格的形成 •在社会化中,遗传的素质仅为人格的形成和发展提供 了某种可能性,而人格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取决于个体 所加入的社会生活,取决于个体经历的社会化过程。 •社会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宏观的社会文化层次上和 微观的个体生活情境的层次上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威廉·莎士比亚(摘自《皆大欢喜》)(二)社会角色(socialrole)1.社会角色概述·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2.角色行为(rolebehavior)3.角色失调第四节社会化的历程与结果1.基本社会化基本社会化指个体在童年期的社会化,主要是让个体学习生活知识、语言,培养其他认识能力,掌握行为规范,建立感情联系,确立道德及价值判断的标准。2.预期社会化预期社会化指个体在学校里进行的社会化,学习将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为进入社会做各种准备3.发展社会化发展社会化指个体在成年期以后的社会化,是在个体实现了基本的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生活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 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 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威廉•莎士比亚(摘自《皆大欢喜》) (二)社会角色(social role) 1. 社会角色概述 •社会角色是与人们的某种社会地位、身份一致的一整 套权利、义务的规范与行为模式,它是人们对具有特 定身份的人的行为期望。 2. 角色行为 (role behavior) 3. 角色失调 第四节 社会化的历程与结果 1. 基本社会化 基本社会化指个体在童年期的社会化,主要是让 个体学习生活知识、语言,培养其他认识能力,掌握 行为规范,建立感情联系,确立道德及价值判断的标 准。 2. 预期社会化 预期社会化指个体在学校里进行的社会化,学习 将要承担的社会角色,为进入社会做各种准备。 3. 发展社会化 发展社会化指个体在成年期以后的社会化,是在 个体实现了基本的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社会生活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将随环境和自身状况的变化接受新的期待和要求,承担新的责任、义务和角色。4.再社会化第五节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一、逆反心理概述逆反心理是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反抗心态。两种表现:1.一股社会成员反抗权威、反抗现实的心理倾向。2.青少年成长中为求自我独立对父母或师长所表现出来的反抗心态。一定独立意向的盲目性和突出自我是逆反心理的两个本质特征。第五节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1.主观原因2.客观原因第五节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三、矫正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措施1.尊重青少年的意愿。2.以平等身份沟通,与青少年做朋友,关心爱护他们取得相互理解,建立信任感3.注意教育者方式,特别是批评的方式与场合,减少

是不断发展变化的,个体将随环境和自身状况的变化, 接受新的期待和要求,承担新的责任、义务和角色。 4. 再社会化 第五节 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 一、逆反心理概述 逆反心理是指客观环境要求与主体需要不相符合时所 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反抗心态。 两种表现: 1.一般社会成员反抗权威、反抗现实的心理倾向。 2.青少年成长中为求自我独立对父母或师长所表现出 来的反抗心态。 一定独立意向的盲目性和突出自我是逆反心理的两个 本质特征。 第五节 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 二、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 1. 主观原因 2. 客观原因 第五节 青少年逆反心理与社会化 三、矫正青少年逆反心理的措施 1.尊重青少年的意愿。 2.以平等身份沟通,与青少年做朋友,关心爱护他们, 取得相互理解,建立信任感。 3.注意教育者方式,特别是批评的方式与场合,减少

粗暴的训斥,提高批评的技巧,在和谐的氛围中启发教育。4.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提倡完善的自我教育,经常反思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为将来服务社会做准备。第六节老年人的社会化一、老年人社会化概述根据一般年龄的划分:60岁以上为老年人,其中60~79岁为老年期;80~89岁为高龄期;90岁以上为长寿期。老年期社会化的任务老年人的社会化内容二、影响老年人社会化的生理心理因素三、老年人的角色转换1四、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途径1.为老年人提供有益经验,帮助尽快熟悉新角色2.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理解与帮助老年人3.参加文体活动或老年大学学习,充实晚年生活4.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帮助不断更新知识5.参与社会活动与创造性活动第三部分:本章小结布置作业

粗暴的训斥,提高批评的技巧,在和谐的氛围中启发 教育。 4.推行全面素质教育,提倡完善的自我教育,经常反 思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心理适应能力,为将 来服务社会做准备。 第六节 老年人的社会化 一、老年人社会化概述 根据一般年龄的划分:60 岁以上为老年人,其中 60~ 79 岁为老年期;80~89 岁为高龄期;90 岁以上为长 寿期。 老年期社会化的任务 老年人的社会化内容 二、影响老年人社会化的生理心理因素 三、老年人的角色转换 四、老年人继续社会化的途径 1.为老年人提供有益经验,帮助尽快熟悉新角色 2. 创造和谐的家庭气氛、理解与帮助老年人 3. 参加文体活动或老年大学学习,充实晚年生活 4. 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帮助不断更新知识 5.参与社会活动与创造性活动 第三部分:本章小结 布置作业

共12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