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辛亥革命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教育

1第九章辛亥革命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教育核心内容:11.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2.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和1922年学制113.蔡元培教育思想福智1一一1111福鹿11-111111
第九章 辛亥革命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教育 核心内容: 1.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 2.新文化运动时期的教育改革和1922年学制 3.蔡元培教育思想

第一节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孙中山为代表,包括思想界的一些人物,如章太炎、邹容、陈天华、蔡元培、秋瑾等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的教育改革 一、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教育活动 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孙中山为代表,包括思想界的一些人物, 如章太炎、邹容、陈天华、蔡元培、秋瑾等

书租麺福1.福
▪

秤击封建教育著遗容鄉资产阶级革命派将数千年的封建教育归结为培养奴隶的教育。草命罩拔去奴隶之根性,以进为中国花-之国民爆我们今日实行革命,提倡民权孔教是断不可用的
▪ (一)抨击封建教育 资产阶级革命派将数千年的封建 教育归结为培养奴隶的教育。 “拔去奴隶之根性,以进为中国 之国民” “我们今日实行革命,提倡民权, 孔教是断不可用的

在教育内容上,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反对“尊1孔”、」“读经”的同时,提出学生应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陈天华在《猛回头》中,提出学校应教卢梭的《民约论》、赫胥黎的《天演论》、斯宾塞的《群学肆言》,应学法国革命史、美国独立文,要设天文、舆地、化学一一物理、算学等课,要用这些新的内容,培养出新式国民。福-1111森
在教育内容上,资产阶级革命派在反对“尊 孔” 、 “读经”的同时,提出学生应学习西方资 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陈天华在《猛回头》 中,提出学校应教卢梭的《民约论》、赫胥黎的 《天演论》、斯宾塞的《群学肄言》,应学法国 革命史、美国独立檄文,要设天文、舆地、化学、 物理、算学等课,要用这些新的内容,培养出新 式国民

妇女占国民的一半,也应享有教育权利。主张妇女“入了女学堂,讲些学问,把救国的担子也担,在身上,替数于年的妇女吐气。的封秋瑾反对女子受教育就是为了“相夫教子”白建宗旨,认为应是“求成学问与工艺”,目的在一一于“自活艺业”,也就是从业谋生的能力稻nG
▪ 妇女占国民的一半,也应享有教育权利。主张妇 女“入了女学堂,讲些学问,把救国的担子也担 在身上,替数千年的妇女吐气。” 秋瑾反对女子受教育就是为了“相夫教子”的封 建宗旨,认为应是“求成学问与工艺”,目的在 于“自活艺业”,也就是从业谋生的能力

一批判维新派教育救国论(三)兴办革命学校1902年4月,蔡元培与上海教育界人士发起成立中国教育会,由蔡元培任会长。同年,由中国教育会出面,创办了爱国女校,蒋观云为首任经理(校长),他离国去日本后,由蔡元培自任起花厦森
▪ (二)批判维新派教育救国论 ▪ (三)兴办革命学校 1902年4月,蔡元培与上海教育界人士发起成立中 国教育会,由蔡元培任会长。同年,由中国教育 会出面,创办了爱国女校,蒋观云为首任经理 (校长),他离国去日本后,由蔡元培自任

1904年秋,公布了《爱国女学校补订章程》,以“增进女子之智、德、体力,使有以副其爱国心为宗旨。”这是中国第一个公布并实行了的近代女子教育宗旨-一一福礼福
▪ 1904年秋,公布了《爱国女学校补订章 程》,以“增进女子之智、德、体力,使 有以副其爱国心为宗旨。”这是中国第一 个公布并实行了的近代女子教育宗旨

爱国学社成立于1902年11月。当时清政府与日本政府勾结,停派赴日留学生,并禁止中国学生学习陆军,引起留学生的强烈反抗;国内学生运动也蓬勃兴起,上海南洋公学学生反对学校当局无理开除学生,导致200多人罢课退学。中国教育会为支持国内外学生的反迫害斗争,为这些4-一退学的学生成立了爱国学社,蔡元培自任总理,吴稚辉为学监,章太炎、黄炎培等为教员11森
▪ 爱国学社成立于1902年11月。当时清政府与 日本政府勾结,停派赴日留学生,并禁止中国学 生学习陆军,引起留学生的强烈反抗;国内学生 运动也蓬勃兴起,上海南洋公学学生反对学校当 局无理开除学生,导致200多人罢课退学。中国 教育会为支持国内外学生的反迫害斗争,为这些 退学的学生成立了爱国学社,蔡元培自任总理, 吴稚辉为学监,章太炎、黄炎培等为教员

11111111111111为了扩大影响,爱国学社还创办了1些进步刊物,如《童子世界》、《学/E生世界》,后又接管了《苏报》。这些报刊经常发表革命文章,如章太炎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也介绍过邹容的《革命军》。福1一一一111111酒1福11-1V1111111
为了扩大影响,爱国学社还创办了一 些进步刊物,如《童子世界》、《学 生世界》,后又接管了《苏报》。这 些报刊经常发表革命文章,如章太炎 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也介绍过 邹容的《革命军》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绪论(石河子大学:裴长安).ppt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ppt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秦汉的教育.ppt
- 《中国教育史》文献资料:《中外教育史研究论文集》PDF电子书(陕西人民出版社:刘新科).pdf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学记(选自《礼记》).doc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国民国教育史》书籍PDF电子版(人民出版社:冯开文).pdf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商鞅、李斯、董仲舒.doc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成也商鞅败也商鞅.doc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外教育史笔记(共六章).doc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国教育学百年.doc
- 《中国教育史》课程各章习题集(无答案).doc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各章知识结构图、各章教案讲义).pdf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各章讲义,共十章).doc
- 《中国教育史》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裴长安).doc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pdf
- 《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教学组织形.ppt
- 《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课程.ppt
- 《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教学设计.ppt
- 《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主体论.ppt
- 《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教学目标.ppt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鸦片战争后的清代教育(1840-1911).ppt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明到清初的教育.ppt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宋的教育及朱熹的教育思想.ppt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ppt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ppt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原始社会、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前21-前476年).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