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PT
文档页数:50
文件大小:1.34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1.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2.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3.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4.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5.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6.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第十章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1.杨贤江的教育思想2.晏阳初的教育思想3.梁漱溟的教育思想4.黄炎培的教育思想安阳初在5.陈鹤琴的教育思想6.陶行知的教育思想5

第十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 1.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2.晏阳初的教育思想 3.梁漱溟的教育思想 4.黄炎培的教育思想 5.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6.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走近梁漱溟-1工

走近梁漱溟

生平梁漱溟(1893-1988),广西桂林人。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梁将自己一生的思想发展分为三个时期:西方功利派、佛教出世主义、儒学。在北天任教之初,写出了《印度哲学概论》和《唯识述义》两部讲义。「一一梁漱溟在北大发起了东方学及孔子哲学的研究,1921年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福书,成为现代新儒学的先驱宝酒

一、生平 ▪ 梁漱溟(1893-1988),广西桂林人。现 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 梁将自己一生的思想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西方功利派、佛教出世主义、儒学。在北 大任教之初,写出了《印度哲学概论》和 《唯识述义》两部讲义。 梁漱溟在北大发起了东方学及孔子哲学的 研究,1921年出版了《东西文化及其哲学》 一书,成为现代新儒学的先驱

任教于北大的成梁漱溟

任教于北大的 梁漱溟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对中国、印度西方三个文化系统的特点和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的地位作了分析,预测了世界文化未来的趋势,对儒学的前途作了乐观的估价。此书成为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1924年前往山东办学,以后又在四川创办勉仁文学院,而他在山东乡村建设实验中倡导的乡学村学模式表现了融社会教育与社会一改造为一体的思想。福福

《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一书对中国、印度、 西方三个文化系统的特点和在世界文化发展 史上的地位作了分析,预测了世界文化未来 的趋势,对儒学的前途作了乐观的估价。此 书成为其最有代表性的著作。 1924年前往山东办学,以后又在四川创办 勉仁文学院,而他在山东乡村建设实验中倡 导的乡学村学模式表现了融社会教育与社会 改造为一体的思想

吉祥抗战开始,卷入政治生活的旋涡,此后五十3OA年间一直为中国政坛的重要人物。梁漱溟对对“文化大革命”以及后期开福展的“批孔运动”「明确表示反对。《人心与人生》与《中国一一理性之国》稻是他晚年的两部重要著作--福一稻

抗战开始,卷入政治生活的旋涡,此后五十 年间一直为中国政坛的重要人物。 梁漱溟对对“文化大革命”以及后期开 展的“批孔运动” 明确表示反对。 《人心与人生》与《中国--理性之国》 是他晚年的两部重要著作

只有中学毕业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在城市出生成长,然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是著名的新儒家学者,可是却念念不忘佛绿家生活......生不断追求的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人活着为什么;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何处去

只有中学毕业文凭,却被蔡元培请到全国最 高学府北京大学教印度哲学; 在城市出生成长,然而长期从事乡村建设; 一生致力于研究儒家学说和中国传统文化, 是著名的新儒家学者,可是却念念不忘佛 家生活. 一生不断追求的两个问题:一是人生问题,即 人活着为什么;二是中国问题,即中国向 何处去

u111少年时的梁漱溟爱静思,不喜运动,体质较弱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差,6岁时还不会自己穿裤孚。一茨蒙望欠起床,却说!一“妹妹不给我穿裤孕志个一真家人的笑谈。孙省幼2呆笨,几乎全部小学时期皆不如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他立志培养自己“自学、自进、自强”的精神。「120岁时在《民国报》当记者,发表文章时常用--的笔名是寿民或瘦民。那时他年轻,当外勤记者上跑总统府、国务院,下访学校团体,政治新闻市井民生都是笔下文章111

少年时的梁漱溟爱静思,不喜运动,体质较弱。 他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差,6岁时还不会自己穿裤 子。有一次家里人呼他起床,他却说:“妹妹不 给我穿裤子呀。”一直是家里人的笑谈。“自幼 呆笨,几乎全部小学时期皆不如人。” 随着年 龄的增长、知识的丰富,他立志培养自己“自学、 自进、自强”的精神。 20岁时在《民国报》当记者,发表文章时常用 的笔名是寿民或瘦民。那时他年轻,当外勤记者, 上跑总统府、国务院,下访学校团体,政治新闻、 市井民生都是笔下文章

梁漱溟一生钻研佛学,他试图从佛学中寻找答案。他苦苦思索,最后悟出“人生的苦乐不在外界(环境),而在自身,即在主观。其根源在自己的欲望,满足则乐,不满足则苦。而这种欲望是无穷尽的。”他德一一觉得自已对人生苦乐的探求与佛学颇为合拍,于是就拼命看佛书。以至18岁那年拒绝父母为其订婚,19岁开始茹素,决意为僧长达9年。恋

▪ 梁漱溟一生钻研佛学,他试图从佛学中寻 找答案。他苦苦思索,最后悟出“人生的 苦乐不在外界(环境),而在自身,即在主 观。其根源在自己的欲望,满足则乐,不 满足则苦。而这种欲望是无穷尽的。”他 觉得自己对人生苦乐的探求与佛学颇为合 拍,于是就拼命看佛书。以至18岁那年拒 绝父母为其订婚,19岁开始茹素,决意为 僧长达9年

(梁济)侠骨热肠的父亲吾最得意之事,肩挑负贩、拉人力车者多识我。常于途中遇楼苦人,大呼日:“梁老爷你好吗?,”时有赶驴车者见之,居然叫出他的名字,请他上车。《清史·忠义:梁济传》有载:“济以总局处罪人,而收贫民于分局更立小学,课幼儿,碑分科习艺,设专所授之费省而事集。”一一喜在梁漱溟心中,父亲“是一秉性笃实底人,祥而不是一个天资高明的人。他最不可及处,是意趣超俗,不肯随俗流转,而有一腔热肠,一u身侠骨

侠骨热肠的父亲(梁济) “吾最得意之事,肩挑负贩、拉人力车者多识 我。常于途中遇褴褛苦人,大呼曰:‘梁老爷, 你好吗?’”时有赶驴车者见之,居然叫出他 的名字,请他上车。《清史·忠义:梁济传》 有载:“济以总局处罪人,而收贫民于分局。 更立小学,课幼儿,俾分科习艺,设专所授之, 费省而事集。” 在梁漱溟心中,父亲“是一秉性笃实底人, 而不是一个天资高明的人。他最不可及处,是 意趣超俗,不肯随俗流转,而有一腔热肠,一 身侠骨”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