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7章 明到清初的教育

第七章明到清初的教育极端的封建专制是明清教育发展的社会政治背景,科举和官学融为一体导致学心校教育的高度发展同时又沦为科举的预朱元埠像备场所
第七章 明到清初的教育 极端的封建专制 是明清教育发展的社 会政治背景,科举和 官学融为一体导致学 校教育的高度发展, 同时又沦为科举的预 备场所

核心问题:1.明清时期的文教政策2.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3.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3.王守仁、王夫之、颜元的教育思想-1福福1.酒11111
核心问题: 1.明清时期的文教政策 2.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 3.明清时期的蒙学教育 3.王守仁、王夫之、颜元的教育思想

11.明清时期的文教政策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为之服务的文教政策则表现出高度的成熟和浓厚的文化专制主义的色彩。1(一)尊孔崇儒,推崇理学/1明清两代都尊孔崇儒,推崇程朱理学。为了进一步抬高程朱理学的地位,明朝还曾多次表彰程朱后裔及其门人11
1.明清时期的文教政策 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 为之服务的文教政策则表现出高度的成熟和浓厚 的文化专制主义的色彩。 (一)尊孔崇儒,推崇理学。 明清两代都尊孔崇儒,推崇程朱理学。为了进一步抬高 程朱理学的地位,明朝还曾多次表彰程朱后裔及其门人

(二)网罗士人,禁思想拉明朝建立以后,很重视人才的选拔。明朝一代宰相170多人,由翰林出者十分之九。高级官员几乎全都出身于科举,科举已成为作官的惟一正途。清代规定的八种作官资格中,进士和举人排在前两位。!11-
(二)网罗士人,禁锢思想 明朝建立以后,很重视人才的选拔。明朝一代宰 相170多人,由翰林出者十分之九。高级官员几乎全都出 身于科举,科举已成为作官的惟一正途。清代规定的八种 作官资格中,进士和举人排在前两位

统治者一方面加强笼络士人,另一方面也加强思想禁,实行文化专制。明清的八股文取士,题目只能出自《四书》《五经》从内容到格式都是高度标准化的
▪ 统治者一方面加强笼 络士人,另一方面也 加强思想禁锢,实行 文化专制。明清的八 股文取士,题目只能 出自《四书》《五 经》,从内容到格式 都是高度标准化的

明代国子学和地方官学都制定了严密的学规,对师生的言行严加管制,学校兼有刑罚惩治的功能。明清统治者多次大兴文字狱。一-花尚包不-森
▪ 明代国子学和地方官学都制定了严密的学 规,对师生的言行严加管制,学校兼有刑 罚惩治的功能。明清统治者多次大兴文字 狱

吉祥不完全统计,康熙朝61年间文字狱不超过10起,雍正朝13年间文字狱近20起,乾隆统治中国63年,文字狱在130起以上。因文字狱而被杀、充军、流放的人不计其数--一一
▪ 不完全统计,康熙朝61年间文字狱不超过 10起,雍正朝13年间文字狱近20起,乾隆 统治中国63年,文字狱在130起以上。因文 字狱而被杀、充军、流放的人不计其数

明清的科举制度科举到了明清时期,地位空前提高,还规定科举考生必须由学校出身。科举考试制度也相当健全化香这时的科举常科只有进士一科,每三年举行一次。考试为三级:乡试(省城举行)、会试(礼部主持,京师贡院)和殿试。1
▪ 二、明清的科举制度 科举到了明清时期,地位空前提高,还规定 科举考生必须由学校出身。科举考试制度 也相当健全化。 这时的科举常科只有进士一科,每三年举行 一次。考试为三级:乡试(省城举行)、会试 (礼部主持,京师贡院)和殿试

南京贡院图北京贡院图广州贡院图

8设空保药股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8章 鸦片战争后的清代教育(1840-1911).ppt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9章 辛亥革命和北洋政府统治时期的教育.ppt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章 绪论(石河子大学:裴长安).ppt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10章 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ppt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4章 秦汉的教育.ppt
- 《中国教育史》文献资料:《中外教育史研究论文集》PDF电子书(陕西人民出版社:刘新科).pdf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学记(选自《礼记》).doc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国民国教育史》书籍PDF电子版(人民出版社:冯开文).pdf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商鞅、李斯、董仲舒.doc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成也商鞅败也商鞅.doc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外教育史笔记(共六章).doc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国教育学百年.doc
- 《中国教育史》课程各章习题集(无答案).doc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各章知识结构图、各章教案讲义).pdf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各章讲义,共十章).doc
- 《中国教育史》课程授课教案(石河子大学:裴长安).doc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Chinese Educational History.pdf
- 《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教学组织形.ppt
- 《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课程.ppt
- 《教学论》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教学设计.ppt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6章 宋的教育及朱熹的教育思想.ppt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5章 隋唐时期的教育.ppt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3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ppt
-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2章 原始社会、夏商西周与春秋时期的教育(前21-前476年).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