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6 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

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主讲:余晨光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 1 主讲:余晨光

C1)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αi-αzα -α, >0mK=商K>0,不足转向12Ik.ma.bma.aαi -α, = 0-)云;(-)L(K-0,中性转向K=(α -α2)αi -α2 <0LaK<0,过多转向2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1)前、后轮侧偏角绝对值之差α1 -α2 2 1 2 0 1 2 0 1 2 0 K>0,不足转向 K=0,中性转向 K<0,过多转向 1 2 1 ( ) y K La 2 2 1 2 1 2 ( ) ( ) y y m b a b a ma K L k k L a k k 1 2 1 2 1 2 1 1 ( )= ( ) y y Y Y y y ma b ma a F F La k L k L La k k

C-α,与R的关系u/ L当汽车以极低车速行驶时Or1+Ku?SLα =α, = 0R= Ro=8r.(1+ Ku)L10=当u提高后,如果uα-α>0 则R>RLUS=+LKa1R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LR~α-α<0 则R<R8-(αi-α)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特性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α1 -α2与R的关系 3 当汽车以极低车速行驶时 0 1 2 L R R0 当 u 提高后,如果 0 1 2 则R R0 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 0 1 2 则R R0 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特性 2 / 1 r u L Ku 2 (1 ) r Ku L u y L LKa R 1 2 ( ) L R

C0SH760CA7704MAZDAK>0不足转向CAPELLA18003CA10BCRU10(货车)/(Z-D)SK=0中性转向BJ130BJ13620-IDayBENZ280SK<0过多转向1货车11023541ay/(m·s-2)V0.10.30.500.20.4a)ay/gb)表征汽车稳态响应的(α-α2)-a,曲线4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4

C2)车转向半径的比R/R2.0已知 R=R。(1+Ku2)不足转向中性转向1.0过多转向R=1+ Ku?-R'0u2K-0,R/R=1,汽车具有中性转向特点K>0,R/R>1,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点;K<0,R/R<1,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特点5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2)转向半径的比R/R0 5 K=0, R/R0=1,汽车具有中性转向特点; K>0, R/R0>1,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点; K<0, R/R0<1,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特点。 已知 2 0 R R 1 K u2 0 1 R Ku R

转向半径的比值R/R,曲线ISUZU2.0WFRO1.0福R4023ay/(m.s-2)6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转向半径的比值R/R0曲线 6

转向半径的比值R/R,曲线与稳定性因数K值曲线0.0053.0(z)Ro=30m0.6180.0040.400.0032.00.300.200.0020.50R1.00.0010.10g0400200100300行驶车速平方值u2/(m2.s-2)SantanaXi5轿车的R/R-u曲线与K值曲线7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7 转向半径的比值 R/R0 曲线与稳定性因数K值曲线

3)用静态储备系数S.M.来表征汽车稳态响应C>中性转向点:使汽车前、后轮产生相等侧偏角的侧向力作用点。>静态储备系数S.M.:中性转向点到前轮的距离α与汽车质心到前轴距离a之差与轴距L之比。a一cS.M. :L8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3)用静态储备系数S.M.来表征汽车稳态响应 8 S.M. a a L 静态储备系数S.M.:中性转向点到前轮的距离 与汽 车质心到前轴距离 a 之差与轴距L之比。 中性转向点:使汽车前、后轮产生相等侧偏角的侧向力 作用点。 a

k2Fy2LL0ViTVa'=Fyn +Fy2k, +k2aak.a-aa汽车质心(p-)S.M.:OLLk+k.Fy+FY2LCna'=aS.M.=0α=α2中性转向中性转向点6a'>aS.M.>0α>α2不足转向FY2a'<aS.M.<0过多转向α<α9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9 FY1 FY 2 FY1 FY 2 1 2 2 Y Y Y F F F L a L k k k 1 2 2 a a 1 2 中性转向 a a 1 2 不足转向 a a 1 2 过多转向 S.M. 0 S.M. 0 S.M. 0 中性转向点 2 汽车质心 1 2 S.M. a a a k L k k L

C小结-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5r>表征稳态响应的具体参数通常有R/RK(a-a)、S.M等R/R=1+Kuαi -α2 = Ka,LsLR=R/ R8-(α -α28-(α -α2)k,k,k2aL心KS.M.=k,+k, L k, +k, m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小结-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 表征稳态响应的具体参数通常有R/R0、K、 (α1 -α2)、 S.M.等。 2 0 R R Ku / 1 1 2 Ka Ly 0 1 2 1 2 / ( ) ( ) L R R R 2 1 2 1 2 1 2 . . k k k a L S M K k k L k k m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1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5 稳态响应的类型和判断.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2 车厢侧倾轴线.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6 侧倾力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5-2 汽车的横向稳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1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2 滑动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4 影响制动力系数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3 制动力系数与侧向力系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3 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1 制动效能-制动减速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2 制动距离的概念和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4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2 制动跑偏.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1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3 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失去转向能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1 制动时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2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2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学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3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动力学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1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5 有外倾角时轮胎的滚动.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2 侧偏现象.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4 回正力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3 轮胎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3 操纵稳定性的研究和评价方法.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2 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4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与稳定性因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4 悬架的侧倾角刚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1 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7 侧倾时垂直载荷在左、右侧车轮上的重新分配.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3 悬架的线刚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5 车厢的侧倾角.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5-1 汽车的纵向稳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10 变形转向.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6- 提高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1 轮胎坐标系.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9 侧倾转向.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