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4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主讲:余晨光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1 主讲:余晨光

抗热衰退性能>制动效能的恒定性主要指抗热衰退性能>制动器温度上升后,制动器的摩擦力矩常会有显著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制动器的热衰退>山区行驶的货车和高速行驶的轿车,对抗热衰退性能有更高的要求。2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抗热衰退性能 2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主要指抗热衰退性能。 制动器温度上升后,制动器的摩擦力矩常会 有显著下降,这种现象称为制动器的热衰退。 山区行驶的货车和高速行驶的轿车,对抗热 衰退性能有更高的要求

C山区道路RSiIT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山区道路

C凯迪拉克GTS6100km/h~0的制动距离制动距离/m汽车制动工况37.8冷车空载39.0冷车满载40.6热车满载11>制动器抗热衰退性能可用连续制动时制动效能的保持程度10来衡量。9.99.8>ZBT24007-1989规定,以一9.59128910定初速连续做制动减速度为356>4连续制动次数3m/s2的制动15次,最后的制动≥9.4m/s2好19.3~8.4m/s2一般效能不低于冷试验制动效能的≤8.4m/s差60%制动工况图4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凯迪拉克GTS 100km/h~0的制动距离 4 汽车制动工况 制动距离/m 冷车空载 37.8 冷车满载 39.0 热车满载 40.6 制动器抗热衰退性能可用连 续制动时制动效能的保持程度 来衡量。 ZBT24007-1989规定,以一 定初速连续做制动减速度为 3m/s2的制动15次,最后的制动 效能不低于冷试验制动效能的 60%

?抗热衰退性能的影响因素制动蹄0制动器摩擦副材料制动盘制动鼓摩擦片>制动鼓和制动盘用铸铁,>摩擦片用无石棉或半金属材料。摩擦片制动块鼓式制动器用摩擦材料盘式制动器用摩擦材料0.6n0.50.4-0.30.20.1100150200300400500600200250100300温度/℃温度/℃温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温度对制动力的影响5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抗热衰退性能的影响因素 5 制动鼓和制动盘用铸铁。 摩擦片用无石棉或半金属材料。 1)制动器摩擦副材料 温度/℃ 温度/℃

C两款车型冷、热制动试验数据ST保时捷911雷克萨斯SC430冷/热冷/热制动距离/m34.1/34.139.4/44.39.8/8.7abmax/(m's-2)11.3/11.3前轮温度/228/480180/685后轮温度/℃214/278118/365>特殊的摩擦副材料使保时捷车温升较少,热衰退现象不明显;>保时捷911使用了特殊的陶瓷制动盘还应注意到两种车前轮的温升都大于后轮。6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两款车型冷、热制动试验数据 6 保时捷911 冷/热 雷克萨斯SC430 冷/热 制动距离/m 34.1/34.1 39.4/44.3 abmax/(m·s-2 ) 11.3/11.3 9.8/8.7 前轮温度/˚C 228/480 180/685 后轮温度/˚C 214/278 118/365 特殊的摩擦副材料使保时捷车温升较少,热衰退现象 不明显; 保时捷911使用了特殊的陶瓷制动盘; 还应注意到两种车前轮的温升都大于后轮

C抗热衰退性能的影响因素2)制动器结构形式4—1:增力式10¥一2:双领蹄式>制动效能因数K.r:单口一3.1:领从蹄式0—3.2:领从蹄式位制动轮缸推力所产生8←一4:盘式米一μ=0.35时的的制动摩擦力。平均值3.16口>增力式制动器恒定性43.2差,盘式制动器恒定性好。24>轿车制动系统的配置AI0.50.30.40.60.700.10.2后盘通常是前通风盘、摩擦因数μ式或前盘后鼓制动效能因数曲线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抗热衰退性能的影响因素 7 制动效能因数Kef:单 位制动轮缸推力所产生 的制动摩擦力。 2)制动器结构形式 增力式制动器恒定性 差,盘式制动器恒定性 好。 轿车制动系统的配置 通常是前通风盘、后盘 式或前盘后鼓

轿车的前、后盘式制动器8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轿车的前、后盘式制动器 8

轿车的前、后盘式制动器RSIT本田雅阁轿车的前后制动器9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9 轿车的前、后盘式制动器

通风盘式制动器Sr10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通风盘式制动器 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2 制动跑偏.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1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3 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失去转向能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1 制动时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2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6 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3 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4 f线组与r线组.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10 ABS的工作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9 ABS的基本结构和液压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7 汽车同步附着系数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8 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2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4 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1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3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1-1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1-2 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的工况要求.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2-1 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2-3 循环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2 制动距离的概念和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1 制动效能-制动减速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3 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3 制动力系数与侧向力系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4 影响制动力系数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2 滑动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1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5-2 汽车的横向稳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6 侧倾力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2 车厢侧倾轴线.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5 稳态响应的类型和判断.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1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6 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2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学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3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动力学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1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5 有外倾角时轮胎的滚动.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2 侧偏现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