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福第四章汽车的制动性制动性的评价指标主讲:余晨光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1 主讲:余晨光

汽车的制动性的定义和评价指标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称为汽车的制动性。>制动性是汽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评价指标。根据对汽车制动性的定义,如何确定制动性的评价指标?>制动效能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制动效能恒定性;>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2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的制动性的定义和评价指标 2 汽车行驶时能在短距离内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 在下长坡时能维持一定车速的能力,称为汽车的制动性。 制动性是汽车主动安全性的重要评价指标。 根据对汽车制动性的定义,如何确定制动性的评价指标? 制动效能——制动距离与制动减速度; 制动效能恒定性;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汽车制动性评价指标说明51.制动效能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思考QQ:制动距离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路面条件载荷条件制动距离制动初速度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制动性评价指标说明 3 路面条件 载荷条件 制动初速度 制动效能即制动距离和制动减速度。 制动距离 思考 制动距离主要与哪些因素有关? 1. 制动效能

汽车制动性评价指标说明PST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制动效能的恒定性主要指抗热衰退性能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制动时汽车按给定路径行驶的能力。即在制动中不发生跑偏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本章研究的重点是:如何使汽车在保证方向稳定性的前提下,获得最好的制动效能4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制动性评价指标说明 4 制动时汽车按给定路径行驶的能力。 即在制动中不发生跑偏、侧滑或失去转向能力的性能。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主要指抗热衰退性能。 本章研究的重点是:如何使汽车在保证方向稳定性的 前提下,获得最好的制动效能。 2.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3.制动时汽车的方向稳定性

G乘用车制动规范对行车制动器制动性的部分要求中国中国美国欧洲共同体项目(EEC)联邦135ZBT24007GB725871/320-1989-2012β≥0. 7试验路面附着良好干水泥路面Skid no81满载载重一个驾驶员任何载荷轻、满载或满载80km/h制动初速度80km/h50km/h96.5km/h(60mile/h)制动时不许偏出不抱死跑偏不许偏出不抱死偏出的稳定性3.66m(12ft)3.7m通道2.5m通道制动距离或≤50.7m,≤20m≤65.8m≤50.7m≥5.8m/s2(216ft)制动减速度≥5. 9m/s2踏板力<490N≤500N≤500N66.7~667N(15~150lbf)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乘用车制动规范对行车制动器制动性的部分要求 项目 中国 ZBT24007 -1989 欧洲共同体 (EEC) 71/320 中国 GB7258 -2012 美国 联邦135 试验路面 干水泥路面 附着良好 φ≥0.7 Skid no81 载重 满载 一个驾驶员 或满载 任何载荷 轻、满载 制动初速度 80km/h 80km/h 50km/h 96.5km/h (60mile/h) 制动时 的稳定性 不许偏出 3.7m通道 不抱死跑偏 不许偏出 2.5m通道 不抱死偏出 3.66m(12 ft) 制动距离或 制动减速度 ≤50.7m ≤50.7m, ≥5.8m/s2 ≤20m ≥5.9m/s2 ≤65.8m (216ft) 踏板力 ≤500N <490N ≤500N 66.7~667N (15~150 lbf)

C>制动效能有时也用在良好路面条件下,汽车以PST100km/h的初速度制动到停车的最短距离来反映几种车型100km/h→0的制动距离车型制动距离/m捷达48.8别克GL845.845.0桑塔纳2000帕萨特43.9奥迪A61.8T42.340.0宝来1.8T37.1宝马745i6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6 车型 制动距离/m 捷达 48.8 别克GL8 45.8 桑塔纳2000 45.0 帕萨特 43.9 奥迪A6 1.8T 42.3 宝来1.8T 40.0 宝马745i 37.1 制动效能有时也用在良好路面条件下,汽车以 100km/h的初速度制动到停车的最短距离来反映。 几种车型100km/h→ 0的制动距离

思考题,汽车制动性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汽车制动性研究的重点是什么?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思考题 • 汽车制动性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 • 汽车制动性研究的重点是什么? 7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下一知识点: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8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 8 下一知识点: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 力的关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1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2 滑动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4 影响制动力系数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3 制动力系数与侧向力系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3 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1 制动效能-制动减速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2 制动距离的概念和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4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2 制动跑偏.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1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3 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失去转向能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1 制动时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2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6 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3 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4 f线组与r线组.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10 ABS的工作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9 ABS的基本结构和液压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7 汽车同步附着系数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8 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5-2 汽车的横向稳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6 侧倾力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2 车厢侧倾轴线.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5 稳态响应的类型和判断.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1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6 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2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学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3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动力学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1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5 有外倾角时轮胎的滚动.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2 侧偏现象.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4 回正力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3 轮胎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3 操纵稳定性的研究和评价方法.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2 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4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与稳定性因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4 悬架的侧倾角刚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1 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7 侧倾时垂直载荷在左、右侧车轮上的重新分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