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7 侧倾时垂直载荷在左、右侧车轮上的重新分配

侧倾时垂直载荷在左、右侧车轮上的重新分配主讲:余晨光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侧倾时垂直载荷在 左、右侧车轮上的重新分配 1 主讲:余晨光

侧倾时垂直载荷在左右轮上的重新分配可将汽车简化成图示的模型mo2>工字形车架代表车厢,悬挂质量为M>工字形车架分别通过前、后mo悬架的侧倾中心mo和moz与前后轴相铰接,同时又通过前后悬架的弹性元件分别与前后轴相连接。汽车简化模型2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侧倾时垂直载荷在左右轮上的重新分配 2 可将汽车简化成图示的模型。 工字形车架代表车厢,悬挂 质量为Ms。 工字形车架分别通过前、后 悬架的侧倾中心m01和m02 与 前后轴相铰接,同时又通过前 后悬架的弹性元件分别与前、 后轴相连接

m02TorlSFslyG.Fulymo6OIAFzirAFBiZ1汽车简化模型前悬架Tor2Fs2yFs2y+CObsWFu2y2C0r2Fas'syTorlAFz2rB2AF72Fsly车身后悬架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3 TΦr1 TΦr2 TΦr

C0Fs2yPOT?bsLFsyasFsly车身F.=F+ Fs2yslySVbaSS=F=FFFslySy2sysyLL4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4 1 2 1 2 sy s y s y s s s y sy sy sy F F F b a F F F F L L

TorlTor2Fs2yFsly6Fu2yFulyWW2M?nI三△FzirAFz2rAFB2B1AFZ211后悬架前悬架Torl = KoriΦ,Tor2 = Kor2 Φ,6"th + Torn + Fr2yhia△F:2/B, = FAFi,B, = F, h +Tori + Fuyhul4SySyL1AF=-△FAF=-AF721721zllzlr5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5 T K r r r 1 1 T K r r r 2 2 1 1 1 1 1 1 s z l sy r u y u b F B F h T F h L F F z r z l 1 1 2 2 2 2 2 2 s z l sy r u y u a F B F h T F h L F F z r z l 2 2

C左右轮垂直载荷再分配时轮胎的侧偏刚度F车身不侧倾时αo= 2kKko车身侧倾后ki内侧:W。-△W=k外侧:W。+△W=kAW+AWF-Fyα=2kk,+k,(k, +k,)6ko-12Wo垂直载荷W[|ko / [α0l当车身侧倾严重时,α是增大还是减小?6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左右轮垂直载荷再分配时轮胎的侧偏刚度 6 车身不侧倾时 车身侧倾后 当车身侧倾严重时,α是增大还是减小? 0 0 2 FY k ' 0 ' 0 2 ( ) 2 Y Y l r l r F F k k k k k k 0 0 : : l r W W k W W k 内侧 外侧 0 0 0 k k ' < >

分析QI汽车趋于增加不足转向量AF,>AFAF<AF,汽车趋于减小不足转向量思考:横向稳定杆用在前、后悬架对汽车稳态响应特性所起到的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汽车悬架加装横向稳定杆后,增大了悬架侧倾角刚度,从而增大了整车侧倾角刚度,减小了车厢侧倾角。轿车前悬架加装横向稳定杆后,前悬架侧倾角刚度K,增大,整车侧倾角刚度增大,车厢侧倾角?减小。由△Fz和△Fz公式可知,△Fz增大,△Fz减小。前悬架加装横向稳定杆后趋于增加不足转向量。AF.,B, = F, h + KaoriD, + Fu, hulAF2,B, = F, "h + Kor2D, + Fu2,hu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分析 F F z z 1 2 > 汽车趋于增加不足转向量 F F z z 1 2 < 汽车趋于减小不足转向量 思考:横向稳定杆用在前、后悬架对汽车稳态响应特性所起 到的作用是否相同?为什么? 汽车悬架加装横向稳定杆后,增大了悬架侧倾角刚度,从 而增大了整车侧倾角刚度,减小了车厢侧倾角。 1 1 1 1 1 1 s z l sy r r u y u b F B F h K F h L 2 2 2 2 2 2 s z l sy r r u y u a F B F h K F h L 轿车前悬架加装横向稳定杆后,前悬架侧倾角刚度Kφr1增大,整车 侧倾角刚度增大,车厢侧倾角φr减小。 由△FZ1和△FZ2公式可知,△FZ1增大,△FZ2减小。 前悬架加装横向稳定杆后趋于增加不足转向量

思考题·横向稳定杆起仟么作用?·为何通常在轿车的前悬架加装横向稳定杆?8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思考题 • 横向稳定杆起什么作用? • 为何通常在轿车的前悬架加装横向稳定 杆? 8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下一知识点:侧倾外倾。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 9 下一知识点:侧倾外倾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1 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4 悬架的侧倾角刚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4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与稳定性因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2 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3 操纵稳定性的研究和评价方法.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3 轮胎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4 回正力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2 侧偏现象.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5 有外倾角时轮胎的滚动.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1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3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动力学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2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学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6 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1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5 稳态响应的类型和判断.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2 车厢侧倾轴线.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6 侧倾力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5-2 汽车的横向稳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3 悬架的线刚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5 车厢的侧倾角.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5-1 汽车的纵向稳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10 变形转向.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6- 提高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1 轮胎坐标系.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9 侧倾转向.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8 侧倾外倾-侧倾时车轮外倾角的变化.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5 双轴汽车的振动.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6 人体-座椅系统的振动.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4-2 车轮部分单质量系统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4-3 系统参数对振动响应均方根值的影响.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6 悬架系统固有频率与阻尼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4 车身加速度功率谱密度的计算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5 悬架弹簧动挠度和车轮与路面间相对动载的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4-1 双质量振动系统的偏频和振型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2 单质量系统的自由振动.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1 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2-2 空间频率功率谱化为时间频率功率谱.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六章 汽车平顺性 6.3-3 单质量系统的幅频特性分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