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主讲:余晨光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 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 1 主讲:余晨光

GD<PoF假设=0.3,。=0.512A点前轮抱死。FXb2A点之前Ful、Fu2、FxblFxb2按β线变化。β线A点之后Ful、Fu2仍按β线变化,Fxb1、Fxb2按I线Kβ=0.3的f线变化,且@ = 0.3K=0.5PoFxb2=Fu20AK,点前、后轮都抱死。AA点为前、后轮都抱F xblf(@ = 0.3)Ful死时的制动器制动力。2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φ<φ0 2 A点前轮抱死。 A点之前Fμ1、Fμ2、FXb1、 FXb2按β线变化。 K1点前、后轮都抱死。 A’点为前、后轮都抱 死时的制动器制动力。 假设φ =0.3,φ0 =0.5 F1 F 2 FXb1 FXb2 I线 线 0 0.5 0.3K1 K f ( 0.3) A A O A点之后Fμ1、Fμ2仍按β 线变化,FXb1、FXb2按 φ =0.3的f 线变化,且 FXb2= Fμ2

CD<PoF假设=0.3,0。=0.5112F结论Xb2前轮先抱死p<po,β线前轮抱死时(A点):I线Kz<p =0.3@ = 0.3K=0.5Po前、后轮都抱死A(K点、A点):Az = O =0.3F xblf(@ = 0.3)Fl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φ<φ0 3 φ<φ0,前轮先抱死 前、后轮都抱死 (K1点、A’点): z = φ =0.3 假设φ =0.3,φ0 =0.5 F1 F 2 FXb1 FXb2 I线 线 0 0.5 0.3K1 K f ( 0.3) A A O 前轮抱死时(A点): z<φ =0.3 结论

C>Po1F假设=0.7,。=0.512B点后轮抱死。FXb2B点之前Ful、Fu2、Fxbl/B线Fxb2按线变化。B'B点之后Ful、Fu2仍按βI线B线变化,Fxb1、Fxb2按K2K@ =0.7Φ=0.7的r线变化,且= 0.5Fxbi=Fu1oPoK,点前、后轮都抱死。F xbB'点为前、后轮都抱Ful死时的制动器制动力。4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φ>φ0 4 B点后轮抱死。 B点之前Fμ1、Fμ2、FXb1、 FXb2按β线变化。 K2点前、后轮都抱死。 B’点为前、后轮都抱 死时的制动器制动力。 假设φ =0.7,φ0 =0.5 F1 F 2 FXb1 FXb2 I线 线 0 0.5 K O B点之后Fμ1、Fμ2仍按β 线变化,FXb1、FXb2按 φ =0.7的r 线变化,且 FXb1= Fμ1。 0.7 K2 B B

CDVΦoF假设=0.7,。=0.512F结论Xb2B线>o,后轮先抱死B'I线B后轮抱死时(B点):K2Kz<p=0.7@ = 0.7= 0.5P前、后轮都抱死(K点、B点):Z=0=0.7FXb1Ful5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φ>φ0 5 假设φ =0.7,φ0 =0.5 F1 F 2 FXb1 FXb2 I线 线 0 0.5 K O 0.7 K2 B B φ>φ0,后轮先抱死 前、后轮都抱死 (K2点、B’点): z = φ =0.7 后轮抱死时(B点): z<φ =0.7 结论

Cβ=oF假设?=0.5,。=0.5112K点前、后轮同时抱死FXb2K点之前Ful、Fu2、Fxblβ线Fxb2按β线变化。I线Φ=o前、后轮同时抱死个(K点):β=P =0.5z=0=0.5FXb1Fl6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φ=φ0 6 K点前、后轮同时抱死。 K点之前Fμ1、Fμ2、FXb1、 FXb2按β线变化。 假设φ =0.5,φ0 =0.5 F1 F 2 FXb1 FXb2 I线 线 = 0.5 0 K O φ = φ0 前、后轮同时抱死 (K点): z = φ =0.5

制动过程分析得到的结论1)当时,线位于I曲线上方,后轮先抱死;3)当β=时,β线与I曲线相交,前、后轮同时抱死;4)只要≠o,要使两轮都不抱死所得到的制动强度总是小于附着系数,即z<。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制动过程分析得到的结论 7 4)只要φ ≠ φ0 ,要使两轮都不抱死所得到的制动强 度总是小于附着系数,即z<φ。 3)当φ = φ0时, β线与I 曲线相交,前、后轮同时抱死; 2)当φ>φ0时, β线位于I 曲线上方,后轮先抱死; 1)当φ<φ0 时,β线位于I 曲线下方,前轮先抱死;

思考题·分析<路面上的制动过程?·试分析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和制动效能8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思考题 • 分析φ<φ0路面上的制动过程? • 试分析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 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和制动效能。 8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下一知识点:利用附着系数9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 9 下一知识点:利用附着系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1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2 滑动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4 影响制动力系数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3 制动力系数与侧向力系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3 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1 制动效能-制动减速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2 制动距离的概念和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4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2 制动跑偏.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1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3 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失去转向能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1 制动时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2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6 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3 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4 f线组与r线组.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10 ABS的工作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9 ABS的基本结构和液压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7 汽车同步附着系数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5-2 汽车的横向稳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6 侧倾力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2 车厢侧倾轴线.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5 稳态响应的类型和判断.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1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6 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2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学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3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动力学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1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5 有外倾角时轮胎的滚动.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2 侧偏现象.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4 回正力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3 轮胎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3 操纵稳定性的研究和评价方法.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2 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4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与稳定性因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4 悬架的侧倾角刚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1 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7 侧倾时垂直载荷在左、右侧车轮上的重新分配.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3 悬架的线刚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