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7 汽车同步附着系数的选择

同步附着系数的选择主讲:余晨光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同步附着系数 的选择 1 主讲:余晨光 0

同步附着系数选择的重要性》同步附着系数对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有着重要影响。>汽车的总质量及质心位置给定后,即可作出曲线。线则是由制动器制动力在前、后轴上的分配确定的。>设计中可调整β值,可以得到线与曲线的恰当配合,保证合适的同步附着系数。>β值越大,线的斜率越小,则同步附着系数P越大。2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同步附着系数选择的重要性 2 同步附着系数对汽车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有着 重要影响。 汽车的总质量及质心位置给定后,即可作出I曲 线。β线则是由制动器制动力在前、后轴上的分 配确定的。 设计中可调整β值,可以得到β线与I曲线的恰当 配合,保证合适的同步附着系数。 β值越大,β线的斜率越小,则同步附着系数 越大。 0

同步附着系数的选择原则根据车型轿车行驶车速较高,高速下后轴侧滑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一般采用较高的同步附着系数>货车车速较低,制动时后轴侧滑的危险性较少,但在较滑的路面上制动时,汽车可能丧失转向能力。因此同步附着系数一般不超过0.6。但道路条件的改善和汽车行驶速度的提高,货车同步附着系数有提高趋势轻型越野汽车常选择较高的同步附着系数。这样在很低的附着系数路面上制动,也不会发生后轴侧滑。但是在多数路面上制动时,前轮先抱死失去转向能力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同步附着系数的选择原则 3 轿车行驶车速较高,高速下后轴侧滑是十分危险的。因 此一般采用较高的同步附着系数。 货车车速较低,制动时后轴侧滑的危险性较少,但在较 滑的路面上制动时,汽车可能丧失转向能力。因此同步 附着系数一般不超过0.6。但道路条件的改善和汽车行驶 速度的提高,货车同步附着系数有提高趋势。 轻型越野汽车常选择较高的同步附着系数。这样在很低 的附着系数路面上制动,也不会发生后轴侧滑。但是在 多数路面上制动时,前轮先抱死失去转向能力。 1)根据车型

同步附着系数的选择原则2)根据使用条件>在多雨的山区,坡路弯道多,下急弯坡制动时,如果汽车失去转向能力,将是十分危险的。因此,经常在山区使用的车辆,同步附着系数应取低值>一些山区的运输单位,为了安全行车,宁愿调小前轮制动器制动力。百前轮制动器制动力调小后,还带来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基本消除了由于左、右前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等而引起的制动跑偏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同步附着系数的选择原则 4 在多雨的山区,坡路弯道多,下急弯坡制动时,如果汽 车失去转向能力,将是十分危险的。因此,经常在山区 使用的车辆,同步附着系数应取低值。 一些山区的运输单位,为了安全行车,宁愿调小前轮制 动器制动力。前轮制动器制动力调小后,还带来另外一 个好处,就是基本消除了由于左、右前轮制动器制动力 不等而引起的制动跑偏。 2)根据使用条件

思考题·同步附着系数选择的原则是什么?同步附着系数如何调整?5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思考题 • 同步附着系数选择的原则是什么? • 同步附着系数如何调整? 5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下一知识点: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6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 6 下一知识点: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8 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2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4 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1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3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1-1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1-2 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的工况要求.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2-1 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2-3 循环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2-2 等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3-3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结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3-2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使用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3-4 无级变速器的节油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3-1 燃油经济性影响因素的分析依据.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1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0 前言(主讲:余晨光、杨波、邓亚东、乔维高、汪怡平).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1-3 汽车的驱动力图.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1-2 汽车驱动力公式的讨论.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1-1 汽车的驱动力的概念.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1 汽车行驶阻力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9 ABS的基本结构和液压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10 ABS的工作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4 f线组与r线组.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3 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6 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2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1 制动时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3 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失去转向能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1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2 制动跑偏.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4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2 制动距离的概念和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1 制动效能-制动减速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3 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3 制动力系数与侧向力系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4 影响制动力系数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2 滑动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1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