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3-3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结构因素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结构因素主讲:余晨光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结构因素 1 主讲:余晨光

1.缩减轿车总尺寸和减轻质量2STN4宝马760L油耗[综合/城市/等速】(1/100km)13.6/20.5/9.7宝马Mini Cooper 1.6油耗【综合/城市/等速7(1/100km)7.7/10.9/5.92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1.缩减轿车总尺寸和减轻质量 2

6025501984/1985年度20实测燃油经济性范围4柴油车1530102>1984/1985年度510汽油车1976年度002500500055006000150020003000350040004500车辆质量/Ib1000200025001500车辆质量/kg城市循环燃油经济性(每加仑行驶英里数)与车辆质量的关系>汽车越轻,油耗越低;柴油车的油耗明显低于汽油车。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3 汽车越轻,油耗越低;柴油车的油耗明显低于汽油车

为什么大型轿车油耗较高?思考2ETT大型轿车G大,F、Fw、F,、F均大;致使Qs增大装用大排量发动机,负荷率低,b大;>AudiA8采用全铝承载式车身,质量减轻15%,百公里油耗降低5%~8%4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4 思考 大型轿车G大,Ff、FW、Fi 、Fj均大; 装用大排量发动机,负荷率低,b大; 致使Qs 增大 Audi A8采用全铝承载式车身,质量减轻15%,百公 里油耗降低5%~8%。 为什么大型轿车油耗较高?

2.发动机12提高现有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机械效率(热损失占化学能65%左右);2)扩大柴油发动机的应用范围:3)增压化;4)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5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2.发动机 1)提高现有发动机的热效率和机械效率 (热损失占化学能65%左右); 2)扩大柴油发动机的应用范围; 3)增压化; 4)广泛采用电子计算机控制技术。 5

3.传动系PST>挡位越多,油耗越低:>无级变速最理想>目前很多轿车采用的是带液力变矩器的自动换挡变速器挡位一定时可依靠液力变矩器实现无级变速,其效率仍需进一步提高才能做到真正省油。6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3.传动系 6 挡位越多,油耗越低; 无级变速最理想。 目前很多轿车采用的是带液力变矩器的自动换挡变速器, 挡位一定时可依靠液力变矩器实现无级变速,其效率仍 需进一步提高才能做到真正省油

C4.汽车外形与轮胎汽车外形与燃油消耗30150km/h25(20120km/h1590km/h10混合百公里燃油消耗量5ECE循环00.380.420.340.30CpCp值降低导致的燃油节省程度1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4.汽车外形与轮胎 7 汽车外形与燃油消耗

C4.汽车外形与轮胎不同轮胎与燃油消耗9.00-20斜交胎[,-(o0) /30209.00R20钢丝子午胎9.00R20纤维子午胎101304050607090801020ua/(km·h-l)东风5t载货汽车EQ-140货车装用不同轮胎时的等速百公里燃油消耗量曲线8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8 不同轮胎与燃油消耗 4.汽车外形与轮胎

思考题·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结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大型轿车油耗较高?9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思考题 •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结构因素有哪些? • 为什么大型轿车油耗较高? 9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下一知识点:无级变速器的节油原理10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 10 下一知识点:无级变速器的节油原理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3-2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使用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3-4 无级变速器的节油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3-1 燃油经济性影响因素的分析依据.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1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0 前言(主讲:余晨光、杨波、邓亚东、乔维高、汪怡平).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1-3 汽车的驱动力图.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1-2 汽车驱动力公式的讨论.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1-1 汽车的驱动力的概念.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1 汽车行驶阻力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2 滚动阻力的概念.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3 影响滚动阻力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5 减小CD值的要点.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4 汽车空气阻力的概念和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7 坡度阻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8 加速阻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9 汽车行驶方程式.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3-1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4-1 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3-2 汽车的动力特性图.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4-2-3 汽车的附着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2-2 等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2-3 循环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2-1 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1-2 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的工况要求.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1-1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3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1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4 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2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8 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7 汽车同步附着系数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9 ABS的基本结构和液压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10 ABS的工作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4 f线组与r线组.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3 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6 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2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1 制动时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3 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失去转向能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1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概述.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