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0 前言(主讲:余晨光、杨波、邓亚东、乔维高、汪怡平)

汽车理论主讲:余晨光、杨波、邓亚东、乔维高、汪怡平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理论 1 主讲:余晨光、杨波、 邓亚东、乔维高、汪怡平

前言·为什么要学习汽车理论?·汽车理论课程学什么?·如何学习汽车理论课程?2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前言 • 为什么要学习汽车理论? • 汽车理论课程学什么? • 如何学习汽车理论课程? 2

为什么要学习汽车理论?·中国已连续5年汽车产量全球第一2001年2500■2002年2003年2000■2004年()2005年■2006年1500■2007年2008年100012009年■2010年500■2011年2012年12013年02014年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为什么要学习汽车理论? • 中国已连续5年汽车产量全球第一 3 0 500 1000 1500 2000 2500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产量(万辆)

为什么要学习汽车理论?·中国走在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路上·自主开发汽车?·什么是好车?如何评价一台汽车?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为什么要学习汽车理论? • 中国走在从汽车大国到汽车强国的路上 • 自主开发汽车? • 什么是好车?如何评价一台汽车? 4

汽车理论课程学什么?SIT汽车的六项基本性能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汽车动力性 Dynamic PerformanceDecisions for Engine燃油经济性 FuelEconomyPower and Gear Ratios制动性 Braking Performance操纵稳定性 Handling Performance行驶平顺性 Ride Performance通过性Passing Ability5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理论课程学什么? 5 汽车的六项基本性能 汽车动力性 Dynamic Performance 燃油经济性 Fuel Economy 制动性 Braking Performance 操纵稳定性 Handling Performance 行驶平顺性 Ride Performance 通过性 Passing Ability 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Decisions for Engine Power and Gear Ratios

车辆坐标系の,侧倾角速度の,横摆角速度ZWu前进速度w垂直速度0の.俯仰角速度U侧向速度u0x6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x y z u w p q r p u 侧倾角速度 前进速度 q 俯仰角速度 侧向速度 o 车辆坐标系 6 r w 横摆角速度 垂直速度

如何学习汽车理论?·通过分析汽车结构参数与性能之间的关系,找到正确设计汽车的方法和合理使用汽车的途径。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如何学习汽车理论? • 通过分析汽车结构参数与性能之间的关 系,找到正确设计汽车的方法和合理使 用汽车的途径。 7

福学习思路评价指标确定评价指标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影响因素8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学习思路 8 评价指标 确定评价指标 分析影响因素 理论联系实际

汽车的发展1886,Daimler&Benz,前者发明了化油器后者发明了二冲程发动机。,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以动力性,可驾驶性为主。,20世纪60-70年代,石油危机,开始重视燃油经济性。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的发展 • 1886,Daimler & Benz,前者发明了化油器, 后者发明了二冲程发动机。 •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以动力性,可驾驶性为 主。 • 20世纪60-70年代,石油危机,开始重视燃油 经济性。 9

汽车的发展·20世纪80-90年代,计算机技术发展,开始十分重视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节能、环保、安全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永恒主题。10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的发展 • 20世纪80-90年代,计算机技术发展,开始 十分重视操纵稳定性,行驶平顺性。 • 节能、环保、安全是汽车工业发展的永恒 主题。 10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1-3 汽车的驱动力图.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1-2 汽车驱动力公式的讨论.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1-1 汽车的驱动力的概念.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1 汽车行驶阻力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2 滚动阻力的概念.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3 影响滚动阻力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5 减小CD值的要点.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4 汽车空气阻力的概念和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7 坡度阻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8 加速阻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2-2-9 汽车行驶方程式.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3-1 汽车的驱动力-行驶阻力平衡图.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4-1 汽车行驶的驱动-附着条件.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3-2 汽车的动力特性图.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4-2-3 汽车的附着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4-2-2 汽车地面切向反作用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4-2-1 汽车地面法向反作用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5 汽车的功率平衡.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第6章 汽车平顺性 Ride Performance 6.1 Human Response to Vibration and Evaluation of Ride Performance(人体对振动的反应以及平顺性的评价).pdf
- 《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英文讲稿)第6章 汽车平顺性 Ride Performance 6.3 Simplify of Automobile Vibration System and Vibration of Single Mass System(汽车振动系统的简化及单质量系统的振动).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一章 汽车的动力性 1.1 汽车的动力性指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3-1 燃油经济性影响因素的分析依据.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3-4 无级变速器的节油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3-2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使用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3-3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结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2-2 等加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2-3 循环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2-1 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1-2 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的工况要求.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1-1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3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1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4 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2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8 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7 汽车同步附着系数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9 ABS的基本结构和液压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10 ABS的工作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4 f线组与r线组.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3 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