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2 制动距离的概念和计算

制动距离的概念和计算主讲:余晨光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制动距离的概念和计算 1 主讲:余晨光

C制动过程分析FpFp,abarFpFp,apabgde0t25T2T314To汽车的制动过程2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制动过程分析 2

FpFp,ababgdbC0t2tiilt2To驾驶员反应时间制动器起作用时间持续制动时间放松制动器时间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制动器起作用和持续制动两个阶段汽车驶过的距离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3 汽车的制动距离是指制动器起作用和持续制动两个阶段汽车驶过的距离。 驾驶员反应时间 制动器起作用时间 持续制动时间 放松制动器时间

制动距离的计算1.制动器起作用阶段汽车驶过的距离s21)协调时间汽车驶过的距离s2ot,2制动减速度增长时间汽车驶过的距离s"2L2max64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制动距离的计算 4 1.制动器起作用阶段汽车驶过的距离s2 1)协调时间汽车驶过的距离s2 ’ 2 0 2 s u 2)制动减速度增长时间汽车驶过的距离s2 ” " " "2 2 0 2 bmax 2 1 6 s u a =

C制动距离的计算Sr2.持续制动阶段汽车驶过的距离s"2u.ug12Uot2apmaxS322jmax2jmax83. 总的制动距离sS=S,+ S3= S2+S2+S3"2uT2T2abmaxS=12+U22apmax24→0,u.=uao/3.6,L22uao2)uT+SER25.92abmax3.625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制动距离的计算 5 2.持续制动阶段汽车驶过的距离s3 2 2 " "2 0 0 2 bmax 2 3 2 2 2 8 max max u u u a e s j j 3.总的制动距离s " 2 ' 2 0 2 0 bmax 1 ( ) 3.6 2 25.92 a a u s u a ' " 2 3 2 2 3 " 2 "2 ' 2 0 bmax 2 2 0 bmax ( ) 2 2 24 s s s s s s u a s u a "2 2 0 0 0 3.6 u ua , = /

思考题25·制动过程分成哪几个阶段?为什么驾驶员反应时间汽车行驶距离不计入制动距离中?·什么是制动距离?·制动距离如何计算?6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思考题 • 制动过程分成哪几个阶段?为什么驾驶员 反应时间汽车行驶距离不计入制动距离中? • 什么是制动距离? • 制动距离如何计算? 6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下一知识点: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 7 下一知识点: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4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2 制动跑偏.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1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3 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失去转向能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1 制动时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2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6 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3 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4 f线组与r线组.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10 ABS的工作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9 ABS的基本结构和液压原理.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7 汽车同步附着系数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8 对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的要求.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2 最小传动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4 传动系挡数与各挡传动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1 发动机功率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三章 汽车动力装置参数的选定 3.3 最大传动比的选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1-1 汽车燃油经济性的评价指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1-2 汽车燃油经济性评价指标的工况要求.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二章 汽车的燃油经济性 2.2-1 等速行驶工况燃油消耗量的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1 制动效能-制动减速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3 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3 制动力系数与侧向力系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4 影响制动力系数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2 滑动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1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5-2 汽车的横向稳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6 侧倾力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2 车厢侧倾轴线.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5 稳态响应的类型和判断.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1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6 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2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学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3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动力学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1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5 有外倾角时轮胎的滚动.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2 侧偏现象.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4 回正力矩.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