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5 稳态响应的类型和判断

稳态响应的类型及判断主讲:余晨光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稳态响应的类型及判断 1 主讲:余晨光

1)中性转向当K-0时u/LQ1+KuO0= u/ LSLuRR=.=RS0oR与u无关,汽车具有中性转向的特性。2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1)中性转向 2 r 2 s 1 u L Ku R与u无关,汽车具有中性转向的特性。 当 K=0 时 r s u L r u L R 0 L R R

OOON>当汽车低速转向时,离心S力很小,Fy和Fy也很小。α = α = 0S~ L/ RoLRo~ L/S>中性转向汽车的转向半8径R等于汽车以极低车速转向((忽略侧偏角)时Ro的转向半径Ro3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3 0 1 2 L δ δ R0 O 0 L / R / R0 L 当汽车低速转向时,离心 力很小,FY1和FY2也很小。 中性转向汽车的转向半 径R等于汽车以极低车速 转向(忽略侧偏角)时 的转向半径R0

C2)不足转向PSITYu/L1+Ku>1当K>0时S1 + Ku横摆角速度增益比中性转向时要小0当ueh=/1/K→maxSR=(1+ Ku2)= Ro(1+ Ku2>横摆角速度增益为与轴距L相等由于K>0,所以R>R的中性转向汽车横摆角速度增益且 u→R的一半。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u称为特征车速。当不足转向量增加时,K增大,特征车速降低4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4 2 1 Ku L R 2 0 R 1 Ku 由于 K>0,所以R>R0 且 u↑→ R↑ 汽车具有不足转向特性 当uch 1 K max s r 横摆角速度增益为与轴距L相等 的中性转向汽车横摆角速度增益 的一半。 uch称为特征车速。当不足转向量 增加时,K 增大,特征车速降低。 当K>0 时 2 s r 1 Ku u L 1 1 2 Ku 横摆角速度增益比中性转向时要小。 2)不足转向

汽车的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曲线轴距L=3m[,-s(.)1/m(.) /20中性转向K=0过多转向K=-0.0019s2/m210不足转向K=0.0006s2/m2ueruch010015050ua/(km·h-l)汽车的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曲线5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汽车的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曲线 5

C3)过多转向u/L0当K<0时1+ Ku? <1S1+Ku横摆角速度增益比中性转向时要大。R= Ro(1+ Ku?R<Rou↑→RI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特性。6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3)过多转向 6 2 s r 1 Ku u L 1 1 2 Ku 横摆角速度增益比中性转向时要大。 R<R0 u↑→ R↓ 汽车具有过多转向特性。 当K<0 时 2 0 R R 1 Ku

C临界车速uC1PST当K<0时轴距L=3m[)-s(.)]/0200中性转向当车速为 uer=-1/K8K=0过多转向K=-0.0019s2/m210意味着很小的前轮转角将产生极不足转向K=0.0006s2/merWch大的横摆角速度,汽车将发生激50100150ua/(km-h-l)转而侧滑或侧翻。汽车的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曲线由于过多转向汽车有失去稳定性u.称为临界车速的危险,汽车不应具有过多转向临界车速越低,过多转特性。向量越大。1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临界车速ucr 7 当车速为 cr u K -1 意味着很小的前轮转角将产生极 大的横摆角速度,汽车将发生激 转而侧滑或侧翻。 由于过多转向汽车有失去稳定性 的危险,汽车不应具有过多转向 特性。 ucr称为临界车速。 临界车速越低,过多转 向量越大。 s r δ ω 当K<0 时

小结对汽车稳态转向的要求应具有适度的不足转向>由于临界车速的存在,过多转向汽车有失去稳定性的危险。>中性转向容易变为过多转向特性>过大的不足转向将导致转向沉重0.0024s2/m2轿车K值范围:(0.3g)0.0026s2/m2(0.5g)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小结 对汽车稳态转向的要求应具有适度的不 足转向。 由于临界车速的存在,过多转向汽车有失去稳 定性的危险。 中性转向容易变为过多转向特性。 过大的不足转向将导致转向沉重。 轿车K值范围: 0.0024 s2 /m2 (0.3g) 0.0026 s2 /m2 (0.5g)

思考题·为什么可以用稳定性因数来判断汽车稳态响应的类型?·什么是特征车速和临界车速?如何计算?有何意义?,对汽车稳态转向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9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思考题 • 为什么可以用稳定性因数K来判断汽车稳 态响应的类型? • 什么是特征车速和临界车速?如何计算? 有何意义? • 对汽车稳态转向的要求是什么?为什么? 9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下一知识点: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10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工程学院 本知识点内容结束 10 下一知识点: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2 车厢侧倾轴线.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6 侧倾力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5-2 汽车的横向稳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5 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具有固定比值的汽车在各种路面上制动过程的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1 制动性的评价指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1 地面制动力、制动器制动力与附着力的关系.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2 滑动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4 影响制动力系数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2-3 制动力系数与侧向力系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3 影响制动距离的因素.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1 制动效能-制动减速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2 制动距离的概念和计算.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3-4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2 制动跑偏.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1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4-3 制动时后轴侧滑与前轴失去转向能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1 制动时地面对前、后车轮的法向反作用力.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2 理想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分配曲线.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6 利用附着系数与制动效率.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四章 汽车的制动性 4.5-3 具有固定比值的前、后制动器制动力与同步附着系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1 汽车操纵稳定性与悬架的关系概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6 表征稳态响应的参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2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运动学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3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的动力学分析.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1 线性二自由度汽车模型.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5 有外倾角时轮胎的滚动.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2 侧偏现象.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4 回正力矩.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2-3 轮胎结构、工作条件对侧偏特性的影响.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3 操纵稳定性的研究和评价方法.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2 车辆坐标系与转向盘角阶跃输入下的时域响应.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3-4 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与稳定性因数.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4 悬架的侧倾角刚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1-1 操纵稳定性包含的内容.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7 侧倾时垂直载荷在左、右侧车轮上的重新分配.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3 悬架的线刚度.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5 车厢的侧倾角.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5-1 汽车的纵向稳定性.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4-10 变形转向.pdf
- 武汉理工大学:《汽车理论》课程教学课件(中文讲稿)第五章 汽车的操纵稳定性 5.6- 提高操纵稳定性的电子控制系统.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