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

第二章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
第二章 体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理论

主要教学内容1.体育测量的基础理论*#2.测量的可靠性、检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3.测量的有效性、检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4.测量的客观性、检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主要教学内容 ◼ 1.体育测量的基础理论 *#2.测量的可靠性、检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3.测量的有效性、检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4.测量的客观性、检验方法及其影响因素

第一节体育测量的基础理论一、体育测量的基本概念(一)测量根据法则给事物赋予数量1、测量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直接测量法:凡是能利用测量仪器、仪表等工具,直接测量、读出物理量值的方法。例:长度,重量,电流,温度、湿度等;间接测量法:因受某些条件限制,不能或不易用仪器、仪表等直接测出,先直接测出与某有关的其他物理量,再根据这些已测量与待测量间的特定关系读出或计算出待测物理量的值测量课本中一页纸的厚度,曹冲称象,体积、面积,密度等,身体素质,心脏功能;心理健康等;一段细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在体育测量中,间接测量占重要位置,大多数测量都是间接测量,2、包括物理性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跳远距离等)和非物理性测量(技战术水平/疲劳程度/心理素质等)
第一节 体育测量的基础理论 ◼ 一、体育测量的基本概念 ◼ (一)测量 根据法则给事物赋予数量。 1、测量包括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 直接测量法:凡是能利用测量仪器、仪表等工具,直接测量、读出物理量值 的方法。 ◼ 例:长度,重量,电流,温度、湿度等; ◼ 间接测量法:因受某些条件限制,不能或不易用仪器、仪表等直接测出,先 直接测出与某有关的其他物理量,再根据这些已测量与待测量间的特定关系, 读出或计算出待测物理量的值。 ✓ 测量课本中一页纸的厚度,曹冲称象,体积、面积,密度等,身体素质,心脏 功能;心理健康等; ✓ 一段细软铜线和一把刻度尺,利用地图册估测出北京到广州的铁路长。 ◼ 在体育测量中,间接测量占重要位置,大多数测量都是间接测量。 2、包括物理性测量(身高/体重/血压/跳远距离等)和非物理性测量(技 战术水平/疲劳程度/心理素质等)

(二)测验为某种测量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测量构成的系统称为测验测验和测量的关系:1次测量=测验口一次测量可能就完成了一次测验,如万米跑;测量结果即为测量值cnsphoto比如台阶试验,口多次测量=测验一次测量只是测验的一部分,以铅球测验为例:测量值可能是测量的直接结果或是计算后的结果。测验具有完整性,系统性
(二)测验 ◼ 为某种测量目的所进行的一系列测量构成的系统称为测验。 ◼ 测验和测量的关系: 1次测量=测验 ✓ 一次测量可能就完成了一次测验,如万米跑;测量结果即为测量值; ✓ 比如台阶试验, 多次测量=测验 ✓ 一次测量只是测验的一部分,以铅球测验为例;测量值可 能是测量的直接结果或是计算后的结果。 ◆ 测验具有完整性,系统性

(三) 测量的要素(测什么,怎么测,测量结果如何表示)1、确定待测属性或特征:明确属性,选择测试指标,力求更高的科学性如:测百米成绩,测的是时间,目的是测速度;2、法则:即如何测量属性或特征。需要制定能有效衡量事务属性的规则和尺度,或是能显示事物属性的程序。如:测量胸围,肺活量,身高等法则制定有难有易。有些仍在探讨中。(如心理素质)
(三)测量的要素 (测什么,怎么测,测量结果如何表示) ◼ 1、确定待测属性或特征:明确属性,选择测 试指标,力求更高的科学性。 如:测百米成绩,测的是时间,目的是测速度; ◼ 2、法则:即如何测量属性或特征。需要制定 能有效衡量事务属性的规则和尺度,或是能显 示事物属性的程序。 如:测量胸围,肺活量,身高等 ◼ 法则制定有难有易。有些仍在探讨中。(如心 理素质)

3、数字符号测量结果用数字显示不仅可以表示事物属性的类别、大小、多少,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由数的运算对事物的属性进行推测。如台阶实验指数,评价心功能;心理素质得分或等级
3、数字符号 ◼ 测量结果用数字显示。 ◼ 不仅可以表示事物属性的类别、大小、多少, 还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由数的运算对事物的属性 进行推测。 ◼ 如台阶实验指数,评价心功能; ◼ 心理素质得分或等级

(四)测量量表:测量所获得数据的表述规则分为四类1、名称量表即属于同一类的事物用同一个数字表示,属于另一类的事物用另一个数字表示。用来描述各类事物的数字仅仅是事物的名称:它只具有相同与不同的特性,没有数量大小的含义。用这类数字表示的量表叫名称量表。例如,学生按性别进行分类,凡男生用1表示,女生用2表示。如果既按性别分类,又按对物理学科喜欢和不喜欢两个标准进行分类,喜欢用1表示,不喜欢用0表示。于是男生喜欢者可表示为11:男生不喜欢者可表示为10:女生喜欢者可表示为21:女生不喜欢者可表示为20。性别不喜欢对体育测量与评价喜欢1110122120
(四)测量量表:测量所获得数据的表述规则 ◼ 分为四类 1、名称量表 即属于同一类的事物用同一个数字表示,属于另一类的事物用另 一个数字表示。用来描述各类事物的数字仅仅是事物的名称:它只 具有相同与不同的特性,没有数量大小的含义。用这类数字表示的 量表叫名称量表。 例如,学生按性别进行分类,凡男生用1表示,女生用2表示。如果 既按性别分类,又按对物理学科喜欢和不喜欢两个标准进行分类, 喜欢用1表示,不喜欢用0表示。于是男生喜欢者可表示为11;男生 不喜欢者可表示为1 0;女生喜欢者可表示为21;女生不喜欢者可表 示为20。 性别 对体育测量与评价喜欢 不喜欢 1 11 10 2 21 20

2、有序量表对于事物的属性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用来描述各个类别的数字,不仅具有区分性,而且还具有等级性,这些数字之间能表示事物大小的位次关系,但不能定量。用这样的数字表示的量表叫等级量表或位次量表。比名称量表稍精确些。例如,将学生的动能定理的应用能力分成甲、乙、丙三个等级。甲等用3表示,乙等用2表示,丙等用1表示。于是对于学生动能定理的应用能力的评定构成了3>2>1的位次关系
2、有序量表 ◼ 对于事物的属性按一个标准进行分类,用来描述各个类别 的数字,不仅具有区分性,而且还具有等级性,这些数字 之间能表示事物大小的位次关系,但不能定量。用这样的 数字表示的量表叫等级量表或位次量表。 ◼ 比名称量表稍精确些。 例如,将学生的动能定理的应用能力分成甲、乙、丙三 个等级。甲等用3表示,乙等用2表示,丙等用1表示。 于是对于学生动能定理的应用能力的评定构成了3>2>1 的位次关系

3、等距量表它含有实数系列的第一和第二两个特征,即有序和距离。能反映事物属性或特征的差异大小程度。例如,用摄氏温度计测量的温度,9"C与6℃之差等于6℃与3℃C之差。即,但是,这并不意味着9℃是3℃的3倍。这是因为摄氏温度表是以冰点作为人定参照点。摄氏零度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而摄氏温度表上的绝对零点在零下273℃,即-273℃
3、等距量表 ◼ 它含有实数系列的第一和第二两个特征,即有 序和距离。能反映事物属性或特征的差异大小 程度。 例如,用摄氏温度计测量的温度,9"C与6℃之差等于6℃与3℃之差。即,但是,这 并不意味着9℃是3℃的3倍。这是因为摄氏温度表是以冰点作为人定参照点。摄氏 零度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而摄氏温度表上的绝对零点在零下273℃,即-273℃

4、比例量表含有实数列的全部特征,可以表示两个事物特性的差异程度,也可说明它们之间的比率。适合大部分物理量的测量,如长度、重量、时间等,用途广泛,高级量表。例如,甲生身高143cm,乙生身高130cm,可以说甲生比乙生高13cm,也可以说甲生身高是乙生的1.1倍
4、比例量表 ◼ 含有实数列的全部特征,可以表示两个事物特 性的差异程度,也可说明它们之间的比率。 ◼ 适合大部分物理量的测量,如长度、重量、时 间等,用途广泛,高级量表。 例如,甲生身高143 cm,乙生身高130 cm,可以说甲生比乙生高13 cm,也可以说甲生身高是乙生的1.1倍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身体形态测量与评价.ppt
- 《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体质综合测量与评价.ppt
- 《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二 心血管机能实验.ppt
- 《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三 身体素质测定实验.ppt
- 《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一 身体形态的测量.ppt
-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课教案.doc
-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指导书.doc
- 山东理工大学:《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资源(实验指导)体育测量与评价实验大纲.doc
-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四章 体育运动中的品德心理.ppt
-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三章 运动中的领导行为.ppt
-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二章 运动中的团体凝聚力.ppt
-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一章 运动损伤的心理致因和康复.ppt
-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十章 体育运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ppt
-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九章 体育教学效果的心理学优化.ppt
-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动作技能的学习.ppt
-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心理技能训练.ppt
-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七章 心理技能训练(第二部分).ppt
-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六章 唤醒、焦虑、心境状态与运动表现.ppt
-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ppt
- 《体育心理学》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运动归因.ppt
- 《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身体素质测量评价.ppt
- 《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测量与评价.ppt
- 《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心血管系统机能测量与评价.ppt
- 《体育测量与评价》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绪论.ppt
- 《体育游戏》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体育教师如何撰写教案.ppt
-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pdf
-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七章 体育课堂教学技能.pdf
-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九章 体育教学设计.pdf
-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体育课程实施与教学过程.pdf
-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八章 体育教学设计.pdf
-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十章 体育教学评价.pdf
- 《体育课程与教学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体育课程与教学组织.pdf
- 《体育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体育与健康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全一册教师用书).pdf
- 《体育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体育与健康义务教育教科书(八年级全一册教师用书).pdf
- 《体育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体育与健康义务教育教科书(1至2年级全一册教师用书).pdf
- 《体育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体育与健康义务教育教科书(3至4年级全一册教师用书).pdf
- 《体育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体育与健康义务教育教科书(七年级全一册教师用书).pdf
- 《体育教学设计与技能训练》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体育与健康义务教育教科书(5至6年级全一册教师用书).pdf
- 《体育》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现代足球体能训练.pdf
- 体育教育专业教育实习(教案讲义)课程课时计划.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