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四章 数字特征 §4.5 随机变量的极限

S4.5随机变量的极限一、问题的提出1)Xi,X,,Xr为多次“测量",则乏x,~μ(真值)合理吗?ni=l2) X,+X2+..+Xn~ ?21+1++.+=思路谁更易算?.10!2二、切比雪夫ye6b山eB不等式(P116定理4)设R.VX有E(X)=μ,D(X)=2,则对任何>0有P(X-≥6)≤2a?P(X-μ<8)≥1-或证明仅对C.RVX证明,设(x)为X的密度函数,则P(X-μ≥8)= [f(x)dx1x-μ/26(x-u)2》f(x)dx22[x-μ|≥8 Lt(x -μ)" f(x)dx2a
§4.5 随机变量的极限 一、问题的提出 1)X1,X2,.,Xn 为多次“测量”,则 n i Xi n 1 1 n (真值)合理吗? 2)X1+X2+.+Xn ~ ? 思路 10! 1 2 1 1 与 100 0 ! 1 k k 谁更易算? 二、切比雪夫ч е б ь ш е в 不等式(P116定理 4) 设 R.V.X 有 E(X)=μ ,D(X)=σ 2,则对任何ε >0 有 2 2 ( ) P X 或 2 2 ( ) 1 P X 证明 仅对 C.R.V.X 证明,设 f(x)为 X 的密度函数,则 x P( X ) f (x)dx x f x dx x u ( ) ( ) 2 2 (x ) f (x)dx 1 2 2 2 2

三、大数定律(0-1律)记X,x>0lim P(X,-E(X,)0,有lim P(pX则nni=lnni=lD("l)=D(X,)=p(I-p)n-nni=l由切比雪夫不等式1p(1- p)n6)>1→1n->oAn趋于概率p频率意义:n名称条件结论XX....X....两两不相关,1"-E(之x,)00n二
三、大数定律(0-1 律) 记 n i n Xi n X 1 1 0 lim ( ( ) ) 1 n n n P X E X 贝努利(Bernoulli)大数定理(P135 定理 5.3) 设μ n为 n 重贝努利试验中 A 发生的次数,且 P(A)=p,则对任何ε >0,有 lim ( ) 1 p n P n n 证明:由题意 记 Xi ~ B(1, p) i 1,2, ,相互独立 则 n i i n X n n 1 1 , n i i n E X p n n E 1 ( ) 1 ( ) , n i i n p p n D X n n D 1 2 (1 ) 1 ( ) 1 ( ) 由切比雪夫不等式 2 (1 ) 1 ( ) 1 p p n p n P n n 1 意义: 频率 n n 趋于概率 p 名 称 条 件 结 论 切比雪夫大数定律 X1,X2,.Xn,.两两不相关, 且 D(Xn)<C(有界) ) ) 1 1 ( 1 lim ( 1 1 n i i n i i n X n X E n P 伯努利大数定律 n~B(n,p) lim ( ) 1 p n P n n 辛钦大数定律 X1,X2,.Xn,.独立同分布, 且 E(Xn)= (有限) ) 1 1 lim ( 1 n i i n X n P

三、中心极限定理1、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设(Xm,n=1,2...)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且E(X)-μ,D(X)=α2,i=1,2,设标准化随机变量2x,-n=lY. =Ing的分布函数为F(x),则limF,(x)=(x)(Y,依分布收敛于X~N(u,α))2、德莫佛·拉普拉斯(DeMoivre-Laplace)中心极限定理设 Yn~B(n,p),n=1,2,..,则1Y,-np≤x)=limP(e2dt-8<X<+8/2元n/np(l-p)证明:取X~B(1,p),i=-1,2..,相互独立,则Y,=ZX,而E(X)-p,D(X)=p(1-p),il由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即得。应用:Yn~B(n,p),当n充分大时b-npa-npP(a<Y,≤b)=np(1+p)np(1 + p)
三、中心极限定理 1、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 设{Xn, n=1,2,.}是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 且 E(Xi)=μ ,D(Xi)=σ 2,i=1,2,.,设标准化随机变量 n X n Y n i i n 1 的分布函数为 Fn(x),则 lim F (x) (x) n n (Yn依分布收敛于 ~ ( , ) 2 X N ) 2、德莫佛·拉普拉斯(De Moivre-Laplace)中心极限定理 设 Yn~B(n, p),n=1,2,.,则 x t n n x e dt np p Y np P 2 2 2 1 ) (1 ) lim ( x 证明:取 Xi~B(1, p),i=1,2,.,相互独立,则 n i Yn Xi 1 ,而 E(Xi)=p,D(Xi)=p(1-p), 由独立同分布的中心极限定理即得。 应用:Yn~B(n, p),当 n 充分大时 ) (1 ) ) ( (1 ) ( ) ( np p a np np p b np P a Yn b

例1(P139例5.3)已知一批同型号的电子元件,次品率为1/6,试以99%的把握断定:从这批电子元件中任取6000只,其中次品所占的比例与1/6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多少?这时6000电子元件中,次品数又落在一个什么范围内?解:记X为6000只电子元件中的次品数,则X~B(6000,1/6),要求使X1P(≤)=0.9966000X-6000×-n=6000860006=P(p=云5116000x6000xX666616/6000)-1=2Φ(sJ5601.99=6000.995521==2.576x0.0123960/12X1<0.01239926 <X <1074L60006例2(P141例5.4)设有某天文学家试图观测某星球与他所在天文台的距离D,他计划作出n次独立的观测Xi、X2,",X(单位:光年),设这n次独立的观测的期望EX-D,方差 DX,=4, i=1,2, ,n,现天文学家用又,=之X,作为 D 的估计,为使X,对 D 的ni=l估计的精度在土0.25光年之间的概率大于0.98,问这位天文学家至少要作出多少次独立的观测?
例 1(P139例 5.3)已知一批同型号的电子元件,次品率为 1/6,试以 99%的把握断 定:从这批电子元件中任取 6000 只,其中次品所占的比例与 1/6 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多 少?这时 6000 电子元件中,次品数又落在一个什么范围内? 解:记 X 为 6000 只电子元件中的次品数,则 X~B(6000, 1/6),要求ε 使 ) 0.99 6 1 6000 ( X P ) 6 5 6 1 6000 6000 6 5 6 1 6000 6 1 6000 ( X P ( 6 1 6000 p n ) 6000) 1 5 6 2( 0.995 2 1.99 ) 5 60 ( 600 0.01239 60 12 1 2.576 0.01239 6 1 6000 X 926 X 1074 例 2(P141例 5.4)设有某天文学家试图观测某星球与他所在天文台的距离 D,他计 划作出 n 次独立的观测 X1、X2,.,X(单位:光年),设这 n n 次独立的观测的期望 EXi=D, 方差 DXi =4,i =1,2,.,n,现天文学家用 n i n Xi n X 1 1 作为 D 的估计,为使 X n 对 D 的 估计的精度在±0.25 光年之间的概率大于 0.98,问这位天文学家至少要作出多少次独立 的观测?

X-D~ N(0,1)解:n→8时/4/n0.98=0.99=0.125/n>2.3264Φ(22=n>346.376765故n≥347即可0011~2-2~2.718=e"k=ok!k=ok!=0nr=
解: n 时 ~ (0,1) 4 / N n X D 0.98 P( X D 0.25) ) 1 2 0.25 ) 2 ( 2 0.25 2 / ( n n n X D P 0.99 0.125 2.3264 2 1.98 ) 2 0.25 ( n n n 346.376765 故 n 347 即可. 1 0 0 100 0 ! ! 1 ! 1 x n n k k n x k k 1 x x e 2.718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四章 数字特征 §4.1 方差 §4.4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四章 数字特征 4.0.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4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3.5 多个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2 边缘分布 §3.3 条件分布.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二维随机变量.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4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2/2).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1/2).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4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2/2).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4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1/2).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3 事件的概率及计算.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1 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 §1.2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结业试卷四套(含答案).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Green公式、Gauss公式和Stokes公式.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条件极值问题与Lagrange乘数法.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多元连续函数.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函数项级数 §1 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微积分实际应用举例.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6.1 总体与样本 §6.2 抽样分布(1/2).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6.2 抽样分布(2/2)、第七章 参数估计 §7.1 参数估计的概念 §7.2 点估计.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七章 参数估计 §7.2 点估计(2/2)§7.3 估计量的评选原则.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七章 参数估计 §7.4 区间估计 第八章 假设检验 §8.1 基本问题和方法.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课程复习.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Advanced Mathematics(数学信管专业).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Advanced Mathematics(A类).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Advanced Mathematics(B类).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Advanced Mathematics(C类).pdf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及解析(真题详解)1995数学一.pdf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及解析(真题详解)1995数学三.pdf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及解析(真题详解)1995数学二.pdf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及解析(真题详解)1995数学四.pdf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及解析(真题详解)1997数学一.pdf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及解析(真题详解)1997数学三.pdf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及解析(真题详解)1997数学二.pdf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及解析(真题详解)1997数学四.pdf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及解析(真题详解)1998数学一.pdf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及解析(真题详解)1998数学三.pdf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及解析(真题详解)1998数学二.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