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S2.1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一、随机变量1.例子:E~掷般子一一X:1,2,3,4,5,6E2~观察寿命一一X:[0,]E~抛硬币—一X:0,1Q=(反面,正面】E4~彩票中奖——X:5,000000,10,000,800,20,52.X的特点:(1)是变量:(2)取值带有概率0033.定义设Q为E的样本空间,若202对Q中的每个样本点w给一个实数X(w)与之对应,则称X(w)为随xX(0,)X(o))X(0,)机变量。记为R.V.(RandomVariable).二、分布函数事件 A -→ (a<X≤b), X e(a,b]=(-00,b]-(-00,a)1.定义称实函数F(x)= P(X≤x)(-00<x<8)为随机变量X的分布函数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一、随机变量 1.例子: E1~掷骰子—— X :1,2,3,4,5,6 E2~观察寿命—— X :[0,∞] E3~抛硬币—— X :0,1 Ω ={反面,正面} E4~彩票中奖—— X :5,000,000,10,000,800,20,5 2. X 的特点:(1)是变量; (2)取值带有概率 3.定义 设Ω 为 E 的样本空间,若 对Ω 中的每个样本点ω 给一个实数 X (ω )与之对应,则称 X (ω )为随 机变量。记为 R.V.(Random Variable). ( ) X 1 ( ) X 2 ( ) X 3 x 二、分布函数 事件 A → {a X b}, X (a,b] (,b] (,a] 1.定义 称实函数 F(x) P(X x) ( x ) 为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函数。 1 3 2

2.性质(1)有界性:0≤F(x)≤1,且F(-80)-0,F(+8)=1(2)单调(不减)性:X< X2 =F(x)≤F(x)(3)右连续性:limF(x)=F(a)证明1(1) : F(x)=P(X≤x)::0≤F(x)≤1且 F(-8)= P(<-80)= P( )=0, F(+80)= P(<≤+)= P(Ω)=1(2) F(x) -F(x2) = P(<x2) - P(Kx)= P(x<x2)≥0(3)略。注:F(x)是分布函数←F(x)满足(1)、(2)、(3)S2.2离散型随机变量一、 定义仅取有限或可列无限个值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记为D.R.V.(DiscriteRandomVariable)二、概率分布P(X= x,)=pi分布律:i=1.2.:分布列:xXiX2.XPp...-P2pa三、性质7Pi=l中(2)规范性:(1)非负性:p≥0;7
2.性质 (1)有界性:0≤F(x)≤1,且 F(-∞)=0,F(+∞)=1 (2)单调(不减)性:x1< x2 F(x1) ≤F(x2) (3)右连续性: lim F(x) F(a) x a 证明 (1)∵F(x)=P(X≤x) ∴0≤F(x)≤1 且 F(-∞)= P(X≤-∞)= P( )=0,F(+∞)= P(X≤+∞)= P(Ω )=1 (2)F(x1) -F(x2) = P(X≤x2) - P(X≤x1)= P(x1<X≤x2)≥0 (3)略。 注:F(x)是分布函数 F(x)满足(1)、(2)、(3)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 一、定义 仅取有限或可列无限个值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记为 D.R.V.(Discrite Random Variable) 二、概率分布 分布律: P(X = xi )=pi , i=1,2,. 分布列: 三、性质 (1)非负性:pi≥0; (2)规范性: i i p =1 X x1 x2 . xn . P p1 p2 . pn

例1记X为抛两枚硬币所出现的正面数,求X的分布律、分布列、分布函数以及X分别在区间(0,3/2]、[1,3/2],(1,3/2)的概率。解(1)分布列:x021p1/41/41/2P(X = k)=Ck 1k=0,1,2(2)分布律:(3)分布函数:F(x)0, x<04,0≤x<1F(x)= P(X≤x):4,1≤x<2x≥21.021x(4) 概率: P(0< X≤3/2)= P(X=1)=1/2 = F(3/2)- F(0)=%- Y4P(1<X≤3/2)= P(X =1)=1/2 = F(3/2)- F(I)+ P(X =1)=% - % +YP(1< X <3/2)= P(Φ)= 0 = F(3/2)- F(1)- P(X =3/2)= % - % -0注: F(x)=Zp)x,≤x思考题:试用分布函数F(x)表示概率P(X=α)四、常见D.R.V.的分布F(x)r1.两点分布(0-1分布)x01P1-pp0401x
例 1 记 X 为抛两枚硬币所出现的正面数,求 X 的分布律、分布列、分布函数以及 X 分别在区间(0,3/2]、[1,3/2],(1,3/2)的概率。 解 (1)分布列: (2)分布律: 4 1 2 ( ) k P X k C k 0,1,2 (3)分布函数: F(x) 1, 2 , 1 2 , 0 1 0, 0 ( ) ( ) 4 3 4 1 x x x x F x P X x 0 1 2 x (4)概率: P(0 X 3/ 2) P(X 1) 1/ 2 or 4 1 4 3 F(3/ 2) F(0) P(1 X 3/ 2) P(X 1) 1/ 2 or 2 1 4 3 4 3 F(3/ 2) F(1) P(X 1) P(1 X 3/ 2) P() 0 or (3/ 2) (1) ( 3/ 2) 4 0 3 4 F F P X 3 注: x x i i F(x) p 思考题:试用分布函数 F(x) 表示概率 P(X a) 四、常见 D.R.V. 的分布 1.两点分布(0-1 分布) X 0 1 P 1-p p X 0 1 2 P 1/4 1/2 1/4 0 1 x 0 1 x p F(x)

2.二项分布n重贝努利(Bernoulli)试验:(1)每次仅有A,或A,两个结果,且P(A)=p,i=1,2,,n;(2)Al,A2,,A相互独立。X~n重贝努利试验中A发生的次数n=3时 P(X=I)=P(4AA +AAA, +AA4)=P(AAA)+P(AA,A)+P(A,A,A)=P(A)P(A,)P(A,)+ P(A)P(A,)P(A) + P(A)P(A)P(A)=3 p(1 - p)2一般,若随机变量X的分布律为P(X = k)=Chp*(1- p)"-kk=l, 2, "", n则称X服从参数为np的二项分布,记为X~B(n,p)注意到例2(P43例2.4)设有一决策系统,其中每个成员作出决策互不影响,且每个成员作出正确决策的概率均为p(0Cp(1-p)+p故1np>2
2.二项分布 n 重贝努利(Bernoulli)试验: (1)每次仅有 Ai或 Ai 两个结果,且 P(Ai)=p, i=1,2,.,n; (2)A1, A2,., An相互独立。 X ~ n 重贝努利试验中 A 发生的次数 n=3 时 ( 1) ( ) P X P A1 A2 A3 A1 A2 A3 A1 A2 A3 = ( ) ( ) ( ) P A1 A2 A3 P A1 A2 A3 P A1 A2 A3 = ( ) ( ) ( ) ( ) ( ) ( ) ( ) ( ) ( ) P A1 P A2 P A3 P A1 P A2 P A3 P A1 P A2 P A3 =3 2 p(1 p) 一般,若随机变量 X 的分布律为 k k n k P X k Cn p p ( ) (1 ) k=1,2,.,n 则称 X 服从参数为 n,p 的二项分布,记为 X ~ B(n, p) 注意到 例 2(P43例 2.4)设有一决策系统,其中每个成员作出决策互不影响,且每个成员作 出正确决策的概率均为 p(0<p<1)。当占半数以上的成员作出正确决策时,系统作出正确 决策。问 p 多大时,5 个成员的决策系统比 3 个成员的决策系统更为可靠? 解 记 Xn 为 n 个成员的决策系统中,作出正确决策的成员数。 则 ~ (5, ) X5 B p 4 4 5 5 3 3 2 5 5 P(X 3) C p (1 p) C p (1 p) p ~ (3, ) X3 B p 2 2 3 3 3 P(X 2) C p (1 p) p 故 4 4 5 5 3 3 2 5 C p (1 p) C p (1 p) p 2 2 3 3 C p (1 p) p 2 1 p

Zc, p*(1- p)"-k =[p+(1- p)" =1注意到k=0
注意到 (1 ) [ (1 )] 1 0 n n k k k n k Cn p p p p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4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2/2).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4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1/2).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3 事件的概率及计算.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1 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 §1.2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结业试卷四套(含答案).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Green公式、Gauss公式和Stokes公式.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条件极值问题与Lagrange乘数法.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多元连续函数.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函数项级数 §1 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微积分实际应用举例.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函数微分应用举例.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数列极限 §1 实数系的连续性.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六章 Fourier级数 16.4 Fourier 变换和Fourier积分 16.5 快速 Fourier 变换.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六章 Fourier级数 16.3 Fourier级数的性质.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六章 Fourier级数 02 16.2 Fourier级数的收敛判别法.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六章 Fourier级数 16.1 函数的Fourier级数展开.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五章 含参变量积分 15.3 Euler积分.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五章 含参变量积分 15.2 含参变量的反常积分.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1/2).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2/2).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4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二维随机变量.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2 边缘分布 §3.3 条件分布.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4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3.5 多个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四章 数字特征 4.0.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四章 数字特征 §4.1 方差 §4.4 协方差和相关系数.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四章 数字特征 §4.5 随机变量的极限.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6.1 总体与样本 §6.2 抽样分布(1/2).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六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6.2 抽样分布(2/2)、第七章 参数估计 §7.1 参数估计的概念 §7.2 点估计.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七章 参数估计 §7.2 点估计(2/2)§7.3 估计量的评选原则.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七章 参数估计 §7.4 区间估计 第八章 假设检验 §8.1 基本问题和方法.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课程复习.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Advanced Mathematics(数学信管专业).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Advanced Mathematics(A类).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Advanced Mathematics(B类).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Advanced Mathematics(C类).pdf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及解析(真题详解)1995数学一.pdf
-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数学试卷及解析(真题详解)1995数学三.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