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

S4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有界性定理定理3.4.1若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则它在[a,b]上有界。证用反证法。a+b与若f(x)在[a,b]上无界,将[a,b]等分为两个小区间2[,b],则(1)至少在其中之一上无界,把它记为[4,4];a,+b,与再将闭区间[a,b]与等分为两个小区间α2同样f(x)至少在其中之一上无界,把它记为[α2,b,];
§4 闭区间上的连续函数 有界性定理 定理3.4.1 若函数 xf )( 在闭区间 ba ],[ 上连续,则它在 ba ],[ 上有 界。 证 用反证法。 若 f x( ) 在 ba ],[ 上无界,将 ba ],[ 等分为两个小区间 ⎥ ⎦ ⎤ ⎢ ⎣ ⎡ + 2 , ba a 与 ⎥ ⎦ ⎤ ⎢ ⎣ ⎡ + b ba , 2 ,则 f x( ) 至少在其中之一上无界,把它记为[a b 1 1 , ]; 再将闭区间[a b 1 1 , ]与等分为两个小区间 ⎥ ⎦ ⎤ ⎢ ⎣ ⎡ + 2 , 11 1 ba a 与 ⎥ ⎦ ⎤ ⎢ ⎣ ⎡ + 1 11 , 2 b ba , 同样 f x( ) 至少在其中之一上无界,把它记为[ a 2 ,b 2 ];

这样的步骤一直做下去,便得到一个闭区间套{[a,,b,1}),f(x)在其中任何一个闭区间[a.,b.1上都是无界的。根据闭区间套定理,存在唯一的实数属于所有的闭区间[α,b,],并且E=lim a,=lim b, o因为e[a,b],而f(α)在点连续,所以存在>0,M>0,对于一切xeO(5,s)n[a,b],成立[f(x)]≤M 。由于lima,=limb,=三,又可知道对于充分大的n,n>0[an,b,] c O(5,o) n [a,b] ,于是得到f(x)在这些闭区间[a,,b,](n充分大)上有界的结论,从而产生矛盾。证毕
这样的步骤一直做下去,便得到一个闭区间套{[,] n n a b }, f x( ) 在 其中任何一个闭区间[,] n n a b 上都是无界的。 根据闭区间套定理,存在唯一的实数ξ 属于所有的闭区间[,] n n a b , 并且 ξ =lim n→∞ an =lim n→∞ bn 。 因为ξ ∈ ba ],[ ,而 f x( ) 在点ξ 连续,所以存在δ > 0,M > 0,对于一切 x∈O ξ δ ),( ∩ ba ],[ ,成立 f ( ) x M≤ 。 由于lim n→∞ an =lim n→∞ bn =ξ ,又可知道对于充分大的n, [,] n n a b ⊂ O ξ δ ),( ∩ ba ],[ , 于是得到 f x( ) 在这些闭区间[,] n n a b (n充分大)上有界的结论,从而产生 矛盾。 证毕

开区间上的连续函数不一定是有界的。例如f(x)=一在开区间(0,1)上连续,但显然是无界的
开区间上的连续函数不一定是有界的。 例如 1 f x( ) x = 在开区间(0,1)上连续,但显然是无界的

最值定理定理3.4.2若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则它在[a,b]上必能取到最大值与最小值,即存在和ne[a,b],对于一切xe[a,b]成立f()≤ f(x)≤ f(n) 。证集合R,=(f(x)|xe[a,b]|是有界数集,所以必有上确界与下确界,记α=infR,, β=supR,由于对任意给定的>0,存在xe[a,b],使得f(x)<α+。于是取(n=1,2,3,.)相应地得到数列(x,},x,=[a,b],满足n1α≤f(x,)<α+=n
最值定理 定理3.4.2 若函数 f x( ) 在闭区间 ba ],[ 上连续,则它在 ba ],[ 上必 能取到最大值与最小值,即存在ξ 和η ∈[,] a b ,对于一切 x∈[,] a b 成立 f () () ξ ≤ f x ≤ f ( ) η 。 证 集合 Rf = { f ( )| [ , ] x x ab ∈ }是有界数集,所以必有上确界与下 确界,记 α inf = Rf , β sup = Rf 。 由于对任意给定的ε > 0,存在 x∈[,] a b ,使得 f ( ) x < α + ε 。于是取 ε n = 1 n (n = 123 ,")相应地得到数列{ xn }, xn ∈ ba ],[ ,满足 α ( ) n ≤ f x < 1 n α +

因为(x是有界数列,应用Bolzano-Weierstrass定理,存在收敛子列(xm/:lim x.=,且e[a,b]。考虑不等式k=1,2,3,...α≤f(xm)<α+-h令k→α,由极限的夹逼性与f(x)在点的连续性,得到f()=α。这说明f(α)在[a,b]上取到最小值α,即α=minR,。同样可以证明存在ne[a,b],使得f(n)=β=maxR,。证毕
因为{ xn }是有界数列,应用Bolzano-Weierstrass定理,存在收敛子列 { xnk }: lim k→∞ xnk =ξ ,且ξ ∈ ba ],[ 。 考虑不等式 α ( ) k n ≤ f x < α + 1nk , k = 1,2,3,., 令k→∞,由极限的夹逼性与 f x( ) 在点 ξ 的连续性,得到 f ( ) ξ =α 。 这说明 f x( ) 在 ba ],[ 上取到最小值α,即α min = Rf 。 同样可以证明存在η ∈[,] a b ,使得 f η)( = β = max Rf 。 证毕

同样,开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即使有界,也不一定能取到它的最大(小)值。例如,f(x)=x在(0,1)连续而且有界,因而有上、下确界α=inf / f(x)x E(O,1)/=0 ,β= sup ( f(x) /xe (0,1)} =1但是f(x)在区间(0,1)上取不到α=0与β=1
同样,开区间上的连续函数即使有界,也不一定能取到它的最大 (小)值。例如, f ( ) x x = 在(0,1)连续而且有界,因而有上、下确界 α = inf { f ( ) x | x ∈(0,1) } = 0, β = sup { f ( ) x | x ∈(0,1) } = 1, 但是 f x( ) 在区间(0,1)上取不到 α = 0 与 β = 1

零点存在定理定理3. 4. 3若函数f(x)在闭区间[a,b]连续,且f(a)·f(b)0,定义集合V:V= (xf(x)0,Vxe[a,a+]:f(x)0,日8,>0,V x e(b-82,b):f(x)>0。于是可知a+o,≤b-,'即E(a,b)
零点存在定理 定理3.4.3 若函数 f x( ) 在闭区间 ba ],[ 连续,且 fa fb () () 0 ⋅ ,定义集合V: V = { x f x x ab ( ) 0, [ , ] 0, 1 ∀x aa ∈ + [, ] δ :f x() 0 , ∃ δ 2 > 0,∀ x ∈ 2 ( ,) b b −δ : f x() 0 > 。于是可知 1 a +δ ≤ ξ ≤ 2 b −δ , 即ξ ∈ ba ),(

取x,eV(n=1,2,),x,→5 (n→),因f(x,)0,VxeO(,8):f(x)<0,这就与=supV产生矛盾。于是必然有f(5)=0。证毕
取 ( 1, 2, ) n x Vn ∈ = " , n x →ξ (n→∞),因 ()0 n f x 0, ∀x O∈ (, ) ξ δ : f x() 0 < , 这就与ξ = supV 产生矛盾。于是必然有 f () 0 ξ = 。 证毕

例3.4.1讨论多项式p(x)=2x3-3x2-3x+2零点的位置。解3-201x2-220-20p(x)p(x)的三个零点(或根)分别落在区间(-2,0),(0,1)与(1,3)内。事实上p(x)=2(x+1)(x-(x-2),它的三个零点为xi =-1,x2=,x;=2
例3.4.1 讨论多项式 3 2 p() 2 3 3 2 x xxx = − −+ 零点的位置。 解 x -2 0 1 3 p( ) x -20 2 -2 20 p( ) x 的三个零点(或根)分别落在区间( 2,0) − ,(0,1)与(1,3)内。事实上, 1 ( ) 2( 1)( )( 2) 2 px x x x = +− − ,它的三个零点为 1 x1 = − , x2 = 12 , 2 x3 =

例3.4.2设函数f(αx)在闭区间[a,b]上连续,且f([a,b)c[a,b],则存在三E[a,b],f()=(这样的三称为f(x)的一个不动点。)证设g(x)=f(x)-x,则g(x)在[a,b]上连续,由f([a,bl)C[a,b],可知g(a)≥0, g(b)0,g(b)<0,则由定理3. 4. 3,必存在三 E(a,b),使得g()=0,即 f(5)=三。本例中闭区间[a,b]不能改为开区间。例如f(x)=二在开区间(0,1)上连续,且f(0,1)c(0,1),但f(x)在开区间(0,1)中没有不动点
例3.4.2 设函数 f x( ) 在闭区间 ba ],[ 上连续,且 baf ]),([ ⊂ ba ],[ ,则存在ξ ∈ ba ],[ ,f ξ )( = ξ(这样的ξ 称为 f x( ) 的一个不动点。) 证 设 gx f x x () () = − ,则 g x( )在 ba ],[ 上连续,由 f ([ , ]) a b ⊂ ba ],[ ,可知 g a() 0 ≥ , g b() 0 ≤ 。 若 g a() 0 = ,则有ξ = a ;若 g b() 0 = ,则有ξ = b;若 g a() 0 > ,g b() 0 < , 则由定理3.4.3,必存在ξ ∈ ba ),( ,使得 g() 0 ξ = ,即 f ( ) ξ = ξ 。 本例中闭区间 ba ],[ 不能改为开区间。例如 ( ) 2x f x = 在开区间(0,1)上连续, 且 f ((0,1)) (0,1) ⊂ ,但 f ( ) x 在开区间(0,1)中没有不动点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数列极限 §1 实数系的连续性.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六章 Fourier级数 16.4 Fourier 变换和Fourier积分 16.5 快速 Fourier 变换.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六章 Fourier级数 16.3 Fourier级数的性质.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六章 Fourier级数 02 16.2 Fourier级数的收敛判别法.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六章 Fourier级数 16.1 函数的Fourier级数展开.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五章 含参变量积分 15.3 Euler积分.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五章 含参变量积分 15.2 含参变量的反常积分.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五章 含参变量积分 15.1 含参变量的常义积分.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四章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14.5 场论初步.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四章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14.4 微分形式的外微分.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四章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14.3 Green公式、Gauss公式和Stokes公式.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四章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14.2 第二类曲线积分与第二类曲面积分.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四章 曲线积分与曲面积分 14.1 第一类曲线积分与第一类曲面积分.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三章 重积分 13.5 微分形式.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三章 重积分 13.4 反常重积分.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三章 重积分 13.3 重积分的变量代换.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三章 重积分 13.2 重积分的性质与计算.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三章 重积分 13.1 有界区域上的重积分.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二章 多元函数的微分学 12.7 条件极值问题与Lagrange乘数法.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资源(习题全解)第十二章 多元函数的微分学 12.6 无条件极值.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函数微分应用举例.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微积分实际应用举例.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函数项级数 §1 函数项级数的一致收敛性.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多元连续函数.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条件极值问题与Lagrange乘数法.pdf
- 复旦大学:《数学分析》精品课程教学课件(讲稿)Green公式、Gauss公式和Stokes公式.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大纲.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结业试卷四套(含答案).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1 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 §1.2 事件的关系和运算.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3 事件的概率及计算.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4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1/2).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一章 随机事件与概率 §1.4 概率的公理化定义(2/2).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函数 §2.2 离散型随机变量.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1/2).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3 连续型随机变量(2/2).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4 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 二维随机变量.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2 边缘分布 §3.3 条件分布.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三章 多维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3.4 随机变量的独立性 §3.5 多个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pdf
-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电子教案(讲义)第四章 数字特征 4.0.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