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结业试卷四套(含答案)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20
文件大小:71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华中科技大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课程教学资源(试卷习题)结业试卷四套(含答案)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试卷一: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闭卷)2008年1月24日得分评卷人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设A、B互不相容,P(A)=0.2,P(B)=0.6,则P(BA)=2. 设X~N(2,g),且P(20,且X2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则X的密度函数fx)=4.已知P(X=a)=1,则X的分布函数F(x)=X>05.设X的密度函数f(x)则常数a=,E(X)=0x≤0D(X)=6.已知(X,Y)的联合分布函数为0.0 1(+y)-0.01yx≥0,y≥0F(x,y)0其他则X的边缘分布函数Fx(x)=7.已知E(X)=3,D(N)=9,E(Y)=-1,D()=4且X与Y的相关系数py=0.5,则E(X -Y)? =8.设总体X服从正态分布N(uα),XI,X2,X为来自总体X的样本,3?=1(X,-X), X-1x,则D(32)=1ni-l2服从9. 设(X,Y)~N(0,0, 2,2,0),则(分布。10.设Xi,X2,Xn为来自正态总体N(u,)的样本,未知,则u的置信度为1-α的置信区间为1

1 试卷一: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闭卷) 2008 年 1 月 24 日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 1. 设 A、B 互不相容,P(A) = 0.2,P(B) = 0.6,则 P(B A)  _。 2. 设 X ~ N( ,  2 ),且 P(2 0,且 X 2服从[0,1]上的均匀分布,则 X 的密度函数 f(x) = _。 4. 已知 P(X  a) 1 ,则 X 的分布函数 F(x) = _。 5. 设 X 的密度函数         0 , 0 , 0 ( ) ( ) x e x f x e x a ,则常数 a  _, E(X)  _, D(X)  _。 6. 已知 (X,Y) 的联合分布函数为              0 , 其他 1 , 0, 0 ( , ) 0.0 1 0.0 1 0.0 1( ) e e e x y F x y x y x y , 则 X 的边缘分布函数 FX(x) = _。 7. 已知 E(X) = ,D(X) = 9,E(Y) = 1,D(Y) = 4 且 X 与 Y 的相关系数XY = 0.5,则   2 E(X Y) _。 8. 设总体 X 服从正态分布 N(, 2 ),X1, X2,., Xn 为来自总体 X 的样本,    n i Xi X n S 1 2 2 ( ) ~ 1 ,   n i Xi n X 1 1 ,则 )  ~ ( 2 D S _。 9. 设 (X,Y) ~ N(0,0, 2 , 2 ,0),则 2 ( ) Y X 服从_分布。 10. 设 X1,X2,.,Xn 为来自正态总体 N(,  2 )的样本, 2 未知,则的置信度为 1  的置信区间为 _

得分评卷人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1.设A,B,C为三个随机事件,A与B相互独立,P(C)=O,则A.B.C(A.相互独立B.两两独立,但不一定相互独立C.不一定两两独立D.一定不两两独立2.设随机变量X具有对称的密度函数,即f(-x)=f(x),F(x)为X的分布函数,则对任意实数a>0,P(X>a)=()A. 2[1-F(a)]B. 2F(a)-1C. 2-F(a)D. 1-2F(a)43,则3.设X,Y为两个随机变量,P(X≥O)=P(Y≥O)=P(X ≥0,Y≥0)=772P(maxr,Y)≥0)=(531640c..B.D.A.7497494.设总体XN(u,),,均为未知参数,XX2,X,为来自总体X的样本,则μ2+的)矩估计量为(1Z(X,-X)Z(X,-X) c.!Zx?Zx"-n(X)D.B.A.n-1ni=lni=li=li=l得分评卷人三、(10分)在一单项选择题中有k个选项可供选择,一个考生会做该题的概率为p(0≤p<1)。若会做,则他写出正确答案的概率为0.99;若不会做,则他在个选项中任选一个写上。已知该考生的答案正确,求他确实会做该题的概率。2

2 得 分 评卷人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2 分) (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 设 A,B,C 为三个随机事件,A 与 B 相互独立,P(C)=0,则 A,B,C ( ) A. 相互独立 B. 两两独立,但不一定相互独立 C. 不一定两两独立 D. 一定不两两独立 2. 设随机变量 X 具有对称的密度函数,即 f (x)  f (x) , F(x) 为 X 的分布函数,则对任意 实数 a  0,P( X  a)  ( ) A. 2[1 F(a)] B. 2F(a) 1 C. 2  F(a) D. 1 2F(a) 3. 设 X,Y 为两个随机变量, 7 4 P(X  0)  P(Y  0)  , 7 3 P(X  0,Y  0)  ,则 P(max(X,Y)  0)  ( ) A. 49 16 B. 7 5 C. 7 3 D. 49 40 4. 设总体 X ~ N(, 2 ),,  2 均为未知参数, X X Xn , , 1 2 为来自总体 X 的样本,则 2 + 2的 矩估计量为( ) A.   n i Xi X n 1 2 ( ) 1 B.    n i Xi X n 1 2 ( ) 1 1 C. 2 1 2  ( )   n i Xi n X D.  n i Xi n 1 1 2 得 分 评卷人 三、(10 分)在一单项选择题中有 k 个选项可供选择,一个考生会做该题 的概率为 p(0  p 1) 。若会做,则他写出正确答案的概率为 0.99; 若不会做,则他在 k 个选项中任选一个写上。已知该考生的答案正确,求他确实会做该题的概率

得分评卷人四、(12分)设(X,Y)服从区域D=(x,J):0≤x≤1,0≤y≤2)上的均匀分布。(1)求(X,Y)的边缘密度函数f(x),fiy),并判断X与Y是否相互独立?(2)求Z=X+Y的密度函数f(=)。得分评卷人五、(10分)设随机变量X和Y的联合概率分布为:Y0-11X00.070.180.1510.080.320.20(1)问X与Y是否独立?是否相关?为什么?(2) 求Cov(X?,Y2)得分评卷人六、(10分)设随机变量X服从[0,]上的均匀分布,X,X,X,是来自总体X上的样本,求出常数a使得。=amin(X,X,,X)为的无偏估计,并求出D(?)3

3 得 分 评卷人 四、(12 分)设(X, Y )服从区域 D={(x, y):0 ≤ x ≤1,0 ≤ y ≤2}上的 均匀分布。 (1)求(X, Y )的边缘密度函数 fX(x), fY(y),并判断 X 与 Y 是否相互独立? (2)求 Z = X + Y 的密度函数 fZ(z)。 得 分 评卷人 五、(10 分)设随机变量 X 和 Y 的联合概率分布为: Y X 1 0 1 0 0.07 0.18 0.15 1 0.08 0.32 0.20 (1)问 X 与 Y 是否独立?是否相关?为什么? (2)求 ( , ) 2 2 Cov X Y 得 分 评卷人 六、(10 分)设随机变量 X 服从 [0,] 上的均匀分布, 1 2 3 X , X , X 是来自 总体 X 上的样本,求出常数 a 使得. min( , , ) ˆ   a X1 X2 X3 为  的无偏 估计,并求出 ) ˆ D(

得分评卷人x≥0七、(6分)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f(x)=m,其他0试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概率P(0<X<2(m+1))得分评卷人八、(10分)设X,X,,X为来自总体X的样本,X的分布函数为_X-βJ1-ex≥BF(x)=ox<β其中,β,0均为未知参数,求B.0的极大似然估计量。4

4 得 分 评卷人 七、(6 分)设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为:         0 , 其他 , 0 ! ( ) e x m x f x x m 试用切比雪夫不等式估计概率 P(0  X  2(m 1)) 得 分 评卷人 八、(10 分)设 X X Xn , , 1 2 为来自总体 X 的样本, X 的分布函数为               x e x F x x 0 , 1 , ( ) 其中, , 均为未知参数,求 , 的极大似然估计量

试卷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闭卷)2007年7月得分评卷人、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设P(A)=0.3,P(B)=0.4,P(AUB)=0.8,则 P(A-B)=2.设100张券中有10张为奖券,某人从中随机摸出5张,则他恰好摸中k(k=0,1...,5)张奖券的概率为(列出式子即可)A(1+x),x≥03.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f(x)=3则常数A=0XO4.若二维随机变量(X,Y)~N(0,3,2,1,0),则X-Y~5.设随机变量X~B(n,p),且EX=12,DX=8,则n=6.设在[,t]时段内通过某路口的汽车数X服从参数为a的Poission分布,且通过的汽车数平均为6辆,则在[4,]内至少有一辆汽车通过的概率为7.设随机变量X,Y满足DX=25,DY=36,Pxy=0.4,则D(X+Y)=8.设Xi,X2,…,X为来自正态总体N(0,)的样本,=-x,则n2/~9.设随机变量X的方差DX=2>0,则由切比雪夫不等式可得:P(X-EX<3o)10.设Xi,X2,“,Xm为来自正态总体N(u,")的样本,记=之x,,则E(X, -X)(n-1)Z(X. - μ)*一得分「评卷人判断题(每题2分,共10分)()1.若P(AB)=0,则A、B互不相容。)(2.设连续型随机变量X的概率密度为偶函数,则分布函数有F(-x)=1-F(x)。)C3.二维均匀分布的边缘分布不一定是均匀分布。()4.样本均值的平方X2是总体期望平方μ2的无偏估计。)C5.参数θ的区间估计的置信度1-α越高,则置信区间的长度越短。5

5 试卷二: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闭卷) 2007 年 7 月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 1.设 P A P B P A B ( ) 0.3 , ( ) 0.4 , ( ) 0.8    ,则 P(A B ) = 。 2.设 100 张券中有 10 张为奖券,某人从中随机摸出 5 张,则他恰好摸中 k(k=0,1,.,5)张奖券 的概率为 。(列出式子即可) 3.设连续型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为 2 , 0 ( ) (1 ) 0 , A x f x x         x 0,则由切比雪夫不等式可得: P X EX ( 3 )    。 10.设 X1,X2,.,X2n 为来自正态总体 N(, 2 )的样本,记 1 1 n i i X X n    ,则 2 1 2 1 ( ) ( 1) ( ) n i i n n i i n X X n X          ~ 。 得 分 评卷人 二、判断题(每题 2 分,共 10 分) 1.若 P(AB) = 0,则 A、B 互不相容。 ( ) 2.设连续型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密度为偶函数,则分布函数有 F(x) = 1F(x)。 ( ) 3.二维均匀分布的边缘分布不一定是均匀分布。 ( ) 4.样本均值的平方 2 X 是总体期望平方 2的无偏估计。 ( ) 5.参数 的区间估计的置信度 1越高,则置信区间的长度越短。 ( )

得分评卷人三、(10分)一道单选题列有4个备选答案,一个考生可能真正理解而选对答案,也可能不会做而随机乱猜一个。设他知道正确答案的概率为1/3。(1)求该生能选对该题的概率;(2)若他将该题选对了,求他确实知道正确答案的概率。得分评卷人[e-",00四、已知RV(X,Y)的联合概率密度为f(x,J)=0,其它(10分)(1)求Z=X-Y的概率密度:((2)求P(X<Y)。6

6 得 分 评卷人 三、(10 分)一道单选题列有 4 个备选答案,一个考生可能真正理解而选 对答案,也可能不会做而随机乱猜一个。设他知道正确答案的概率为 1/3。 (1)求该生能选对该题的概率;(2)若他将该题选对了,求他确实知道正确答案的概率。 得 分 评卷人 四、已知 R.V.( X,Y )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 0 1 , 0 ( , ) 0 , y e x y f x y         其它 (10 分) (1)求 Z = X – Y 的概率密度; (2)求 P( X < Y )

得分评卷人五、(10分)设~U[0,2元)(均匀分布),X=cos5,Y=sin5,。(1)试求X,Y的相关系数p:(2)X,Y是否独立?是否相关?为什么?得分评卷人六、(10分)某农贸市场的某商品第n天价格为Yn,X=Yn-Ym-l代表第n天较前一天商品价格的变化。(1)写出Y,与Yo,Xi,X2,…,X之间的关系;(2)已知X,X2,…,X,独立同分布,且EX,=0,DX=2(n=12..)。若现价Y。=100元,用中心极限定理估计32天后该商品的价格在96元至104元之间的概率。(已知Φ(0.5)=0.6915,Φ(1)=0.8413,Φ(2)=0.9772)7

7 得 分 评卷人 五、(10 分)设 ~ U[0, 2 ](均匀分布),X = cosY = sin。 (1)试求 X,Y 的相关系数;(2)X,Y 是否独立?是否相关?为什么? 得 分 评卷人 六、(10 分)某农贸市场的某商品第 n 天价格为 Yn,Xn = Yn Yn1 代表第 n 天较前一天商品价格的变化。 (1)写出 Yn与 Y0,X1,X2,.,Xn之间的关系; (2)已知 X1,X2,.,Xn,独立同分布,且 EXn = 0, DXn = 2 (n=1,2,.)。若现价 Y0 =100 元,用 中 心 极 限 定 理 估 计 32 天 后 该 商 品 的 价 格 在 96 元 至 104 元 之 间 的 概 率 。( 已 知       (0.5) 0.6915 , (1) 0.8413 , (2) 0.9772 )

得分评卷人七、(10分)设总体X的分布列为P(X=k)=(1-p)-p(k=1,2...),参数p未知。利用总体X的如下10个样本值:235146样本观察值≥73220120观察值出现的次数(1)求p的极大似然估计值:(2)求P(X≥3)的极大似然估计值。得分评卷人八、(10分)设Xi,X2,,X为来自正态总体Nu,α")的样本。(1)μ已知,求。2的两个矩估计量,并讨论其无偏性;(2)u未知,求α2的置信度为1-α的置信区间。(给出推导过程)8

8 得 分 评卷人 七、(10 分)设总体 X 的分布列为 P(X=k) = (1p) k1 p (k=1,2,.),参数 p 未知。利用总体 X 的如下 10 个样本值: 样本观察值 1 2 3 4 5 6 ≥7 观察值出现的次数 3 2 2 0 1 2 0 (1)求 p 的极大似然估计值;(2)求 P(X ≥ 3) 的极大似然估计值。 得 分 评卷人 八、(10 分)设 X1,X2,.,Xn 为来自正态总体 N(, 2 )的样本。 (1) 已知,求 2 的两个矩估计量,并讨论其无偏性; (2)未知,求 2 的置信度为 1 的置信区间。(给出推导过程)

试卷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闭卷)2007年2月得分评卷人填空题(每题3分,共8小题,合计24分)1. 设A、B为两个独立的随机事件,P(A*B)=1/2,P(A-B)=1/4,则P(A)=,P(B)=2.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入的泊松分布,E(X)=6,则P(X=2)=3. 设随机变量X~N(u,α),若P(X>8)=P(X1/3)=6.设(X,N)在区域2=(x,)|01/2|Y>1/2)=—X,+X,7.设Xi,X2,",Xs是取自总体N(0,1)的样本,统计量TC(X, +X)? + X?则当C=时,T服从(2)分布。8.设L为正态总体中u的置信区间长度,置信水平为1-α,则当L固定时,α越小,样本容量n应该越得分评卷人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1.设A,B为随机事件,且BA,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A) P(AUB)=P(A)(B) P(AB)=P(A)(C) P(B|A)=P(B)(D) P(B - A)= P(B) - P(A)2.设随机变量X与Y相互独立同分布,其概率分布为P(X=-1)=P(X=1)=0.5,则下式正确的是((A) X=Y(B) P(X=Y)=0(C) P(X= Y)= 0.5(D) P(X= Y)=13.设随机变量X的概率分布为P(X=k)=aCp(1-p)"-,k=1,2,,n,其中0<p<1,a为常数,则a=()9

9 试卷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试题(闭卷) 2007 年 2 月 得 分 评卷人 一、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8 小题,合计 24 分) 1.设 A、B 为两个独立的随机事件,P(AB)=1/2,P(AB)=1/4,则 P(A)= , P(B)= 。 2.设随机变量 X 服从参数  的泊松分布,E(X 2 ) = 6,则 P(X = 2) = 。 3.设随机变量 X ~ N(, 2 ),若 P(X > 8) = P(X 1/3)= 。 6.设(X,Y)在区域 ={(x,y)| 01/2 | Y >1/2) = 。 7.设 X1, X2,., X5 是取自总体 N(0,1)的样本,统计量 2 5 2 3 4 1 2 C(X X ) X X X T     , 则当 C = 时,T 服从 t(2)分布。 8.设 L 为正态总体中 的置信区间长度,置信水平为 1,则当 L 固定时,越小,样本 容量 n 应该越 。 得 分 评卷人 二、选择题(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目要求) 1.设 A,B 为随机事件,且 B  A ,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P(A∪B) = P(A) (B)P(AB) = P(A) (C)P(B | A) = P(B) (D)P(B A) = P(B) P(A) 2.设随机变量 X 与 Y 相互独立同分布,其概率分布为 P(X = 1) = P(X = 1)= 0.5,则下式正 确的是( ) (A)X = Y (B)P(X = Y ) = 0 (C)P(X = Y ) = 0.5 (D)P(X = Y ) =1 3.设随机变量 X 的概率分布为 P(X = k) = aCn k p k (1p) nk,k = 1,2,.,n,其中 0<p<1,a 为常 数,则 a =( )

11(A) 1(C)(D)(B) 1+(1-p)"1-(1-p)"1+p4.设随机变量X和Y相互独立,且都服从N(0,1),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1(B) P(maxX,Y)>O)=(A) P(min(X,Y)>0)=4411(C) P(X +Y >O)=(D) P(X -Y >O)=N45.设Xi,X2,",Xm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列,且都服从参数入的泊松分布,S=i=l记(x)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则有([S,-na[S,-na(A) lim P)lim P= Φ(x)(B)Φ(x)nanan→oS,-naS,-a(C) lim P(D) lim P= Φ(x)= Φ(x)≤xInaVnan→on→得分评卷人三、(12分)某射手连续不断地向目标射击,直到命中目标2次时停止射击,设射手每次射击是相互独立的,且命中目标的概率为p,以X表示射击次数,试求(1)X的概率分布:(2)EX。10

10 (A)1 (B)1+(1p) n (C) 2 1 1  p (D) n 1(1 p) 1 4.设随机变量 X 和 Y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 N(0,1),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 4 1 P(min(X,Y)  0)  (B) 4 1 P(max{X,Y}  0)  (C) 4 1 P(X Y  0)  (D) 4 1 P(X Y  0)  5.设 X1, X2,., Xn,.为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列,且都服从参数 的泊松分布,   n i Sn Xi 1 , 记(x)为标准正态分布函数。则有( ) (A) lim x (x) n S n P n n              (B) lim x (x) n S n P n n              (C) lim x (x) n S n P n n              (D) lim x (x) n S P n n              得 分 评卷人 三、(12 分)某射手连续不断地向目标射击,直到命中目标 2 次时 停止射击,设射手每次射击是相互独立的,且命中目标的概率为 p, 以 X 表示射击次数,试求(1)X 的概率分布;(2)EX

共20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