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2.细菌酵母菌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121.79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2.细菌酵母菌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第_12次课教学课型:理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实践课口技能课口其它口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1.食品制造中的主要细菌及其应用。*2.食品制造中的酵母菌及其应用。*教学目的要求:了解食品制造中常用细菌、酵母菌的特征及作用:掌握各种酿造食品和发酵食品的生产工艺及其要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利用多媒体。讨论、思考题、作业:1.微生物在食品制造应用中菌种扩大培养有哪些共同特点?2.为什么说食醋生产是多种微生物参与的结果?参考资料:《食品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杨洁彬主编:《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德庆主编。注:教师讲稿附后

山 东 理 工 大 学 教 案 第 12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它□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 1. 食品制造中的主要细菌及其应用。* 2. 食品制造中的酵母菌及其应用。* 教学目的要求: 了解食品制造中常用细菌、酵母菌的特征及作用; 掌握各种酿造食品和发酵食品的生产工艺及其要点。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利用多媒体。 讨论、思考题、作业: 1.微生物在食品制造应用中菌种扩大培养有哪些共同特点? 2.为什么说食醋生产是多种微生物参与的结果? 参考资料: 《食品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杨洁彬主编; 《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德庆主编。 注:教师讲稿附后

第六章在食品制造中的主要微生物及其应用食品制造中的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覃菇(直接食用或制作保健饮品)、(放线菌主要生产抗生素)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调味品:食醋、酱油、味精、新型鲜味剂、腐乳、泡菜饮料:乳酸菌饮料、酸乳、果醋饮料酒类:白酒、啤酒、果酒面包:酶制剂: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等(嫩肉粉,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等使肉中的胶原蛋白水解)食品工业原料:黄原胶、柠檬酸、氨基酸、苹果酸菌体蛋白:一、食品制造中的主要细菌及其应用1.食醋按加工方法:合成醋:以化学方法合成的醋酸配制而成。酿造醋:以粮食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再制醋:以酿制醋为基料,进一步加工精制而成,姜醋、蒜醋、五香醋。成分:醋酸(3~5%)、氨基酸、有机酸、糖、维生素、醇、酯等。生产原料:甘薯、马铃薯、粮谷类、粮谷加工下脚料、果蔬、野生植物等。辅料:麸皮、谷糠、玉米芯生产菌种:曲霉菌、酵母菌、醋酸细菌工艺过程:淀粉液化、糖化酒精发酵★醋酸发酵A:液化、糖化:曲霉菌,甘薯曲霉、黑曲霉、米曲霉、黄曲霉等B:酒精发酵:EMP途径产生酒精,少量杂醇油、酯类等,酵母菌C:醋酸发酵:氧化酒精,产生醋酸CH,CHOH+O2GH,COOH + H,0醋酸杆菌:奥尔兰醋杆菌、许氏醋杆菌、恶臭醋杆菌等。醋酸杆菌的选用标准:氧化酒精速度快,耐酸性强,不分解醋酸。醋酸杆菌的培养和保藏:培养基中加入中和剂,04℃低温保藏。(1)固态发酵法麸曲、酵母1菌种制备:菌种的扩大培养工艺流程:薯干(或碎米、高梁等)→粉碎→加入麸皮、谷糠→润水→蒸料冷却→接种→糖化、酒精发酵→接种→醋酸发酵→加盐后熟、→淋醋→陈酿→配兑、灭菌1醋酸菌A:麸皮:松散,通气B:润水、蒸料:淀粉糊化,灭菌C:糖化:曲料D:酒精发酵:酒精、醛、酯、高级醇、有机酸、残留糖和糊精E:醋酸发酵:

第六章 在食品制造中的主要微生物及其应用 食品制造中的微生物:细菌、霉菌、酵母菌、覃菇(直接食用或制作保健饮品)、(放线菌主要生产抗生素) 微生物在食品制造中的应用: 调味品:食醋、酱油、味精、新型鲜味剂、腐乳、泡菜 饮料:乳酸菌饮料、酸乳、果醋饮料 酒类:白酒、啤酒、果酒 面包: 酶制剂:淀粉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蛋白酶等(嫩肉粉,木瓜蛋白酶、菠萝蛋白酶等使肉中的胶原 蛋白水解) 食品工业原料:黄原胶、柠檬酸、氨基酸、苹果酸 菌体蛋白: 一、食品制造中的主要细菌及其应用 1.食醋 按加工方法:合成醋:以化学方法合成的醋酸配制而成。 酿造醋:以粮食为原料,经微生物发酵酿制而成。 再制醋:以酿制醋为基料,进一步加工精制而成,姜醋、蒜醋、五香醋。 成分:醋酸(3~5%)、氨基酸、有机酸、糖、维生素、醇、酯等。 生产原料:甘薯、马铃薯、粮谷类、粮谷加工下脚料、果蔬、野生植物等。 辅料:麸皮、谷糠、玉米芯 生产菌种:曲霉菌、酵母菌、醋酸细菌 工艺过程:淀粉液化、糖化 酒精发酵 醋酸发酵 A: 液化、糖化:曲霉菌,甘薯曲霉、黑曲霉、米曲霉、黄曲霉等 B: 酒精发酵:EMP 途径产生酒精,少量杂醇油、酯类等,酵母菌 C: 醋酸发酵:氧化酒精,产生醋酸 CH3CHOH + O2 CH3COOH + H2O 醋酸杆菌:奥尔兰醋杆菌、许氏醋杆菌、恶臭醋杆菌等。 醋酸杆菌的选用标准:氧化酒精速度快,耐酸性强,不分解醋酸。 醋酸杆菌的培养和保藏:培养基中加入中和剂,0~4℃低温保藏。 (1)固态发酵法 麸曲、酵母 菌种制备:菌种的扩大培养 ↓ 工艺流程: 薯干(或碎米、高梁等)→ 粉碎 → 加入麸皮、谷糠 → 润水 → 蒸料 → 冷却→ 接种 → 糖化、酒精发酵 → 接种 → 醋酸发酵 →加盐后熟 → 淋醋 → 陈酿 → 配兑、灭菌 ↑ 醋酸菌 A:麸皮:松散,通气 B:润水、蒸料:淀粉糊化,灭菌 C:糖化:曲料 D:酒精发酵:酒精、醛、酯、高级醇、有机酸、残留糖和糊精 E:醋酸发酵:

F:加盐后熟:抑制醋酸菌的氧化作用G:淋醋:三套循环法H:陈酿:改善色、香、味、口感醋酪陈酿醋液陈酿I:配兑、灭菌:调整浓度、成分(2)酶法液化通风回流特点:先用α一淀粉酶将原料液化后再加麸曲糖化,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采用液体酒精发酵、固态醋酸发酵的工艺;发酵池设假底,开通风洞:利用假底积存的醋汁喷淋醋酷,保证发酵温度。2.发酵乳制品产品:酸奶、奶酪、马奶酒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乳杆菌等。保加利亚乳杆菌:微厌氧,最适生长温度40~43℃,能发酵葡萄糖、果糖、乳糖,不发酵蔗糖,蛋白质分解能力弱,对抗生素不如嗜热链球菌敏感。嗜热链球菌:微需氧,最适生长温度40~45℃,能发酵葡萄糖、果糖、蔗糖和乳糖,蛋白质分解能力微弱,对抗生素极敏感。双歧乳杆菌:专性厌氧,最适培养稳定为37℃,能发酵葡萄糖、果糖、乳糖和半乳糖,耐热性差,蛋白质分解能力弱,对抗生素敏感,对营养要求复杂。双歧杆菌酸奶共同发酵法生产工艺:蔗糖、葡萄糖适量VC、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1原料乳标准化→调配→均质→灭菌→冷却→接种→发酵→冷却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配合发酵,能缩短酸奶发酵时间:保加利亚乳杆菌能使各种氨基酸从酪氨酸中游离出来,促进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嗜热链球菌发酵产生的甲酸促进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3.氨基酸发酵鲜味:谷氨酸、鸟苷酸甜味:色氨酸、苷氨酸谷氨酸发酵:原料:淀粉质原料,玉米、小麦、大米等氮原料:尿素或氨水无机盐:K、Mg*、Fe’+、Mn+、PO-、SO、C1生长因子:生物素谷氨酸脱氢酶★L-谷氨酸合成途径:EMP、HMP→TCA→a-酮戊二酸NH4*工艺流程:菌种扩大培养1淀粉质原料→糖化→中和、过滤、脱色→培养基调配→接种→发酵→提取→谷氨酸发酵条件的控制:

F:加盐后熟:抑制醋酸菌的氧化作用 G:淋醋:三套循环法 H:陈酿:改善色、香、味、口感 醋醅陈酿 醋液陈酿 I:配兑、灭菌:调整浓度、成分 (2)酶法液化通风回流 特点:先用α-淀粉酶将原料液化后再加麸曲糖化,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采用液体酒精发酵、固态 醋酸发酵的工艺;发酵池设假底,开通风洞;利用假底积存的醋汁喷淋醋醅,保证发酵温度。 2.发酵乳制品 产品:酸奶、奶酪、马奶酒 菌种: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乳链球菌、嗜酸乳杆菌、双歧乳杆菌等。 保加利亚乳杆菌:微厌氧,最适生长温度 40~43℃,能发酵葡萄糖、果糖、乳糖,不发酵蔗糖,蛋白质 分解能力弱,对抗生素不如嗜热链球菌敏感。 嗜热链球菌:微需氧,最适生长温度 40~45℃,能发酵葡萄糖、果糖、蔗糖和乳糖,蛋白质分解能力微 弱,对抗生素极敏感。 双歧乳杆菌:专性厌氧,最适培养稳定为 37℃,能发酵葡萄糖、果糖、乳糖和半乳糖,耐热性差,蛋白质 分解能力弱,对抗生素敏感,对营养要求复杂。 双歧杆菌酸奶共同发酵法生产工艺: 蔗糖、葡萄糖 适量 VC、双歧杆菌、嗜热链球菌 ↓ ↓ 原料乳标准化 → 调配 → 均质 → 灭菌 → 冷却 → 接种 → 发酵 → 冷却 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配合发酵,能缩短酸奶发酵时间: 保加利亚乳杆菌能使各种氨基酸从酪氨酸中游离出来,促进嗜热链球菌的生长;嗜热链球菌发酵产生的甲 酸促进保加利亚乳杆菌的生长。 3.氨基酸发酵 鲜味:谷氨酸、鸟苷酸 甜味:色氨酸、苷氨酸 谷氨酸发酵: 原料:淀粉质原料,玉米、小麦、大米等 氮原料:尿素或氨水 无机盐:K +、Mg 2+、Fe 2+、 Mn 2+、 PO4 3- 、SO4 2-、 Cl - 生长因子:生物素 合成途径:EMP、HMP → TCA → α-酮戊二酸 L-谷氨酸 工艺流程: 菌种扩大培养 ↓ 淀粉质原料 → 糖化 → 中和、过滤、脱色 → 培养基调配 → 接种 → 发酵 → 提取 → 谷氨酸 发酵条件的控制: 谷氨酸脱氢酶 NH4+

温度:前期30~32℃,中、后期32~36℃。PH值:前期7.5~8.0,中、后期7.0~7.6。通风量:前期通风量低,中、后期高通风量。消泡:机械消泡、化学消泡。发酵时间:与发酵菌株和发酵液糖浓度有关。提取方法:等电点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电渗析、反渗透等二、食品制造中的酵母菌及其应用1.面包菌种:啤酒酵母,兼性厌氧,最适生长与发酵温度26~30℃。作用:利用原料中的糖进行发酵,产生CO2,使面团体积膨大,结构疏松,呈海绵状,产生风味物质,改善面包风味。2.啤酒菌种:啤酒酵母原料:大麦芽,辅料:大米、玉米、啤酒花途径:糖→EMP→丙酮酸→脱羧成乙醛→还原成乙醇工艺过程:(1)制麦芽:大麦→粗选→精选→分级→洗麦→浸渍→绿麦芽→干燥→除根→成品麦芽目的:酶原被激活,并生成许多水解酶,如淀粉酶、蛋白酶、磷酸酯酶和半纤维素酶等:麦粒本身的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在各种水解酶作用下达到适度溶解,胚乳细胞壁适度受损。(2)制麦芽汁:依靠麦芽中的各种酶,以水为溶剂,将麦芽中的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降解成小分子,以利于酵母利用。麦芽+大米→粉碎→加水→糊化→糖化→过滤→煮沸→澄清→冷却→麦芽汁t啤酒花(3)发酵:菌种扩大培养通入无菌空气+-麦芽汁→菌体繁殖(24h)→主发酵(6~7天)→后发酵3.酵母细胞的综合利用(1)SCP酵母细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其中蛋白质含量特别丰富,占细胞干重的42~53%,因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良好的蛋白质资源,可作食品和饲料。(2)新型鲜味剂酵母自溶、发酵和酶解过程中产生氨基酸、核苷酸、肌苷酸、鸟苷酸、生物肽等,提纯精制成鲜味剂

温度:前期 30~32℃,中、后期 32~36℃。 PH 值:前期 7.5~8.0,中、后期 7.0~7.6。 通风量:前期通风量低,中、后期高通风量。 消泡:机械消泡、化学消泡。 发酵时间:与发酵菌株和发酵液糖浓度有关。 提取方法:等电点法、离子交换树脂法、电渗析、反渗透等 二、食品制造中的酵母菌及其应用 1. 面包 菌种:啤酒酵母,兼性厌氧,最适生长与发酵温度 26~30℃。 作用:利用原料中的糖进行发酵,产生 CO2,使面团体积膨大,结构疏松,呈海绵状,产生风味物质, 改善面包风味。 2. 啤酒 菌种:啤酒酵母 原料:大麦芽, 辅料:大米、玉米、啤酒花 途径:糖 → EMP → 丙酮酸 → 脱羧成乙醛 → 还原成乙醇 工艺过程: (1) 制麦芽:大麦 → 粗选 → 精选 → 分级 → 洗麦 → 浸渍 → 绿麦芽 →干燥 → 除根 →成 品麦芽 目的:酶原被激活,并生成许多水解酶,如淀粉酶、蛋白酶、磷酸酯酶和半纤维素酶等;麦粒本身 的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在各种水解酶作用下达到适度溶解,胚乳细胞壁适度受损。 (2) 制麦芽汁:依靠麦芽中的各种酶,以水为溶剂,将麦芽中的淀粉、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降解成 小分子,以利于酵母利用。 麦芽 + 大米 → 粉碎 → 加水 → 糊化 → 糖化 → 过滤 → 煮沸 → 澄清 → 冷却 →麦芽汁 ↑ 啤酒花 (3) 发酵: 菌种扩大培养 通入无菌空气 ↓ ↓ 麦芽汁 → 菌体繁殖(24h)→ 主发酵(6~7 天) → 后发酵 3. 酵母细胞的综合利用 (1)SCP 酵母细胞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和无机盐等,其中蛋白质含量特别丰富, 占细胞干重的 42~53%,因此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是良好的蛋白质资源,可作食品和饲料。 (2)新型鲜味剂 酵母自溶、发酵和酶解过程中产生氨基酸、核苷酸、肌苷酸、鸟苷酸、生物肽等, 提纯精制成鲜味剂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