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八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实验二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掌握食品中细菌活菌计数的平板计数法2.掌握食品中细菌总数测定的报告方式。二、实验器材1mL和10mL无菌吸管、无菌培养皿、恒温培养箱,超净工作台等
实验二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食品中细菌活菌计数的平板计数法。 2.掌握食品中细菌总数测定的报告方式。 二、实验器材 1mL和10mL无菌吸管、无菌培养皿、恒温培养箱,超净 工作台等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检测样品1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选择2~3个适宜的稀释度,各以1m的量加入适量培养基+菌落计数↓报告
三、实验方法和步骤 检测样品 ↓ 做成几个适当倍数的稀释液 ↓ 选择2~3个适宜的稀释度,各以1ml的量加入适量培养基 ↓ 菌落计数 ↓ 报告

四、实验结果1.菌落计数方法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可用放大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2.菌落计数报告(1)平板菌落数的选择: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
四、实验结果 1.菌落计数方法 做平板菌落计数时,可用肉眼观察。必要时可用放大 镜检查,以防遗漏。在记下各平板的菌落数后,求出同 稀释度的各平板平均菌落数。 2.菌落计数报告 (1)平板菌落数的选择:选取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平 板作为菌落总数测定标准

(2)稀释度的选择:①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倍数进行报告。②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二者之比如何来决定。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若其比值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数字。③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手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进行报告。④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进行报告③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其中一部分大于300或小于30时,则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进行报告。③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1)乘以最低稀释倍数进行报告
(2)稀释度的选择: ①应选择平均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稀释度,乘以稀释倍数 进行报告。 ②若有两个稀释度,其生长菌落数均在30~300之间,则视二 者之比如何来决定。其比值小于2,应报告其平均数;若其比 值大于2,则报告其中较小的数字。 ③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大手300,则应按稀释度最高 的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进行报告。 ④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小于30,则应按稀释度最低的 平均菌落数乘以稀释倍数进行报告。 ⑤若所有稀释度的平均菌落数均不在30~300之间,其中一部 分大于300或小于30时,则以最接近30或300的平均菌落数乘 以稀释倍数进行报告。 ⑤若所有稀释度均无菌落生长,则以小于1(<1)乘以最低稀释 倍数进行报告

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数报告方式表稀释薇及前落效例两稀辉前落总效(个|克根告方式改薇之出个/毫升)(个克个/毫升)1031010164201多不可计1640016000或1.6102295461.6多不可计37750380003.8X10S602.2多不可计2712710027000岁2.7X104313多不可计多不可计3100003.1X103130005275270112702.710630512多不可计3050031000岁3.1×100o0<1<10
稀释度选择及菌落数报告方式表

3.实验结果记录享板琴落10101010°10710*备注数Rf9123平均效结果报告为:
3.实验结果记录 结果报告为: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五 酵母菌大小测定和显微镜直接计数.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二 油镜使用和革兰氏染色.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九 大肠菌群的测定.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三 培养基的配制.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七 甜酒酿的制作.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十三个实验).pdf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食品微生物学》书籍PDF电子版(何国庆第3版).pdf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微生物学教程》书籍PDF电子版(周德庆第2版).pdf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微生物学》书籍PDF电子版(沈萍第2版).pdf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七 微生物最适生长条件测定.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八 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三 酵母细胞显微计数和显微测量.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微生物制片与形态观察.ppt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df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六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八 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抗生素、医用酒精和重金属等).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七 微生物适宜生长条件测定.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四 培养基配制与消毒灭菌.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五 微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六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四 放线菌、霉菌形态观察.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9.微生物的发酵途径(二).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0-11次课 微生物的生长.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2-14次课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5次课 食品制造中的主要微生物.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6次课 食品腐败变质.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次课 绪论.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次课 细菌的形态大小和基本结构.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次课 细菌的特殊结构及放线菌.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次课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6次课 病毒噬菌体.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次课 微生物的营养.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8次课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思考与练习)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01.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及生物学特性.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0.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及基因突变.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1.基因重组,菌种选育及保藏.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2.细菌酵母菌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3.霉菌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