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四 培养基配制与消毒灭菌

山东耀工大雾实验 4 培养基配制、消毒与灭菌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教研组2019.04
实验 4 培养基配制、消毒与灭菌 山东理工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微生物教研组 2019. 04 1

山东理工大雾提纲1. 实验目的2.实验原理3.实验材料4.实验步骤5.注意事项
提纲 2 1. 实验目的 2. 实验原理 3. 实验材料 4. 实验步骤 5. 注意事项

山东理工大雾1、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培养基配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学习和掌握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灭菌和微孔滤膜过滤除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
1、实验目的 3 • 学习和掌握培养基配制的一般方法和步骤。 • 学习和掌握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灭菌 和微孔滤膜过滤除菌方法的原理和操作

万山东理工大客2、实验原理培养基的配制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培养基中含有氮素、碳素、矿物质元素、生长因子、水等物质。根据是否加入凝固剂,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本实验通过配制适用于一般细菌(牛肉膏蛋白陈培养基)、放线菌(高氏一号培养基)、霉菌(马丁氏培养基)和酵母菌(麦芽汁培养基)的四种培养基来了解和掌握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实验原理 4 培养基的配制 ◆培养基:人工配制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产生代谢产物的营养基质。 ◆培养基中含有氮素、碳素、矿物质元素、生长因子、水等物质。根据 是否加入凝固剂,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 ◆本实验通过配制适用于一般细菌(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放线菌 (高氏一号培养基)、霉菌(马丁氏培养基)和酵母菌(麦芽汁培养 基)的四种培养基来了解和掌握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山东翟工大家2、实验原理消毒一般是指消灭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的营养体而言,灭菌则是指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包括芽抱和孢子。>在微生物实验中,需要进行纯培养,不能有任何杂菌污染,因此对所用器材、培养基和工作场所都要进行产严格消毒和火菌、本实验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包括干热火菌、高压蒸汽火菌、紫外线灭菌和微孔滤膜过滤除菌法等
2、实验原理 5 消毒一般是指消灭病原菌和有害微生物的营养体而言, 灭菌则是指杀灭一切微生物的营养体,包括芽孢和孢子。 ➢ 在微生物实验中,需要进行纯培养,不能有任何杂菌污染,因此对所用器 材、培养基和工作场所都要进行严格消毒和灭菌。 ➢ 本实验主要介绍几种常用的方法,包括干热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紫外线 灭菌和微孔滤膜过滤除菌法等

干热灭菌法>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自的>与湿热灭菌相比,干热灭菌所需温度更高(160~170℃),时间更长(1~2h),但干热灭菌温度不能超过180℃,否则,包器皿的纸或棉塞就会烧焦,甚至引燃烧>用干干热灭菌的设备主要是电烘箱或干燥箱D烘房烘箱山东翼工大学
6 干热灭菌法 ➢ 干热灭菌是利用高温使微生物细胞内的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 ➢ 与湿热灭菌相比,干热灭菌所需温度更高(160~170℃),时间更长 (1~2 h),但干热灭菌温度不能超过180℃,否则,包器皿的纸或棉塞就 会烧焦,甚至引燃烧。 ➢ 用于干热灭菌的设备主要是电烘箱或干燥箱。 烘箱 烘房

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气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气。待水蒸气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后关闭排气阀,继续加热,此时锅内就充满纯水蒸气而又不能迅速溢出,则增加了灭菌锅内的压力从而使水的沸点高于100℃,达到设定的高温,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目的。该法可有效地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各种微生物营养细胞、繁殖细胞和休眠体。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其原因有三一是湿热中细菌菌体含水分高,蛋白质较易凝固。二是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三是湿热的蒸气有潜热存在,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从而增加灭菌效力山东翼工大学
7 高压蒸汽灭菌法 高压蒸气灭菌是将待灭菌的物品放在一个密闭的压灭菌锅内,通过加热,使灭菌锅隔 套间的水沸腾而产生蒸气。待水蒸气将锅内的冷空气从排气阀中驱尽后关闭排气阀, 继续加热,此时锅内就充满纯水蒸气而又不能迅速溢出,则增加了灭菌锅内的压力, 从而使水的沸点高于100℃,达到设定的高温,导致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达到灭菌的 目的。该法可有效地杀死包括芽孢在内的各种微生物营养细胞、繁殖细胞和休眠体。 在同一温度下,湿热的杀菌效力比干热大。其原因有三: 一是湿热中细菌菌体含水分高,蛋白质较易凝固。 二是湿热的穿透力比干热大 三是湿热的蒸气有潜热存在,能迅速提高被灭菌物体的温度,从而增加灭菌效力

实验中常用的非自控高压蒸气灭菌锅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玉力表荔气排气阀一排气口店温度计阔七AO蒸气供应阀蒸气进口示意图灭菌辆外形本实验以立式高压蒸灭菌锅为例,介绍其使用方法,有关自控高压蒸气灭菌锅(autoclave)的使用可参照厂家说明书。万山东理工大学
8 实验中常用的非自控高压蒸气灭菌锅有卧式和立式两种,其结构和工作原理相同。 本实验以立式高压蒸灭菌锅为例,介绍其使用方法,有关自控高压蒸气灭菌锅(autoclave)的使用 可参照厂家说明书

灭菌锅使用规程(上海申安)1、打开电源,检查水位灯,需“高水位”灯亮,若“低水位”灯亮则需补充蒸馏水。此步关键,切忌干烧!2、设置灭菌时间温度:按“设置”键,此时温度指示数字闪烁,移动向左箭头调整闪烁位置(十分位、个、十、百位),通过上下箭头加减数字,直到所需温度:再次按“设置”键,此时温度指示数字闪烁,同前方法设置到所需温度;三次按“设置”键,确定。(一般是121℃20min,或115℃30min,不必重复设置)。3、把灭菌筐(内含待灭菌物品)放入灭菌锅,旋紧锅盖4、锅体左后方排气阀打开。5、按工作”键开始工作?6、温度上升到100℃以上,冷空气排尽后,关闭排气阀门,到达设定温度后,自动开始倒计时。7、灭菌过程中操作者不可离开,注意观察,以防突发事件:灭菌过程中严禁打开锅盖,8、倒计时结束后,灭菌锅鸣笛提醒,此时关闭电源,等待灭菌锅降温、降压。(不要打开灭菌锅盖旁的安全阀放气,可以适当旋松锅体左侧排气阀放气。9、待压力指示表指针为零后,方可打开锅盖,否则高压危险:打开锅盖后,谨防蒸汽烫伤10、温度降低到不烫手时,拿出灭菌筐,关好锅盖。11、报纸包裹的枪头、试管等,建议烘干后使用。万山东工大学
9 灭菌锅使用规程(上海申安) 1、打开电源,检查水位灯,需“高水位”灯亮,若“低水位”灯亮则需补充蒸馏水。此步 关键,切忌干烧! 2、设置灭菌时间温度:按“设置”键,此时温度指示数字闪烁,移动向左箭头调整闪烁位 置(十分位、个、十、百位),通过上下箭头加减数字,直到所需温度;再次按“设置” 键,此时温度指示数字闪烁,同前方法设置到所需温度;三次按“设置”键,确定。(一 般是121℃ 20 min,或115 ℃ 30min,不必重复设置)。 3、把灭菌筐(内含待灭菌物品)放入灭菌锅,旋紧锅盖。 4、锅体左后方排气阀打开。 5、按“工作”键开始工作? 6、温度上升到100℃以上,冷空气排尽后,关闭排气阀门,到达设定温度后,自动开始倒 计时。 7、灭菌过程中操作者不可离开,注意观察,以防突发事件;灭菌过程中严禁打开锅盖。 8、倒计时结束后,灭菌锅鸣笛提醒,此时关闭电源,等待灭菌锅降温、降压。(不要打开 灭菌锅盖旁的安全阀放气,可以适当旋松锅体左侧排气阀放气。) 9、待压力指示表指针为零后,方可打开锅盖,否则高压危险;打开锅盖后,谨防蒸汽烫伤。 10、温度降低到不烫手时,拿出灭菌筐,关好锅盖。 11、报纸包裹的枪头、试管等,建议烘干后使用

紫外线灭菌法●紫外线为非电离辐射,它可使被照射的分子或原子中的内层电子提高能级,但不引起电离,波长为200~300nm的紫外线都有杀菌能力,其中以260nm的杀菌力最强。在波长一定的条件下,紫外线的杀菌效率与强度和时间的乘积成正比?紫外线杀菌机理主要因为它诱导了胸腺啶二聚体的形成和DNA链的交联,从而抑制了DNA的复制。另一方面,由于辐射能使空气中的氧电离成[O]-,再使O,氧化生成臭氧(O3)或使水(H20)氧化生成过氧化氢(H2O2)。O3和H2O,均有杀菌作用。?紫外线穿透力不大,只杀死暴露的微生物,所以,只适用于无菌室,接种箱,手术室内的空气及物体表面的灭菌。紫外线灯距照射物在1.2m以内灭菌效果好。>加强杀菌效果:可在无菌室内(或接种箱内)喷洒3%~5%石炭酸溶液:无菌室内的桌面凳子可用2%~3%的来苏尔擦洗。然后再开紫外灯照射,即可增强杀菌效果,达到灭菌自的山东翼大
10 紫外线灭菌法 ⚫ 紫外线为非电离辐射,它可使被照射的分子或原子中的内层电子提高能级,但不引起电离。 波长为200~300 nm的紫外线都有杀菌能力,其中以260 nm的杀菌力最强。在波长一定的 条件下,紫外线的杀菌效率与强度和时间的乘积成正比。 ⚫ 紫外线杀菌机理主要因为它诱导了胸腺嘧啶二聚体的形成和DNA链的交联,从而抑制了 DNA的复制。另一方面,由于辐射能使空气中的氧电离成[O]-,再使O2氧化生成臭氧(O3) 或使水(H2O)氧化生成过氧化氢(H2O2)。O3和H2O2均有杀菌作用。 ⚫ 紫外线穿透力不大,只杀死暴露的微生物,所以,只适用于无菌室,接种箱,手术室内的空 气及物体表面的灭菌。紫外线灯距照射物在1.2 m以内灭菌效果好。 ➢ 加强杀菌效果:可在无菌室内(或接种箱内)喷洒3%~5%石炭酸溶液;无菌室内的桌面、 凳子可用2%~3%的来苏尔擦洗。然后再开紫外灯照射,即可增强杀菌效果,达到灭菌目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五 微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二 革兰氏染色法和KOH法鉴别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三 酵母细胞显微计数和显微测量.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微生物制片与形态观察.ppt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 Engineering(山东理工大学:张建勇).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转录——RNA剪接加工.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工具酶 Instrumental enzyme of gene engineering.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目的基因 Target genes.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载体 Selection and cons truction of gene vectors.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实验理论和技术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基因工程概述.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DNA的突变修复 重组和转座.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Translation - From mRNA to Protein.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Eukaryotic gene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Prokaryotic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Expression of target genes.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recombinant.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Recombinant DNA transform into cells.pdf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2/2)无菌空气的制备.pdf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七 微生物适宜生长条件测定.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八 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抗生素、医用酒精和重金属等).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六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ppt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pdf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微生物制片与形态观察.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三 酵母细胞显微计数和显微测量.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八 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七 微生物最适生长条件测定.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个体生态学(因子与适应).pdf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群落生态学.pdf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种群生态学.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一章 绪论.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三章 真微生物结构功能.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二章 原核微生物结构功能.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五章 微生物的营养与生长.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第四章 病毒知识点梗概和重难点.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微生物与工业微生物 Industrial Microbiology.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微生物的代谢和调控.pdf
- 《工业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微生物遗传变异与育种.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