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一章 载体 Selection and cons truction of gene vectors

第十一章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载体的一般特性=质粒载体入噬菌体载体四cos质粒(cosmid)五人造染色体载体(酵母人工染色体,细菌人工染色体载体和噬菌体人工染色体载体
第十一章 基因载体的选择与构建 • 一 载体的一般特性 • 二 质粒载体 • 三 λ噬菌体载体 • 四 cos质粒(cosmid) • 五 人造染色体载体(酵母人工染色体,细菌人工染色体载 体和噬菌体人工染色体载体)

一、载体(vector)的一般特性分子克隆载体是可供外源DNA插入并携带重组DNA分子进入适当宿主细胞的DNA分子。1.载体功能:·为外源基因提供进入受体细胞的转移能力;·为外源基因提供在受体细胞的复制能力或整合能力;·为外源基因提供在受体细胞中的扩增和表达能力
一、载体(vector)的一般特性 l 分子克隆载体是可供外源DNA插入并携带重组DNA分子进入适 当宿主细胞的DNA分子。 1.载体功能: • 为外源基因提供进入受体细胞的转移能力; • 为外源基因提供在受体细胞的复制能力或整合能力; • 为外源基因提供在受体细胞中的扩增和表达能力

(一)、发展概况·第一阶段(1977年前):天然质粒和重组质粒的利用,如pSC101ColE1, pCR, pBR313。·第二阶段:增大载体容量,建立多克隆位点区和新的遗传标记基因。第三阶段:进一步完善载体的功能以满足基因工程克隆中的不同要求。VectorTypeExpression(212)ThermoFisherSCIENTIFICCloning (84)CloningtorSequencing(13)RNAI(7)DNAAssembly (5)Two Hybrid (1)
(一)、发展概况 • 第一阶段(1977年前):天然质粒和重组质粒的利用,如pSC101, ColE1, pCR, pBR313。 • 第二阶段:增大载体容量,建立多克隆位点区和新的遗传标记基因。 • 第三阶段:进一步完善载体的功能以满足基因工程克隆中的不同要求。 4

(二)、载体的结构特点至少有一个复制起点,至少可在一种生物体中有效复制,稳定遗传·至少有一个限制酶识别位点,供外源DNA插入,·至少有一个遗传标记基因,以指示载体或重组DNA分子是否进入宿主细胞,·具有较小的分子量和较高的拷贝数,,具有对受体细胞的可转移性,提高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的效率
(二)、载体的结构特点 • 至少有一个 ,至少可在一种生物体中有效复制,稳定遗传, • 至少有一个 ,供外源DNA插入, • 至少有一个 ,以指示载体或重组DNA分子是否进入宿主细胞, • 具有 的分子量和 的拷贝数, • 具有对受体细胞的 , 提高载体导入受体细胞的效率

一个理想的载体应具备以下的特点:·(1)能自主复制·(2)易于分离和纯化;·(3)含有可供选择的遗传标记·(4)含酶切位点·(5)不含与复制无关的区域·(6)不影响宿主的生长和繁殖
一个理想的载体 应具备以下的特点: • (1)能自主复制; • (2)易于分离和纯化; • (3)含有可供选择的遗传标记; • (4)含酶切位点; • (5)不含与复制无关的区域; • (6)不影响宿主的生长和繁殖。 6

* (1)质粒(Plasmid),主要指人工构建(三)、载体的种类的质粒。* (2)噬菌体的衍生物,噬菌体DNA改·在基因工程中所用的造。载体,主要有: (3)柯斯质粒(cosmid),质粒与噬菌体DNA重组。Expression plasmids* (4)动物病毒,天然病毒染色体改造。transfectedintohumarellculture* (5)人工染色体,人工重组构建,用于基因组计划
(三)、载体的种类 • 在基因工程中所用的 载体,主要有: v (1) (Plasmid),主要指人工构建 的质粒。 v (2) 的衍生物,噬菌体DNA改 造。 v (3) 柯斯质粒(cosmid),质粒与噬菌 体DNA重组。 v (4) ,天然病毒染色体改造。 v (5) ,人工重组构建,用于 基因组计划

(四)、遗传标记基因·1.标记基因的作用:·指示外源DNA分子(载体或重组分子)是否进入宿主细胞;·指示外源DNA分子是否插入载体分子形成了重组子。·2.标记基因的种类:·抗性标记基因·营养标记基因·生化标记基因
(四)、遗传标记基因 • 1.标记基因的作用: • 指示外源DNA分子(载体或重组分子) 宿主细胞; • 指示外源DNA分子是否插入载体分子形成了 。 • 2.标记基因的种类: • 抗性标记基因 • 营养标记基因 • 生化标记基因

3.常用的遗传标记基因四环素抗性基因(Tet)抑菌剂,Tetracycline可结合在核糖体30s亚基中的一种蛋白质分子上,抑制核糖体的转位过程。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细胞停止生长四环素抗性基因编码一种399AAs蛋白质,与细菌细胞膜结合,阻止四环素分子进入细菌细胞
(Tet r) 抑菌剂,Tetracycline可结合在核糖体30s亚基中的一种蛋白质分子上,抑 制核糖体的转位过程。抑制细胞蛋白质合成,细胞停止生长。 四环素抗性基因编码一种399 AAs蛋白质,与细菌细胞膜结合,阻止四环 素分子进入细菌细胞。 3.常用的遗传标记基因

EcoR14361Cla123Hindill29Aatll4286EcoRV185Sspl4170Nhe12294000BamH1375Sph/562Sca13846ECON1622Pvul3735Sa/l651PshA1712Pst13809Ap'Vsp13539TerXmalll939Bsa13435Nrul9721000Eam110513363pBR322BspM110634,363bpBsm113533000Styl1369Ava11425A/wN12886Msc11444oriBstAP11580Bsgl1650Kpn211664Mam11668AflllBspLU11|>2475Ndel2297BsaA122272000Bsf110712246/Esp312124Pvull2066Tth11112219面
的基因回路

氨芒青霉素抗性基因(Amp)杀菌剂,Ampicillin可抑制细菌细胞膜上参与细胞壁合成酶类的活性,干扰细胞分裂,杀死细胞。Ampr抗性基因编码一种分泌到细菌细胞周间质的酶,催化β-内酰胺环Smal的水解,使氨芒青霉素失活。EcoRBamHISallPtLHind illAAGGAGgaattcccggggatccgtcgacctgcagccaagcttSDMCSrrnBPRPLpBV2203666bpClts857Amprori
杀菌剂,Ampicillin可抑制细菌细胞膜上参与细胞壁合成酶类的活性, 干扰细胞分裂,杀死细胞。 Ampr抗性基因编码一种分泌到细菌细胞周间质的酶,催化β-内酰胺环 的水解,使氨苄青霉素失活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实验理论和技术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tic Engineering.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基因工程概述.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三章 DNA的突变修复 重组和转座.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Translation - From mRNA to Protein.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真核基因表达调控 Eukaryotic gene expression and regulation.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原核基因表达调控 Prokaryotic gene expression regulation.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五章 Expression of target genes.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四章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of recombinant.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三章 Recombinant DNA transform into cells.pdf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2/2)无菌空气的制备.pdf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发酵工业的无菌技术(1/2).pdf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七章 发酵工业中氧的供需.pdf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发酵动力学(连续发酵动力学与补料分批发酵动力学).pdf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六章 发酵动力学(分批发酵).pdf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五章 发酵工业的种子制备(发酵菌种的扩大培养).pdf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发酵罐放大与设计.pdf
- 《发酵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发酵过程监测与控制.pdf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RNA的转录 RNA transcription.pdf
-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基因表达的调控 Regulation of the Gene Expression.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二章 目的基因 Target genes.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十章 工具酶 Instrumental enzyme of gene engineering.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四章 转录——RNA剪接加工.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一章 绪论 Molecular Biology and Gene Engineering(山东理工大学:张建勇).pdf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微生物制片与形态观察.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三 酵母细胞显微计数和显微测量.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二 革兰氏染色法和KOH法鉴别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五 微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四 培养基配制与消毒灭菌.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七 微生物适宜生长条件测定.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八 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抗生素、医用酒精和重金属等).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六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ppt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pdf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微生物制片与形态观察.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三 酵母细胞显微计数和显微测量.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八 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七 微生物最适生长条件测定.ppt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个体生态学(因子与适应).pdf
- 《生态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群落生态学.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