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五 酵母菌大小测定和显微镜直接计数

实验四酵母菌大小测定及显微镜直接计数一、实验目的1、学习并掌握目镜测微尺的校正方法和测量微生物大小的原理。2、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掌握利用它进行细胞计数的方法。3、掌握鉴别酵母菌细胞死活的染色方法
实验四 酵母菌大小测定及 显微镜直接计数 一、实验目的 1、学习并掌握目镜测微尺的校正方法和测量微生物大小 的原理。 2、了解血球计数板的构造,掌握利用它进行细胞计数的 方法。 3、掌握鉴别酵母菌细胞死活的染色方法

实验原理二#1、大小测定B
二、实验原理 1、大小测定

2、菌体计数
2、菌体计数

三、实验内容1、接目测微尺的标定(1)取下目镜,装人接目测微尺。(2)将镜台测微尺固定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有刻度的一面朝上。(3)将低倍镜转入光路,调焦后,转动接目测微尺,使两个测微尺的刻度线相平行。调节镜台测微尺,使接自测微尺的一条刻度与镜台测微尺的一条刻度相重合,再找另一条重合线,分别数出两者的格数,即可计算出接目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例如:若在两重合刻度线之间接自测微尺为50格,镜台测微尺为10格,则此时接日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10格×10μm/50格=2μm。(4)再分别以高倍镜、油镜按上述方法对接目测微尺进行标定
三、实验内容 1、接目测微尺的标定 (1)取下目镜,装人接目测微尺。 (2)将镜台测微尺固定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有刻度的一面朝 上。 (3)将低倍镜转入光路,调焦后,转动接目测微尺,使两个测 微尺的刻度线相平行。调节镜台测微尺,使接目测微尺的 一条刻度与镜台测微尺的一条刻度相重合,再找另一条重 合线,分别数出两者的格数,即可计算出接目测微尺每小 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例如:若在两重合刻度线之间接目测 微尺为50格,镜台测微尺为10格,则此时接日测微尺每 小格所代表的实际长度=10格×10μm/50格=2μm。 (4)再分别以高倍镜、油镜按上述方法对接目测微尺进行标定

2、酵母细胞大小的测量在载物台上固定好酵母标本,调焦至视野中物像清晰,数出酵母菌细胞在接目测微尺中直径或长和宽各占几格,然后计算其实际大小。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在同一标本片上测量10个以上菌体,取其平均值
2、酵母细胞大小的测量 在载物台上固定好酵母标本,调焦至视野中物像清晰,数出 酵母菌细胞在接目测微尺中直径或长和宽各占几格,然后 计算其实际大小。为了减少实验误差,应在同一标本片上 测量10个以上菌体,取其平均值

3、酵母菌血球计数板镜检计数(1)取一块盖玻片,加盖在血球计数板中央的计数室上方。(2)用滴管吸取菌悬液滴于盖玻片的边缘,通过毛细作用渗入计数室,注意不能有气泡产生,然后放置于载物台,静置5min,使细胞全部沉降到其表面。(3)高倍镜镜检,数对角线上5个中方格中的细胞总数,再计算出菌悬液浓度。为了减少误差,应注意对样品适当稀释,以每个小方格中平均4~6个细胞为佳;另外也可对同一样品进行重复计数,取其平均值
3、酵母菌血球计数板镜检计数 (1)取一块盖玻片,加盖在血球计数板中央的计数室上 方。 (2)用滴管吸取菌悬液滴于盖玻片的边缘,通过毛细作 用渗入计数室,注意不能有气泡产生,然后放置于载物 台,静置5min,使细胞全部沉降到其表面。 (3)高倍镜镜检,数对角线上5个中方格中的细胞总数, 再计算出菌悬液浓度。为了减少误差,应注意对样品适 当稀释,以每个小方格中平均4~6个细胞为佳;另外也 可对同一样品进行重复计数,取其平均值

四、实验结果1、计算目镜测微尺在低、高倍镜下的刻度值。2、记录酵母菌菌体大小的测定值。3、计算样品中酵母菌浓度
四、实验结果 1、计算目镜测微尺在低、高倍镜下的刻度值。 2、记录酵母菌菌体大小的测定值。 3、计算样品中酵母菌浓度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二 油镜使用和革兰氏染色.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九 大肠菌群的测定.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三 培养基的配制.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七 甜酒酿的制作.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十三个实验).pdf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食品微生物学》书籍PDF电子版(何国庆第3版).pdf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微生物学教程》书籍PDF电子版(周德庆第2版).pdf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微生物学》书籍PDF电子版(沈萍第2版).pdf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七 微生物最适生长条件测定.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八 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三 酵母细胞显微计数和显微测量.ppt
- 《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一 显微镜油镜的使用和微生物制片与形态观察.ppt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染色体与DNA.pdf
- 《分子生物学与基因工程》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pdf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六 细菌的生理生化反应.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八 化学因素和生物因素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抗生素、医用酒精和重金属等).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七 微生物适宜生长条件测定.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四 培养基配制与消毒灭菌.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五 微生物分离与纯化技术.ppt
- 《工业微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二 革兰氏染色法和KOH法鉴别革兰氏阴性菌和阳性菌.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八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六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四 放线菌、霉菌形态观察.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9.微生物的发酵途径(二).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0-11次课 微生物的生长.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2-14次课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5次课 食品制造中的主要微生物.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6次课 食品腐败变质.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次课 绪论.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次课 细菌的形态大小和基本结构.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次课 细菌的特殊结构及放线菌.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次课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6次课 病毒噬菌体.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次课 微生物的营养.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8次课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思考与练习)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01.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及生物学特性.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0.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及基因突变.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1.基因重组,菌种选育及保藏.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2.细菌酵母菌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