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8次课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第3章重点内容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微生物的营养:生长因子微生物的营养类型:微生物吸收营养的方式及异同点: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的因素培养基的类型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则名词解释:生长因子、营养缺陷型、培养基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微生物细胞的化学组成 ◆微生物的营养:生长因子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微生物吸收营养的方式及异同点: ◆影响营养物质吸收的因素 ◆培养基的类型 ◆配制培养基的基本原则 ◆名词解释:生长因子、营养缺陷型、培养基、 加富培养基、选择培养基、鉴别培养基 第3章 重点内容

(四)培养基概念:经人工配制而成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累代谢产物所需要的营养基质。主要用途:促使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用于微生物纯种的分离、鉴定、菌种保藏、制造微生物制品等
(四)培养基 概念:经人工配制而成的适合微生物生长繁殖或积 累代谢产物所需要的营养基质。 主要用途: 促使微生物的生长与繁殖,用于微生物纯种的分 离、鉴定、菌种保藏、制造微生物制品等

1.培养基配制原则(1)培养基组分应适合微生物的营养特点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差异很大碳源:氮源:矿物质元素:生长因子:
1.培养基配制原则 ⑴培养基组分应适合微生物的营养特点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差异很大。 ✓ 碳源: ✓ 氮源: ✓ 矿物质元素: ✓ 生长因子:

(2)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应适当各营养物质的含量和配比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影响很大。碳氮比(C/N):培养基中所含碳原子浓度和氮原子浓度之比。例:发酵生产谷氨酸,C/N=4/1 时:繁殖菌体C/N=3/1 时 :积累谷氨酸
(2)营养物质的浓度和比例应适当 各营养物质的含量和配比对微生物的生长和代谢 影响很大。 ✓ 碳氮比(C/N):培养基中所含碳原子浓度和氮 原子浓度之比。 例:发酵生产谷氨酸, C/N=4/1 时:繁殖菌体 C/N=3/1 时:积累谷氨酸

(3)适当的理化条件酸碱度(PH):磷酸盐、碳酸钙等细 菌:pH 7.0-8.0 放线菌: pH 7.5-8.5酵母菌:pH 0.8-6.0 霉 菌:pH 4.0-5.8渗透压:水分活度:氧化还原电位:天津科技:利用磷酸盐或碳酸钙,如何能保持培养基pH的稳定性?
(3)适当的理化条件 ✓ 酸碱度(PH):磷酸盐、碳酸钙等 细 菌:pH 7.0-8.0 放线菌: pH 7.5-8.5 酵母菌:pH 0.8-6.0 霉 菌: pH 4.0-5.8 ✓ 渗透压: ✓ 水分活度: ✓ 氧化还原电位: 天津科技:利用磷酸盐或碳酸钙,如何能保持培养 基pH的稳定性?

(4)根据培养目的选择原料及其来源菌种保藏、分离纯化、菌种鉴定、工业发酵经济、易得、配制方便
(4)根据培养目的选择原料及其来源 菌种保藏、分离纯化、菌种鉴定、工业发酵 经济、易得、配制方便

2.培养基类型(1)根据营养成分来源天然培养基:天然动植物组织器官和抽提物,营养丰富、制备方便、价格低廉、成分复杂。合成培养基:化学物质,成分精确、重复性强、配制复杂、价格较贵。半合成培养基:部分天然物质添加少量无机盐
2.培养基类型 ⑴根据营养成分来源 天然培养基:天然动植物组织器官和抽提物,营养 丰富、制备方便、价格低廉、成分复杂。 合成培养基:化学物质,成分精确、重复性强、 配制复杂、价格较贵。 半合成培养基:部分天然物质添加少量无机盐

2)根据物理状态:液体培养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观察微生物生长特征和研究生理生化特性固体培养基:微生物观察、分离、纯化和鉴定。半固体培养基:观察细菌运动、保存菌种。混油絮状浮膜状环状板上的菌落形态
⑵根据物理状态: 液体培养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观察微生物生长 特征和研究生理生化特性。 固体培养基:微生物观察、分离、纯化和鉴定。 半固体培养基:观察细菌运动、保存菌种

(3)根据用途:√普通培养基:根据某一种类微生物的共同营养需求配制的,可用于普通微生物菌体培养。细菌培养基:肉汤蛋白陈培养基放线菌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霉菌培养基:PDA培养基√加富培养基:根据培养菌种的生理特性加入有利于该菌种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菌种保存和分离筛选
⑶根据用途: ✓ 普通培养基:根据某一种类微生物的共同营养需求配制的, 可用于普通微生物菌体培养。 细菌培养基:肉汤蛋白胨培养基 放线菌培养基:高氏一号培养基 霉菌培养基:PDA培养基 ✓ 加富培养基:根据培养菌种的生理特性加入有利于该菌种 生长繁殖的营养物。菌种保存和分离筛选

选择培养基:根据某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特殊的营养要求,在培养基中加入对所需培养菌种无影响,对其它菌种有抑制作用的物质。鉴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代谢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指示剂,通过显色反应鉴定不同微生物。例如:大肠杆菌在EMB培养基菌落为深紫色,有金属光泽
✓ 选择培养基:根据某种或某一类微生物特殊的营养要求,在 培养基中加入对所需培养菌种无影响,对其它 菌种有抑制作用的物质。 ✓ 鉴别培养基:根据微生物代谢的特点,在培养基中加入指示 剂,通过显色反应鉴定不同微生物。 例如:大肠杆菌在EMB培养基菌落为深紫色,有金属光泽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次课 微生物的营养.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6次课 病毒噬菌体.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次课 真核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次课 细菌的特殊结构及放线菌.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2次课 细菌的形态大小和基本结构.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次课 绪论.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6次课 食品腐败变质.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5次课 食品制造中的主要微生物.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2-14次课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10-11次课 微生物的生长.ppt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09.微生物的发酵途径(二).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四 放线菌、霉菌形态观察.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六 细菌生理生化实验.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八 食品中细菌总数的测定.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五 酵母菌大小测定和显微镜直接计数.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二 油镜使用和革兰氏染色.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九 大肠菌群的测定.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三 培养基的配制.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实验七 甜酒酿的制作.ppt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实验指导书(共十三个实验).pdf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思考与练习)第七章 微生物的遗传变异与育种(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01.微生物的基本概念及生物学特性.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0.微生物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及基因突变.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1.基因重组,菌种选育及保藏.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2.细菌酵母菌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3.霉菌在食品生产中的应用.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4.污染食品的微生物来源及细菌污染.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5.霉菌对微生物的污染.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6.微生物引起的食品腐败变质.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02.细菌的形态结构.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03.放线菌和霉菌的形态结构.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04.酵母菌的形态结构.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05.病毒的形态结构.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06.微生物的营养与培养基.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07.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及单糖代谢.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08.生物大分子代谢及代谢途径.pdf
-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09.微生物的生长.pdf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电子教案)教学内容重点难点.doc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前沿进展)微生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pdf
- 《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资源(前沿进展)微生物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前景.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