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5.霉菌对微生物的污染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
文件大小:95.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山东理工大学:《食品微生物学》课程教学课件(电子教案)15.霉菌对微生物的污染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山东理工大学教案第15次课教学课型:理论课口实验课口习题课口实践课口技能课口其它口主要教学内容(注明:*重点#难点):1.霉菌及其毒素对食品的污染。2.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3.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鉴定方法及卫生学意义。教学目的要求:掌握产毒霉菌的种类、产毒特点、毒素性质及对食品的污染;了解霉菌及其毒素对食品卫生学的意义;掌握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及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课堂讲授,利用多媒体。讨论、思考题、作业:常见污染食品的霉菌种类及其毒素的特性;讨论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基本条件。参考资料:《食品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杨洁彬主编:《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德庆主编。注:教师讲稿附后

山 东 理 工 大 学 教 案 第 15 次课 教学课型:理论课□ 实验课□ 习题课□ 实践课□ 技能课□ 其它□ 主要教学内容(注明:* 重点 # 难点 ): 1. 霉菌及其毒素对食品的污染。 2. 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 3. 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鉴定方法及卫生学意义。 教学目的要求: 掌握产毒霉菌的种类、产毒特点、毒素性质及对食品的污染; 了解霉菌及其毒素对食品卫生学的意义; 掌握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条件及食品腐败变质的过程。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利用多媒体。 讨论、思考题、作业: 常见污染食品的霉菌种类及其毒素的特性; 讨论微生物引起食品变质的基本条件。 参考资料: 《食品微生物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杨洁彬主编; 《微生物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周德庆主编。 注:教师讲稿附后

六、霉菌及其毒素对食品的污染1.霉菌产毒的特点A:仅限于少数产毒霉菌菌种的部分菌株B:产毒菌株的产毒能力具有可变性和变异性C:一种菌种或菌株可产生几种不同的毒素D:产毒菌株产毒需要一定的条件2.霉菌产毒的条件产毒菌株、合适的基质、水分、温度和通风情况。3.产毒霉菌及其毒素(1)曲霉属对有机质分解能力强,是重要的食品污染霉菌,主要产生黄曲霉毒素。可产毒素的菌种有:黄曲霉、寄生曲霉、杂色曲霉等。黄曲霉毒素的产毒菌种:黄曲霉和寄生曲霉,黄曲霉是我国粮食和饲料中常见的真菌,寄生曲霉的所有菌株都产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的性质:共有十几种,其中B1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是真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耐热,裂解温度为280℃,在水中溶解度低,能溶于油脂和多种有机溶剂。黄曲霉毒素的产毒条件:产毒温度范围:12~42℃,最适产毒温度33℃:最适Aw值0.93~0.98。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强烈抑制肝脏细胞中RNA的合成,破坏DNA模板,影响蛋白质、脂肪、酶等的合成与代谢,干扰肝脏功能,导致突变、癌变及肝细胞坏死。(2)青霉属可引起水果、蔬菜、谷物等腐败变质,有些菌种可产生毒素:黄绿青霉、橘青霉、岛青霉、红色青霉、纯绿青霉、展开青霉等。黄变米毒素的分类:黄绿青霉毒素:米粒上有淡黄色病斑。不溶于水,加热270℃失去毒性,为神经毒,麻痹中枢神经、心脏及全身,最后导致死亡。橘青霉毒素:米粒呈黄绿色。难溶于水,为肾脏毒,可导致肾脏肿大,肾小管扩张和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岛青霉毒素:米粒呈黄褐色溃疡性病斑。肝脏毒,可导致肝萎缩、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等。(3)镶刀菌属大部分是植物病原菌,能产生镰刀菌毒素。镰刀菌毒素的种类: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是最常见的镰刀菌毒素,我国常见的是DNO玉米赤霉烯酮:雌性发情毒素。丁烯酸内酯:牧草中,导致动物拦蹄病(4)交链抱莓果蔬、粮食中常见的霉菌之一,可引起多种果蔬发生腐烂变质。产生的毒素主要有4种:交链孢霉酚、交链

六、霉菌及其毒素对食品的污染 1.霉菌产毒的特点 A:仅限于少数产毒霉菌菌种的部分菌株 B:产毒菌株的产毒能力具有可变性和变异性 C:一种菌种或菌株可产生几种不同的毒素 D:产毒菌株产毒需要一定的条件 2.霉菌产毒的条件 产毒菌株、合适的基质、水分、温度和通风情况。 3.产毒霉菌及其毒素 (1)曲霉属 对有机质分解能力强,是重要的食品污染霉菌,主要产生黄曲霉毒素。可产毒素的菌种有:黄曲霉、寄生曲 霉、杂色曲霉等。 黄曲霉毒素的产毒菌种:黄曲霉和寄生曲霉,黄曲霉是我国粮食和饲料中常见的真菌,寄生曲霉的所有菌株 都产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的性质:共有十几种,其中 B1 的毒性和致癌性最强,是真菌毒素中毒性最强的;耐热,裂解温度 为 280℃,在水中溶解度低,能溶于油脂和多种有机溶剂。 黄曲霉毒素的产毒条件:产毒温度范围:12~42℃,最适产毒温度 33℃;最适 Aw 值 0.93~0.98。 黄曲霉毒素的毒性:强烈抑制肝脏细胞中 RNA 的合成,破坏 DNA 模板,影响蛋白质、脂肪、酶等的合成与代 谢,干扰肝脏功能,导致突变、癌变及肝细胞坏死。 (2)青霉属 可引起水果、蔬菜、谷物等腐败变质,有些菌种可产生毒素:黄绿青霉、橘青霉、岛青霉、红色青霉、纯绿 青霉、展开青霉等。 黄变米毒素的分类: 黄绿青霉毒素:米粒上有淡黄色病斑。不溶于水,加热 270℃失去毒性,为神经毒,麻痹中枢神经、心脏 及全身,最后导致死亡。 橘青霉毒素:米粒呈黄绿色。难溶于水,为肾脏毒,可导致肾脏肿大,肾小管扩张和上皮细胞变性坏死。 岛青霉毒素:米粒呈黄褐色溃疡性病斑。肝脏毒,可导致肝萎缩、肝纤维化、肝硬化或肝癌等。 (3)镰刀菌属 大部分是植物病原菌,能产生镰刀菌毒素。 镰刀菌毒素的种类: 单端孢霉烯族化合物:是最常见的镰刀菌毒素,我国常见的是 DNO 玉米赤霉烯酮:雌性发情毒素。 丁烯酸内酯:牧草中,导致动物拦蹄病。 (4)交链孢霉 果蔬、粮食中常见的霉菌之一,可引起多种果蔬发生腐烂变质。产生的毒素主要有 4 种:交链孢霉酚、交链

孢霉甲基醚、交链孢霉烯、细偶氮酸。七、霉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预防和控制霉菌造成的危害,要从清除污染源和去除霉菌毒素两个方面做工作1.防霉A:降低食品中的水分(控制合适的AW值)B:减少环境氧气浓度C:降低贮藏温度D:采用防霉剂2.去毒(1)去除法A:人工或机械抹出毒粒B:溶剂提取C:吸附去毒D:微生物去毒(2)灭活法A:加热处理法B:射线处理C:醛类处理D:氧化剂处理E:酸碱处理

孢霉甲基醚、交链孢霉烯、细偶氮酸。 七、霉菌性食物中毒的预防与控制 预防和控制霉菌造成的危害,要从清除污染源和去除霉菌毒素两个方面做工作。 1.防霉 A:降低食品中的水分(控制合适的 Aw 值) B:减少环境氧气浓度 C:降低贮藏温度 D:采用防霉剂 2.去毒 (1)去除法 A:人工或机械拣出毒粒 B:溶剂提取 C:吸附去毒 D:微生物去毒 (2)灭活法 A:加热处理法 B:射线处理 C:醛类处理 D:氧化剂处理 E:酸碱处理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