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河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7
文件大小:263.13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河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总学时数:26+10学分:3课程性质:必修课程适用专业:师范类各专业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并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熟恶各种常用教学设施的操作、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能够运用教育技术优化教与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主要是培养学生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为面向全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力争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和实效性,针对性和简明性。学习这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需要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因此,应与计划中其它相关课程相互配合,特别是应以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作为先导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21世纪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理论;掌握常见教学媒体设备特性及应用,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特性和应用,了解交互媒体,微格教学实验室的特性及应用;初步学会投影、录像、电视和VCD等设备的操作;掌握计算机辅助教学基本理论,能利用Authorware软件独立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利用Internet教育资源开展教学的初步能力;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具有将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与能力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在阐述现代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教学媒体基本原理的同时,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学生的特点,选择和组织不同侧重面的教学内容,解决相关领域中教育技术应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进行理论教学的同时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与训练,培养学生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能力和素养。四、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教育技术概述·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1.教育技术的定义;2.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1.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2.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 : 26+10 学 分 : 3 课程性质: 必修课程 适用专业 :师范类各专业 一、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教育技术基本理论,掌握教学设计的方法并进行教学过程的设计、 实施和评价,熟悉各种常用教学设施的操作、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从而能够运用教育技 术优化教与学,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主要是培养学生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 二、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本课程为面向全校师范类专业学生开设的必修课。这门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教学 的实践能力,力争通俗易懂,突出实用性和实效性,针对性和简明性。学习这门应用性很强的学 科,需要一定的心理学和教育学的基础,同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因此,应与计 划中其它相关课程相互配合,特别是应以 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 作为先导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认识现代教育技术在 21 世纪教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教育技术的基本概 念与基本理论; 掌握常见教学媒体设备特性及应用,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的特性和应用,了 解交互媒体,微格教学实验室的特性及应用;初步学会投影、录像、电视和 VCD等设备的操作;掌 握计算机辅助教学基本理论,能利用Authorware软件独立开发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 利用 Internet 教育资源开展教学的初步能力;了解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掌握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具有将现代教育技术设施运用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识与能力。 三、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在阐述现代教育教学基本理论、教学媒体基本原理的同时,根据不同专业领域学生的特点,选择和 组织不同侧重面的教学内容,解决相关领域中教育技术应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在进行理论教学的 同时加强实践环节的教学与训练,培养学生具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能力和素养。 四、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 教育技术概述 • 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 1. 教育技术的定义; 2. 教育技术的研究内容; •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1.教育技术的产生与发展; 2 .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素质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内容,掌握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教育技术,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对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的掌握,难点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小结: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内容与任务;了解教育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趋势;知道教育技术名词的演变过程;了解教育技术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对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产生兴趣,愿意对该领域作较为深入的探讨。第二章视听与传播理论·视听教育理论1.视感知规律;2.听感知规律;3.经验之塔理论·传播理论1.传播的概念和类型;2.传播模式;3.教育传播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传播的概念、类型和典型模式;理解教育传播的要素和过程;掌握视听感知规律,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经验之塔理论,传播,传播模式,教育传播的方式和规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视听教育理论;教育传播理论;难点是经验之塔理论,传播模式。小结: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人眼的视觉特性、人的视觉心理及其对画面构图的影响;了解人耳的听觉特性、非线性效应和声音的定位机理;理解"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理解传播的概念和类型、网络传播的特征;理解教育传播的要素、过程和典型模式,熟悉教育传播的方式及规律。第三章视听媒体辅助教学·教育传播媒体1.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2.功能;3.特性·视听教学媒体1.视觉媒体;2.听觉媒体;3.视听媒体

• 教育技术与教师专业素质 1.教师教育技术能力;2.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 教育技术的定义 、 研究内容, 掌握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信息技术与 课程整合的方法 。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 教育技术 , 教师教育技术能力 ,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对教育技术的基本概念,研究内容的掌握,难点是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 小 结 : 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教育技术的定义、研究内容与任务;了解教育技术的产生、发展及其 趋势;知道教育技术名词的演变过程;了解教育技术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要作用;对教育技术理论与 应用产生兴趣,愿意对该领域作较为深入的探讨。 第二章 视听与传播理论 • 视听教育理论 1. 视感知规律; 2. 听感知规律; 3. 经验之塔理论 • 传播理论 1.传播的概念和类型;2.传播模式;3.教育传播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传播的概念、类型和典型模式;理解教育传播的要素和过程;掌握视 听感知规律,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 经验之塔理论, 传播,传播模式,教育传播的方式和规律 。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视听教育理论;教育传播理论;难点是经验之塔理论, 传播模式 。 小 结 : 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人眼的视觉特性、人的视觉心理及其对画面构图的影响;了解人耳的 听觉特性、非线性效应和声音的定位机理;理解“经验之塔”理论的内容和基本观点;理解传播的概念 和类型、网络传播的特征;理解教育传播的要素、过程和典型模式,熟悉教育传播的方式及规律。 第三章 视听媒体辅助教学 • 教育传播媒体 1. 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 2. 功能; 3. 特性 • 视听教学媒体 1. 视觉媒体; 2. 听觉媒体; 3. 视听媒体

·视听教学媒体的应用1.应用方式;2.教材制作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理解媒体和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了解视听媒体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特点,了解常用视听媒体的工作原理,理解各种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方式及其特点,初步掌握常用视听媒体教材的制作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教育传播媒体,视听媒体的工作原理,常用视听媒体教材的制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教育传播媒体;视听教学媒体;视听教学媒体的应用。难点是常用视听媒体教材的制作方法。小结:本章主要让学习者理解媒体和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了解视听媒体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特点;了解常用视听媒体的工作原理;理解各种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方式及其特点;初步掌握常用视听媒体教材的制作方法。第四章计算机辅助教学·概述1.计算机的教育应用;2.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分类框架;2.主要模式·多媒体课件的开发1。课件开发步骤;2.素材的采集与加工;素材集成及其工具·概念图及其应用1.概念图基本概念;2.概念图的制作;3.概念图的教学意义·新技术的教育应用1.虚拟现实技术;2.人工智能技术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及其相关概念;熟悉课件开发的步骤,学会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了解多媒体素材获取、编辑,以及素材集成的基本方法与常用工具;了解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主要领域与当前动向。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课件开发步骤,素材的采集与加工,概念图基本概念,概念图的教学意义,新技术的教育应用

• 视听教学媒体的应用 1.应用方式;2.教材制作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媒体和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了解视听媒体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特 点,了解常用视听媒体的工作原理,理解各种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方式及其特点,初步掌握常用视 听媒体教材的制作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 教育传播媒体,视听媒体的工作原理,常用视听媒体教材 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教育传播媒体;视听教学媒体;视听教学媒体的应用。难点是常用视听媒 体教材的制作方法。 小 结 : 本章主要让学习者理解媒体和教育传播媒体的基本概念;了解视听媒体的基本类型与主要特 点;了解常用视听媒体的工作原理;理解各种视听媒体的教学应用方式及其特点;初步掌握常用视 听媒体教材的制作方法。 第四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 • 概述 1. 计算机的教育应用; 2. 多媒体课件; • 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 • 分类框架; 2.主要模式 • 多媒体课件的开发 1 .课件开发步骤; 2. 素材的采集与加工;素材集成及其工具 • 概念图及其应用 1. 概念图基本概念; 2. 概念图的制作; 3. 概念图的教学意义 • 新技术的教育应用 1. 虚拟现实技术; 2. 人工智能技术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及其相关概念;熟悉课件开发的 步骤,学会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了解多媒体素材获取、编辑,以及素材集成的基本方法与 常用工具;了解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主要领域与当前动向。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多媒体课件,计算机辅助教学模式,课件开发步骤,素材 的采集与加工,概念图基本概念,概念图的教学意义,新技术的教育应用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计算机的教育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多媒体素材及其集成;人工智能与教育。难点是概念图基本概念,概念图的教学意义。小结:本章主要让学习者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及其相关概念;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熟悉课件开发的步骤,学会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了解多媒体素材获取、编辑,以及素材集成的基本方法与常用工具;理解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基本结构了解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主要领域与当前动向。第五章Internet教育资源利用·因特网教育资源1.因特网教育资源的特点;2.网上教育资源的类型·网络信息检索1.信息检素索工具:2.信息检索策略·网上交流与资源共享1.网上交流;2.资源共享·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1.概念与特点;2.基本过程;3.应用实例概述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因特网上教育资源的基本类型与特点,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因特网交流信息与共享网上资源,能够组织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活动。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因特网,教育资源,网络信息检索,资源共享,数字化学习的概念、特点,基本过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因特网教育资源;网络信息检索;网上交流与资源共享;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难点是信息检索工具,信息检索策略,资源共享,Webquest等数字化学习实例。小结: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知道因特网上教育资源的基本类型与特点;掌握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因特网交流信息与共享网上资源;能够组织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活动。第六章现代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概述1.概念与发展;2.远程教育的类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计算机的教育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模式;多媒体课件的开发;多媒体 素材及其集成;人工智能与教育。难点是概念图基本概念,概念图的教学意义。 小 结 : 本章主要让学习者理解计算机辅助教学、多媒体技术、课件及其相关概念;了解计算机辅助 教学的基本模式及其特点;熟悉课件开发的步骤,学会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基本方法;了解多媒体素 材获取、编辑,以及素材集成的基本方法与常用工具;理解智能计算机辅助教学系统的基本结构; 了解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的主要领域与当前动向。 第五章 Internet 教育资源利用 • 因特网教育资源 1. 因特网教育资源的特点; 2. 网上教育资源的类型 • 网络信息检索 1. 信息检索工具 ; 2. 信息检索策略 • 网上交流与资源共享 1. 网上交流; 2. 资源共享 • 基于因特网的资源型学习 1. 概念与特点; 2. 基本过程 ; 3. 应用实例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因特网上教育资源的基本类型与特点,掌握因特 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因特网交流信息与共享网上资源,能够组织基于因特网的资 源型学习活动。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 因特网,教育资源,网络信息检索, 资源共享,数字化学 习的概念、特点,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因特网教育资源;网络信息检索;网上交流与资源共享;基于因特网的资 源型学习。难点是信息检索工具,信息检索策略,资源共享, Webquest 等数字化学习实例。 小 结 : 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因特网的基本概念;知道因特网上教育资源的基本类型与特点;掌握 因特网信息检索工具的使用方法;能够利用因特网交流信息与共享网上资源;能够组织基于因特网 的资源型学习活动。 第六章 现代远程教育 • 远程教育概述 1. 概念与发展; 2. 远程教育的类型

·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1.学习方式;2.学习组织与学习过程;3.关键特征·网络课程与学习环境1.网络课程开发平台;2.视频会议与实时教学·现代远程教育与中小学教育1.现代远程教育与教师;2.现代远程教育与学生;3.现代远程教育与家校联系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理解远程教育的概念、类型与基本特征,现代远程教育的类型与特点,掌握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了解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开发平台的概念与特点,了解视频会议系统及其在实时教学中的作用,现代远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类型,远程教育基本特征,现代远程教育的类型与特点,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开发平台,视频会议系统。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远程教育概述;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网络课程。难点是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开发平台。小结:本章主要让学习者理解远程教育的概念、类型与基本特征;知道现代远程教育的类型与特点;掌握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了解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开发平台的概念与特点;了解视频会议系统及其在实时教学中的作用;理解现代远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第七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校园网络1.校园网络的结构;2.校园网络的功能;3.校园网络实例·多媒体教室1功能与设计;2.系统基本构成·网络机房1。基本构成与布局;2.人机工程原理的应用·微格教室1微格教学系统;2.微格教学的实施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校园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功能,了解多媒体教室以及网络机房的基本构成与设计要点,理解多媒体教室及网络机房的基本功能及教学特点,理解微格教学的概念与微

• 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 1. 学习方式; 2. 学习组织与学习过程; 3. 关键特征 • 网络课程与学习环境 1. 网络课程开发平台; 2. 视频会议与实时教学 • 现代远程教育与中小学教育 1. 现代远程教育与教师 ; 2. 现代远程教育与学生; 3. 现代远程教育与家校联系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理解远程教育的概念、类型与基本特征,现代远程教育的类型与特点,掌 握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了解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开发平台的概念与特点,了解视频会议系统及其 在实时教学中的作用,现代远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 远程教育,远程教育类型,远程教育 基本特征,现代远程 教育的类型与特点,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开发平台,视频会议系统。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远程教育概述;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网络课程。难点是网络课程,网络 课程开发平台。 小 结 : 本章主要让学习者理解远程教育的概念、类型与基本特征;知道现代远程教育的类型与特 点;掌握远程学习的关键特征;了解网络课程、网络课程开发平台的概念与特点;了解视频会议系 统及其在实时教学中的作用;理解现代远程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的作用。 第七章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 校园网络 1 .校园网络的结构; 2. 校园网络的功能; 3. 校园网络实例 • 多媒体教室 1 .功能与设计 ; 2. 系统基本构成 • 网络机房 1 .基本构成与布局 ; 2. 人机工程原理的应用 • 微格教室 1 .微格教学系统; 2. 微格教学的实施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校园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功能,了解多媒体教室以及网络机房的基 本构成与设计要点,理解多媒体教室及网络机房的基本功能及教学特点,理解微格教学的概念与微

格教室设施的基本组成,掌握微格教学的组织、技能与实施方法。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多媒体教室及网络机房的基本功能及教学特点,微格教学,微格教室设施的基本组成。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多媒体教室及网络机房的基本功能及教学特点,微格教学的概念与微格教室设施的基本组成,难点是掌握微格教学的组织、技能与实施方法。小结: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校园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功能;了解多媒体教室以及网络机房的基本构成与设计要点;熟悉多媒体教室及网络机房的基本功能及教学特点;了解微格教学的概念与微格教室设施的基本组成;掌握微格教学的组织、技能与实施方法。第八章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概述1.教学设计及其特征;2.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发展;3.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1.前期分析;2.教学目标的阐明;3.教学策略的制定;4.方案编写与成果评价·教学设计方案举例1”狐狸和乌鸦”教学设计;2”牛顿第三定律”教学设计教学基本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史,领会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常见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核心要素与类型,了解反映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设计模式,掌握教学设计前期分析的基本过程。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要素与类型,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教学设计概述;难点是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小结: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史,领会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常见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核心要素与类型;掌握教学设计基本过程。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该课程预修课程为: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六、教学时数分配《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章次各章标题名称讲授学时 辅导学时 备注

格教室设施的基本组成,掌握微格教学的组织、技能与实施方法。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校园网络,多媒体教室,网络机房,多媒体教室及网络机 房的基本功能及教学特点,微格教学,微格教室设施的基本组成。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多媒体教室及网络机房的基本功能及教学特点,微格教学的概念与微格教 室设施的基本组成,难点是掌握微格教学的组织、技能与实施方法。 小 结 : 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校园网络的基本概念与主要功能;了解多媒体教室以及网络机房的基 本构成与设计要点;熟悉多媒体教室及网络机房的基本功能及教学特点;了解微格教学的概念与微 格教室设施的基本组成;掌握微格教学的组织、技能与实施方法。 第八章 教学设计 • 教学设计概述 1. 教学设计及其特征; 2. 教学设计的产生与发展; 3. 教学设计的过程模式 •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1. 前期分析; 2. 教学目标的阐明 ; 3. 教学策略的制定; 4. 方案编写与成果评价 • 教学设计方案举例 1.” 狐狸和乌鸦 ” 教学设计; 2.” 牛顿第三定律 ” 教学设计 教学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了解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史,领会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常 见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核心要素与类型,了解反映建构主义理念的教学设计模式,掌握教学设计 前期分析的基本过程。 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概念、理论、原理: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过程模式,要素与类型,教学设计的 基本过程。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是教学设计概述;难点是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小 结 : 本章主要让学习者了解教学设计的研究对象和发展历史,领会教学设计的基本概念;理解常 见的教学设计过程模式的核心要素与类型;掌握教学设计基本过程。 五、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预修课程为:心理学、教育学、计算机文化基础等课程。 六、教学时数分配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时数分配表 章 次 各章标题名称 讲授学时 辅导学时 备注

2第1章教育技术概述2第2章视听与传播理论2第3章视听媒体辅助教学4第4章计算机辅助教学4第5章Internet教育资源利用4第6章现代远程教育4第7章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4第8章教学设计七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一览表实验类型(验是否为所需主要仪序号学时 证、综合、设实验项目名称设备器、开放实验计)幻灯机、投幻灯机、投影仪的使用2是验证影仪照相机、计使用照相机拍摄幻灯片或使用2是设计2算机Powerpoint制作演示文稿2验证是3录音教材的制作录音设备电视机、录录像教材的制作及电视机和录像机2验证是4在教学中的应用像机、编辑机2综合是计算机5计算机教学软件的教学应用

第 1 章 教育技术概述 2 第 2 章 视听与传播理论 2 第 3 章 视听媒体辅助教学 2 第 4 章 计算机辅助教学 4 第 5 章 Internet 教育资源利用 4 第 6 章 现代远程教育 4 第 7 章 学校现代教育技术环境 4 第 8 章 教学设计 4 七 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现代教育技术基础》课程实验教学一览表 序号 实验项目名称 学时 实验类型(验 证、综合、设 计) 是否为 开放实验 所需主要仪 器、设备 1 幻灯机、投影仪 的使用 2 验证 是 幻灯机、投 影仪 2 使用照相机拍摄幻灯片或使用 Powerpoint 制作演示文稿 2 设计 是 照相机、计 算机 3 录音教材的制作 2 验证 是 录音设备 4 录像教材的制作及电视机和录像机 在教学中的应用 2 验证 是 电视机、录 像机、编辑 机 5 计算机教学软件的教学应用 2 综合 是 计算机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