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342.14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参考总学时数和学分:本课程计划36学时,2学分先修及后续课程要求:本课程是先修课程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课程的延伸和具体化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幼儿园游戏理论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旨在帮助学生充分认识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树立“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的观念,了解游戏的性质、游戏的各种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儿童游戏研究的现状及热点,掌握不同类型游戏基本特征和指导策略、游戏环境的创设、材料提供及游戏的观察记录,掌握各类游戏的具体组织方法。二、课程的目的通过学习《幼儿园游戏理论与指导》,学生应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儿童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儿童游戏观、游戏教学观。理解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儿童发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实践训练,掌握游戏环境创设、游戏材料选择与提供、游戏观察记录、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等基本技能,掌握设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素质和能力。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本课程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是先修的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等课程的具体化。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学习的科学教育、健康教育、语言教育、数学教育、艺术教育等教法课程做好铺垫,促使学生将游戏这种方法和手段能够融会贯通,在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本课程主要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教学内容第一单元幼儿游戏概述第一节什么是游戏(一)教学目标和要求理解幼儿园游戏的概念;知道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能够分清幼儿园游戏的分类;并从感性上认识到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二)教学内容什么是游戏;游戏的分类。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幼儿游戏理论与实践 参考总学时数和学分:本课程计划36学时,2学分 先修及后续课程要求:本课程是先修课程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课程的延伸和具体化 一、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幼儿园游戏理论与指导》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课程,该课程的目的旨在帮助 学生充分认识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地位,树立“游戏是儿童的基本活动”的观念,了解游戏的性质、 游戏的各种理论流派及其主要观点、儿童游戏研究的现状及热点,掌握不同类型游戏基本特征和指 导策略、游戏环境的创设、材料提供及游戏的观察记录,掌握各类游戏的具体组织方法。 二、课程的目的 通过学习《幼儿园游戏理论与指导》,学生应了解儿童游戏的相关理论学说,在理解游戏的本 质特征的基础上,深刻认识儿童游戏的特点,认识游戏教育在学前教育中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 儿童游戏观、游戏教学观。理解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作用,掌握各类游戏的特点,能根据儿童发 展的实际水平指导幼儿游戏,能较好地运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的教育教学活动。通过实践训练,掌 握游戏环境创设、游戏材料选择与提供、游戏观察记录、幼儿园游戏指导策略等基本技能,掌握设 计与创编游戏的基本方法。进一步加深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培养与提高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的素质和 能力。 三、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是先修的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 学前卫生学等课程的具体化。同时,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为后续学习的科学教育、健康教育、语言教 育、数学教育、艺术教育等教法课程做好铺垫,促使学生将游戏这种方法和手段能够融会贯通,在 实践中能够灵活运用。本课程主要侧重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幼儿游戏概述  第一节  什么是游戏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理解幼儿园游戏的概念;知道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能够分清幼儿园游戏的分类;并 从感性上认识到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性。    (二)教学内容 什么是游戏;游戏的分类。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

(三)课时分配1.5课时第二节游戏与幼儿发展及其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一)教学目标和要求知道幼儿游戏的重要性;结合实例,了解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能够结合自身成长说出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二)教学内容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三)课时分配0.5课时第二单元创造性游戏第一节角色游戏的特点和指导(一)教学目标和要求知道什么是角色游戏;明确不同年龄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并知道相应的指导策略。(二)教学内容角色游戏的概念与构成要素;角色游戏的发展作用;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三)课时分配4课时第二节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指导(一)教学目标和要求知道什么是结构游戏;明确不同年龄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并知道相应的指导策略,能够设计适合于幼儿发展的主题结构游戏。(二)教学内容结构游戏的概念与特点;结构游戏的发展作用;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主题结构游戏的设计。(四)课时分配4课时第三节表演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三)课时分配  1.5课时 第二节 游戏与幼儿发展及其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道幼儿游戏的重要性;结合实例,了解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能够结合自身成长说出 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 (二)教学内容 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作用;影响幼儿游戏的因素。 (三)课时分配  0.5课时 第二单元 创造性游戏 第一节  角色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道什么是角色游戏;明确不同年龄班幼儿角色游戏的特点,并知道相应的指导策略。 (二)教学内容     角色游戏的概念与构成要素;角色游戏的发展作用;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 (三)课时分配 4课时 第二节 结构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道什么是结构游戏;明确不同年龄班幼儿结构游戏的特点,并知道相应的指导策略,能够设计 适合于幼儿发展的主题结构游戏。 (二)教学内容     结构游戏的概念与特点;结构游戏的发展作用;角色游戏的指导策略;主题结构游戏的设 计。 (四)课时分配 4课时 第三节 表演游戏的特点和指导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知道什么是表演游戏;明确不同年龄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并知道相应的指导策略,能够设计适合于幼儿发展的表演游戏;能够选择适合于幼儿表演的文学作用,并能够设计和指导幼儿表演游戏。(二)教学内容表演的概念与特点;表演的发展作用;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表演游戏的设计。(五)课时分配4课时第三单元规则游戏(一)教学目标和要求知道什么是规则游戏:明确规则游戏的结构:并知道不同的规则游戏相应的指导策略,且能够设计适合于幼儿发展的规则游戏。(二)教学内容智力游戏的指导;语言游戏的指导;数学游戏的指导;体育游戏的指导;音乐游戏的指导;美术游戏的指导。课时分配18课时第四单元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一)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游戏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理解幼儿游戏中心理环境营造的作用及其应注意的问题。(二)教学内容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内容;幼儿游戏过程中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创设。(三)课时分配2课时五、实践教学环节实践内容:1、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关健康教育领域活动目标进行分析。2、观摩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道什么是表演游戏;明确不同年龄班幼儿表演游戏的特点,并知道相应的指导策略,能够设计 适合于幼儿发展的表演游戏;能够选择适合于幼儿表演的文学作用,并能够设计和指导幼儿表演游 戏。 (二)教学内容    表演的概念与特点;表演的发展作用;表演游戏的指导策略;表演游戏的设计。 (五)课时分配 4课时 第三单元 规则游戏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知道什么是规则游戏;明确规则游戏的结构;并知道不同的规则游戏相应的指导策略,且能够设 计适合于幼儿发展的规则游戏。 (二)教学内容   智力游戏的指导;语言游戏的指导;数学游戏的指导;体育游戏的指导;音乐游戏的指导;美 术游戏的指导。 课时分配 18课时 第四单元 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 (一)教学目标和要求 掌握游戏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理解幼儿游戏中心理环境营造的作用及其应注意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 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内容;幼儿游戏过程中物理环境和心理环境的创设。 (三)课时分配 2课时 五、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内容: 1、对《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有关健康教育领域活动目标进行分析。 2、观摩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组织

3、设计适合于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各种游戏活动。4、模拟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尝试组织活动。六、教学建议1、本课程在授课时,若能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及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会使教学效果更好。2、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七、考试与成绩评定(一)成绩构成及比例采取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进行考核。期末总成绩一平时成绩十期中成绩十期未成绩。平时成绩占30%,期中测试成绩占30%,期末考查成绩占40%。(二)成绩评定的具体做法:平时表现:线上作业、测试40分,线上讨论15分、线下作业30分,课堂纪律、考勤15分。中期测试:游戏基础理论知识测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题分值为百分制。(试题附后)期未测试: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要求:游戏设计要求结构完整、条例清晰、语言表达准确、有新意。组织活动要求语言符合幼儿教师用语、思路清晰、教态自然、大方、组织能力强。)注:作业晚交扣分:过截止日期一一得总分的80%;晚交一周一一无分。八、指定教材与教学参考书[1」《幼儿游戏与指导》.梁周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2]《学前儿童游戏》.邱学青.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3]《儿童游戏通论》.刘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4]《学前儿童游戏》.杨枫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大纲制(修)订负责人签名:朱芳红开课单位教学主任签名:

3、设计适合于不同年龄班幼儿的各种游戏活动。 4、模拟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开展,尝试组织活动。 六、教学建议 1、本课程在授课时,若能采用多媒体教学以及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会使教学效果更好。 2、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七、考试与成绩评定 (一)成绩构成及比例 采取形成性评价的方式进行考核。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平时成绩占 30%,期中测试成绩占30%,期末考查成绩占40%。 (二)成绩评定的具体做法: 平时表现:线上作业、测试40分,线上讨论15分、线下作业30分,课堂纪律、考勤15分。 中期测试:游戏基础理论知识测试,题型包括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论述、材料分析题, 分值为百分制。(试题附后) 期末测试:游戏活动的设计与组织(要求:游戏设计要求结构完整、条例清晰、语言表达准 确、有新意。组织活动要求语言符合幼儿教师用语、思路清晰、教态自然、大方 、组织能力 强。) 注:作业晚交扣分:过截止日期——得总分的80%;晚交一周——无分。 八、指定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1]《幼儿游戏与指导》.梁周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 [2]《学前儿童游戏》.邱学青.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年出版。 [3]《儿童游戏通论》.刘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出版。 [4]《学前儿童游戏》.杨枫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大纲制(修)订负责人签名: 朱芳红 开课单位教学主任签名: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