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动态规划

第八章动态规划$1多阶段决策最优化问题举例$2基本概念、基本方程与最优化原理$3离散确定性动态规划求解$4离散随机性动态规划求解s5一般数学规划模型的动态规划解法2023/1/20
第八章 动态规划 §1 多阶段决策最优化问题举例 §2 基本概念、基本方程与最优化原理 §3 离散确定性动态规划求解 §4 离散随机性动态规划求解 §5 一般数学规划模型的动态规划解法 2023/1/20 2

$1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问题举例例1最短路径问题下图表示从起点A到终点E之间各点的距离。求A到E的最2B2短路径。10BBC2023/1/20
§1 多阶段决策过程最优化问题举例 例1 最短路径问题 下图表示从起点A到终点E之间各点的距离。求A到E的 最 短路径。 A B B C D B C D E C 4 1 2 3 1 2 3 1 2 3 2 2 1 6 4 7 2 4 8 3 8 6 7 5 6 1 10 6 3 7 5 1 2023/1/20 3

用穷举法的计算量:如果从A到E的站点有k个,除A、E之外每站有3个位置则总共有3k-1×2条路径;计算各路径长度总共要进行(k+1)3k-1×2次加法以及3k-1×2-1次比较。随着k的值增加时,需要进行的加法和比较的次数将迅速增加;例如当k=20时,加法次数为4.2550833966227×1015次,比较1.3726075472977×1014次。若用1亿次/秒的计算机计算需要约508天。2023/1/20
用穷举法的计算量: 如果从A到E的站点有k个,除A、E之外每站有3个位置则 总共有3 k-1×2条路径; 计算各路径长度总共要进行 (k+1) 3k-1×2次加法以及 3 k-1×2-1次比较。随着 k 的值增加时,需要进行的加法和比较 的次数将迅速增加; 例如当 k=20时,加法次数为 4.2550833966227×1015 次, 比较 1.3726075472977×1014 次。若用1亿次/秒的计算机计 算需要约508天。 2023/1/20 4

讨论:1、以上求从A到E的最短路径问题,可以转化为四个性质完全相同,但规模较小的子问题,即分别从D;、Ci、B;A到E的最短路径问题。第四阶段:两个始点D,和D,,终点只有一个:表-1阶段4本阶段始点到E的最短距离本阶段最优终点本阶段各终点(决策)(状态)(最优决策)EDi10E10*66ED2分析得知:从D,和D,到E的最短路径唯一。2023/1/20
讨论: 1、以上求从A到E的最短路径问题,可以转化为四个性质 完全相同,但规模较小的子问题,即分别从Di 、Ci、Bi、 A到E的最短路径问题。 第四阶段:两个始点D1和D2,终点只有一个; 表-1 分析得知:从D1和D2到E的最短路径唯一。 阶段4 本阶段始点 (状态) 本阶段各终点(决策) 到E的最短距离 本阶段最优终点 (最优决策) E D1 D2 10* 6 10 6 E E 2023/1/20 5

第三阶段:有三个始点C,C,,C,终点有D,,D,,对始点和终点进行分析和讨论分别求Cj,C2,C,到Dr,D2的最短路径问题:表-2阶段3本阶段始点本阶段最优终点本阶段各终点(决策)到E的最短距离(状态)(最优决策)DiD2Ci12D28+10=186+6=12C211D27+10=175+6=11C311Di1+10=11 6+6=12分析得知:女如果经过C,则最短路为C,-D,-E;如果经过C2,则最短路为C-D2-E;如果经过C3,则最短路为C3-D,-E。2023/1/20
第三阶段:有三个始点C1,C2,C3,终点有D1,D2,对始点 和终点进行分析和讨论分别求C1,C2,C3到D1,D2 的最短路 径问题: 表-2 分析得知:如果经过C1,则最短路为C1 -D2 -E; 如果经过C2,则最短路为C2 -D2 -E; 如果经过C3,则最短路为C3 -D1 -E。 阶段3 本阶段始点 (状态) 本阶段各终点(决策) 到E的最短距离 本阶段最优终点 D (最优决策) 1 D2 C1 C2 C3 8+10=18 7+10=17 1+10=11 6+6=12 5+6=11 6+6=12 12 11 11 D2 D2 D1 2023/1/20 6

第二阶段:有4个始点B,,B2,B3,B4,终点有C,C2,C3。对始点和终点进行分析和讨论分别求B,B,B,,B到C,C2,C,的最短路径问题:表-3阶段2本阶段各终点(决策)本阶段始点本阶段最优终到E的最点(最优决策(状态)C1C2C3短距离2Bi2+12=141+11=126+11=1712 C2B213Cs4+12=167+11=182+11=13CB3144+12=168+11=193+11=14B4127+12=195+11=16C31+11=12分析得知:如果经过B,,则走B,-C,-D,-E;如果经过B,,则走B,-C,-D,-E;如果经过B3,则走B3-C3-D-E;如果经过B4,则走B-C-D,-E。2023/1/20
第二阶段:有4个始点B1 ,B2 ,B3 ,B4,终点有C1 ,C2 ,C3。对始点和 终点进行分析和讨论分别求B1 ,B2 ,B3 ,B4到C1 ,C2 ,C3 的最短路 径问题: 表-3 分析得知:如果经过B1,则走B1 -C2 -D2 -E; 如果经过B2,则走B2 -C3 -D1 -E; 如果经过B3,则走B3 -C3 -D1 -E; 如果经过B4,则走B4 -C3 -D1 -E。 阶段2 本阶段始点 (状态) 本阶段各终点(决策) 到E的最 短距离 本阶段最优终 点(最优决策 ) C1 C2 C3 B1 B2 B3 B4 2+12=14 4+12=16 4+12=16 7+12=19 1+11=12 7+11=18 8+11=19 5+11=16 6+11=17 2+11=13 3+11=14 1+11=12 12 13 14 12 C2 C3 C3 C3 2023/1/20 7

第一阶段:只有1个始点A,终点有B,,B,,B,,B。对始点和终点进行分析和讨论分别求A到B,,B,,B,,B,的最短路径问题:表10-4阶段1本阶段各终点(决策)本阶段始本阶段最优终到E的最点(状态)点(最优决策)短距离BiB2B3B4A12C24+12=163+13=163+14=172+12=14最后,可以得到:从A到E的最短路径为ABC,D,□E2023/1/20
第一阶段:只有1个始点A,终点有B1 ,B2 ,B3 ,B4 。对始点和终 点进行分析和讨论分别求A到B1 ,B2 ,B3 ,B4的最短路径问题: 表10-4 最后,可以得到:从A到E的最短路径为A B4 C3 D1 E 阶段1 本阶段始 点(状态) 本阶段各终点(决策) 到E的最 短距离 本阶段最优终 点(最优决策) B1 B2 B3 B4 A 4+12=16 3+13=16 3+14=17 2+12=14 12 C2 2023/1/20 8

以上计算过程及结果,可用图2表示,可以看到,以上方法不仅得到了从A到D的最短路径,同时,也得到了从图中任一点到E的最短路径。12]国B8101014[13o11AB2?B?8GB?614B12以上过程,仅用了22次加法,计算效率远高于穷举法。2023/1/20
以上计算过程及结果,可用图2表示,可以看到,以上方法不仅 得到了从A到D的最短路径,同时,也得到了从图中任一点到E的最 短路径。 以上过程,仅用了22次加法,计算效率远高于穷举法。 A B B C D B C D E C 4 1 2 3 1 2 3 1 2 3 3 2 1 6 4 7 2 4 8 3 8 6 7 5 1 6 10 6 0 10 6 12 11 11 12 13 14 14 12 7 5 1 2 2023/1/20 9

例2资源分配问题设有某种机器数台,用于完成两类工作A,B。由于机器使用后有一定的损坏率,所以每年初的机器数量是变化的;A、B两项工作产生的收益也不同。如何合理的分配机器的使用,可使得三年的总收益最大?假设第k年年初完好机器数是Sk,用于A生产的机器数是Xk,则用于B生产的机器数是(Sk-Xk);用于A工作的设备的完好率是:a%,用于B工作的设备的完好率是:b%。则下一年初的完好机器数是Sk+i= a% Xk+ b% (Sk- Xk)第k年的收益:h(Xk)+ g(Sk- Xk)2023/1/2010
例2 资源分配问题 设有某种机器数台,用于完成两类工作A,B。由于机 器使用后有一定的损坏率,所以每年初的机器数量是变化 的;A、B两项工作产生的收益也不同。如何合理的分配机 器的使用,可使得三年的总收益最大? 假设第k年年初完好机器数是SK,用于A生产的机器数 是XK,则用于B生产的机器数是(SK - XK); 用于A工作的设备的完好率是:a%,用于B工作的设备 的完好率是:b%。则下一年初的完好机器数是 SK+1= a% XK+ b% (SK - XK) 第k年的收益: h(XK )+ g(SK - XK ) 2023/1/20 10

例3背包问题设有n种物品,每一种物品数量无限。第种物品每件重量为w公斤,每件价值c元。现有一只可装载重量为W公斤的背包,求各种物品应各取多少件放入背包,使背包中物品的价值最高。这个问题可以用整数规划模型来描述。设x为第种物品装入背包的件数(i=1,2,.,n),背包中物品的总价值为z,则Max z = CiX,+C2X2+ ... +CXns.t. Wix+w2x+...+w.x.WX,×2,….,X,0且为整数。2023/1/201
例3 背包问题 设有n种物品,每一种物品数量无限。第i种物品每件 重量为wi公斤,每件价值ci元。现有一只可装载重量为W 公斤的背包,求各种物品应各取多少件放入背包,使背 包中物品的价值最高。 这个问题可以用整数规划模型来描述。设xi为第i种 物品装入背包的件数(i =1, 2, ., n),背包中物品的总 价值为z,则 Max z = c1 x1 +c2 x2 + . +cn xn s.t. w1 x1 +w2 x2 +.+wn xn ≤W x1 , x2 , ., xn 0且为整数。 2023/1/20 1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整数规划与分配问题(Integer Programming, IP).ppt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运输问题.ppt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Dual Linear Programming, DLP).ppt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线性规划及单纯形法(Linear Programming, LP).ppt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存贮论.pdf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八章 动态规划.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_不定积分练习题及参考答案15道.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_4.3.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_4.2.2.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_4.2.1(1/2).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_4.2.1(2/2).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_4.1.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_10-9 [兼容模式] [修复的].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_10-8 [兼容模式] [修复的].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_10-7.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_10-6.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_10-5.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_10-4.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_10-3微分方程在经济中的应用.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六章_10-2可分离变量、齐次、线性微分方程.pdf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对偶理论(Duality Theory).ppt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线性规划与单纯形法(Linear Programming, LP).pdf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线性规划的对偶理论(Dual Linear Programming, DLP).pdf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运输问题.pdf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4章 整数规划与分配问题(Integer Programming, IP).pdf
- 《运筹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5章 目标规划.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课件_第三章第七节.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课件_第三章第三节.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课件_第三章第五节.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课件_第三章第六节.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课件_第三章第四节.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课件_第二章第一节.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课件_第二章第三节.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课件_第二章第二节.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课件_第二章第五节.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课件_第二章第四节.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课件_第三章第一节.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课件_第三章第二节.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课件_第5章第1节 定积分的概念及性质.pdf
- 《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课件_第5章第2节微积分基本公式.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