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量子信息导论》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讲 量子测量

OUTLINEd.g.量子计算信息的物理本质量子关联分析a.d.1量子纠缠判断a.1信息和概率g.1量子逻辑门d.2非定域性和Be11不等式g.2量子算法a.2信息和熔d.3量子资源a.3经典通信理论量子力学1.0量子信息测度b.e.e.1 vonNeumannb.1QM基本公设(纯态)b.2复合量子系统e.2Trace距离和保真度b.3混态和密度矩阵e.3量子纠缠测度量子力学2.0f.量子测量C.C.1QM基本公设(混态)f.1量子光学器件和探测c.2量子比特f.2广义测量和POVMc.3量子纠缠
OUTLINE a. 信息的物理本质 a.1 信息和概率 a.2 信息和熵 a.3 经典通信理论 b. 量子力学1.0 b.1 QM基本公设(纯态) b.2 复合量子系统 b.3 混态和密度矩阵 c. 量子力学2.0 c.1 QM基本公设(混态) c.2 量子比特 c.3 量子纠缠 d. 量子关联分析 d.1 量子纠缠判断 d.2 非定域性和Bell不等式 d.3 量子资源 e. 量子信息测度 e.1 von Neumann熵 e.2 Trace距离和保真度 e.3 量子纠缠测度 f. 量子测量 f.1 量子光学器件和探测 f.2 广义测量和POVM g. 量子计算 g.1 量子逻辑门 g.2 量子算法

F.量子测量f.1量子光学器件和探测U.Leonhardt,EssentialQuantumOptics:FromQuantumMeasurementstoBlackHoles,CUP,2010分束器(BeamSplitter:BS)入射光根据(能量)强度分为两束光极化分束器(PolarizationBeamSplitter:PBS)入射光根据极化分为两束光:让水平极化入射光子全部透过;让垂直极化光子全部反射as增加相位:iaia
F.量子测量 f.1 量子光学器件和探测 分束器(Beam Splitter:BS) U. Leonhardt, Essential Quantum Optics: From Quantum Measurements to Black Holes, CUP, 2010 极化分束器(Polarization Beam Splitter:PBS) 入射光根据(能量)强度分为两束光 入射光根据极化分为两束光:让水平极化入射光子全 部透过;让垂直极化光子全部反射 增加相位:i

4a2B11B12B :B21B22aiaaR量子光学经典光学Heisenberg绘景eid/2eiΦ/200cos(0/2)sin(①/2)B=eiA/2幺正算符:e-iΦ/2e-iΦ/200sin(①/2)cos(/2)TB.转动(透射+反射)T0transmissivityreflectivity
经典光学 量子光学 幺正算符: 转动(透射+反射) Heisenberg绘景 transmissivity reflectivity

Heisenberg绘景中可以找到算符UB,使得dUB=HUB,Ug(to)=方dt转换到Schrodinger绘景p' =UBpUt,y'=UBl)Schrodinger绘量:1b(t))=(to)),p(t)=p(to)0t如何找U?U=exp(iAt)exp(i)exp(iO)exp(iHeisenberg绘量:A-OtAO图Jordan-Schwinger表示(at,at) 12(atan+ata2)3 [,] =i,(角动量表示)Ls(at,at)oz (ata2 + ata)=LL+1)=L2++2a1Ly(at,at)oy) =(ata1-ata2)()-L=(at,at)o:(atai-ata2(ai) exp (iAL.) = exp(iA/2):ATexp(iΦ/2)aiexp(-iL.) (ai)exp(i5L)=exp(—i/2)a2cos(0/2)sin(①/2)a1exp(ieLysin(e/2)cos(0/2)a2
Schrödinger绘景 Heisenberg绘景中可以找到算符𝑈𝐵,使得 Schrödinger绘景: Heisenberg绘景: 转换到 ◉ Jordan–Schwinger 表示 (角动量表示) 如何找UB?

图产生EPR态 (q1,92) = (q1 q2ll2) ' (q1,q2)=(q1<q2 exp(i0)/3b)daw(q192)=exp(91,92)L=(o1p2-92pi)142Oq2Ogi(q1,92)=±(Tq1+Qq2,-Qq1+Tq2)T= cos(O/2)g=- sin(0/2)入射:b1(q1)=es/2元-1/4Rexr3b2 (q2) = e-S/2元-1/4 exp2经过50:50BS后出射:1V元2
◉ 产生EPR态 入射: 经过50:50 BS后出射:

图产生Hadamard门(V)(H)→(H)+IV)[H)→cosse)+sinoS→IV)→iv) → sindle) - cos dle)(IH)-[V))[H)-11Hadamard门B1V21图Mach-Zehnder干涉仪o61a1双输入、双输出,不同光路径的BSiBS相位偏差导致接收端干涉条纹62a2
◉ 产生Hadamard门 𝛿 ȁ𝐻ۧ ȁ𝑉ۧ Hadamard门 ◉ Mach-Zehnder干涉仪 双输入、双输出,不同光路径的 相位偏差导致接收端干涉条纹

APP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Avalanche Photo DiodeAPDAPFBSBeamSplitterBSAPDAPD只能探测单光子,为探测APDBSp-dopedD7光电效应光子数,可用多路探测方案UBSvOAPDn-dopedAPDXBSAPDBS50/50APD2)ZAPD0incoming50/5050/5050/50pulseD时间多路探测方案,只用两个APD就可以测量光子数
光电二极管(Photodiode) 光电效应 APD只能探测单光子,为探测 光子数,可用多路探测方案 时间多路探测方案,只用两个 APD就可以测量光子数

Casestudy:SU(2)干涉仪B.Yurke,S.L.McCall,and J.R.Klauder,Phys.Rev.A33(1986)4033U11U12aloutainU21U22a2outa2inDi口回忆Jordan-Schwinger表示,对双输入态有ajoutbaC2[ai,aj] =[at,a,] =0, [ai,af] =dij自旋量子数D2Φ2azoutS2Ja=麦(aia2 +aa1满足su(2)代数Jy=-(ala2 - ajal)0[Ja, J] =iJz,ajinCNNdJz= (ala1 -aa2)[Jy, J] =iJa,S122[Jz, Ja] =iJyazinN=aai+aa2
Case study: SU(2)干涉仪 B. Yurke, S. L. McCall, and J. R. Klauder, Phys. Rev. A 33 (1986) 4033 𝝓2 𝝓1 D1 D2 S1 S2 a1 in a2 in b1 c1 b2 c2 a1 out a2 out 回忆Jordan–Schwinger 表示,对双输入态有 满足su(2)代数 自旋量子数

JzJa-ijydetH=J?+J?+J?=J2H=J.g-JJa+iJy口三个基本操作(生成元)H→H-UHUdetH= det H'I2维幺正变换对应3维空间转动00JaJaJa1cos %-isin 号U=J[]JuiaJ-ioJa0COSQ-sinαcOs e-isingJz0sinαcosaout3|out)=e-iaJe|in)绕x轴转动α角cOsβ0JaJasinβJrβB/2sincos=eiBJy2m/2e-ipJy=01JuJy0JuUB/2sincOSJzJz-sinβ0cosβJoutlout)=e-ipJ「in】绕y轴转动β角JrJJrcos (2—%) -sin(%2 -1)00-J-(2-)Jz-J'JJ0JyIsin (2 -)COS (2 - 1)oei20LJ001inoutI out )=e-i(2-1)J[ in)绕z轴转动2-角
三个基本操作(生成元) 绕x轴转动𝜶角 绕y轴转动𝜷角 绕z轴转动𝜸2 -𝜸1角 2维幺正变换对应3维空间转动

口相位测量的标准噪声极限(standardnoiselimit)S1回号ajout6CΦ2D2(b)(a)azoutS2[13b)=e-(#/2) 【in)in)=[,m=)bCiaiinddiS1azin相位差:中=02一中1S2回D1、D2测量输出两束光粒子数,即Ni=alout a1out 和 N2=at out a2 outC(d)来确定干涉仪造成的相位差,等效于测[")=e-(02-01)J-[)out)=e(元/2)J[3b")=ei(/2)Jre-(2-Φ1)Jse-i(/2)Ja|in)量Nout和Jout
相位测量的标准噪声极限(standard noise limit) 𝝓2 𝝓1 D1 D2 S1 S2 a1 in a2 in b1 c1 b2 c2 a1 out a2 out S1 𝝓 S2 相位差: ◉ D1、D2测量输出两束光粒子数,即 和 来确定干涉仪造成的相位差,等效于测 量 和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西安交通大学:《量子信息导论》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讲 量子信息测度.pptx
- 西安交通大学:《量子信息导论》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讲 量子关联分析.pptx
- 西安交通大学:《量子信息导论》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讲 量子力学2.0.pptx
- 西安交通大学:《量子信息导论》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讲 量子力学1.0.pptx
- 西安交通大学:《量子信息导论》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讲 信息的物理本质(主讲:冯俊).pptx
- 西安交通大学:《量子信息导论》研究生课程教学课件(教案讲义)开放系统的Lindblad方程(开放量子系统的动力学).pdf
-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物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的数值求解.pdf
-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物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基本数学运算(主讲教师:蒋臣威).pdf
-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物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绪论 Computational Physics(主讲:徐忠锋).pdf
-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物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精选)常微分方程初值问题.pdf
- 西安交通大学:《计算物理学》研究生课程教学资源(教案精选)绪论.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2章 量子信息简介(Quantum teleportation).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1章 腔量子电动力学 Cavity quantum electrodynamics(CQED).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原⼦系综中量⼦相⼲及其应用 Quantum interferences and their applications in the coherently prepared atomic medium.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0章 相干布居囚禁和电磁感应透明.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9章 二能级原子全量子理论.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8章 二能级原子半经典理论.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光子的干涉测量(第二部分)量子分束.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7章 光子的干涉测量(第一部分).pdf
- 北京大学:《量子光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6章 PQW表示.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Introduction to Solid State Physics(西安交通大学:马飞).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晶体的空间点阵、原胞、晶胞.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教案讲义)金属自由电子的物理模型.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晶体结构及X射线衍射 第三节 晶列和晶面的表示 第四节 倒格子.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晶体结构及X射线衍射 第五节 晶体的对称性 第六节 晶体衍射的一般知识 第七节 晶体的衍射方程 第八节 几何结构因子.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一章 晶体结构及X射线衍射 第一节 晶体的特征及空间点阵 第二节 晶体结构的周期性.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晶体振动和晶体的热学性质 第一节 一维晶格的振动.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晶体振动和晶体的热学性质 第五节 晶体的非简谐效应.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及晶体类型 第三节 非极性分子晶体的结合 第四节 离子晶体的结合 第五节 原子晶体的结合.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四章 金属自由电子费米气体.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及晶体类型 第一节 晶体的结合类型 第二节 晶体的结合的一般知识.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三章 晶体振动和晶体的热学性质 第二节 能量量子化、声子 第三节 晶体的比热.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固体电子能带理论 第一节 布洛赫定理 第二节 近自由电子近似(1/2).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固体电子能带理论 第二节 近自由电子近似(2/2).pdf
- 《固体物理导论》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稿)第五章 固体电子能带理论 第三节 紧束缚近似 第四节 克龙尼克-潘纳模型 第五节 晶体中电子的准经典运动 第六节 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的能带论解释.pdf
- 沈阳师范大学:《激光原理》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第一章 激光辐射概论(授课教师:陈秀艳).pdf
- 沈阳师范大学:《电磁学》课程教学大纲 Electromagnetics.pdf
- 沈阳师范大学:《电磁学》课程授课教案(讲义,共八章,授课教师:毋妍妍).pdf
- 沈阳师范大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thermodynamics and statistical physics(Ⅰ).docx
- 沈阳师范大学:《热力学与统计物理学》课程授课教案(Ⅰ,讲义,共八章,主讲教师:高天附).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