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

第五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 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
第五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 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

目的要求 ■掌握一般毒性作用的概念、试验目的 ■熟悉一般毒性试验方法要点 ■熟悉蓄积毒作用的概念 ■了解蓄积毒作用研究方法 12/102024
12/10/2024 2 目的要求 ◼ 掌握一般毒性作用的概念、试验目的 ◼ 熟悉一般毒性试验方法要点 ◼ 熟悉蓄积毒作用的概念 ◼ 了解蓄积毒作用研究方法

一般毒性作用 >定义:是指毒物对动物机体产生的综 合毒效应,也称为一般毒性作用。 >分类: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长短,可 分为: 急性毒性作用 亚慢性毒性作用 慢性毒性作用 12/102024 3
12/10/2024 3 ➢ 定义:是指毒物对动物机体产生的综 合毒效应,也称为一般毒性作用。 ➢ 分类:根据接触毒物的时间长短,可 分为: 急性毒性作用 亚慢性毒性作用 慢性毒性作用 一般毒性作用

了解污染物理化特征 急性致死试验 了解毒性大小特征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非致死试验 般毒性作用 了解在体内蓄积和耐受性 蓄积毒性试验 亚急性毒性试验 了解对机体毒作用靶点和指标 (≤3个月) 亚慢性毒性试验 (3~6个月) 确定阈值和阈下剂量 慢性毒性试验 (6个月至终身) 12/10/2024
12/10/2024 4 一 般 毒 性 作 用 了解毒性大小特征 了解污染物理化特征 了解在体内蓄积和耐受性 了解对机体毒作用靶点和指标 确定阈值和阈下剂量 急性毒性试验 急性致死试验 急性非致死试验 蓄积毒性试验 亚急性毒性试验 亚慢性毒性试验 慢性毒性试验 (≤3个月) (3~6个月) (6个月至终身)

§第一节急性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12/10/2024 5
12/10/2024 5 §第一节 急性毒性作用及其评价

■是指机体(人或试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小时 急性毒性作 内多次接触化学物后在短期(最长到14天)内 所发生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 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 最主要观察指标是LD5o。 12/10/2024
12/10/2024 6 ◼ 是指机体(人或试验动物)一次接触或24小时 内多次接触化学物后在短期(最长到14天)内 所发生的毒性效应,包括一般行为、外观改 变、大体形态变化以及死亡效应。 ◼ 最主要观察指标是LD50。 急 性 毒 性 作 用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口①测试和求出化学毒物对一种或几种试验动物的致死量 (以LD0表示)以及其它的急性毒性参数(如绝对致死量 LD1o),了解急性毒作用强度,并对该外源化学物进行 急性毒性分级。 口②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毒作用和死亡的情况,了解 急性毒作用性质、可能的靶器官和致死原因,提供化学 毒物的急性中毒资料、初步评价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 性。 口③为亚慢性、慢性毒性作用试验研究以及其他毒理学试 验提供接触剂量和观察指标选择的依据。 口④为毒理作用机理研究提供线索。 12/10/2024 7
12/10/2024 7 急性毒性试验的目的 ①测试和求出化学毒物对一种或几种试验动物的致死量 (以LD50表示)以及其它的急性毒性参数(如绝对致死量 LD100),了解急性毒作用强度,并对该外源化学物进行 急性毒性分级。 ②通过观察动物中毒表现,毒作用和死亡的情况,了解 急性毒作用性质、可能的靶器官和致死原因,提供化学 毒物的急性中毒资料、初步评价对人体产生损害的危险 性。 ③为亚慢性、慢性毒性作用试验研究以及其他毒理学试 验提供接触剂量和观察指标选择的依据。 ④为毒理作用机理研究提供线索

一、急性毒性试验试验动物的选择和要求 ■1.物种和品系选择 口最好用两种种属的动物 口啮齿类:小鼠、大鼠、豚鼠或家兔 口非啮齿类:狗或猴。 口急性皮肤毒性试验可选用成年大鼠、豚鼠或家兔,优先考虑 白色家兔。 口急性吸入毒性试验和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则优先考虑大鼠。 口对受试物的毒性已有了解,还应选择对其敏感的动物。如黄 曲霉素选择雏鸭,氰化物选择鸟类。 12/10/2024
12/10/2024 8 ◼ 1.物种和品系选择 最好用两种种属的动物 啮齿类:小鼠、大鼠、豚鼠或家兔 非啮齿类:狗或猴。 急性皮肤毒性试验可选用成年大鼠、豚鼠或家兔,优先考虑 白色家兔。 急性吸入毒性试验和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则优先考虑大鼠。 对受试物的毒性已有了解,还应选择对其敏感的动物。如黄 曲霉素选择雏鸭,氰化物选择鸟类。 一、急性毒性试验试验动物的选择和要求

■2.性别和年龄选择 口急性试验动物不宜过老或过幼,通常要求选择 刚成年动物进行试验。例如:大鼠180~240g、 小鼠1825g、家兔2~2.5kg、狗1015kg。 口同一批试验动物体重变异范围不应超过该批动 物平均体重的206。 12/102024
12/10/2024 9 ◼ ⒉性别和年龄选择 急性试验动物不宜过老或过幼,通常要求选择 刚成年动物进行试验。例如:大鼠180~240g、 小鼠18~25g、家兔2~2.5kg、狗10~15kg。 同一批试验动物体重变异范围不应超过该批动 物平均体重的20%

■3.实验动物数量和分组 口实验方法不同采用的动物的数量不同, 一般要求设5~7组,大、小鼠每组不少于 10只,家兔每组不少于8只,狗等大动物 每组不少于6只。 口分组原则一随机化、均衡性的原则。 12/10/2024
12/10/2024 10 ◼ 3.实验动物数量和分组 实验方法不同采用的动物的数量不同, 一般要求设5~7组,大、小鼠每组不少于 10只,家兔每组不少于8只,狗等大动物 每组不少于6只。 分组原则——随机化、均衡性的原则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9章 食品感官分析的应用.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4章 食品感官差别检验.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11章 食品感官检验.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10章 感官实验设计.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8章 第八章 食品感官检验与仪器分析的关系.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7章 描述性检验.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6章 分级试验.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5章 排列检验.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3章 评价员的筛选和培训.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2章 食品感官评定基础.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1章 绪论.pptx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膳食营养与健康(慢性疾病预防).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食品与营养(2)食品的颜色与营养 Food Color and Nutrition.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食品与营养(1)谷类豆类营养.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维生素.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水和矿物质.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脂类.ppt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 Food Toxicology.pptx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致癌作用及评价.pptx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免疫毒性及评价.pptx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生殖发育毒性和致畸作用及评价.pptx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致突变作用及评价.pptx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pptx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食品中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pptx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 The Fundamentals of Food Toxicology.pptx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一章 绪论 Food microiological analysis(主讲:曾峰).ppt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食品微生物生化试验与抗原(1/2)微生物的生化试验.ppt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食品卫生细菌学检验(食品中菌落总数的测定).ppt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三章 食品微生物生化试验与抗原(2/2)抗原抗体反应 Antigen-antibody reaction.ppt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条件与设备(1/2).ppt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四章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程序.ppt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二章 食品微生物检验的基本条件与设备(2/2).ppt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食品卫生细菌学检验(大肠菌群的检验).ppt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肠道致病菌的检验与鉴定(概述、沙门菌、志贺菌).ppt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八章 病原性球菌的检验.ppt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国内外微生物检测新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ppt
- 福建农林大学:《食品微生物检验》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第五章 食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检验.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