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十章 膳食营养与健康(慢性疾病预防)

膳食管养与慢性 疾病领防 BABU
膳食营养与慢性 疾病预防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人体慢性疾病的 发生与发展与膳食选择行为存在密切 联系。合理的膳食结构对于预防疾病, 乃至促进某些疾病的康复都起着不可 忽略的重要作用。 < 辆契t 1:中e出 随色(0 “血煤 盒n提心 2-色5 3的3
•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人体慢性疾病的 发生与发展与膳食选择行为存在密切 联系。合理的膳食结构对于预防疾病, 乃至促进某些疾病的康复都起着不可 忽略的重要作用

肥胖病的膳食营养防治 BABU
肥胖病的膳食营养防治

【肥胖的定义】 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 过机体能量消耗,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 使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疾病。 肥胖病也是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 病、糖尿病、脂肪肝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 要病因
【肥胖的定义】 肥胖症是由于长期能量摄入过多,超 过机体能量消耗,多余能量转化为脂肪, 使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疾病。 肥胖病也是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 病、糖尿病、脂肪肝等多种慢性疾病的重 要病因

【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1)体质指数(BMI) 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判断 方法,计算公式为: ●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kg m2) 标准: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大 于30为肥胖。 我国近年提出了适合中国居民的判断标准: 正常为18.5~23.9;超重为≥24;肥胖为≥28
【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1)体质指数(BMI) • 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国际统一使用的肥胖判断 方法,计算公式为: •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kg/m2) • 标准:18.5~24.9为正常,25~29.9为超重,大 于30为肥胖。 • 我国近年提出了适合中国居民的判断标准: • 正常为18.5~23.9;超重为≥24;肥胖为≥28

【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2)腰围(WC) 腰围为通过腋中线肋缘与髂前上棘间的中点的径 线距离;用来测定脂肪分布异常的指标,腹部脂 肪过度积聚危害性最强,称作向心性肥胖。判断 标准为: 男性>94cm,女性>80cm。 (3)腰臀比(WHR),臀围为经臀部最隆起处部位 测得的距离,腰臀比为腰围与臀围的比值。评价 标准 男性>0.9、女性>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2)腰围(WC) • 腰围为通过腋中线肋缘与髂前上棘间的中点的径 线距离;用来测定脂肪分布异常的指标,腹部脂 肪过度积聚危害性最强,称作向心性肥胖。判断 标准为: • 男性>94cm,女性>80cm。 (3)腰臀比(WHR),臀围为经臀部最隆起处部位 测得的距离,腰臀比为腰围与臀围的比值。评价 标准 • 男性>0.9、女性>0.8,可诊断为中心性肥胖

"Apple"vs."Pear" 中心性肥胖 Above the waist Below the 外周性肥胖 waist 202 /10
中心性肥胖 外周性肥胖 2024/12/10 7

【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4)理想体重和肥胖度 ·1)计算公式: 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0.95 肥胖度=[(实测体重一标准体重)÷标准体重] ×100% 2)肥胖的判定标准: 肥胖度超过10%为超重;超过20%以上即认为是肥胖; 其中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 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病态肥胖
【判断肥胖病的常用指标】 (4)理想体重和肥胖度 • 1)计算公式: 男性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0.9 女性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0.95 肥胖度=[(实测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 ×100% • 2)肥胖的判定标准: • 肥胖度超过10%为超重;超过20%以上即认为是肥胖; • 其中超过20%~30%为轻度肥胖;超过30%~50%为中度肥 胖;超过50%以上为重度肥胖,超过100%为病态肥胖

【肥胖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体重主要由能量的摄取和消耗两种因 素维持,即维持着能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动 态平衡是体重稳定的基本条件。如果长期 摄取的能量多于消耗的能量,就会发生肥 胖。在膳食方面,肥胖与下列两个因素有 着密切的关系
【肥胖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体重主要由能量的摄取和消耗两种因 素维持,即维持着能量的摄入和消耗的动 态平衡是体重稳定的基本条件。如果长期 摄取的能量多于消耗的能量,就会发生肥 胖。在膳食方面,肥胖与下列两个因素有 着密切的关系

【肥胖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1)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 ● 摄食过多又称过食。由于摄取的食物过多, 即摄入的能量过剩,在体内多余的能量则 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导致体内 脂肪的增加。人体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主 要在出生前3个月、生后第一年和11-13岁 三个阶段
【肥胖与膳食营养的关系】 (1)食物总能量和脂肪摄入过多 • 摄食过多又称过食。由于摄取的食物过多, 即摄入的能量过剩,在体内多余的能量则 以脂肪的形式储存于脂肪组织,导致体内 脂肪的增加。人体脂肪细胞数量的增多主 要在出生前3个月、生后第一年和11-13岁 三个阶段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食品与营养(2)食品的颜色与营养 Food Color and Nutrition.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食品与营养(1)谷类豆类营养.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维生素.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碳水化合物.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蛋白质和氨基酸.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水和矿物质.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脂类.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营养与能量平衡.ppt
- 烟台南山学院:《食品营养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ppt
- 《食品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发酵工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ppt
- 《食品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 Introduction to Food Biotechnology、第二章 基因工程.ppt
- 《食品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细胞工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ppt
- 《食品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酶工程——酶的发酵生产.ppt
- 《食品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蛋白质工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ppt
- 《食品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现代生物技术在食品“三废”治理.ppt
- 《食品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食品生物技术与食品储藏保鲜.ppt
- 《食品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食品生物技术与食品安全检验.ppt
- 《食品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酶工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ppt
- 《食品生物应用技术》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蛋白质工程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ppt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1章 绪论.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2章 食品感官评定基础.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3章 评价员的筛选和培训.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5章 排列检验.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6章 分级试验.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7章 描述性检验.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8章 第八章 食品感官检验与仪器分析的关系.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10章 感官实验设计.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11章 食品感官检验.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4章 食品感官差别检验.pptx
- 《食品感官评定》课程教学课件(图片版)第9章 食品感官分析的应用.pptx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五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一般毒性作用及评价.pptx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一章 绪论 Food Toxicology.pptx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七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致癌作用及评价.pptx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九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免疫毒性及评价.pptx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八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生殖发育毒性和致畸作用及评价.pptx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六章 食品中化学物质的致突变作用及评价.pptx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四章 食品毒理学实验基础.pptx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三章 食品中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运和生物转化.pptx
- 《食品毒理学》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二章 食品毒理学基础 The Fundamentals of Food Toxicology.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