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中国矿业大学:《高等数学》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九章 多元函数微分法及其应用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199
文件大小:1.29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9.1 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一、平面点集 二、多元函数的概念 三、多元函数的极限 四、多元函数的连续性 §9.2 偏导数 一、偏导数的定义及其计算法 二、高阶偏导数 §9.3 全微分 一、全微分的定义 二、可微的条件 §9.4 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一、多元复合函数求导的链式法则 二、全微分形式不变性 §9.5 隐函数的求导公式 一、一个方程的情形 二、方程组的情形 §9.6 多元函数微分学的几何应用 一、空间曲线的切线与法平面 二、曲面的切平面与法线 §9.7 方向导数与梯度 一、方向导数 二、梯度 §9.8 多元函数的极值及其求法 一、多元函数的极值及最大值与最小值 二、条件极值 拉格朗日乘数法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S9.1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一、平面点集二、多元函数的概念三、多元函数的极限四、多元函数的连续性

一、平面点集 二、多元函数的概念 三、多元函数的极限 四、多元函数的连续性 §9.1 多元函数的基本概念 -1-

一、平面点集在平面上,引进直角坐标系后点P. P(x, y)一对应x0(x, y)二元有序实数组(x,)的全体,即,R?= RxR= ((x,y)xe R,yeR)就表示坐标平面

在平面上,引进直角坐标系后, P(, ) x y x y 0 二元有序实数组 的全体,即, (, ) x y 一、平面点集   2 R    RR x(, ) , y x R y R , 就表示坐标平面. - 2 - 点 P 一一对应

平面点集:坐标平面上具有某种性质P的点的集合,记作 E=((x,y)l(x,y)具有性质P)如,平面上以原点0为中心、2为半径的圆内所有点的集合:E = ((x,y)|x? + y? <4)或 E=(P|IOPK2)3

记作 E  {( , ) ( , ) }. xy xy P 具有性质 或 E P OP   {| | 2 }. 2 2 E xy x y   {( , ) 4} 平面点集:坐标平面上具有某种性质 的点的集合, P 如,平面上以原点 为中心、2为半径的圆内所有 O 点的集合: - 3 -

邻域设P(xo,y)ExOy面,且实数>0.与点P距离小于S即的点的全体,称为点P的S邻域,记为U(P,S),U(P,8)=(PPP <)S.Po= ((x, y)/ /(x - xo)2 +(y- y0)2 <8)点P的去心S邻域,记作U(P,8),即U(Po,8)=(P0 </ PP < 8)= ((x,y)10< /(x-xo) +(y-yo) <S)注:在不需要强调邻域的半径θ时,用U(P)和U(P)分别表示点P的某个邻域和其去心邻域

邻域 0 0 U P P PP ( ,) { | | }     2 2 0 0     {( , ) | ( ) ( ) }. xy x x y y  P0   0 0 ( ,) o 点 的去心 邻域 P UP   ,记作 ,即 0 0 ( ,) { 0| | } o U P P PP     0 0 0 0 0 0 ( ,) ( , ) 0. P UP P x y xOy P      距离小  点 的 邻域 设 面,且实数 与点 的点的全体,称为 ,记为 于 ,即 -4- 2 2 0 0      {(, ) xy x x y y | 0 ( )( )  }. 0 0 0 () () o U P 在不需要强调邻域的半径 时,用 和  P UP 分别表示点 的某个邻域和其去 注: 心邻域

点与点集间的关系任意一个点集ECR,任意一点PER?①内点若点P的某个邻域U(P)CE,则称P为E的内点②外点若点P的某个邻域U(P),满足U(P)NE=Φ,则称P为E的外点③边界点若点P的任一邻域既含有属于E的点,又E含有不属于E的点,则称P为E的边界点

点与点集间的关系 2 2 任意一个点集 ,任意一点 . E   R PR E P  若 点 的某个邻域 则称 为 的内点.   P UP E P E ( ) , ① 内点  P  P ( ) () . P UP UP E P E     , , 若 点 的某个邻域 满足 则称 为 的外点 ② 外点 . P E E PE , , 若点 的任一邻域既含有属于 的点 又 含有不属于 的点 则称 为 的边界点 ③ 边界点 -5-

聚点VS>0,点P的去心邻域U(P,8)内总有E中的点,即,U(P,)NE≠Φ,则称P为E的聚点说明:E1. 内点一定是聚点;2.边界点可能是聚点,也可能不是3.E的聚点可能属于E,也可能不属于E例 E=((x,y)10<x2 +y2≤1)(O,O)既是E边界点,也是E聚点,但不属于E

0 (, δ ) ( , δ) . P UP E UP E P E         , , , , 点 的去心邻域 内总有 中的点 即 则称 为 的聚点 E 聚点 1. 内点一定是聚点; 说明: 2. 边界点可能是聚点,也可能不是. {( , ) | 0 1 } 2 2 例 E  x y  x  y  (0,0)既是E边界点,也是E聚点,但不属于E. 3. E的聚点可能属于E,也可能不属于E. - 6 -

重要的平面点集,若点集E的点都是内点,则称E为开集E的边界点的全体称为E的边界,记作E;若点集EDE,则称E为闭集;若E中任意两点都可用一完全属于E的折线相连,则称E是连通集;D连通的开集称为开区域,简称区域;,开区域连同它的边界一起称为闭区域7

D  若点集E的点都是内点,则称E为开集;  若点集E E , 则称E为闭集; 若E 中任意两点都可用一完全属于E 的折线相连, 则称E 是连通集;  开区域连同它的边界一起称为闭区域.  连通的开集称为开区域,简称区域; 。 。  E的边界点的全体称为E的边界, 记作E;  重要的平面点集 -7-

例如,在xOy平面上L((x,y)|x+y>0)开区域XO((x,y)[1<x? +y2 <4)y((x, y)| x+ y≥0)闭区域((x,y)[1≤x? +y2 ≤4)2xytX2xS

(x, y) x  y  0  ( , ) 1 4  2 2 x y  x  y  (x, y) x  y  0 ( , ) 1 4  2 2 x y  x  y  开区域 闭区域     x y o 1 2 x y o x y o 1 2 x y o 例如 在 平面上 , xOy -8-

整个平面是最大的开区域,也是最大的闭区域;点集((x,)|[x>1)1x-10是开集,但非区域点集((x,y)| x≥1)是闭集,但非闭区域OX

是开集,但非区域. 整个平面是最大的开区域 ,也是最大的闭区域; 1 o 1 x y 是闭集,但非闭区域. 1 o 1 x y  点集  (, ) 1 xy x   点集  (, ) 1 xy x   -9-

有界集、无界集对于平面点集E,若存在某一正数r,使得EcU(O,r),其中O是坐标原点,则称E为有界集,否则称E为无界集有界集如: ((x,y)/1≤x +y2 0)X-10-

{(x, y)| x  y  0} 有界集 无界集 x y o 如: ( ,) E r E UOr O E E  对于平面点集 ,若存在某一正数 ,使得 ,其中 是坐标原点, 则称 为有界集,否则称 为无界集. 2 2 {( , ) |1 4} xy x y  有界集、无界集 -10-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