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4.4 双线性变换法

双线性变换法问题提出设计原理设计步骤
双线性变换法 ◆ 问题提出 ◆ 设计原理 ◆ 设计步骤

问题提出利用BW型模拟低通滤波器和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满足指标2-0.2元rad,Q=0.6元rad,A,≤2dB,A≥15dB的数字低通滤波器0-2A,=1.72dB-4脉冲响应不变法存在频谱混叠-6pr en-8A.=14.20dB-10解决方案不满足设计指标-12*增加待设计DF的阻带衰减-14采用双线性变换法-16-1800.10.20.30.40.50.60.70.80.9Normalizedfrequency
问题提出 脉冲响应不变法存在频谱混叠 利用BW型模拟低通滤波器和脉冲响应不变法设计满足指标Wp=0.2p rad, Ws=0.6p rad, Ap ≤2dB, As ≥15dB的数字低通滤波器。 解决方案 ❖增加待设计DF的阻带衰减 ❖采用双线性变换法 0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 -18 -16 -14 -12 -10 -8 -6 -4 -2 0 Normalized frequency Gain in dB Ap=1.72dB As=14.20dB 不满足设计指标

设计原理脉冲响应不变法H(s)H()双线性变换法H(jo)H(s)H(s')H(z)出现频谱混叠4H(jo)Hjo)00避免频谱混叠非带限AF00-元/T元/T0带限AF非带限AF
设计原理 脉冲响应不变法 H(s) H (z) 双线性变换法 H(s) H(s') H (z) H(j) 0 1 H(j’) ’ 0 1 -p/T p/T 非带限AF 带限AF 避免频谱混叠 H(j) 0 1 非带限AF 出现频谱混叠

设计原理双线性变换的基本思想:将非带限的模拟滤波器映射为最高角频率为元/T的带限模拟滤波器。H(s)H(z)H(s')20arctalQ=0'TTo'02[-00, 8][一元/T,元/T]模拟频率与数字频率的关系为元/TQ = 2arctan(福tan(0=元
设计原理 将非带限的模拟滤波器映射为最高角频率为p/T的带限模拟滤波器。 H(s) H(s') H (z) 双线性变换的基本思想: ' W [-,] [-π/T, π/T] ' p/T -p/T 模拟频率与数字频率的关系为 2 ' arctan( ) 2 T T = W = 'T 2arctan( ) 2 T W = 2 tan( ) T 2 W =

设计原理s域到z域的映射关系22 1-e-j2T 1+e-jo.212+ee2 1-e-j221-2/T+S10S=jo=ST 1+e-j2T 1+ z2/T-Sz=ejQ双线性变换
设计原理 s域到z域的映射关系 2 tan( ) T 2 W = sin( ) 2 2 2 j j tan( ) j 2 cos( ) 2 T T W W W = = j j 2 2 j j 2 2 2 e e e e T W W W W - - - = + W W j j 1 e 2 1 e - - + - = T 1 1 1 2 1 - - + - = z z T s T s T s z - + = 2 / 2 / W W j j 1 e 2 1 e j - - + - = T s = j j z e W = 双线性变换

设计原理VS=0(s平面虚轴)[z=1 (z平面单位圆上)稳定性分析S0(s右半平面)[z> (z平面单位圆外) jlm[2]ja2/T+SZ2/T-SRe[2]s平面2平面
设计原理 s=0 (s平面虚轴) s0 (s右半平面) |z|=1 (z平面单位圆上) |z|1 (z平面单位圆外) 稳定性分析 0 j s平面 jIm[z] Re[z] 0 1 z平面 T s T s z - + = 2 / 2 /

设计原理双线性变换法的优缺点优点:无频谱混叠。缺点:Q与の不是线性关系,若模拟滤波器的频率响应不是分段常数时,会产生幅度失真OQ = 2arctan(
设计原理 双线性变换法的优缺点 缺点:W与不是线性关系,若模拟滤波器的频率响应 不是分段常数时,会产生幅度失真。 优点:无频谱混叠。 2arctan( ) 2 T W =

设计步骤1.将DF的频率指标(2转换为AF的频率指标0,=% tan()2.由模拟滤波器的指标设计模拟滤波器的H(s)3.利用双线性变换法,将H(s)转换H(z)。H(z)= H(s)21--T1+7
设计步骤 1. 将DF的频率指标{Wi}转换为AF的频率指标{i} 2. 由模拟滤波器的指标设计模拟滤波器的H(s)。 3. 利用双线性变换法,将H(s)转换H(z)。 1 1 2 1 1 ( ) ( ) z s T z H z H s - - - = + = 2 tan( ) 2 i i T W =

[例]利用BW型模拟低通滤波器和双线性变换法设计满足指标Q,=0.2元rad,2=0.6元rad,A,≤2dB,A≥15dB的数字低通滤波器。解:(1)将数字低通指标转换成模拟低通指标,取T=2。222=0.3249,=1.3764tan0.0ptan=taw.T21A,≤2dB, A,≥15dB(2)设计BW型模拟低通滤波器10°lg100.14,w(100.14 -1)/(2) = 0.5851N≥202 lg(w, / op)10.342 3H(s)=s2+0.8275s+0.3423(+V2+100
解: (1) 将数字低通指标转换成模拟低通指标,取T=2 。 Ap2dB, As15dB (2) 设计BW型模拟低通滤波器 2 2lg( / ) ) 10 1 10 1 lg ( s p 0.1 0.1 p s = - - ω ω N A A 0.5851 (10 1) 0.1 1/(2 ) s c s = - = A N ω ω 2 c c 1 ( ) ( ) 2 1 H s s s = + + ) 0.3249, 2 tan( 2 p p = = Ω T ω ) 1.3764, 2 tan( 2 s s = = Ω T ω 0.827 5 0.342 3 0.342 3 2 + + = s s [例] 利用BW型模拟低通滤波器和双线性变换法设计满足指标 Wp=0.2p rad, Ws=0.6p rad, Ap ≤2dB, As ≥15dB的数字低通滤波器。 2 tan( ) 2 i i T W =

[例】利用BW型模拟低通滤波器和双线性变换法设计满足指标Q,=0.2元rad,2s=0.6元rad,A,≤2dB,A≥15dB的数字低通滤波器。解:0.342 3H(s)=s2 +0.8275s+0.34233)用双线性变换法将模拟低通滤波器转换成数字低通滤波器0.157 8+0.315 5z-1 +0.1578z-2H(z)= H(s)2 1--11-0.606 2z-1 +0.237 3z-2T 1+--1
解: [例] 利用BW型模拟低通滤波器和双线性变换法设计满足指标 Wp=0.2p rad, Ws=0.6p rad, Ap ≤2dB, As ≥15dB的数字低通滤波器。 (3) 用双线性变换法将模拟低通滤波器转换成数字低通滤波器 1 1 1 2 1 ( ) ( ) - - + - = = z z T s H z H s 1 2 1 2 1 0.606 2 0.237 3 0.157 8 0.315 5 0.157 8 - - - - - + + + = z z z z 2 0.342 3 ( ) 0.827 5 0.342 3 H s s s = + +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4.5 利用MATLAB设计IIR滤波器.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4.6 习题.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快速傅里叶算法FFT 3.1 FFT引入.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快速傅里叶算法FFT 3.2 基2时间抽取FFT算法原理.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快速傅里叶算法FFT 3.3 基2频率抽取FFT算法原理.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快速傅里叶算法FFT 3.4.其他基时间抽取FFT算法.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快速傅里叶算法FFT 3.5 混合基时间抽取FFT算法.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快速傅里叶算法FFT 3.6 FFT算法对称性分析.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快速傅里叶算法FFT 3.7 FFT算法的应用.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2.1.DFT定义.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2.2 DFT性质.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2.3.DFT计算线性卷积.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2.4.DFT计算信号频谱.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0章 绪论 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 1.1 离散信号的时域分析.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 1.2 离散系统的时域分析.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 1.3.1 离散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 1.3.2 离散非周期信号的频域分析.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 1.3.3.频域抽样定理.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1章 离散信号与系统分析 1.4.离散系统的频域分析.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4.3 脉冲响应不变法.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4.2 模拟域频率变换.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4.1 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4.0 引论.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5.6 习题.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5.5 FIR与IIR数字滤波器的比较.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5.4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优化设计.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5.2 窗函数法设计线性相位FIR滤波器.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5.1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5.0 引论.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数字滤波器实现 6.3 有限字长效应.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数字滤波器实现 6.2 F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数字滤波器实现 6.1 I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多速率信号处理 7.4 数字滤波器结构的多相分解.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多速率信号处理 7.3 抽取滤波器和内插滤波器.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多速率信号处理 7.2 多速率信号处理的基本单元.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多速率信号处理 7.1 为什么进行多速率信号处理.ppt
- 清华大学:《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无失真传输准则的证明及应用 Nyquist-Shannon Criterion:Proof and Applications.pdf
- 国防工业出版社:《统计信号处理及其应用导论》书籍教材PDF电子版(〔美〕 M.D.斯里纳思、P.K.雷杰斯卡兰).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