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5.4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优化设计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优化设计线性相位FIRDF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利用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设计FIRDF利用最大最小误差准则设计FIRDR
◆ 线性相位 FIR DF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 ◆ 利用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设计FIR DF ◆ 利用最大最小误差准则设计FIR DF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的优化设计

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优化设计的概念:在一定的误差准则下,使得所设计的FIR滤波器的频率响应H(ej)与给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Ha(ej?)的误差最小。1.最大最小误差准则(MinimaxCriterion/Chebyshev准则)2.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
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 优化设计的概念: 在一定的误差准则下,使得所设计的FIR滤波器的频率响应 H(ejW )与给定滤波器的频率响应Hd (ejW )的误差ε 最小。 1. 最大最小误差准则(Minimax Criterion/Chebyshev准则) 2. 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

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最大最小误差准则(MinimaxCriterion/Chebyshev准则)加权误差函数W(2)[A(2)-D(2))8 =max可用E②表示Qc1设计所得滤波给定滤波器W(2)≥0,是由设计者定义的加权函数器的幅度函数的幅度函数I:滤波器在0≤元范围内各频带区间的集合。如低通滤波器I-[0,2,]U[2s, 元]。A(②)应具有I型或I型或Ⅲ型或IV型线性相位滤波器的幅度函数形式
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 最大最小误差准则(Minimax Criterion/Chebyshev准则) 加权误差函数 可用E(W)表示 I:滤波器在0Wp范围内各频带区间的集合。如低通滤波器 I=[0,Wp ][Ws , p]。 A(W) 应具有I型或II型或III型或IV型线性相位滤波器的幅度函数形式 W(W)0,是由设计者 定义的加权函数 设计所得滤波 器的幅度函数 给定滤波器 的幅度函数 max ( )[ ( ) ( )] W A D W W W W = −

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d2W(2)[A(2)-D(2)])二设计所得滤波给定滤波器W(2)≥0, 是由设计者定义的加权函数器的幅度函数的幅度函数
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 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 2 ( )[ ( ) ( )] d I W W W W = − W A D W(W)0,是由设计者 定义的加权函数 设计所得滤波 器的幅度函数 给定滤波器 的幅度函数

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四种类型线性相位滤波器的幅度函数形式M/2A(2)=h[M /2]+Z 2I型2h[M /2-k]cos(k.2)k=0(M-1)/2ZI型A(2)=2h[M / 2 - k]cos[(k +0.5)2]k=0M/2III型ZA(2)= 2h[M /2-k]sin(k2)k=0(M-1)/2ZIV型A(2)=2h[(M -1) / 2 - k]sin[(k +0.5)2]k=0四种类型线性相位滤波器统一表示为A(2) = Q(2)G(2)
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 I型 / 2 0 ( ) [ / 2] 2 [ / 2 ]cos( ) M k A h M h M k k W W = = + − II型 ( 1)/2 0 ( ) 2 [ / 2 ]cos[( 0.5) ] M k A h M k k W W − = = − + III型 / 2 0 ( ) 2 [ / 2 ]sin( ) M k A h M k k W W = = − IV型 ( 1)/2 0 ( ) 2 [( 1) / 2 ]sin[( 0.5) ] M k A h M k k W W − = = − − + 四种类型线性相位滤波器的幅度函数形式 四种类型线性相位滤波器统一表示为 A Q G ( ) ( ) ( ) W W W =

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基本原理:A(2) =Q(2)G(2)根据一定的误差准则,计算g[k]使得该误差准则定义的误差8在0≤Q≤元最小,由g[k]确定FIR滤波器的系数h[k]对于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就是计算FIR滤波器的系数g[k]使得误差=「[E(2]}’d2 最小,再由g[K]确定h[K] 。对于最大最小误差准则,就是计算FIR滤波器的系数g[kl,使得误差 =maxE(2) 最小,再由g[k]确定h[k]2c
根据一定的误差准则,计算g[k]使得该误差准则定义的误差ε 在 最小,由g[k]确定FIR滤波器的系数h[k]。 ➢基本原理: 优化设计的基本原理 0 W p 对于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就是计算FIR滤波器的系数g[k], 使得误差 最小,再由g[k]确定h[k] 。 max ( ) E W W = 2 ( ) d I W W = E 对于最大最小误差准则,就是计算FIR滤波器的系数g[k],使得 误差 最小,再由g[k]确定h[k] 。 A Q G ( ) ( ) ( ) W W W =

利用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设计FIRDF根据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设计滤波器就是计算g[kl使得误差=[,[ W(2)[Q(2)G(2)- D(2)] ]'d2 最小,再由g[K]确定h[]。如何计算g[K]?对g[k]的导数等于0,可得到误差最小时的系数g[k]。该方法可利用MATLAB提供的函数firls实现
根据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设计滤波器就是计算g[k]使得误差 最小,再由g[k]确定h[k] 。 利用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设计FIR DF 2 ( )[ ( ) ( ) ( )] d I W W W W W = − W Q G D 该方法可利用MATLAB提供的函数firls实现。 对g[k]的导数等于0,可得到误差最小时的系数g[k]。 如何计算g[k]?

利用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设计FIRDFMATLAB实现h = firls(M,f,a,w)f归一化频带值。如FIR滤波器的B个频带为元f,≤f2,元fj≤f4,...,元f2B-1≤f2BM:滤波器的阶数则堤一个有2B个元素的向量,其值为f-[fi, f2,, f2B-1, f2B]a:幅度值,表示滤波器在上述各频带边界的幅度,与的维数相同。W:各频带的加权值
MATLAB实现 w: 各频带的加权值 h = firls(M,f,a,w) M: 滤波器的阶数 f: 归一化频带值。如FIR滤波器的B个频带为 则f是一个有2B个元素的向量,其值为 f=[f1 , f2 , , f2B-1 , f2B] a: 幅度值,表示滤波器在上述各频带边界的幅度,与f的维数相同。 pf1Wpf2, pf3Wpf4, , pf2B-1Wpf2B 利用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设计FIR DF

例:根据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设计M-63(I型),2=0.5元rad,2=0.6元rad的线性相位FIR低通数字滤波器。分析:利用MATLAB函数firls实现,调用形式为h = firls(M,f,a,w)调用参数:M=63;%阶数f-[0FpFs1l;%低通滤波器频带(其中通带频率Fp=0.5,阻带频率Fs=0.6)a=[1100];%滤波器在f中各频带边界频率处的幅度w为各频带的加权值相同,可缺省。即 h=firls(M,[0 Fp Fs 1],[1 1 0 0D);
例:根据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设计M=63 (II型),Wp=0.5p rad, Ws=0.6p rad的线性相位FIR低通数字滤波器。 分析: 调用参数: M=63;%阶数 f=[0 Fp Fs 1];%低通滤波器频带(其中通带频率Fp=0.5,阻带频率Fs=0.6) a=[1 1 0 0] ; % 滤波器在 f 中各频带边界频率处的幅度 w为各频带的加权值相同,可缺省。 利用MATLAB函数firls实现,调用形式为 即 h=firls(M,[0 Fp Fs 1],[1 1 0 0]); h = firls(M,f,a,w)

例:根据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设计M-63(I型),2=0.5元rad,Q=0.6元rad的线性相位FIR低通数字滤波器。解:MATLAB程序如下%根据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设计FIR滤波器M=63;Fp=0.5;Fs=0.6;%定义滤波器参数h=firls(M[0FpFs1l[1100D,%低通滤波w-linspace(0,pi,1000);mag-freqz(h,[1],w);%求频率响应plot(w/pi,abs(mag),'LineWidth',2);gridon%画幅度响应xlabel(Normalized frequency');ylabel(A(IOmega)");figure;plot(w/pi,20*log10(abs(mag)),LineWidth',2);gridon;%画增益响应xlabel(Normalized frequency');ylabel(Gain,db'):axis([0 1 -100 10]);
解:MATLAB程序如下 %根据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设计FIR滤波器 M=63;Fp=0.5;Fs=0.6; %定义滤波器参数 h=firls(M,[0 Fp Fs 1],[1 1 0 0]); %低通滤波 w=linspace(0,pi,1000); mag=freqz(h,[1],w); %求频率响应 plot(w/pi,abs(mag), 'LineWidth',2);grid on; %画幅度响应 xlabel('Normalized frequency');ylabel('A(\Omega)'); figure; plot(w/pi,20*log10(abs(mag)), 'LineWidth',2);grid on; %画增益响应 xlabel('Normalized frequency');ylabel('Gain,db'); axis([0 1 -100 10]); 例:根据积分加权平方误差准则设计M=63 (II型),Wp=0.5p rad, Ws=0.6p rad的线性相位FIR低通数字滤波器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5.5 FIR与IIR数字滤波器的比较.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5.6 习题.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4.0 引论.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4.1 模拟低通滤波器设计.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4.2 模拟域频率变换.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4.3 脉冲响应不变法.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4.4 双线性变换法.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4.5 利用MATLAB设计IIR滤波器.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4章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4.6 习题.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快速傅里叶算法FFT 3.1 FFT引入.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快速傅里叶算法FFT 3.2 基2时间抽取FFT算法原理.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快速傅里叶算法FFT 3.3 基2频率抽取FFT算法原理.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快速傅里叶算法FFT 3.4.其他基时间抽取FFT算法.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快速傅里叶算法FFT 3.5 混合基时间抽取FFT算法.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3章 快速傅里叶算法FFT 3.6 FFT算法对称性分析.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3章 快速傅里叶算法FFT 3.7 FFT算法的应用.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2.1.DFT定义.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2.2 DFT性质.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2.3.DFT计算线性卷积.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讲稿)第2章 离散傅里叶变换 2.4.DFT计算信号频谱.pdf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5.2 窗函数法设计线性相位FIR滤波器.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5.1 线性相位FIR滤波器.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5章 FIR数字滤波器设计 5.0 引论.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数字滤波器实现 6.3 有限字长效应.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数字滤波器实现 6.2 F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6章 数字滤波器实现 6.1 IIR数字滤波器的基本结构.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多速率信号处理 7.4 数字滤波器结构的多相分解.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多速率信号处理 7.3 抽取滤波器和内插滤波器.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多速率信号处理 7.2 多速率信号处理的基本单元.ppt
- 北京交通大学:《数字信号处理》课程教学课件(PPT讲稿)第7章 多速率信号处理 7.1 为什么进行多速率信号处理.ppt
- 清华大学:《现代通信原理》课程授课教案(讲义)无失真传输准则的证明及应用 Nyquist-Shannon Criterion:Proof and Applications.pdf
- 国防工业出版社:《统计信号处理及其应用导论》书籍教材PDF电子版(〔美〕 M.D.斯里纳思、P.K.雷杰斯卡兰).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