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EMERGENCY NURSING(理论课)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9
文件大小:108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EMERGENCY NURSING(理论课)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西北联启后大学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课程编号:H4124英文名称:EMERGENCYNURSING课程属性:必修学学时:40分:2.5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等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本科生一、课程简介《急救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重病人抢救、护理、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该学科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培养护士在面对急危重患者时,能及时无误做出判断和救护,达到保护患者安全和成功抢救的目的。本课程从教学和临床实际出发,突破了学科界限,重点介绍院前救护、重症监护,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以及常见急救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教学环下节课时安排讲课实验课上机其它合计习题课讨论课044004032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院外现场急救原则;掌握抢险救灾紧急救护的工作程序。熟悉急诊医疗体系管理。了解急救护理学的范畴。2.能力培养:学生对急诊科工作有初步的理解。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重点】1.急救护理学的范畴。2.熟悉急诊医疗体系管理。【难点】

急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急救护理学 课程编号:H4124 英文名称:EMERGENCY NURSING 课程属性:必修 学 时:40 学 分:2.5 先修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等 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本科生 一、课程简介 《急救护理学》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成功率、促进患者康复、减少伤残率、 提高生命质量为目的,以现代医学科学、护理学专业理论为基础,研究危重病人抢救、 护理、科学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该学科是护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理学专 业的主干课程,培养护士在面对急危重患者时,能及时无误做出判断和救护,达到保护 患者安全和成功抢救的目的。本课程从教学和临床实际出发,突破了学科界限,重点介 绍院前救护、重症监护,常见急危重症的病情评估、救治原则和护理以及常见急救技术。 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综合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内容。 二、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教 学 环 节 课 时 安 排 讲课 习题课 讨论课 实验课 上机 其它 合计 32 4 4 0 0 0 40 第一单元:绪论(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掌握院外现场急救原则;掌握抢险救灾紧急救护的工作程序。 熟悉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了解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2.能力培养:学生对急诊科工作有初步的理解。 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 【重点】 1.急救护理学的范畴。 2.熟悉急诊医疗体系管理。 【难点】

杨北联后大学1.掌握院外现场急救原则。2.掌握抢险救灾紧急救护的工作程序。第二单元:院外急救与护理(建议学时数:6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院外急救广义和狭义概念;掌握院外急救的特点;掌握院外急救的原则;掌握现场伤员急救的标记;掌握现场急救区的划分;掌握常用基本急救技术。熟悉院外急救的意义;熟悉急救包、急救箱物资配备;熟悉普及急救知识的主要内容。了解院外急救的任务;了解我国城市院外急救模式及指挥系统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对院外急救有清晰的概念并能有效模拟和实施院外急救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重点】1.院外急救广义和狭义概念。2.院外急救的特点。3.掌握院外急救的原则。【难点】1.现场伤员急救的标记2.现场急救区的划分。3.基本急救技术。第三单元:重症监护(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患者心率监测的临床意义;掌握血压的影响因素:掌握中心静脉压的概念、正常值和临床意义;掌握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熟悉重症监测技术;熟悉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和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并发症;熟悉血氧饱和度监测的原理、正常值和临床意义。了解ICU的设置与管理;

1.掌握院外现场急救原则。 2.掌握抢险救灾紧急救护的工作程序。 第二单元:院外急救与护理(建议学时数:6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掌握院外急救广义和狭义概念;掌握院外急救的特点;掌握院外急救的原则;掌握 现场伤员急救的标记;掌握现场急救区的划分;掌握常用基本急救技术。 熟悉院外急救的意义;熟悉急救包、急救箱物资配备;熟悉普及急救知识的主要内 容。 了解院外急救的任务;了解我国城市院外急救模式及指挥系统。 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对院外急救有清晰的概念并能有效模拟和实施院外急救。 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 【重点】 1.院外急救广义和狭义概念。 2.院外急救的特点。 3.掌握院外急救的原则。 【难点】 1.现场伤员急救的标记。 2.现场急救区的划分。 3.基本急救技术。 第三单元:重症监护(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掌握患者心率监测的临床意义;掌握血压的影响因素;掌握中心静脉压的概念、正常 值和临床意义;掌握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 熟悉重症监测技术;熟悉影响中心静脉压的因素和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并发症;熟悉血 氧饱和度监测的原理、正常值和临床意义。 了解 ICU 的设置与管理;

西北联启大学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有初步的重症监护能力,有简单的仪器使用和操作能力。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重点】1.ICU的基本功能和服务对象。2.心率监测的临床意义。3.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4.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并发症5.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6.氧饱和度监测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难点】1.重症监测技术。第四单元: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心搏骤停的概念与临床表现;掌握如何判断心搏、呼吸骤停;掌握畅通气道的方法;掌握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心肺复苏时使用碳酸氢钠和肾上腺素的原则:掌握电击除的方法及注意事项。熟悉心搏骤停类型;熟悉心前区捶击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熟悉控制气道的方法了解心脏停搏的原因;了解药物治疗中用药的自的;了解复苏后器官功能监测及护理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模拟实施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CPCR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重点】1.心肺脑复苏的三个阶段: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复苏后生命支持。2.基础生命支持的三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3.控制气道的方法。4.药物治疗的自的、方法及常用药物

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有初步的重症监护能力,有简单的仪器使用和操作能力。 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 【重点】 1.ICU 的基本功能和服务对象。 2.心率监测的临床意义。 3.中心静脉压的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4.中心静脉压监测的并发症。 5.心电图监测的临床意义。 6.氧饱和度监测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难点】 1.重症监测技术。 第四单元:心搏骤停与心肺脑复苏(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掌握心搏骤停的概念与临床表现;掌握如何判断心搏、呼吸骤停;掌握畅通气道的方 法;掌握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胸外心脏按压的原理、方法及注 意事项;掌握心肺复苏时使用碳酸氢钠和肾上腺素的原则;掌握电击除颤的方法及注意事 项。 熟悉心搏骤停类型;熟悉心前区捶击的方法与注意事项;熟悉控制气道的方法。 了解心脏停搏的原因;了解药物治疗中用药的目的;了解复苏后器官功能监测及护理。 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模拟实施对心脏骤停患者实施 CPCR。 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 【重点】 1.心肺脑复苏的三个阶段:基础生命支持、进一步生命支持、复苏后生命支持。 2.基础生命支持的三步骤、方法及注意事项。 3.控制气道的方法。 4.药物治疗的目的、方法及常用药物

西北联启大学5.电击除颤术及注意事项【难点】1.脑复苏的治疗措施。2.复苏后监测内容及护理3.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方法及注意事项。4.心肺复苏时使用碳酸氢钠和肾上腺素的原则。第五单元:创伤的救护(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多发伤的伤情评估及特点;掌握多发伤的现场救护及转运途中的救护;掌握颅脑损伤的分类及临床特点;掌握胸部创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掌握胸部创伤的现场救护;掌握腹部创伤的临床表现;掌握骨关节损伤的现场救护。熟悉放射复合伤、烧伤复合伤的伤情判断和急救护理;熟悉颅脑损伤的非手术处理措施;熟悉腹部创伤的术前处理措施。了解创伤的分类;了解创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了解院前、院内创伤评分系统;了解化学复合伤的病情判断及护理。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模拟对各类床上患者进行施救。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重点】1.创伤的分类及评分。2.多发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3.多发伤的现场救护。4.胸部创伤的主要临床表现。5.腹部创伤的术前处理措施6.骨关节损伤的现场救护

5.电击除颤术及注意事项。 【难点】 1.脑复苏的治疗措施。 2.复苏后监测内容及护理。 3.口对口,口对鼻人工呼吸方法及注意事项。 4.心肺复苏时使用碳酸氢钠和肾上腺素的原则。 第五单元:创伤的救护(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掌握多发伤的伤情评估及特点;掌握多发伤的现场救护及转运途中的救护;掌握颅脑 损伤的分类及临床特点;掌握胸部创伤的主要临床表现;掌握胸部创伤的现场救护;掌握 腹部创伤的临床表现;掌握骨关节损伤的现场救护。 熟悉放射复合伤、烧伤复合伤的伤情判断和急救护理;熟悉颅脑损伤的非手术处理措 施;熟悉腹部创伤的术前处理措施。 了解创伤的分类;了解创伤后机体的病理生理变化;了解院前、院内创伤评分系统; 了解化学复合伤的病情判断及护理。 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模拟对各类床上患者进行施救。 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 【重点】 1.创伤的分类及评分。 2.多发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 3.多发伤的现场救护。 4.胸部创伤的主要临床表现。 5.腹部创伤的术前处理措施。 6.骨关节损伤的现场救护

西北联启大学7.放射复合伤的伤情判断及急救护理。8.烧伤复合伤的伤情判断及急救护理。【难点】1.化学复合伤的伤情判断及急救护理。2.颅脑创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3.胸部创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4.腹部创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5.骨关节损伤的伤情判断及急救护理。第六单元: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MODS的病因;掌握MODS的护理要点。熟悉各脏器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熟悉MODS的诊断依据及评分标准了解MODS的发病机制;了解MODS监护内容及意义。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对MODS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重点】1.MODS的病因及发病机制。2.MODS各脏器系统的临床表现3.MODS的诊断及预后。【难点】1.MODS的监护和防治2.MODS的护理及病情观察。3.SIRS的诊断依据及MODS的诊断依据与评分标准。第七单元:急性中毒(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

7.放射复合伤的伤情判断及急救护理。 8.烧伤复合伤的伤情判断及急救护理。 【难点】 1.化学复合伤的伤情判断及急救护理。 2.颅脑创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 3.胸部创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 4.腹部创伤的伤情评估及急救护理。 5.骨关节损伤的伤情判断及急救护理。 第六单元: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MODS)(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掌握 MODS 的病因;掌握 MODS 的护理要点。 熟悉各脏器系统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熟悉 MODS 的诊断依据及评分标准。 了解 MODS 的发病机制;了解 MODS 监护内容及意义。 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对 MODS 患者进行观察和护理。 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 【重点】 1.MODS 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2.MODS 各脏器系统的临床表现。 3.MODS 的诊断及预后。 【难点】 1.MODS 的监护和防治。 2.MODS 的护理及病情观察。 3.SIRS 的诊断依据及 MODS 的诊断依据与评分标准。 第七单元:急性中毒(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西北联启大学1.知识掌握掌握急性中毒的中毒机制;掌握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掌握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掌握急性中毒的护理要点;掌握有机磷中毒的护理措施、病情观察;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原则和护理措施;掌握镇静安眠药中毒的救治原则及护理措施;掌握强酸强碱中毒的紧急处理措施和护理。熟悉毒物在体内的过程。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对常见急性中毒患者进行有效救护。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重点】1.中毒机制及临床表现。2.中毒的急救原则和护理。3.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4.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护理。5.一氧化碳中毒的病因、发病机制。6.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难点】1.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原则和护理措施。2.镇静安眠药中毒的救治原则和护理措施。3.强酸强碱中毒的机制、紧急处理及护理措施第八单元:中署、溺、触电(建议学时数:4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中暑的临床表现;掌握淹溺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掌握中暑、淹溺、触电的急救护理。熟悉中暑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熟悉触电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1.知识掌握 掌握急性中毒的中毒机制;掌握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掌握急性中毒的急救原则;掌 握急性中毒的护理要点;掌握有机磷中毒的护理措施、病情观察;掌握一氧化碳中毒的救 治原则和护理措施;掌握镇静安眠药中毒的救治原则及护理措施;掌握强酸强碱中毒的紧 急处理措施和护理。 熟悉毒物在体内的过程。 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对常见急性中毒患者进行有效救护。 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 【重点】 1.中毒机制及临床表现。 2.中毒的急救原则和护理。 3.有机磷中毒的发病机制。 4.有机磷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护理。 5.一氧化碳中毒的病因、发病机制。 6.一氧化碳中毒的临床表现。 【难点】 1.一氧化碳中毒的救治原则和护理措施。 2.镇静安眠药中毒的救治原则和护理措施。 3.强酸强碱中毒的机制、紧急处理及护理措施。 第八单元:中暑、淹溺、触电(建议学时数:4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掌握中暑的临床表现;掌握淹溺的病理生理及临床表现;掌握中暑、淹溺、触电的急 救护理。 熟悉中暑的病因及发病机理;熟悉触电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表现

西北联启大学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对中暑、淹溺、触电等情况下的患者进行有效施救。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重点】1.中暑的病因及发病机理。2.中暑的病情评估。3.不同程度中暑患者的处理措施和护理要点4.溺的现场救护和护理要点【难点】1.触电的方式。2.影响触电损伤程度的因素。3.触电的现场救护和护理要点。第九单元:急救技术(建议学时数:6学时)【学习目的和要求】1.知识掌握掌握气管插管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掌握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掌握各种外伤的止血方法;掌握骨折固定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搬运的原则;掌握呼吸机参数的调节;掌握呼吸机应用的注意事项。熟悉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熟悉呼吸机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熟悉包扎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了解环甲膜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了解动静脉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急诊科常用的急救技术并在施救时及时有效地使用。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重点】1.气管插管术的适应证、禁忌证。2.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物品准备

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对中暑、淹溺、触电等情况下的患者进行有效施救。 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 【重点】 1.中暑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2.中暑的病情评估。 3.不同程度中暑患者的处理措施和护理要点。 4.淹溺的现场救护和护理要点。 【难点】 1.触电的方式。 2.影响触电损伤程度的因素。 3.触电的现场救护和护理要点。 第九单元:急救技术(建议学时数:6 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知识掌握 掌握气管插管术的适应证、禁忌证;掌握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掌握各种外伤的止血 方法;掌握骨折固定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搬运的原则;掌握呼吸机参数的调节;掌握 呼吸机应用的注意事项。 熟悉气管插管术、气管切开术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熟悉呼吸机应用的适应证、禁 忌证;熟悉包扎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了解环甲膜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了解动静脉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2.能力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急诊科常用的急救技术并在施救时及时有效地使用。 3.教学方法:讲授、演示、练习、讨论 【重点】 1.气管插管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2.气管切开术的适应证、禁忌证及物品准备

西北联启大学3.止血的适应证、用物及方法4.包扎的适应证及方法。5.固定的适应证及方法。6.搬运的原则及方法。7.呼吸机应用参数的调节。【难点】1.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2.气管切开术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3.环甲膜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4.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5.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6.动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7.呼吸机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8.应用呼吸机的注意事项。三、考核方式及要求考核方式:理论考试,闭卷,满分为100分,60分及格。考试题型包括单选、多选、填空、简答、论述等类型。四、教材及参考书1.教材: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2.参考书:王庸晋.急救护理学.第1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李建民,邢凤梅.综合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年五、责任认定

3.止血的适应证、用物及方法。 4.包扎的适应证及方法。 5.固定的适应证及方法。 6.搬运的原则及方法。 7.呼吸机应用参数的调节。 【难点】 1.气管插管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2.气管切开术的操作过程和注意事项。 3.环甲膜穿刺术的适应证、禁忌证。 4.股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5.锁骨下静脉、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6.动脉穿刺置管术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7.呼吸机应用的适应证、禁忌证。 8.应用呼吸机的注意事项。 三、考核方式及要求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闭卷,满分为 100 分,60 分及格。考试题型包括单选、多 选、填空、简答、论述等类型。 四、教材及参考书 1.教 材: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第 2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参考书: 王庸晋.急救护理学.第 1 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李建民,邢凤梅.综合临床护理技术操作常规.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年 五、责任认定

西北联启大学ESELUNITED UNIVERSIT1.大纲执笔人:景丽伟2.大纲审定人:3.制定时间:2011年11月

1.大纲执笔人:景丽伟 2.大纲审定人: 3.制定时间:2011 年 11 月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