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五官科护理学》课程授课教案(讲稿)第十章 屈光不正和老视病人的护理 第十一章 斜视和弱视病人的护理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DOC
文档页数:14
文件大小:301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第一节 近视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共同性斜视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远视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麻痹性斜视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散光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弱视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老视病人的护理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河北联合大学教案学院名称:护理与康复学院课程号H14133郝晶教师姓名授课班级2011级护理本科课程名五官科护理学称:授课学期:2014~2015学年秋季学期

1 河北联合大学 教 案 学 院 名 称 : 护理与康复学院 课程号 : H14133 教 师 姓 名 : 郝晶 授 课 班 级 : 2011 级护理本科 课 程 名 称 : 五官科护理学 授 课 学 期 :2014~ 2015 学年秋季学期

教案首页五官科护理学文中课程名称英文DepartmentofOtorhinolaryngologynursing授课对象20 11级护理专业本科一层次课时2学时授课周节上课教室科技楼301第4教学周周周一第5大节第十一章第十章屈光不正和老视病人的护理斜视和弱视病人的护理第一节近视病人的护理第一节共同性斜视病人的护理授课章节第二节远视病人的护理第二节麻痹性斜视病人的护理第三节散光病人的护理第三节弱视病人的护理第四节老视病人的护理教学目标:掌握:近视、远视及弱视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熟悉:共同性、麻痹性斜视的鉴别教学目标了解:散光、老视的护理与要求教学要求:本课程以讲授法、启发式和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点,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针对难点,老师前一节课布置要求同学们复习和预习,课上采用图片、对比录像等方式讲解。教学重点:近视、远视及弱视、共同性、麻痹性斜视的鉴别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共同性、麻痹性斜视的鉴别与难点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演示法以及启发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主与手段题,对复杂的部分,穿插视频、大量图片加以讲解。教材与教材:席淑新主编,《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教具教具:课件、多媒体专业词汇近视、远视、散光、斜视、弱视引言部分:通过生活现象,引入本次课内容,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并提示重点难点。3min95min基本部分:(70min)第十章屈光不正和老视病人的护理概述[7min]第一节近视病人的护理[44min]教学内容第二节[9min]远视病人的护理与第三节散光病人的护理[5min]第四节[5min]老视病人的护理时间分配第十一章(25min)斜视和弱视病人的护理概述[4min][10min]第一节共同性斜视病人的护理第二节[5min]麻痹性斜视病人的护理第三节[6min]弱视病人的护理2min结束部分:2

2 教 案 首 页 课程名称 中 文 五官科护理学 英 文 Department of Otorhinolaryngology nursing 授课对象 20 11 级 护理 专业 本科 层次 课 时 2 学时 授课周节 第 4 教学周 周 一 第 5 大节 上课教室 科技楼 301 授课章节 第十章 屈光不正和老视病人的护理 第十一章 斜视和弱视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近视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共同性斜视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远视病人的护理 第二节 麻痹性斜视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散光病人的护理 第三节 弱视病人的护理 第四节 老视病人的护理 教学目标 与要求 教学目标:掌握 :近视、远视及弱视的定义、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 熟悉 :共同性、麻痹性斜视的鉴别 了解 :散光、老视的护理 教学要求:本课程以讲授法、启发式和体验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掌握和理解知识点,实现本节 课的教学目标。针对难点,老师前一节课布置要求同学们复习和预习,课上采用图片、对比 录像等方式讲解。 教学重点 与难点 教学重点:近视、远视及弱视、共同性、麻痹性斜视的鉴别 教学难点:共同性、麻痹性斜视的鉴别 教学方法 与手段 本节课采用讲授法、演示法以及启发式、案例式、体验式教学,由学生感兴趣的话题引入主 题,对复杂的部分,穿插视频、大量图片加以讲解。 教材与 教具 教材:席淑新主编,《眼耳鼻喉口腔科护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 3 版 教具:课件、多媒体 专业词汇 近视、远视、散光、斜视、弱视、 教学内容 与 时间分配 引言部分:通过生活现象,引入本次课内容,介绍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并提示重点难点。 3min 基本部分: 95min 第十章 屈光不正和老视病人的护理 {70min} 概述 [7min] 第一节 近视病人的护理 [44min] 第二节 远视病人的护理 [9min] 第三节 散光病人的护理 [5min] 第四节 老视病人的护理 [5min] 第十一章 斜视和弱视病人的护理 {25min} 概述 [4min] 第一节 共同性斜视病人的护理 [10min] 第二节 麻痹性斜视病人的护理 [5min] 第三节 弱视病人的护理 [6min] 结束部分: 2min

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布置课后作业和思考题、提示下次课预习的章节以及自学的内容等。教案正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注解授课内容目的「教法时间3

3 教 案 正 文(讲授概要与教学过程设计) 授 课 内 容 目的 教法 时间 注解 归纳总结、强调重点、布置课后作业和思考题、提示下次课预习的章节以及自学的内容等

互动引言部分:激发3min在座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程度式学生的受到视力下降的困扰,好多同学戴上通过生活现象,引入本次课内容,介绍对本了框架眼镜。但同学们知道这种状态是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并提示重点难点。章节一种眼病,而且这种眼病大多数是可以的学预防的吗?基础部分:习兴95min趣第十章屈光不正和老视病人的护理(70min)概述讲授[7min]理解这些名词,有助于消化本章内容,一、屈光系统疾病相关名词法理解(4min)理解发病原理。1、调节:为了看清近物,需增加晶状体曲率,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是近距启发难点板书画图离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这种为看式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互动调节。式2、一正视者阅读40cm处目标,则此时所需调节力为1/0.4m=2.50D。3、集合:产生调节的同时,双眼内传的现象称集合。调节越大,集合也越大,调节和集合是一个联动的过程,两者保持协同关系。用棱镜度表示。4、某正视者双眼瞳距为60cm,阅读40cm出的目标,双眼共同使用的集合量为6cm/0.4m=15。5、调节的同时还发生瞳孔缩小。因此,调节、集合和瞳孔缩小为眼的三联动现象。二、正视眼(3min)1、定义:在眼调节静止时,外界平行讲授重点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法掌握膜黄斑中心凹处,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此种眼球成为正视眼。启发2、正视眼的临床屈光度标准为式-0.25D-+0.50D,偏离此范围的屈光状态即为屈光不正。图片3、屈光不正:平行光线不能聚焦在黄斑中心凹处,形成的像不清晰,此时的屈光状态称为屈光不正

4 引言部分: 通过生活现象,引入本次课内容,介绍 本次课的教学目标并提示重点难点。 基础部分: 第十章 屈光不正和老视病人的护理 概述 一、屈光系统疾病相关名词 1、调节:为了看清近物,需增加晶状 体曲率,从而增强眼的屈光力,是近距 离物体在视网膜上清晰成像,这种为看 清近物而改变眼的屈光力的功能,称为 调节。 2、一正视者阅读 40cm 处目标,则此 时所需调节力为 1/0.4m=2.50D。 3、集合:产生调节的同时,双眼内传 的现象称集合。调节越大,集合也 越大,调节和集合是一个联动的过 程,两者保持协同关系。用棱镜度 表示。 4、某正视者双眼瞳距为 60cm,阅读 40cm 出的目标,双眼共同使用的 集合量为 6cm/0.4m=15△。 5、调节的同时还发生瞳孔缩小。因 此,调节、集合和瞳孔缩小为眼的 三联动现象。 二、正视眼 1、定义:在眼调节静止时,外界平行 光线通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 膜黄斑中心凹处,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 视,此种眼球成为正视眼。 2 、 正 视 眼 的 临 床 屈 光 度 标 准 为 -0.25D-+0.50D,偏离此范围的屈光 状态即为屈光不正。 3、屈光不正:平行光线不能聚焦在黄 斑中心凹处,形成的像不清晰,此时的 屈光状态称为屈光不正。 激发 学生 对本 章节 的学 习兴 趣 理解 难点 重点 掌握 互动 式 讲授 法 启发 式 互动 式 讲授 法 启发 式 图片 3min 95min {70min} [7min] (4min) (3min) 在座同学们在成长过程中不同程度 的受到视力下降的困扰,好多同学戴上 了框架眼镜。但同学们知道这种状态是 一种眼病,而且这种眼病大多数是可以 预防的吗? 理解这些名词,有助于消化本章内容, 理解发病原理。 板书 画图

第一节近视眼病人的护理[44min]重点(1min)一、定义讲授掌握法近视(myopia)指的是在眼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启发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态。式近视病人的远点近移。二、病因:互动(5min)理解(一)遗传难点式(二)环境:图片1、形觉剥夺:照明不足、字迹不清,视网膜成像不清。学生感兴趣的内容2、离焦点:过矫等,导致成像于黄斑后,眼轴适应性拉长3、空间限制: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工作。4、调节功能紊乱和衰退:调节功能不足、灵敏度下降。三、分类(5min)了解单纯性近视:发病率高,为20%-50%。互动(一)按功能(单纯性-多基因遗传;多起在青春期,发育停止基本稳定。中病理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式低度。(二)按屈光成分(轴性:屈光性)病理性近视:幼儿开始,持续进行性加(三)按程度(轻度、中度、重度)重且发展快。一般为高度近视。轻中重度:低于-300,-300—600,高(四)按调节作用(假性、真性、混合性)于-600。掌握四、护理评估(15min)讲授(一)健康史:家族史、用眼卫生、时法间进展程度、验光配镜史(二)身体状况启发2、视疲劳:眼干、异物感、眼皮沉重、互动眼痛式3、眼位偏斜:外斜视4、突眼:见于病理性近视5、飞蚊症:玻璃体液化、混浊而致重要护理措施:6、眼底改变:主要见于高度近视7、并发症:网脱、开角型青光眼、白一、对佩戴框架眼镜者,应告知:内障1、双手取、戴;5

5 第一节 近视眼病人的护理 一、定义 近视(myopia)指的是在眼调节静止 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 统后,聚焦在视网膜之前的一种屈光状 态。 近视病人的远点近移。 二、病因: (一)遗传 (二)环境: 1、形觉剥夺:照明不足、字迹不清, 视网膜成像不清。 2、离焦点:过矫等,导致成像于黄斑 后,眼轴适应性拉长 3、空间限制:长时间近距离阅读、工 作。 4、调节功能紊乱和衰退:调节功能不 足、灵敏度下降。 三、分类 (一)按功能(单纯性-多基因遗传; 病理性-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二)按屈光成分(轴性;屈光性) (三)按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四)按调节作用(假性、真性、混合 性) 四、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家族史、用眼卫生、时 间进展程度、验光配镜史 (二)身体状况 1、视力下降: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 常 2、视疲劳:眼干、异物感、眼皮沉重、 眼痛 3、眼位偏斜:外斜视 4、突眼:见于病理性近视 5、飞蚊症:玻璃体液化、混浊而致 6、眼底改变:主要见于高度近视 7、并发症:网脱、开角型青光眼、白 内障 重点 掌握 理解 难点 了解 掌握 讲授 法 启发 式 互动 式 图片 互动 式 讲授 法 启发 式 互动 式 [44min] (1min) (5min) (5min) (15min) 学生感兴趣的内容 单纯性近视:发病率高,为 20%-50%。 多起在青春期,发育停止基本稳定。中 低度。 病理性近视:幼儿开始,持续进行性加 重且发展快。一般为高度近视。 轻中重度:低于-300,-300—600,高 于-600。 重要护理措施: 一、对佩戴框架眼镜者,应告知: 1、双手取、戴;

熟悉2、取下后镜面朝上放置;(8min)五、治疗要点3、擦洗:用洗涤剂冲洗,再用柔软眼1、佩戴框架眼镜(凹透镜)、角膜接镜布沾干。触镜、角膜矫形镜二、对角膜接触镜佩戴者,应告知:2、药物治疗1、每晚务必取下清洁消毒;视频3、屈光手术122、连续佩戴时间不能过长,建议隔周录像换框架眼镜;重点六、护理措施(10min)3、清洗药水应为专用药水,不能用口(一)假性近视:正确使用药物治疗。掌握水、自来水、凉白开水、生理盐水、洗(二)真性近视:配戴框架/接触眼镜涤剂等代替;4、上感、或眼部有炎症时,停止佩戴。的保养及护理。如有不适,到医院及时检查。(三脂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三、预防性指导,养成良好用眼卫生习惯预防近视。(一)用眼习惯(四)屈光手术病人护理:术前护理;1、时间:一次持续用眼时间不宜过长熟悉术后护理每小时休息5-10分钟。2、姿势:养成正确的坐姿和读写距离3、环境:1)不能在动荡的车厢内阅读或边走边阅读,不能躺着阅读。2)光线:选择光亮度和对比度适宜的环境,不能在强光下或昏暗处阅读。(二)生活习惯1、睡眠: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看书看电视、打游戏等。2、饮食:合理饮食、避免偏食。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3、运动:规律生活、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高度近视患者避免跳水及其他剧烈运动。(三)保养习惯:青少年每半年检查一次。[9min]第二节远视病人的护理一、定义掌握讲授法远视(hyperopia):是指在眼调节静止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启发统后,聚焦于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态。理解式二、病因:6

6 五、治疗要点 1、佩戴框架眼镜(凹透镜)、角膜接 触镜、角膜矫形镜 2、药物治疗 3、屈光手术 1 2 六、护理措施 (一)假性近视:正确使用药物治疗。 (二)真性近视:配戴框架/接触眼镜 的保养及护理。 (三)指导病人: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预防近视。 (四)屈光手术病人护理:术前护理; 术后护理 第二节 远视病人的护理 一、定义 远视(hyperopia):是指在眼调节静止 状态下,外界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 统后,聚焦于视网膜之后的一种屈光状 态。 二、病因: 熟悉 重点 掌握 熟悉 掌握 理解 视频 录像 讲授 法 启发 式 (8min) (10min) [9min] 2、取下后镜面朝上放置; 3、擦洗:用洗涤剂冲洗,再用柔软眼 镜布沾干。 二、对角膜接触镜佩戴者,应告知: 1、每晚务必取下清洁消毒; 2、连续佩戴时间不能过长,建议隔周 换框架眼镜; 3、清洗药水应为专用药水,不能用口 水、自来水、凉白开水、生理盐水、洗 涤剂等代替; 4、上感、或眼部有炎症时,停止佩戴。 如有不适,到医院及时检查。 三、预防性指导,养成良好用眼卫生习 惯 (一)用眼习惯 1、时间:一次持续用眼时间不宜过长, 每小时休息 5-10 分钟。 2、姿势:养成正确的坐姿和读写距离 3、环境: 1)不能在动荡的车厢内阅读或边走 边阅读,不能躺着阅读。 2)光线:选择光亮度和对比度适宜 的环境,不能在强光下或昏暗处阅读。 (二)生活习惯 1、睡眠:充足睡眠,避免熬夜看书看 电视、打游戏等。 2、饮食:合理饮食、避免偏食。多食 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的食物。 3、运动:规律生活、锻炼身体、增强 体质;高度近视患者避免跳水及其他剧 烈运动。 (三)保养习惯:青少年每半年检查一 次

生理性:婴幼儿期多为远视后天性:无晶体眼三、分类:按屈光成分(轴性、屈光性)按程度(轻度、中度、重度)按调节状态(隐性远视、显形远视、全掌握远视、绝对性远视、随意性远视)四、护理评估:(一)健康史(二)身体状况(1)视力下降:远、近均下降(2)视疲劳(3)眼位偏斜:内斜视。(4)眼底改变(5)并发症浅前房,房角窄,闭角型青光眼。(三)辅助检查:验光、角膜曲度计理解五、治疗要点:1、佩戴框架眼镜(凸透镜)、角膜接触镜2、屈光手术掌握六、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2、病情观察3、健康指导第三节散光一、定义掌握[5min]讲授(1min)散光(astigmatism)是由于眼球各屈法光面在各径线(子午线)的屈光力不等,从而使外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启发清晰物像的一种屈光不正现象。式二、分类(2min)1、规则散光了解互动2、不规则散光三、临床表现式(1min)了解1、视物模糊。图片2、视疲劳。3、咪眼以达到针孔或裂隙的作用。7

7 生理性:婴幼儿期多为远视 后天性:无晶体眼 三、分类: 按屈光成分(轴性、屈光性) 按程度(轻度、中度、重度) 按调节状态(隐性远视、显形远视、全 远视、绝对性远视、随意性远视) 四、护理评估: (一)健康史 (二)身体状况 (1)视力下降:远、近均下降 (2)视疲劳 (3)眼位偏斜:内斜视。 (4)眼底改变 (5)并发症 浅前房,房角窄,闭 角型青光眼。 (三)辅助检查:验光、角膜曲度计 五、治疗要点: 1、佩戴框架眼镜(凸透镜)、角膜接 触镜 2、屈光手术 六、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 2、病情观察 3、健康指导 第三节 散光 一、定义 散光(astigmatism)是由于眼球各屈 光面在各径线(子午线)的屈光力不等, 从而使外界光线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 清晰物像的一种屈光不正现象。 二、分类 1、规则散光 2、不规则散光 三、临床表现 1、视物模糊。 2、视疲劳。 3、眯眼 以达到针孔或裂隙的作用。 掌握 理解 掌握 掌握 了解 了解 讲授 法 启发 式 互动 式 图片 [5min] (1min) (2min) (1min)

【治疗护理】了解(1min)规则散光可戴圆柱镜片矫正。第四节老视[5min](1min)一、定义讲授强调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老视(presbyopia)又称老花,随着掌握法年龄增加,调节机能减退近点逐近远移,近距离阅读或工作感觉困难的现象。启发掌握二、临床表现式(2min)T1、视近困难,近点远移,光线暗的环互动境下,近视力更差。2、视疲劳、头痛、眼胀、流泪、视近式不能持久,单眼复视、看书错行。图片3、远视眼老视出现较早,近视者老视出现较晚。(2min)三、治疗和护理措施1、老视眼需戴凸透镜,目前有4种配理解镜方式,即单光镜,双光镜和渐变多焦点镜及角膜接触镜,此外,还有手术治重复强调近视、远视、老视的配镜区别。疗。2、老视配镜的原则是阅读持久,视力清晰,配戴舒适。3、渐变多焦点镜第十一章斜视、弱视病人的护理理解定义、掌握弱视护理措施。一、概论掌握1、正位眼:当眼球运动系统处于完全(24min)平衡状态时,即便融合功能受到于扰,[4min] 受检者的双眼仍能维持正常位置关系,讲授不发生偏斜,这种状态称为正视眼。(1min)法2、斜视(strabismus)是由于两眼不能同时注视目标,一眼注视目标时别一启发眼偏离目标,表现为眼位不正。根据病(1min)因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式类。3、隐斜视:两眼仅有偏斜倾向而又能被融合功能所控制,使斜视不显。4、显性斜视:融合功能失去控制,使理解8

8 【治疗护理】 规则散光可戴圆柱镜片矫正。 第四节 老视 一、定义 老视(presbyopia)又称老花,随着 年龄增加,调节机能减退近点逐近远 移,近距离阅读或工作感觉困难的现 象。 二、临床表现 1、视近困难,近点远移,光线暗的环 境下,近视力更差。 2、视疲劳、头痛、眼胀、流泪、视近 不能持久,单眼复视、看书错行。 3、远视眼老视出现较早,近视者老视 出现较晚。 三、治疗和护理措施 1、老视眼需戴凸透镜,目前有 4 种配 镜方式,即单光镜,双光镜和渐变多焦 点镜及角膜接触镜,此外,还有手术治 疗。 2、老视配镜的原则是阅读持久,视力 清晰,配戴舒适。 3、渐变多焦点镜 第十一章 斜视、弱视病人的护理 一、概论 1、正位眼:当眼球运动系统处于完全 平衡状态时,即便融合功能受到干扰, 受检者的双眼仍能维持正常位置关系, 不发生偏斜,这种状态称为正视眼。 2、斜视(strabismus)是由于两眼不 能同时注视目标,一眼注视目标时别一 眼偏离目标,表现为眼位不正。根据病 因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麻痹性斜视两大 类。 3、隐斜视:两眼仅有偏斜倾向而又能 被融合功能所控制,使斜视不显。 4、显性斜视:融合功能失去控制,使 了解 掌握 掌握 理解 掌握 理解 讲授 法 启发 式 互动 式 图片 讲授 法 启发 式 (1min) [5min] (1min) (2min) (2min) {24min} [4min] (1min) (1min) 强调老视是一种生理现象。 重复强调近视、远视、老视的配镜区别。 理解定义、掌握弱视护理措施

双眼处于间歇性或经常性偏斜状态。(1min)5、分类(1min)根据眼球运动与斜视角变化情况分为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视)第一节共同性斜视病人的护理掌握讲授一、定义法共同性斜视(concomitant[10min]strabismbs)是指眼球呈偏斜位,两启发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而眼外肌及式(1min)其神经支配无器质性病变的一类斜视,眼球运动无障碍,注视任何方向,其偏互动斜度不变,无复视及代偿头位。二、 病因式融合:两眼同时看到的物象在视觉中枢1、调节因素:调节和集合不协调导致。整合为一个五项称为融合。其中含两种图片如:近视可发生共同性外斜视;远视的成分:(1)感觉融合,即将两眼所见(1min)共同性内斜视。到的物象在大脑视皮质整合为一个物2、融合功能障碍:双眼视力相差较大象的能力。(2)运动融合,即在有自时,可阻碍双眼融合功能发育。婴幼儿然的或诱发的眼位分离趋势时,通过集期不能双眼注视而出现斜视。合运动使相同的物象落在两眼视网膜3、中枢神经因素对应区域的能力。4、解剖因素5、遗传因素三、护理评估熟悉1、健康史:发病时间、诱因、母亲妊娠史、有无复视、头位偏斜及其规律、外伤史、家族(3min)史、治疗史。掌握2、身体状况(1)一眼偏斜。(2)眼球各方向运动基本正常。(3)双眼向各方向注视时,斜视角皆相难点讲授等。法(4)无复视,无代偿头位启发(5)散瞳检查,病人多有屈光不正和弱视。式(6)第一斜视角(健眼注视时斜视眼的偏斜角度)等于第二斜视角(斜视眼注视时健眼的偏斜角度):。3、辅助检查

9 双眼处于间歇性或经常性偏斜状态。 5、分类 根据眼球运动与斜视角变化情况分为 共同性斜视和非共同性斜视(麻痹性斜 视) 第一节 共同性斜视病人的护理 一、定义 共同性斜视( concomitant strabismbs)是指眼球呈偏斜位,两 眼不能同时注视一个目标,而眼外肌及 其神经支配无器质性病变的一类斜视, 眼球运动无障碍,注视任何方向,其偏 斜度不变,无复视及代偿头位。 二、病因 1、调节因素:调节和集合不协调导致。 如:近视可发生共同性外斜视;远视的 共同性内斜视。 2、融合功能障碍:双眼视力相差较大 时,可阻碍双眼融合功能发育。婴幼儿 期不能双眼注视而出现斜视。 3、中枢神经因素 4、解剖因素 5、遗传因素 三、护理评估 1、健康史: 发病时间、诱因、母亲妊娠史、有无复 视、头位偏斜及其规律、外伤史、家族 史、治疗史。 2、身体状况 (1)一眼偏斜。 (2)眼球各方向运动基本正常。 (3)双眼向各方向注视时,斜视角皆相 等。 (4)无复视,无代偿头位。 (5)散瞳检查,病人多有屈光不正和弱 视。 (6)第一斜视角(健眼注视时斜视眼的 偏斜角度)等于第二斜视角(斜视眼注 视时健眼的偏斜角度) 。 3、辅助检查 掌握 熟悉 掌握 难点 讲授 法 启发 式 互动 式 图片 讲授 法 启发 式 (1min) (1min) [10min] (1min) (1min) (3min) 融合:两眼同时看到的物象在视觉中枢 整合为一个五项称为融合。其中含两种 成分:(1)感觉融合,即将两眼所见 到的物象在大脑视皮质整合为一个物 象的能力。(2)运动融合,即在有自 然的或诱发的眼位分离趋势时,通过集 合运动使相同的物象落在两眼视网膜 对应区域的能力

了解(遮盖试验、角膜荧光法、三棱镜了解法、同视机检)了解四、治疗要点1、共同性内斜视■调节性:矫正视力■部分调节性:先矫正,参与部(2min)分手术矫正。■非调节性:手术。2、共同性外斜视讲授■间歇性:矫正近视、弱视训练,法无效者行手术治疗。■恒定性:一般选择手术。要先启发治疗弱视。五、护理措施式1、心理护理:解释疾病相关知识,树掌握立信心,消除自卑。(3min)2、术前护理:按眼科手术常规准备,患儿做全麻术前准备。成人手术目的为改善外观,要细致做好解释工作3、术后护理:(1)包扎术眼,充分休息,防止肌肉缝线撕脱,保持无菌敷料包扎。(2)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现象,教其减轻症状的方法。遵医嘱对症治疗。(3)观察有无复视,加强防护,防止意外受伤。(4)密切观察术后感染症状,及时报告医生。(5)术后弱视训练。重点4、健康指导1、向家长告知阿托品使用方法,用药掌握后有3周时间畏光和视近模糊。2、向戴镜治疗患者强调持续戴静的重要性。3、向弱视患者家属讲解弱视治疗的措施及注意事项,鼓励规范训练。4、对手术患者,嘱其按医嘱用药,定期随访,随诊。第二节麻痹性斜视病人的护理10

10 了解(遮盖试验、角膜荧光法、三棱镜 法、同视机检) 四、治疗要点 1、共同性内斜视 ◼ 调节性:矫正视力 ◼ 部分调节性:先矫正,参与部 分手术矫正。 ◼ 非调节性:手术。 2、共同性外斜视 ◼ 间歇性:矫正近视、弱视训练, 无效者行手术治疗。 ◼ 恒定性:一般选择手术。要先 治疗弱视。 五、护理措施 1、心理护理:解释疾病相关知识,树 立信心,消除自卑。 2、术前护理:按眼科手术常规准备, 患儿做全麻术前准备。 成人手术目的为改善外观,要细致 做好解释工作 3、术后护理: (1)包扎术眼,充分休息,防止肌肉 缝线撕脱,保持无菌敷料包扎。 (2)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现象,教其 减轻症状的方法。遵医嘱对症治疗。 (3)观察有无复视,加强防护,防止意 外受伤。 (4)密切观察术后感染症状,及时报告 医生。 (5)术后弱视训练。 4、健康指导 1、向家长告知阿托品使用方法,用药 后有 3 周时间畏光和视近模糊。 2、向戴镜治疗患者强调持续戴静的重 要性。 3、向弱视患者家属讲解弱视治疗的措 施及注意事项,鼓励规范训练。 4、对手术患者,嘱其按医嘱用药,定 期随访,随诊。 第二节 麻痹性斜视病人的护理 了解 了解 掌握 重点 掌握 讲授 法 启发 式 (2min) (3min)

共14页,试读已结束,阅读完整版请下载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