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体育运动与现代慢性疾病

体育运动与现代慢性疾病(一)冠心病的运动疗法冠心病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器质性或功能性损害造成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心脏病。其原因大部分为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而阻塞血流,故以往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此外,亦有冠状动脉狭窄并不明显,心脏缺血是冠状动脉痉挛或病毒性冠状动脉炎等所致。不同社会文化群组的人,冠心病的患者病率有显著差异,文化层次高的人患病率较高。尤其在中年知识分子群体中,大多运动量不足,且饮食高脂化,导致身体各系统机能和免疫机能下降,循环系统所受威胁大,心脏变得脆弱无力。据资料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占死亡原因的位置由1957年的第五位升至1996年的第三位。北京安贞医院一项心血管发病率、死亡率及危险因素趋势的监测研究显示:冠心病发病率北京男性高居全国第二位,女性高居全国第三位;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吸烟及血清胆固醇平均水平偏高,特别是在男性人群。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命,降低其机体机能和生活质量,已成为康复体育的重要研究课题。1、运动疗法对冠心病的作用及效果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有如下作用及效果:提高心肌利用氧的能力,降低心肌耗氧;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增加心肌供氧量;减轻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威胁;运动可改善情绪,消除焦虑和抑郁。冠心病患者在专业人员仔细阅病历,包括体格检查、精神状态和用药情况排除禁忌证后,可进行运动疗法。运动疗法的措施必须考虑到运动方法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有足够的强度、时间和频度、以对心血管和代谢系统作用:二是直接关系到运动时心肌的需氧能力,即健身运动量必须是当达到运动最高峰时和在运动肌肉不断提高氧的需要时,心肌的需氧量仍处于可以得到足够的氧供应的范围之内。2、运动项目冠心病体育康复的运动措施通常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1)行走:是最好的运动方法之一,患者易于耐受。可按患者的能力选择合适的速度,可在室外,也可在室行走。室内行走借助活动平板进行
体育运动与现代慢性疾病 (一) 冠心病的运动疗法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性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指冠状动脉器质性或功能 性损害造成狭窄,导致心肌供血不足而引起一系列症状的心脏病。其原因大部分 为冠状动脉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而阻塞血流,故以往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 病。此外,亦有冠状动脉狭窄并不明显,心脏缺血是冠状动脉痉挛或病毒性冠状 动脉炎等所致。不同社会文化群组的人,冠心病的患者病率有显著差异,文化层 次高的人患病率较高。尤其在中年知识分子群体中,大多运动量不足,且饮食高 脂化,导致身体各系统机能和免疫机能下降,循环系统所受威胁大,心脏变得脆 弱无力。据资料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人数占死亡原因的位置由 1957 年 的第五位升至 1996 年的第三位。北京安贞医院一项心血管发病率、死亡率及危 险因素趋势的监测研究显示:冠心病发病率北京男性高居全国第二位,女性高居 全国第三位;危险因素是高血压、吸烟及血清胆固醇平均水平偏高,特别是在男 性人群。冠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危害患者健康和生命,降低其机 体机能和生活质量,巳成为康复体育的重要研究课题。 1、运动疗法对冠心病的作用及效果 运动疗法对冠心病有如下作用及效果:提高心肌利用氧的能力,降低心肌耗 氧;促进侧支循环形成,增加心肌供氧量;减轻冠心病危险因素的威胁;运动可 改善情绪,消除焦虑和抑郁。 冠心病患者在专业人员仔细阅病历,包括体格检查、精神状态和用药情况排 除禁忌证后,可进行运动疗法。运动疗法的措施必须考虑到运动方法的有效性和 安全性两个方面:一是要求有足够的强度、时间和频度、以对心血管和代谢系统 作用;二是直接关系到运动时心肌的需氧能力,即健身运动量必须是当达到运动 最高峰时和在运动肌肉不断提高氧的需要时,心肌的需氧量仍处于可以得到足够 的氧供应的范围之内。 2、运动项目 冠心病体育康复的运动措施通常以有氧运动为主,例如: (1)行走:是最好的运动方法之一,患者易于耐受。可按患者的能力选择 合适的速度,可在室外,也可在室行走。室内行走借助活动平板进行

(2)慢跑:要求患者的梅脱能力(是指运动时的耗氧量与安静时的耗氧量的比值。与安静时的能耗量相当)达到8梅脱以上。(3)游泳:是一种涉及到上、下肢的非负重性运动,适合于病情稳定的患者。其能量消耗与患者的游泳技能有关,熟练者的耗能相对要小些。(4)骑自行车:可于室内骑功率自行车,也可在室外进行(骑普通自行车)。其对心血管系统的要求较平板运动高。(5)跳绳:能耗要求高,不适合于功能较低者。(6)柔软体操:应用得当时,可获较好效果,特别适合于作为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结束后的整理活动。(7)其他:包括舞蹈、越野溜冰、划船等。3、运动负荷的确定(1)运动强度的确定:可用最大心率或最大耗氧量(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取的氧量)的百分比来表示。最佳节的运动强度是使达到最大心率的60%~80%或最大耗氧量的55%~75%。更大强度的训练产生的进一步效果有限,且可能产生有害的结果。(2)运动时间与频率的确定:运动时间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强度来确定。在以最大心率的70%的强度运动时,通常的运动时间为20~30min。身体较差的患者,每天3~5min的运动亦可产生效果。对于喜好较高强度运动的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将运动时间控制在10~15min内。在运动频率上,通常隔日1次,每周3次。有些研究提示了运动频率在心血管功能改善方面的重要性,而另一些研究则表明每周运动2次与每周5次在效果上并无显著差异。(3)运动过量:当在运动中出现不适感谢,或者出现心脏缺血性的症状时,应停止运动,运动中应携带心脏药物。(二)高血压的运动疗法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全国第三次高血压抽样调查显示,我国15岁以上人口高血压患病率为13.9%。一项10组人群研究表明,10年来这10组人群血压多呈增高趋势。其中,收缩压平均增高2~8mmHg,舒张压平均增高1~6mmHg;10组人群体重指数平均增加了0.5~2.0kg,这个数字可能
(2)慢跑:要求患者的梅脱能力(是指运动时的耗氧量与安静时的耗氧量 的比值。与安静时的能耗量相当)达到 8 梅脱以上。 (3)游泳:是一种涉及到上、下肢的非负重性运动,适合于病情稳定的患 者。其能量消耗与患者的游泳技能有关,熟练者的耗能相对要小些。 (4)骑自行车:可于室内骑功率自行车,也可在室外进行(骑普通自行车)。 其对心血管系统的要求较平板运动高。 (5)跳绳:能耗要求高,不适合于功能较低者。 (6)柔软体操:应用得当时,可获较好效果,特别适合于作为运动前的准 备活动和运动结束后的整理活动。 (7)其他:包括舞蹈、越野溜冰、划船等。 3、运动负荷的确定 (1)运动强度的确定:可用最大心率或最大耗氧量(心肺功能和肌肉利用 氧的能力达到本人极限水平时,单位时间所能取的氧量)的百分比来表示。最佳 节的运动强度是使达到最大心率的 60%~80%或最大耗氧量的 55%~75%。更大强 度的训练产生的进一步效果有限,且可能产生有害的结果。 (2)运动时间与频率的确定:运动时间要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运动强度 来确定。在以最大心率的 70%的强度运动时,通常的运动时间为 20~30min。身 体较差的患者,每天 3~5min 的运动亦可产生效果。对于喜好较高强度运动的身 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可将运动时间控制在 10~15min 内。 在运动频率上,通常隔日 1 次,每周 3 次。有些研究提示了运动频率在心血 管功能改善方面的重要性,而另一些研究则表明每周运动 2 次与每周 5 次在效果 上并无显著差异。 (3)运动过量:当在运动中出现不适感谢,或者出现心脏缺血性的症状时, 应停止运动,运动中应携带心脏药物。 (二) 高血压的运动疗法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据全国第三次高血压抽样调查显 示,我国 15 岁以上人口高血压患病率为 13.9%。一项 10 组人群研究表明,10 年来这 10 组人群血压多呈增高趋势。其中,收缩压平均增高 2~8mmHg,舒张压 平均增高 1~6 mmHg;10 组人群体重指数平均增加了 0.5~2.0kg,这个数字可能

显示出全国人民体重增加,也显示出高血压与饮食、体重增加、体力活动量不足、食盐过多及过度饮酒的因素密不可分。高血压病属慢性病,有的患者需要终生服药,而且目前所有的降压药物均伴有副作用,故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其中运动具有简单易行和费用小等优点,目前已成为轻型高血压的首选疗法之一,也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疗法。1.选择运动方法等张运动时收缩压(SP))升高,舒张压(DP)下降,从而平均血压升高不明显,未梢血管阻力变化不大:而等长运动时SP、DP及平均血压升高,未梢血管阻力增大甚至有诱发心功能不全和脑出血的危险。因此以降压升高为目的时宜做等张运动,如游泳、登山、骑自行车、跑步和步行等,其中以骑自行车、跑步和步行较为方便易行,步行运动几乎对所有的确高血压患者元首适用,即使高血压伴有心、肾、脑并发症者也能收到良好的疗效。慢跑运动对高血压一二期的临床高血压的患难与共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然疗法。不宜做等长运动(如静止用力气动作)。运动量的选择由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及频率3个因素决定,这是运动教育的主要内容。2.运动强度理想的运动强度用靶心率表示,一般为最大的心率的70%~80%(最大心率=180-年龄),安静时心率缓慢者(小于或等于60次/min)靶心率的计算公式为:靶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70%~85%)+休息心率。在此范围内的运动强度是安全有效的。3.运动持续时间运动持续时间分为3个阶段:①适应性活动,包括屈伸关节,缓慢增加运动量等,需要5~10min。②心肺耐力训练,是紧接着适应性活动进行的,这段时间运动心率达靶心率水平,一般运动应持续30~45min。但初次运动者心肺耐力不超过15~20min。③调理运动,是为了减轻运动后的不适,一般需要5~10min。如果不经调理运动而骤然停止运动,大量的血液滞留在四肢,导致心脏供血不足,会出现眩晕、心悸、恶心等不良反应。因此,运动持续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
显示出全国人民体重增加,也显示出高血压与饮食、体重增加、体力活动量不足、 食盐过多及过度饮酒的因素密不可分。 高血压病属慢性病,有的患者需要终生服药,而且目前所有的降压药物均伴 有副作用,故高血压的非药物治疗近年来引起人们的极大兴趣,其中运动具有简 单易行和费用小等优点,目前巳成为轻型高血压的首选疗法之一,也是高血压治 疗的基础疗法。 1. 选择运动方法 等张运动时收缩压(SP))升高,舒张压(DP)下降,从而平均血压升高不明 显,末梢血管阻力变化不大;而等长运动时 SP、DP 及平均血压升高,末梢血管 阻力增大甚至有诱发心功能不全和脑出血的危险。因此以降压升高为目的时宜做 等张运动,如游泳、登山、骑自行车、跑步和步行等,其中以骑自行车、跑步和 步行较为方便易行,步行运动几乎对所有的确高血压患者元首适用,即使高血压 伴有心、肾、脑并发症者也能收到良好的疗效。慢跑运动对高血压一二期的临床 高血压的患难与共者,尤其是中青年患者是一种行之有效的自然疗法。不宜做等 长运动(如静止用力憋气动作)。运动量的选择由运动强度、持续时间及频率 3 个因素决定,这是运动教育的主要内容。 2. 运动强度 理想的运动强度用靶心率表示,一般为最大的心率的 70%~80%(最大心率 =180-年龄),安静时心率缓慢者(小于或等于 60 次/ min)靶心率的计算公式为: 靶心率=(最大心率安静心率)×(70%~85%)+休息心率。在此范围内的运动 强度是安全有效的。 3. 运动持续时间 运动持续时间分为 3 个阶段:①适应性活动,包括屈伸关节,缓慢增加运动 量等,需要 5~10 min。②心肺耐力训练,是紧接着适应性活动进行的,这段时间 运动心率达靶心率水平,一般运动应持续 30~45 min。但初次运动者心肺耐力不 超过 15~20 min。③调理运动,是为了减轻运动后的不适,一般需要 5~10 min。 如果不经调理运动而骤然停止运动,大量的血液滞留在四肢,导致心脏供血不足, 会出现眩晕、心悸、恶心等不良反应。因此,运动持续时间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 况选择

4.运动频率运动频率指每周运动训练的次数。高血压患者的运动频率应大于或等于3次/周,每2次运动训练间隔的时间小于或等于2天,初开始运动者可以每周1次做起,适应后再酌情增加运动次数,逐渐达到预定频率。5.注意事项(1)在实施运动疗法前,首先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明确是否患者有运动受限疾病,适合何种运动项目。(2)要避免长时间静止站立,避免过度低头、用力、不要憨气。(3)不要进行强度太大和快速剧烈的运动,要循序渐进,锻炼前要做好热身运动,锻炼结束时要缓慢停下来。(4)如果运动后有头晕、胸闷、气短不想吃东西,睡眠不好、疲惫等现象,说明可能是运动量过大,要注意调整运动量:如果在减少运动后仍出现头晕、胸闷等不适症状,应该停止运动锻炼。必要时可到医院诊查以免发生意外。(5)一般运动后马上测脉搏,以110次/min为宜。(三)糖尿病的运动疗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据最新资料统计表明,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达8亿左右,我国目前约有1200万患者,患病率约为0.7%~1.1%。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西欧各国,糖尿病已成为继心脑血管病和肿瘤之后,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列为危害人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值得提出的是,在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体检报告单中,尿葡萄糖和蛋白质两项的阳性率达到2.23%,比国外学生尿检公布的阳性率0.7%高出3倍。这为我们如何保护下一代健康的重大问题上敲了警钟。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不能排除与当今物质生活过于丰富、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过剩及儿童体重超标有直接关系。近些年以身体运动、营养及饮食生活等生活习惯的改善,来预防和改善糖尿病已取得很好的效果。运动疗法的适应症和医疗检查运动疗法开始之前要进行全面检查,必须确诊糖尿病的控制状态良好,且没有进行性的合并症
4. 运动频率 运动频率指每周运动训练的次数。高血压患者的运动频率应大于或等于 3 次/周,每 2 次运动训练间隔的时间小于或等于 2 天,初开始运动者可以每周 1 次做起,适应后再酌情增加运动次数,逐渐达到预定频率。 5. 注意事项 (1)在实施运动疗法前,首先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明确是否患者有运动受 限疾病,适合何种运动项目。 (2)要避免长时间静止站立,避免过度低头、用力、不要憋气。 (3)不要进行强度太大和快速剧烈的运动,要循序渐进,锻炼前要做好热身 运动,锻炼结束时要缓慢停下来。 (4)如果运动后有头晕、胸闷、气短不想吃东西,睡眠不好、疲惫等现象, 说明可能是运动量过大,要注意调整运动量:如果在减少运动后仍出现头晕、胸 闷等不适症状,应该停止运动锻炼。必要时可到医院诊查以免发生意外。 (5)一般运动后马上测脉搏,以 110 次/ min 为宜。 (三) 糖尿病的运动疗法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内分泌代谢性疾病。据最新资料统计表 明,目前全世界糖尿病患者达 8 亿左右,我国目前约有 1200 万患者,患病率约 为 0.7%~1.1%。在发达国家如美国、日本、西欧各国,糖尿病巳成为继心脑血管 病和肿瘤之后,被世界卫生组织(WHO)以及国际糖尿病联盟(IDF)列为危害人 类健康的第三大杀手。值得提出的是,在北京市中小学生的体检报告单中,尿葡 萄糖和蛋白质两项的阳性率达到 2.23%,比国外学生尿检公布的阳性率 0.7%高 出 3 倍。这为我们如何保护下一代健康的重大问题上敲了警钟。这其中最主要的 原因,不能排除与当今物质生活过于丰富、饮食结构不合理、营养过剩及儿童体 重超标有直接关系。 近些年以身体运动、营养及饮食生活等生活习惯的改善,来预防和改善糖尿病巳 取得很好的效果。 运动疗法的适应症和医疗检查 运动疗法开始之前要进行全面检查,必须确诊糖尿病的控制状态良好,且没有 进行性的合并症

运动的种类和强度以胰岛素感受性为代表的锻炼效果是在3天内降低,1周内消失。此外,运动强度最好控制在中等以下强度,具体而言,坚持VO2max50%(50以下:脉搏120次/min,60~70岁:脉搏100次/min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每次10~30min(餐后、1~2次/日),每周3~5天以上。建议采用散步、放松慢跑、广播体操、骑自行车(附带测功率计)及游泳等全身肌肉参与的有氧运动。进行阻力运动时,负荷量要轻。糖尿病是生活习惯病的代表,要考虑到患者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穿插运动,如乘公共汽车时在前一站下车,然后步行到目的地。计步器等仪器有助于把握运动量,主动积极地进行运动治疗,入院患者复诊或其他患者初诊时进行检查,以10000步日(至少7500步)以上为目标。注意事项(1)须遵守饮食疗法,如不遵守饮食疗法,血糖将控制不佳。(2)以餐后运动为原则。(3)使用胰岛素者,运动前胰岛素应减量。长时间运动者,在运动前、中、后适当进食。运动中出现低血糖时,喝些饮料或温水葡萄糖。此外防止运动前、后低血糖的的食品以小甜饼、奶酪、牛奶为佳。(4)进行准备活动和整理运动等。(四)脂血症的运高动疗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向高脂、高糖和高热量变化,导致了疾病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HPL)是诱发冠冠心病、高血压及脑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对高脂血症的治疗显得越来越重要。药物和饮食控制固然可治疗及预防高脂血症,但长期服药不仅产生副作用,还增加经济负担,使患者难以长期坚持。采用低热量、低脂肪饮食引起体重及血脂的降低,其维持时间没有运动加饮食控制时间长。所以运动对治疗高脂血症显得更为重要。目前运动强度对血脂影响的观点尚不统一。有的观点认为训练强度对血浆脂蛋白水平享有变化不起作用。研究发现,运动强度与血HDL(密度脂蛋白)的改变呈显著负相差,即采用低或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会使血浆HDL水平升高;
运动的种类和强度 以胰岛素感受性为代表的锻炼效果是在 3 天内降低,1 周内消失。此外,运动强 度最好控制在中等以下强度,具体而言,坚持 VO2max 50%(50 以下:脉搏 120 次/ min ,60~70 岁:脉搏 100 次/ min 左右)的中等强度运动,每次 10~30 min(餐 后、1~2 次/日),每周 3~5 天以上。建议采用散步、放松慢跑、广播体操、骑自 行车(附带测功率计)及游泳等全身肌肉参与的有氧运动。进行阻力运动时,负 荷量要轻。 糖尿病是生活习惯病的代表,要考虑到患者的生活方式,指导患者在日常生活中 穿插运动,如乘公共汽车时在前一站下车,然后步行到目的地。计步器等仪器有 助于把握运动量,主动积极地进行运动治疗,入院患者复诊或其他患者初诊时进 行检查,以 10000 步日(至少 7500 步)以上为目标。 注意事项 (1)须遵守饮食疗法,如不遵守饮食疗法,血糖将控制不佳。 (2)以餐后运动为原则。 (3)使用胰岛素者,运动前胰岛素应减量。长时间运动者,在运动前、中、后 适当进食。运动中出现低血糖时,喝些饮料或温水葡萄糖。此外防止运动前、后 低血糖的的食品以小甜饼、奶酪、牛奶为佳。 (4)进行准备活动和整理运动等。 (四) 脂血症的运高动疗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饮食结构向高脂、高糖和高 热量变化,导致了疾病结构的改变。高脂血症(HPL)是诱发冠冠心病、高血压 及脑中风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人类的健康产生严重的危害,所以对高脂血症的治 疗显得越来越重要。药物和饮食控制固然可治疗及预防高脂血症,但长期服药不 仅产生副作用,还增加经济负担,使患者难以长期坚持。采用低热量、低脂肪饮 食引起体重及血脂的降低,其维持时间没有运动加饮食控制时间长。所以运动对 治疗高脂血症显得更为重要。 目前运动强度对血脂影响的观点尚不统一。有的观点认为训练强度对血浆脂 蛋白水平享有变化不起作用。研究发现,运动强度与血 HDL(密度脂蛋白)的 改变呈显著负相差,即采用低或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会使血浆 HDL 水平升高;

而高强度无氧运动会引起血浆HDL水平下降。高脂血症症患者的运动量应不低于每周4184kJ(1000kcal),运动太小不能引起机体代谢的改变及运动能力的提高;相反运动量太大,乳酸积累,机体容易疲劳,也可抑制脂蛋白代谢的酶活性,不能坚持持久,使之半途而废。现在认为改善脂代谢所需的运动强度约为40%~60%VO2max强度或60%~70%HRmax。运动频率为3~4次/周,每次持续时间为45~60min(准备活动5~10min、运动部分25~40min、结束活动5~10min),运动种类以散步、慢跑、游泳及骑自行车等有节奏的全身性运动为佳。一些放松性汉疗,如太极拳、气功等也有较好疗效。运动是否适宜可根据运动后脉率的恢复及主观感觉来判断,一般运动后5min内脉率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说明运动量偏小;如超过10min还不能恢复,则说明运动量过大。如运动中的出汗量适中,运动后感觉轻松愉快、食欲佳、睡眠好,说明运动量适宜;否则为运动量过大或过小
而高强度无氧运动会引起血浆 HDL 水平下降。高脂血症症患者的运动量应不低 于每周4184kJ (1000kcal),运动太小不能引起机体代谢的改变及运动能力的提高; 相反运动量太大,乳酸积累,机体容易疲劳,也可抑制脂蛋白代谢的酶活性,不 能坚持持久,使之半途而废。现在认为改善脂代谢所需的运动强度约为 40%~60% VO2max 强度或 60%~70% HRmax。运动频率为 3~4 次/周,每次持续时间为 45~60min(准备活动 5~10 min、运动部分 25~40 min、结束活动 5~10 min),运 动种类以散步、慢跑、游泳及骑自行车等有节奏的全身性运动为佳。一些放松性 汉疗,如太极拳、气功等也有较好疗效。运动是否适宜可根据运动后脉率的恢复 及主观感觉来判断,一般运动后 5min 内脉率恢复到运动前的水平,说明运动量 偏小;如超过 10min 还不能恢复,则说明运动量过大。如运动中的出汗量适中, 运动后感觉轻松愉快、食欲佳、睡眠好,说明运动量适宜;否则为运动量过大或 过小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酸性体质.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属相.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手掌运动保健操.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食物的寒热温凉.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人将死能看到什么.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秋季钓鱼有诀窍.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撳捏手指可治病.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民间疗法.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老年人掌运动量的诀窍.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老年痴呆.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健康饮食.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记忆障碍的判断.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华陀曰.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合理控制自己的食欲.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国外健康生活趣闻.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观人中知“面相”.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根据五行识性格.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动脉血压与脉搏的测定.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床的位置.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察颜观色.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五味对人体的影响.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腰肌劳损治疗操.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异常体味暗藏疾病.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饮酒者的注意点.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营养学.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怎样在运动中减肥.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增寿的诀窍.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真实年龄简单测.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治疗冻疮良方数则.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治疗阳痿食物疗.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治疗痔疮方法.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暑.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医辩证减肥.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医的精气神.doc
- 《运动、营养与保健》课程教学资源(文献资料)中医揭秘中国人的不同体质.doc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健美操》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2024-2025,1/2).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健美操》课程教学资源(授课教案,2024-2025,2/2).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南枝拳》课程授课教案.pdf
- 揭阳职业技术学院:《田径》课程授课教案(二).pd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