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2讲 状态空间建模

16.06第12讲 状态空间建模 John deyst 2003.10.1 今天的主题 1、N阶微分方程的状态空间模型 、传递函数的状态空间模型 3、举例

我们希望能够找到一种方法,能够从任意一个n阶线性定常的 般形式的微分方程组中构造出一个n维的状态空间模型。设输出量a (标量)与输入量r(标量)之间的关系由线性定常微分方程表示。 我们定义状态量为ω及其n-1阶导数 这样,我们就得到了n个状态量(与微分方程的阶次相同)。现 在我们对x求导,直到x(n-1)
!"# $%&' ()*+,-./# 0 123/4 56478394 5647:;?1 &@ 4A BC D EFGHI # 458JKL71M NO PDQ 1

我们也需要xn的导数,它是 这是我们从原始的微分方程中获得的。 接着,我们在状态定义中做替换 这样,我们可以获得n个状态量和输入量之间的一阶微分方程 可用向量矩阵符号表示如下
RST DUV EV WX,YH1 Z[N &@,\]^ EF_`YH # 4a394: _bc4defg>?hi1

而且,由于输出量是 由于我们已知A,B,C和D矩阵,则我们就能够确定状态空间 模型。 我们可以绘制出该系统的方框图,如下所示:
jk=l3/4V =lmn a deoGp& 1 _`qr/s<tuvhiw?x

例: 那么,这里就有二个状态量(二阶方程) 因此,由原始的微分方程,可得 向量/矩阵方程为 且输出量O=x1,因此
x yzE{G|}# 45}7 ~=WX_H c4deA k3/4 ~

现在,假设我们已知一个无零点的传递函数,而不是一个微分方 程,则 这恰好是原始微分方程的传递函数,因此我们可以立即得到这个 传递函数的状态空间模型。这可以从上面的部分导出! 但是,如果存在一个零点又将如何呢?举个例子。 将其分解成两个传递函数,其中的一个仅包含极点,而另一个仅 包含零点
MN2mn#j V# o EVWX~_`HE# 1E_` D/ VhN#h#1 C#C,#j# 1

第一个方框就可以简单地由我们之前讨论过的状态空间模型来 表示。然而,现在输出量是x的各阶导数的线性组合。尤其 因此,在时域内我们有 或者最终 因此,零点是由C矩阵的各个元素产生
#uG_` ¡¢=:£¤¥¦ § >?1¨jMN3/4V ©D$%+ª1«C ~N¬®| ¯°±² ~V=de©#³´µ¶1

例: 将G(s)分解成两个传递函数 对第一个方框,我们可以获得其状态空间模型,它的微分方程是 状态量定义为 则由微分方程 因此,我们的状态微分方程是
x # O#u_`YHC UV 4&@A o= ~ V

对于第二个方框,我们有 或者在时域内 因此 让我们通过方框图来研究本系统。 零点是由状态量x2向前反馈产生的,这种向前反馈的组合由矩 阵C产生
Ol}#u| ¯°N¬® ~ ·¸¦uv§¹º»<t1 V= 4 c£¼½µ¶Ec£¼½+ª=d eµ¶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6讲 S平面,极点和零点.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7讲 暂态响应特性和系统的稳定性.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8讲 主导极点(模态).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9讲 暂态性能和零点的作用.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5讲 稳态误差.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4讲 扰动和灵敏度.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讲 反馈控制简介.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3讲 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讲 概述.pdf
- 《空调制冷技术》第八章 吸收式制冷.ppt
- 《空调制冷技术》第四章 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ppt
- 《空调制冷技术》第二章 制冷剂与载冷剂.ppt
- 《空调制冷技术》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改善.ppt
- 《空调制冷技术》第二节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ppt
- 上海交通大学:《基本电路理论》第三章 线性定常电阻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3.7)具有对称性质的网络.pps
- 上海交通大学:《基本电路理论》第三章 线性定常电阻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3.6)含有受控电源的网络化简.pps
- 上海交通大学:《基本电路理论》电源转移.pps
- 上海交通大学:《基本电路理论》第三章 线性定常电阻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 §3.2 线性定常电阻性网络的直接分析法 §3.3 等效网络 §3.4 线性定常电阻器串、并联等连接的等效简化 §3.5 含独立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pps
-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课程总目录.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ppt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0讲 零点的作用.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4讲 Quanser模型和状态转移矩阵.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1讲 状态空间.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3讲 状态空间建模与传递函数矩阵.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9讲 状态空间的设计.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5讲 状态空间微分方程的解.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0讲 比例控制的作用.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8讲 可控性(续).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6讲 可控性.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2讲 根轨迹举例.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3讲 基于根轨迹的系统设计.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4讲 校正装置的设计.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5讲 校正装置的设计.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1讲 根轨迹规则.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30讲 Nyquist图举例.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6讲 频率响应分析.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8讲 映射(Cauchy)定理.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7讲 极坐标图.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32讲 增益裕量和相角裕量.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33讲 幅相平面和尼柯尔斯(Nichols)图.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