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9讲 暂态性能和零点的作用

16.06第9讲 暂态性能和零点的作用 Karen willcox 2003.924 今天的主题: 1、暂态响应性能指标 、零点的作用 阅读:5.1,52
1 16.06 第 9 讲 暂态性能和零点的作用 Karen Willcox 2003.9.24 今天的主题: 1、暂态响应性能指标 2、零点的作用 阅读:5.1,5.2

1简介 我们在上一讲中看到,很多系统的响应受某个特定模态的支配, 通常,对于航空航天系统,响应受到一对共轭复数极点的支配,利用 主导极点的概念,可以简化我们的设计问题,因为我们可以把注意力 集中在将这对主导极点配置在满意的位置上。注意,这就是我们用来 解决 Quansers问题的方法 2暂态响应性能指标 (a)首先假设响应受到离虚轴jo很近的一对复极点支配
2 1 简介 我们在上一讲中看到,很多系统的响应受某个特定模态的支配, 通常,对于航空航天系统,响应受到一对共轭复数极点的支配,利用 主导极点的概念,可以简化我们的设计问题,因为我们可以把注意力 集中在将这对主导极点配置在满意的位置上。注意,这就是我们用来 解决 Quansers 问题的方法。 2 暂态响应性能指标 (a) 首先假设响应受到离虚轴 jω 很近的一对复极点支配

插入图5.1
3 插入图 5.1

(b)参考图5.1,考虑如下定义 (i)调整时间,是指响应始终保持在稳态值附近的2%范 围以内所需的时间。 (i)PO是指稳态响应超调量的最大百分比。 PO (i)峰值时间Tn,是指响应达到最大值的时间 (iv)上升时间T,是指响应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4 (b) 参考图 5.1,考虑如下定义: (i) 调整时间Ts,是指响应始终保持在稳态值附近的 2%范 围以内所需的时间。 T s = (ii) P O. .是指稳态响应超调量的最大百分比。 P. . O = (iii) 峰值时间T p ,是指响应达到最大值的时间。 T p = (iv) 上升时间Tr,是指响应第一次达到稳态值的时间。 T r =

(c)性能指标 (i)PO仅仅依赖于z,已知z=cosφ,因此,为了避免超 调量过大,φ不能取接近90°的值。 [z通常取04-0.7(25%-5%)] (i)为了减小T (i)为了减小T和T
5 (c) 性能指标 (i) P O. .仅仅依赖于ζ ,已知ζ = cosϕ ,因此,为了避免超 调量过大,ϕ 不能取接近90o 的值。 [ζ 通常取 0.4~0.7(25%-5%)] (ii) 为了减小Ts (iii) 为了减小T p 和Tr:

3零点的作用 对于系统的极点以及它们在S平面的位置与系统响应之间的关 系,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但是系统的零点又如何呢?它们对系统的 响应又有何作用呢?这个问题对于设计尤其重要,因为通常当我们设 计控制器的时候,可以通过使用零点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你们将 在第二个实验中这样处理。 31零点是从哪儿来的? (a)可能是被控对象的一部分(航天飞机,人造卫星,Ⅹ-29A 来自动力学) 例:火箭的高度控制
6 3 零点的作用 对于系统的极点以及它们在 S 平面的位置与系统响应之间的关 系,我们已经讨论了很多。但是系统的零点又如何呢?它们对系统的 响应又有何作用呢?这个问题对于设计尤其重要,因为通常当我们设 计控制器的时候,可以通过使用零点来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你们将 在第二个实验中这样处理。 3.1 零点是从哪儿来的? (a) 可能是被控对象的一部分(航天飞机,人造卫星,X-29A ——来自动力学) 例:火箭的高度控制

(i)考虑控制模型的力矩,假设引擎的惯性力矩为零,并且θ 和δ很小: (i)对于空气动力使用Fn=CO,并且上式进行线性化处理 (i)计算δ和之间的传递函数: (我们必须通过θ闭环来使系统稳定)
7 (i) 考虑控制模型的力矩,假设引擎的惯性力矩为零,并且θ 和δ 很小: (ii) 对于空气动力使用F C n n = θ ,并且上式进行线性化处理: (iii) 计算δ 和θ 之间的传递函数: (我们必须通过θ 闭环来使系统稳定)

现在将火箭引擎的惯性考虑进去: i)(ⅱi)考虑控制模型的力矩和线性化: (i)计算δ和θ之间的传递函数: 式中b2=l2T/lg,且a2=lCn/I+l2)。 (b)可能是补偿(控制)器的一部分(通常如此) 如:PI控制:
8 现在将火箭引擎的惯性考虑进去: (ⅰ)~(ⅱ)考虑控制模型的力矩和线性化: (iii) 计算δ 和θ 之间的传递函数: 式中 2 2 / E b lT I = ,且 2 1 /( ) n E a lC I I = + 。 (b) 可能是补偿(控制)器的一部分(通常如此) 如:PI 控制: ( ) G s c =

(c)可能来自反馈通道 32开环零极点与闭环零极点之间的关系 C(s) R(s) T(s)的零点是: T()的极点是 例
9 (c) 可能来自反馈通道 3.2 开环零极点与闭环零极点之间的关系 ( ) ( ) ( ) C s T s R s = = z T s( )的零点是: z T s( )的极点是: 例: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5讲 稳态误差.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4讲 扰动和灵敏度.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讲 反馈控制简介.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3讲 控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讲 概述.pdf
- 《空调制冷技术》第八章 吸收式制冷.ppt
- 《空调制冷技术》第四章 制冷装置的换热设备.ppt
- 《空调制冷技术》第二章 制冷剂与载冷剂.ppt
- 《空调制冷技术》第三节 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的改善.ppt
- 《空调制冷技术》第二节 蒸气压缩式制冷的理论循环.ppt
- 上海交通大学:《基本电路理论》第三章 线性定常电阻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3.7)具有对称性质的网络.pps
- 上海交通大学:《基本电路理论》第三章 线性定常电阻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3.6)含有受控电源的网络化简.pps
- 上海交通大学:《基本电路理论》电源转移.pps
- 上海交通大学:《基本电路理论》第三章 线性定常电阻性网络的一般分析方法 §3.2 线性定常电阻性网络的直接分析法 §3.3 等效网络 §3.4 线性定常电阻器串、并联等连接的等效简化 §3.5 含独立电源网络的等效变换.pps
-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课程总目录.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绪论.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8章 组合变流电路.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7章 软开关技术.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6章 脉宽调(PWM)技术.ppt
- 西安交通大学:《电力电子技术 Power Electronics》课程教学资源(PPT课件讲稿)第5章 逆变电路.ppt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8讲 主导极点(模态).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7讲 暂态响应特性和系统的稳定性.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6讲 S平面,极点和零点.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2讲 状态空间建模.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0讲 零点的作用.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4讲 Quanser模型和状态转移矩阵.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1讲 状态空间.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3讲 状态空间建模与传递函数矩阵.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9讲 状态空间的设计.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5讲 状态空间微分方程的解.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0讲 比例控制的作用.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8讲 可控性(续).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16讲 可控性.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2讲 根轨迹举例.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3讲 基于根轨迹的系统设计.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4讲 校正装置的设计.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5讲 校正装置的设计.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1讲 根轨迹规则.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30讲 Nyquist图举例.pdf
- 麻省理工学院:《自动控制原理》课程教学资源(课件讲义)第26讲 频率响应分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