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章 不断创新 11.1 创新基础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4
文件大小:308.12K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章 不断创新 11.1 创新基础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11.1创新基础11.1.1什么是创新?参考资料:石头汤《伊索寓言》里的一个小故事给我们一个形像的解释: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么,就让他进去了。这个可怜人,这时请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石头汤?”厨娘说,“我想看看你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就答应了。穷人于是到路上抹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说,她给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了豌豆、薄荷、香菜。最后,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当然,您也许能猜到,这个可怜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如果这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锅肉汤。”会得到什么结果呢?结果是十分明显的,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力量!因此,伊索在故事结尾处总结道:“坚持下去,方法正确,你就能成功。”资料来源:http://www.blogchinese.com/m/vbitqqdgx/archives/2008/2008108102032.html讨饭估计人人都会,但是例子中穷人这样的讨饭方法,可能不多,他对讨饭方式的改革创新,既能填饱肚子,又维护了自己的面子。由此可见,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能够成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成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成为企业的发展之源,成为个人的进步阶梯。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尤其是IT类企业,一旦停止创新,就会被行业淘汰,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也正是这个道理。导读资料中提到的三个公司,都是从很小的公司中诞生的,有两个甚至是有在校生创建的(雅虎和Facebook),这三个公司目前都是业界赫赫有名的大公司,实际上公司并没有什么资源,产品就是一种服务,一种创新意识。对个人来说,创新的意义也非常重要,从升学、就业、购房、结婚、生儿育女到成就事业,整个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积累过程,是一个知识、财富的聚变过程,也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本节开头中的例子中,这个讨饭的非常创新的利用了人们的爱心,得到自己需要的美食。那么到底什么是创新呢?创新在当今世界是一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企业家、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学生、几乎都念念有词地创新。在英文中,创新(Innovation)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创新”和“innovation”的原词含义都是对旧事物的破除和创造新的事物。随着创新理论的发展,“创新”向更为广泛的范围应用扩展,不仅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包括体制与机制、经营管理和文化的创新,同时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哲学、社

11.1 创新基础 11.1.1 什么是创新? 参考资料:石头汤 《伊索寓言》里的一个小故事给我们一个形像的解释: 一个暴风雨的日子,有一个穷人到富人家讨饭。 “滚开!”仆人说,“不要来打搅我们。” 穷人说:“只要让我进去,在你们的火炉上烤干衣服就行了。”仆人以为这不需要花费什 么,就让他进去了。 这个可怜人,这时请厨娘给他一个小锅,以便他“煮点石头汤喝。” “石头汤?”厨娘说,“我想看看你怎样能用石头做成汤。”于是她就答应了。穷人于是 到路上拣了块石头洗净后放在锅里煮。 “可是,你总得放点盐吧。”厨娘说,她给他一些盐,后来又给了豌豆、薄荷、香菜。 最后,又把能够收拾到的碎肉末都放在汤里。 当然,您也许能猜到,这个可怜人后来把石头捞出来扔回路上,美美地喝了一锅肉汤。 如果这穷人对仆人说:“行行好吧!请给我一锅肉汤。”会得到什么结果呢?结果是十分明显 的,这就是创新思维的力量!因此,伊索在故事结尾处总结道:“坚持下去,方法正确,你 就能成功。” 资料来源: http://www.blogchinese.com/m/vbitqqdgx/archives/2008/2008108102032.html 讨饭估计人人都会,但是例子中穷人这样的讨饭方法,可能不多,他对讨饭方式的改革 创新,既能填饱肚子,又维护了自己的面子。由此可见,创新是非常重要的,甚至能够成为 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成为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成为企业的发展之源,成为个人 的进步阶梯。 对于企业来说,创新是企业的生命,只有不断创新,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尤其是 IT 类企业,一旦停止创新,就会被行业淘汰,所谓的“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人优我新”也正是这个道理。导读资料中提到的三个公司,都是从很小的公司中诞生的,有 两个甚至是有在校生创建的(雅虎和 Facebook),这三个公司目前都是业界赫赫有名的大公 司,实际上公司并没有什么资源,产品就是一种服务,一种创新意识。 对个人来说,创新的意义也非常重要,从升学、就业、购房、结婚、生儿育女到成就事 业,整个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复杂的积累过程,是一个知识、财富的聚变过程, 也是一个创新、创造的过程。本节开头中的例子中,这个讨饭的非常创新的利用了人们的爱 心,得到自己需要的美食。 那么到底什么是创新呢? 创新在当今世界是一个出现频率非常高的词,企业家、政府官员、大学教授、学生、几 乎都念念有词地创新。在英文中,创新(Innovation)起源于拉丁语,它原意有三层含义: 第一,更新;第二,创造新的东西;第三,改变。 “创新”和“innovation”的原词含义都是对旧事物的破除和创造新的事物。随着创新 理论的发展,“创新”向更为广泛的范围应用扩展,不仅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也包括 体制与机制、经营管理和文化的创新,同时覆盖自然科学、工程技术、人文艺术、哲学、社

会科学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创新活动。在这些领域,“创新”一词所表达的内涵应该是其原词本义。一个产品创新,就是生产一种新的产品,要采取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是对产品制造流程的改进:要开辟市场,采取与众不同的方法,就是市场开拓创新:要采用新的生产要素,就是要素创新。对创新我们有多方面的理解,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叫创新,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叫创新,想别人没想的东西也叫创新。我们有的东西之所以叫它创新,就是因为它改善了我们的工作质量,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有的是因为它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有的是因为它巩固了我们的竞争地位,有的是对我们经济,对社会、对技术产生了根本影响。所以我们叫它创新,但是创新不一定非得是全新的东西,把旧的东西以新的形式包装一下,可以叫做创新。把旧东西翻新叫创新,把总量不变改变结构叫创新,结构不变改变总量叫创新。创新到处有,创新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肯发现,创新无处不在!11.1.2创新的种类提起创新,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其实远不止这些。创新主要有七种:1.思维创新。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既然这个时代呼唤创新,那么“方丈高楼平地起”,思维创新可谓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难的创新,有句广告语说的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远”,“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说明思维创新的重要性,以及一切创新的纲要地位。我们举一个案例,两个推销人员到一个岛上去推销鞋。一个推销员到了岛上之后,气得不得了,就发现这个岛屿上每个人都是赤着脚没有穿鞋的。他气铵了,没有穿鞋的,推销鞋怎么行,这个岛屿上是没有穿鞋的习惯的。马上发电报回去,鞋不要运来了,这个岛上没有销路的,每个人都不穿鞋,这是第一个推销员。第二个推销员来了,高兴得几乎昏过去了,不得了,这个岛屿上鞋的销售市场太大了,每一个人都不穿鞋啊,要是一个人穿一双鞋那要销出多少双鞋出去,马上打电报,赶快空运鞋。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思维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任何人都不要封闭自己的思想。头脑风暴会就某一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主意),定的目标是1小时内想出100个。原来以为至多能想出50个,结果却是103个。思维成定势,就会严重阻碍创新,有些企业提出,不换脑筋就换人,也是这个道理,有些公司不断招募新的人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期望其带来新观念、新思维,不断创新。2.产品(服务)创新。产品创新是指将新产品、新工艺、新的服务成功引入市场,以实现商业价值。如果企业推出的新产品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带来商业价值,那就算不上真正的创新。产品创新通常包括技术上的创新,但是产品创新不限于技术创新,因为新材料、新工艺、现有技术的组合和新应用都可以实现产品创新。在国内摩托车制造行业,宗申和隆鑫等摩托车生产企业,基于日本摩托车的整体产品设计架构上,进行了模块化结构设计的产品创新。这种模块化结构的产品设计,使得建立专业化的零部件供应商网络成为现实,非常利于零部件成本的降低和质量改进。借助于这种创新,中国的摩托车出口迅速增加,目前份额约占全球生产量的50%。对此,麦肯锡有专文介绍,并指出这种模块化产品设计非常值得西方公司学习研究。3.技术创新。主要是指生产工艺、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技术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革新,而发明就是创造出新事物。比如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而后人制造的波音747等先进飞机,就是对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进行了技术创新

会科学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中的创新活动。在这些领域,“创新”一词所表达的内涵应该是 其原词本义。一个产品创新,就是生产一种新的产品,要采取一种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 是对产品制造流程的改进;要开辟市场,采取与众不同的方法,就是市场开拓创新;要采用 新的生产要素,就是要素创新。 对创新我们有多方面的理解,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叫创新,做别人没做过的事叫创新,想 别人没想的东西也叫创新。我们有的东西之所以叫它创新,就是因为它改善了我们的工作质 量,改善了我们的生活质量,有的是因为它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有的是因为它巩固了我 们的竞争地位,有的是对我们经济,对社会、对技术产生了根本影响。所以我们叫它创新, 但是创新不一定非得是全新的东西,把旧的东西以新的形式包装一下,可以叫做创新。把旧 东西翻新叫创新,把总量不变改变结构叫创新,结构不变改变总量叫创新。创新到处有,创 新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肯发现,创新无处不在! 11.1.2 创新的种类 提起创新,人们往往想到的是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其实远不止这些。创新主要有七种: 1.思维创新。 思维创新是一切创新的前提。既然这个时代呼唤创新,那么“万丈高楼平地起”,思维 创新可谓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难的创新,有句广告语说的好:“思想有多远,我们就能走多 远”,“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说明思维创新的重要性,以及一切创新的纲要地位。 我们举一个案例,两个推销人员到一个岛屿上去推销鞋。一个推销员到了岛屿上之后, 气得不得了,就发现这个岛屿上每个人都是赤着脚没有穿鞋的。他气馁了,没有穿鞋的,推 销鞋怎么行,这个岛屿上是没有穿鞋的习惯的。马上发电报回去,鞋不要运来了,这个岛上 没有销路的,每个人都不穿鞋,这是第一个推销员。第二个推销员来了,高兴得几乎昏过去 了,不得了,这个岛屿上鞋的销售市场太大了,每一个人都不穿鞋啊,要是一个人穿一双鞋, 那要销出多少双鞋出去,马上打电报,赶快空运鞋。 同样一个问题,不同的思维得出的结论是不同的。任何人都不要封闭自己的思想。头脑 风暴会就某一问题提出解决办法(主意),定的目标是 1 小时内想出 100 个。原来以为至多 能想出 50 个,结果却是 103 个。思维成定势,就会严重阻碍创新,有些企业提出,不换脑 筋就换人,也是这个道理,有些公司不断招募新的人才,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期望其带来新观 念、新思维,不断创新。 2.产品(服务)创新。 产品创新是指将新产品、新工艺、新的服务成功引入市场,以实现商业价值。如果企业 推出的新产品不能为企业带来利润,带来商业价值,那就算不上真正的创新。产品创新通常 包括技术上的创新,但是产品创新不限于技术创新,因为新材料、新工艺、现有技术的组合 和新应用都可以实现产品创新。 在国内摩托车制造行业,宗申和隆鑫等摩托车生产企业,基于日本摩托车的整体产品设 计架构上,进行了模块化结构设计的产品创新。这种模块化结构的产品设计,使得建立专业 化的零部件供应商网络成为现实,非常利于零部件成本的降低和质量改进。借助于这种创新, 中国的摩托车出口迅速增加,目前份额约占全球生产量的 50%。对此,麦肯锡有专文介绍, 并指出这种模块化产品设计非常值得西方公司学习研究。 3.技术创新。 主要是指生产工艺、方式、方法等方面的创新。技术创新就是在原有基础上进行革新, 而发明就是创造出新事物。比如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而后人制造的波音 747 等先进飞机, 就是对莱特兄弟发明的飞机进行了技术创新

从计算机的角度来讲,技术创新是指根据现有科学成果,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在技术层面上有突破性进展。如开发一种新软件,推出一款功能更为强大的软件版本,制造出速度更快容量更大的CPU、显卡、硬盘等。通过加工工艺的改进,降低硬件制造成本,也是技术创新。4.组织和机制创新。主要是指企业环境或个人环境方面的创新,其中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是机体所处氛围。组织与制度创新主要有三种:(1)以组织结构为重点的变革和创新,如重新划分或合并部门,流程改造,改变岗位及岗位职责,调整管理幅度。(2)以人为重点的变革和创新。即改变员工的观念和态度,知识的变革、态度的变革、个人行为乃至整个群体行为的变革。通用电气总裁韦尔奇执政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革这部老机器。有一个部门主管工作很得力,所在部门连续几年盈利,但韦尔奇认为可以干的更好。这位主管不理解,韦尔奇建议其休假一个月:放下一切,等你再回来时,变得就像刚接下这个职位,而不是已经做了4年。休假之后,这位主管果然调整了心态,象换了个人似的。(3)以任务和技术为重点,任务重新组合分配,更新设备、技术创新,达到组织创新的目的。5.管理创新。是指管理对象、管理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是基于新的管理思想、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改变企业的管理流程、业务运作流程和组织形式。企业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战略规划、资本预算、项目管理、绩效评估、内部沟通、知识管理。企业的业务运作流程有产品开发、生产、后勤、采购和客户服务等。通过管理模式创新,企业可以解决主要的管理问题,降低成本和费用,提高效率,增加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挖掘管理模式创新的机会可通过:和本行业以外的企业进行标杆对比;挑战行业或本企业内普遍接受的成规定式,重新思考目前的工作方式,寻找新的方式方法,突破“不可能”“行不通”的思维约束:关注日常运作中出现的问题事件,思考如何把这些问题变成管理模式创新的机会:反思现有工作的相关尺度,如该做什么、什么时间完成和在哪里完成等。持续的管理模式创新可以使企业自身成为有生命、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学习型组织。6.营销创新。所谓营销创新就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企业自身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求营销要素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非要求一定要有创造发明,只要能够适应环境,赢得消费者的心理且不触犯法律、法规和通行贯例,同时能被企业所接受,那么这种营销创新即是成功的。还需要说明的是,能否最终实现营销目标,不是衡量营销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电子商务模式的开启,是营销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7.商业模式创新。是指企业及其成员的言和行方面的创新,是一个较广的论题。所谓商业模式是指对企业如何运作的描述。好的商业模式应该能够回答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几个经典问题:谁是我们的客户?客户认为什么对他们最有价值?我们在这个生意中如何赚钱?我们如何才能以合适的成本为客户提供价值?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要成功对现有商业模式的要素加以改变,最终公司在为顾客提供价值方面有更好的业绩表现。以苹果公司iPod产品为例,苹果公司虽是计算机界的先驱却应该来说是MP3播放器市场的后辈,然而苹果除了提供了不俗的MP3播放器产品以外,还成功的构建了企业的经济生态系统。在推出硬件的同时,苹果公司还联合唱片公司等内容提供商,配合易用的iTunes软件推出了便宜、便捷的音乐下载服务。用户可以选择下载音乐专辑中的单曲,而无需为整张专辑付费。苹果公司没有重新发明MP3,依靠商业模式的创新,苹果在美国市场取得了

从计算机的角度来讲,技术创新是指根据现有科学成果,对计算机软件和硬件在技术层 面上有突破性进展。如开发一种新软件,推出一款功能更为强大的软件版本,制造出速度更 快容量更大的 CPU、显卡、硬盘等。通过加工工艺的改进,降低硬件制造成本,也是技术 创新。 4.组织和机制创新。 主要是指企业环境或个人环境方面的创新,其中包括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两个方面,是 机体所处氛围。组织与制度创新主要有三种: (1)以组织结构为重点的变革和创新,如重新划分或合并部门,流程改造,改变岗位 及岗位职责,调整管理幅度。 (2)以人为重点的变革和创新。即改变员工的观念和态度,知识的变革、态度的变革、 个人行为乃至整个群体行为的变革。通用电气总裁韦尔奇执政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改革这部 老机器。有一个部门主管工作很得力,所在部门连续几年盈利,但韦尔奇认为可以干的更好。 这位主管不理解,韦尔奇建议其休假一个月:放下一切,等你再回来时,变得就像刚接下这 个职位,而不是已经做了 4 年。休假之后,这位主管果然调整了心态,象换了个人似的。 (3)以任务和技术为重点,任务重新组合分配,更新设备、技术创新,达到组织创新 的目的。 5.管理创新。 是指管理对象、管理机构、管理信息系统、管理方法等方面的创新。管理模式创新是基 于新的管理思想、管理原则和管理方法,改变企业的管理流程、业务运作流程和组织形式。 企业的管理流程主要包括战略规划、资本预算、项目管理、绩效评估、内部沟通、知识管理。 企业的业务运作流程有产品开发、生产、后勤、采购和客户服务等。通过管理模式创新,企 业可以解决主要的管理问题,降低成本和费用,提高效率,增加客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挖掘管理模式创新的机会可通过:和本行业以外的企业进行标杆对比;挑战行业或本企 业内普遍接受的成规定式,重新思考目前的工作方式,寻找新的方式方法,突破“不可能”、 “行不通”的思维约束;关注日常运作中出现的问题事件,思考如何把这些问题变成管理模 式创新的机会;反思现有工作的相关尺度,如该做什么、什么时间完成和在哪里完成等。持 续的管理模式创新可以使企业自身成为有生命、能适应环境变化的学习型组织。 6.营销创新。 所谓营销创新就是根据营销环境的变化情况,并结合企业自身资源条件和经营实力,寻 求营销要素在某一方面或某一系列的突破或变革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并非要求一定要有 创造发明,只要能够适应环境,赢得消费者的心理且不触犯法律、法规和通行贯例,同时能 被企业所接受,那么这种营销创新即是成功的。还需要说明的是,能否最终实现营销目标, 不是衡量营销创新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电子商务模式的开启,是营销创新的一个典型案例。 7.商业模式创新。 是指企业及其成员的言和行方面的创新,是一个较广的论题。所谓商业模式是指对企业 如何运作的描述。好的商业模式应该能够回答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的几个经典问题:谁是我 们的客户?客户认为什么对他们最有价值?我们在这个生意中如何赚钱?我们如何才能以 合适的成本为客户提供价值?商业模式的创新就是要成功对现有商业模式的要素加以改变, 最终公司在为顾客提供价值方面有更好的业绩表现。 以苹果公司 iPod 产品为例,苹果公司虽是计算机界的先驱却应该来说是 MP3 播放器市 场的后辈,然而苹果除了提供了不俗的 MP3 播放器产品以外,还成功的构建了企业的经济 生态系统。在推出硬件的同时,苹果公司还联合唱片公司等内容提供商,配合易用的 iTunes 软件推出了便宜、便捷的音乐下载服务。用户可以选择下载音乐专辑中的单曲,而无需为整 张专辑付费。苹果公司没有重新发明 MP3,依靠商业模式的创新,苹果在美国市场取得了

巨大的商业成功。总之,创新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阔的名词,是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是个人或组织都值得研究的课题,是成长意识的本能体现。11.1.3知识与创新知识到底是什么,目前仍然有争议。现在我国对知识的定义一般是从哲学角度作出的,如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知识”条目是这样表述的:“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产物。它来源于外部世界,所以知识是客观的: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表征,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反映活动而产生的。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历了石器、铜器、铁器和机器四个时代。其中仅有400多年历史的机器时代又可分为动力机、自动机和智能机三个阶段,并对应着三次大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这三次革命都表现为知识的创新、智力的飞跃,都是知识和智力推进了生产工具的更新与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在今天以计算机为标志的智能机阶段,知识和智力的作用已成为根本性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世界正出现这样的发展格局,那就是政治军事实力的较量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取决于知识的进步和科技的突破。知识经济成长为21世纪的主导经济,已成为必然趋势。知识经济的创新速度与突破方向将决定经济竞争的成败,从而改变过去那种以自然资源和金钱资本的总量决定经济发展格局的旧模式。现在,知识不仅是力量,而且是可以创造和改变历史的力量。谁掌握了知识创新的主动权,谁占领了科技突破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未来世纪的文明进程中掌握优先权、主动权和决定权。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知识的创新和利用为核心、以信息的传播和加工为特征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的积累、创新、利用、传播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1)知识积累的进度加快。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当代基础学科已有500个以上重要专业,科学技术有400多种专业领域。当今世界上拥有不同书籍3000多方种,每年新出版书籍20万种,出版重要期刊2万多种,发表科学论文500余万篇,登记创造发明专利30余万件,科技文献每年以12.5%的速度增长。(2)知识总量翻一番的时间缩短。如果把公元1750年人类知识量算作2倍的话,1900年增加到4倍,1950年增加到8倍,1960年增加到16倍。科学家预言,到2050年世界科技知识总量将为现在的50倍。(3)知识结构老化的过程加速。18世纪老化的周期为80-90年,19世纪缩短为30年,近50年来又缩短为25年。(4)知识传播手段更新。计算机的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信息高速公路的加速建设,使人际间的信息交往关系发生革命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的前进步伐,如何在无限的知识海洋中获得必要的、有效的知识,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知识结构,就成为一个突出问题。在“知识爆炸”时代,一个人要掌握人类发现的全部知识,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而且也没有这个必要。一个人头脑中拥有的知识和信息的多寡,不能直接表明他的知识结构水平高低和创新能力的大小

巨大的商业成功。总之,创新是一个内涵深刻、外延广阔的名词,是各行各业各个领域、是 个人或组织都值得研究的课题,是成长意识的本能体现。 11.1.3 知识与创新 知识到底是什么,目前仍然有争议。现在我国对知识的定义一般是从哲学角度作出的, 如在《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中“知识”条目是这样表述的:“所谓知识,就它反映的内 容而言,是客观事物的属性与联系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就它的反映活 动形式而言,有时表现为主体对事物的感性知觉或表象,属于感性知识,有时表现为关于事 物的概念或规律,属于理性知识。” 从这一定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知识是主客体相互统一的产物。它来源于外部世界,所以 知识是客观的;但是知识本身并不是客观现实,而是事物的特征与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 客观事物的一种主观表征,知识是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基础上,通过人脑的反映活动而产生 的。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历了石器、铜器、铁器和机器四个时代。其中仅有 400 多年 历史的机器时代又可分为动力机、自动机和智能机三个阶段,并对应着三次大的科技革命和 产业革命。 这三次革命都表现为知识的创新、智力的飞跃,都是知识和智力推进了生产工具的更新 与生产方式的变革。而在今天以计算机为标志的智能机阶段,知识和智力的作用已成为根本 性的推动力量,科学技术已成为第一生产力。世界正出现这样的发展格局,那就是政治军事 实力的较量取决于经济的发展,而经济的发展又取决于知识的进步和科技的突破。知识经济 成长为 21 世纪的主导经济,已成为必然趋势。 知识经济的创新速度与突破方向将决定经济竞争的成败,从而改变过去那种以自然资源 和金钱资本的总量决定经济发展格局的旧模式。现在,知识不仅是力量,而且是可以创造和 改变历史的力量。谁掌握了知识创新的主动权,谁占领了科技突破的制高点,谁就能在未来 世纪的文明进程中掌握优先权、主动权和决定权。 知识经济是以智力资源为基础、以知识的创新和利用为核心、以信息的传播和加工为特 征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的积累、创新、利用、传播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 (1)知识积累的进度加快。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当代基础学科已有 500 个以上 重要专业,科学技术有 400 多种专业领域。当今世界上拥有不同书籍 3000 多万种,每年新 出版书籍 20 万种,出版重要期刊 2 万多种,发表科学论文 500 余万篇,登记创造发明专利 30 余万件,科技文献每年以 12.5%的速度增长。 (2)知识总量翻一番的时间缩短。如果把公元 1750 年人类知识量算作 2 倍的话,1900 年增加到 4 倍,1950 年增加到 8 倍,1960 年增加到 16 倍。科学家预言,到 2050 年世界科 技知识总量将为现在的 50 倍。 (3)知识结构老化的过程加速。18 世纪老化的周期为 80-90 年,19 世纪缩短为 30 年, 近 50 年来又缩短为 25 年。 (4)知识传播手段更新。计算机的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信息高速公路的加速建 设,使人际间的信息交往关系发生革命性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适应信息社会的前进步 伐,如何在无限的知识海洋中获得必要的、有效的知识,形成有利于创新的知识结构,就成 为一个突出问题。 在“知识爆炸”时代,一个人要掌握人类发现的全部知识,已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而且 也没有这个必要。一个人头脑中拥有的知识和信息的多寡,不能直接表明他的知识结构水平 高低和创新能力的大小

已到末页,全文结束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