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坚持道德 12.3 如何对待潜规则

12.3如何对待潜规则潜规则,是相对于元规则、明规则而言的。顾名思义,就是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约定成俗的、但是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创造潜规则这一概念的吴思先生说:所谓的潜规则,便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中国社会运行的规矩。潜规则,既不公开,也不透明,也决不会将它的规则内容知于他人,但是,其规则的内容谁都明白,它比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还要厉害,还要严厉,人们都在默默恪守、心照不宣地维护它。谁不遵循这种规则,谁就会受到这种规则的排斥、惩罚,潜规则很具有杀伤力,一般人都很是惧怕这种潜规则,相互牵制。你必须要学会它、尊重它、实施它,不然你就根本进入不了你想进入的这个圈中,即便进入也会发现自已无法生存,无法为这个圈子所认同,很快就会被这个圈所抛弃。潜规则具有如下特点:。潜规则是人们私下认可的行为约束。这种行为约束,依据当事人双方(各方)给对方带来利益或者给对方带来的伤害能·力,在社会行为主体的互动中自发形成,可以使互动各方的冲突减少,降低交易成本。·所谓约束,就是行为越界必将招致报复,对这种厉害后果的共识,强化了互动各方对彼此行为的预期稳定性。·这种在实际上得到遵从的规矩,背离了正义观念或正式制度规定,侵犯了主流意识形态或正式制度所维护的利益,因此不得不以隐蔽的形式存在,当事人对隐蔽形式本身也有明确的认可。·通过这种隐蔽,当事人将正式规则的代表屏蔽于局部互动之外,或者,将代表拉入私下交易之中,凭借这种私下的规则替换,获取正式规则所不能提供的利益。其实简单的来讲,所谓潜规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指通过不正当的手段,例如行贿、威胁等来获取规则允许以外利益,或者打败竞争对手;二是在职场上一种默认的妥协规则,彼此一种心照不宣的互相照顾,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潜规则一般都是社会上的负面因素,是不能被规则所允许的不正当手段,如果是正当的手段,就是规则规定允许的了。潜规则容易对社会产生危害,所以要消灭规则。首先,有一些“潜规则”有合理的地方,例如工作场景工作方式的约束,工作中优秀工作人员评选等,对于这种合理潜规则,可以利用标准的规则来引导它们,使之成为合理的规则。合理的地方“露出表面”,大家共同遵守,不要合理的和不合理的都“潜”下去。例如,在年终先进人员的评选中,假如10个人中选出3个今年工作最优秀的员工作为先进,其中甲乙可能确实是今年非常优秀的人员,而内的工作比丁优秀,但是内却连续两年得过优秀,丁工作表现居于中间,但是却3年没得过优秀,这个时候大家很有可能考虑把丁作为优秀。在制订出合理的考核手段和方案之前,这就是一个潜规则。但是可以制订出考虑以前优秀因素的目标考核方案,来平衡优秀的选择方法,促使潜规则成为明规则,来更好的激励员工。其次,要将潜规则消灭于萌芽之中,对于一个组织或社会的管理者而言,那些“不露在表面”的,就要让它总也露不出来,灭其于初始状态,等这些个“潜规则”大行其道,那就晚了。一个简单的事例,比如说公共场合禁止抽烟的问题。如果是从一开始就严格禁止,那么很快大家树立这个意识,那么就容易用规则来引导它。比如在一些国家中,由于严格禁止在公共场合抽烟,因此,惩罚力度也很大,形成了一个社会的认可。但是在一些国家,比如我
12.3 如何对待潜规则 潜规则,是相对于元规则、明规则而言的。顾名思义,就是看不见的、明文没有规定的、 约定成俗的、但是却又是广泛认同、实际起作用的、人们必须遵循的一种规则。创造潜规则 这一概念的吴思先生说:所谓的潜规则,便是隐藏在正式规则之下、却在实际上支配着中国 社会运行的规矩。 潜规则,既不公开,也不透明,也决不会将它的规则内容知于他人,但是,其规则的内 容谁都明白,它比明文规定的规章制度还要厉害,还要严厉,人们都在默默恪守、心照不宣 地维护它。谁不遵循这种规则,谁就会受到这种规则的排斥、惩罚,潜规则很具有杀伤力, 一般人都很是惧怕这种潜规则,相互牵制。你必须要学会它、尊重它、实施它,不然你就根 本进入不了你想进入的这个圈中,即便进入也会发现自己无法生存,无法为这个圈子所认同, 很快就会被这个圈所抛弃。潜规则具有如下特点: 潜规则是人们私下认可的行为约束。 这种行为约束,依据当事人双方(各方)给对方带来利益或者给对方带来的伤害能 力,在社会行为主体的互动中自发形成,可以使互动各方的冲突减少,降低交易成 本。 所谓约束,就是行为越界必将招致报复,对这种厉害后果的共识,强化了互动各方 对彼此行为的预期稳定性。 这种在实际上得到遵从的规矩,背离了正义观念或正式制度规定,侵犯了主流意识 形态或正式制度所维护的利益,因此不得不以隐蔽的形式存在,当事人对隐蔽形式 本身也有明确的认可。 通过这种隐蔽,当事人将正式规则的代表屏蔽于局部互动之外,或者,将代表拉入 私下交易之中,凭借这种私下的规则替换,获取正式规则所不能提供的利益。 其实简单的来讲,所谓潜规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指通过不正当的 手段,例如行贿、威胁等来获取规则允许以外利益,或者打败竞争对手;二是在职场上一种 默认的妥协规则,彼此一种心照不宣的互相照顾,以获取不正当的利益。潜规则一般都是社 会上的负面因素,是不能被规则所允许的不正当手段,如果是正当的手段,就是规则规定允 许的了。潜规则容易对社会产生危害,所以要消灭规则。 首先,有一些“潜规则”有合理的地方,例如工作场景工作方式的约束,工作中优秀工 作人员评选等,对于这种合理潜规则,可以利用标准的规则来引导它们,使之成为合理的规 则。合理的地方“露出表面”,大家共同遵守,不要合理的和不合理的都“潜”下去。 例如,在年终先进人员的评选中,假如 10 个人中选出 3 个今年工作最优秀的员工作为 先进,其中甲乙可能确实是今年非常优秀的人员,而丙的工作比丁优秀,但是丙却连续两年 得过优秀,丁工作表现居于中间,但是却 3 年没得过优秀,这个时候大家很有可能考虑把丁 作为优秀。在制订出合理的考核手段和方案之前,这就是一个潜规则。但是可以制订出考虑 以前优秀因素的目标考核方案,来平衡优秀的选择方法,促使潜规则成为明规则,来更好的 激励员工。 其次,要将潜规则消灭于萌芽之中,对于一个组织或社会的管理者而言,那些“不露在 表面”的,就要让它总也露不出来,灭其于初始状态,等这些个“潜规则”大行其道,那就 晚了。 一个简单的事例,比如说公共场合禁止抽烟的问题。如果是从一开始就严格禁止,那么 很快大家树立这个意识,那么就容易用规则来引导它。比如在一些国家中,由于严格禁止在 公共场合抽烟,因此,惩罚力度也很大,形成了一个社会的认可。但是在一些国家,比如我

国,虽然甚至有相关立法要求公共场合禁止抽烟,但是由于惩罚力度不够,一些酒店为了吸引顾客等原因,一些公共场合抽烟的潜规则横行,现在要一下子消灭就非常困难了。在国内,还有一些现象,例如中国式过马路、闯黄灯、城市中养宠物等,都是属于这种情况,“潜规则”大行其道,并且深入人心,取消这些“潜规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再次,消灭潜规则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权力拥有者,要能够抑制住对利益的渴望,提高自身的素养,能够做到独善其身,不按“潜规则”做事。在中国,吃回扣历来是各行各业的一个重大“潜规则”,每个组织,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采购部门一直是非常吃香的一个部门,尽管政府或者企业采取了种种手段、方法来防止这种现象,但是却一直无法遇止。尤其是政府采购,温家宝总理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一个1000元的打印机,走完政府采购流程到了使用部门手中,可能要五六千元,国家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来防止采购腐败、防止回扣,然而却防不胜防。最近几年高铁建设中,采购中的回扣更是令人吃惊,一个纸抽盒价格达上千元。最有名的是宣传片的回扣事件,也导致了大批铁道部官员落马。最后,要想消灭潜规则,需要整个社会一齐努力,要大张旗鼓地提倡规则意识,坚决反对“潜规则”意识。建立一个依法办事的社会制度,将政府办事流程公开化、透明化,消除社会阴暗的一面。合理建立社会规则,让潜规则无处遁形,这样才能最终消灭潜规则。对于新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讲,要认识到社会潜规则的存在,但是更重要的事,不能总是依赖于潜规则办事,也不要让潜规则来主室了你的思想。毕竞潜规则不是社会的主流,也不是历史发展的方向,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够在职场中长久立足。不要因为遭受到一两件不公平的事情,就对社会产生了敌视,仇恨的心情。正确的调整自己,在社会中找到符合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依靠潜规则来获取的成就毕竞不是心安理得,没有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只有通过自己努力,在正能量的帮助下,获取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成就。本章开头的导读案例中,所阐述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并不是代表了整个社会,而且这些问题社会已经意识到了,这说明社会也在变革中,在不断的改进,潜规则越来越不被人接受,必将逐渐的消亡
国,虽然甚至有相关立法要求公共场合禁止抽烟,但是由于惩罚力度不够,一些酒店为了吸 引顾客等原因,一些公共场合抽烟的潜规则横行,现在要一下子消灭就非常困难了。 在国内,还有一些现象,例如中国式过马路、闯黄灯、城市中养宠物等,都是属于这种 情况,“潜规则”大行其道,并且深入人心,取消这些“潜规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再次,消灭潜规则的重要条件之一是,权力拥有者,要能够抑制住对利益的渴望,提高 自身的素养,能够做到独善其身,不按“潜规则”做事。 在中国,吃回扣历来是各行各业的一个重大“潜规则”,每个组织,无论是政府还是企 业,采购部门一直是非常吃香的一个部门,尽管政府或者企业采取了种种手段、方法来防止 这种现象,但是却一直无法遏止。尤其是政府采购,温家宝总理曾经举过一个例子,一个 1000 元的打印机,走完政府采购流程到了使用部门手中,可能要五六千元,国家花费了大 量的人力物力来防止采购腐败、防止回扣,然而却防不胜防。最近几年高铁建设中,采购中 的回扣更是令人吃惊,一个纸抽盒价格达上千元。最有名的是宣传片的回扣事件,也导致了 大批铁道部官员落马。 最后,要想消灭潜规则,需要整个社会一齐努力,要大张旗鼓地提倡规则意识,坚决反 对“潜规则”意识。建立一个依法办事的社会制度,将政府办事流程公开化、透明化,消除 社会阴暗的一面。合理建立社会规则,让潜规则无处遁形,这样才能最终消灭潜规则。 对于新入职场的毕业生来讲,要认识到社会潜规则的存在,但是更重要的事,不能总是 依赖于潜规则办事,也不要让潜规则来主宰了你的思想。毕竟潜规则不是社会的主流,也不 是历史发展的方向,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才能够在职场中长久立足。不要因为遭受到一两 件不公平的事情,就对社会产生了敌视,仇恨的心情。正确的调整自己,在社会中找到符合 自己职业生涯的发展方向,依靠潜规则来获取的成就毕竟不是心安理得,没有实现自己的人 生价值,只有通过自己努力,在正能量的帮助下,获取的成就才是真正的成就。本章开头的 导读案例中,所阐述的现象确实存在,但并不是代表了整个社会,而且这些问题社会已经意 识到了,这说明社会也在变革中,在不断的改进,潜规则越来越不被人接受,必将逐渐的消 亡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二章 坚持道德 12.2 再论诚信.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坚持道德 12.2 再论诚信.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二章 坚持道德 12.1 职业道德.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坚持道德 12.1 职业道德.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十二章 坚持道德(含答案).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二章 坚守道德.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一章 不断创新 11.6 实践训练.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章 不断创新 11.6 实践训练.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一章 不断创新 11.5 总结讨论.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章 不断创新 11.5 总结讨论.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一章 不断创新 11.4 失败与创新.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章 不断创新 11.4 失败与创新.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一章 不断创新 11.3 日积月累.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章 不断创新 11.3 日积月累.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一章 不断创新 11.2 模仿与创新.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章 不断创新 11.2 模仿与创新.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一章 不断创新 11.1 创新基础.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一章 不断创新 11.1 创新基础.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十一章 不断创新(含答案).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一章 不断创新.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二章 坚持道德 12.3 如何对待潜规则.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坚持道德 12.4 保护自己.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二章 坚持道德 12.4 保护自己.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坚持道德 12.5 总结讨论.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二章 坚持道德 12.5 总结讨论.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二章 坚持道德 12.6 实践训练.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二章 坚持道德 12.6 实践训练.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学习指导)第十三章 职业拓展.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作业习题)第十三章 职业拓展(含答案).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三章 职业拓展 13.1 危机管理.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三章 职业拓展 13.1 危机管理.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三章 职业拓展 13.2 培训的种类与选择.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三章 职业拓展 13.2 培训的种类与选择.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三章 职业拓展 13.3 项目管理能力培养.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三章 职业拓展 13.3 项目管理能力培养.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三章 职业拓展 13.4 主动帮助别人.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三章 职业拓展 13.4 主动帮助别人.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三章 职业拓展 13.5 总结讨论.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稿)第十三章 职业拓展 13.5 总结讨论.pdf
- 《IT职业素养》课程教学资源(讲义)第十三章 职业拓展 13.6 实践训练.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