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加)朱爱岚《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

公斑虫海 书究分 GENDER AND POWER IN RURAL NORTH CHINA 胡玉坤译 江苏人民出版社 加朱爱岚著 一中医方瓷的社会怪历一校才

本书作者在1986一99的年对山东省三个村离 系统分析了各个社区对改革作出的然不同反应, 经济革对北方农村妇女地位,生产活动及社会 表明,尽管在家庭锁城基至在家应企业中妇女的 的社会舞合上,无其是在村政府和级维 的主要职位,从而令人信据地示了社会性别与仅 1g87-21-03725

中 D668 书究国外 Z830 州文森都器粉 ★ 藏书 胡玉坤译 加]朱爱岚著出版社 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训与 江苏人民 人莎OH地N3a0d0H湿0围 950633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加朱爱岚著:胡玉坤译 京,江苏 0 1,中.Ⅱ.①朱.②胡.Ⅲ.①乡村-女-生活-研 究-中国②乡村-妇女-权力-研究-中国 T.DH42.64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4)第020812号 Gender and Power in Rural China Copyright1994 by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 ford Junior University. Simplified Chinese Version copyright by JSPPH Translated and published by arrangement with Stanford Univer sity Press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苏省版权局著作权合同登记 图字:10-2004-064 书 名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 者〔加〕朱爱岚 译 者胡玉坤 贵任编辑张幕贞 出版发行江苏人民出版社(南京中央路165号210009) 网 址 http://www.book-wind.com 集团地址江苏出版集团(南京中央路165号21009) 集团网址凤凰出版传媒网http:j/www.ppm.cn 经 销江苏省新华书店 照 排南京展塑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印刷者淮阴新华印刷厂 开 本960×1304毫米1/32 印 张8插页2 字数200千学 版次2004年5月第1版2001年5月第1次印刷 标准书号ISBN7-214-03725-4/D·562 定 价17.00元 (汀苏人民出版社图书凡印装错误可向本利调换)

序“海外中国研究丛书”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 是,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 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到了中国门户重开的今天,这种发展 就把国内学界逼到了如此的窘境:我们不仅必须放眼海外去认识世界, 还必须放眼海外来重新认识中国:不仅必须向国内读者移译海外的西 学,还必须向他们系统地介绍海外的中学。 这套书不可避免地会加深我们150年以来一直怀有的危机感和失 落感,因为单是它的学术水准也足以提醒我们,中国文明在现时代所面 对的决不再是某个粗蛮不文的、很快就将被自己同化的、马背上的战胜 者,而是一个高度发展了的、必将对自己的根本价值取向大大触动的文 明。可正因为这样,借别人的眼光去获得自知之明,又正是摆在我1面 前的紧迫历史使命,因为只要不跳出自家的文化图子去透过强烈的反差 反观自身,中华文明就找不到进入其现代形态的入口。 当然,既是本着这样的目的,我们就不能只从各家学说中筛选那些 我们可以或者乐于接受的东西,否则我们的“筛子”本身就可能使读者失 去选择、挑剔和批判的广阔天地。我们的译介毕竞还只是初步的尝试, 而我们所努力去做的,毕竟也只是和读者一起去反复思索这些奉献给大 家的东西。 刘东 1988年秋于北京西八间房

谨以此书 献给春思·贸德、阿伦·贸德、格拉迪斯·埃伦·哈佩尔

序 言 惟有田野工作者的姓名出现在标题页的惯列,是人类学著述中经久 未变、令人困感的事情之一。就像跨文化理解的任何一项努力一样,造 就了本书的这一研究是一项共同的事业。我最深切地感激中国北方三 个村落—一张家车道、前儒林和槐里的村民们,是他们接纳我走进其社 区,并帮助我去理解其生活。他们的懷慨大度兴许是本书任何有价值之 处的源泉。我想他们将会发现,我在这里所撰写的只是对他们生活之丰 害性和男气所作的一些平淡的恩素。 这项调查的主管机构或者当地政府至少有一名官方代表陪同我前 往每个村。他们每个人分别从杜会学职业、从妇女工作或者从当地政府 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见解,每个人在协助此研究上也都做出了宝青的贡 献。此外,每个村的领导代表均不惜花时间为日常的研究进程做了安 排,并且常带投身其中。每当遇到麻烦以及因我的在场而引起工作负担 倍增时,所有这些官方陪同都很乐于助人。 这项研究的完成得到了加拿大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研究委员会的 一系列资助:该委员会与中国社会科学院1986年和1987一1988年的交 流资助:该委员会1986年的一般研究资助:给西安大略大学(1987 1989年)和马尼托巴大学(19891992年)的加拿大研充奖学金以及该 委员会1990一1991年的研究皆助。加拿大研究奖学金是由西安大略大 学和马尼托巴大学的大学捐赠基金的配套资金和马尼托巴大学的校友 基金支持的。在中国境内,中国社会科学院、山东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山 东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山东省妇联及山东省各级政府均提供了帮助。 在加章大,我在不间阶段分别得到了西安大略大学人类学系、安大 略工作研究奖学金项目以及马尼托巴大学人类学系的许多研究助理的 协助。上述资助也使他们涉入此项工作有了可能。他们分别是品秀缓

2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 苏莱思·塞吉思、傅小江、利奥·单、傅梦检、刘东扬、布雷特·韦德尔、 沙伦·格里奥克斯和佛朗哥司·加布里。 本研究获故于许多同事和朋友们的大量建议和评论。我要特别感 谢孔迈隆、伊莎贝尔·克鲁克、诺玛·戴蒙德、格雷厄姆·约翰逊、戴安 娜·拉里、桑德拉·萨克斯、卢比·沃森及马丁·金·怀持。 第二章的一部分最初曹以“分地,合地”的标题刊于《中国季刊》1992 年第130卷第338-356页。第六章的一部分原载《太平洋事务1990年 第63卷第1期第4061页,题为“男人更有本事':中国农村妇女对社 会性别与能动性的看法”。我很感谢这些刊物慨允我将这些材料集结 在此。 我非常感激我的家人这些年来对我工作给予的支持和表现出的兴 趣。我要特别感谢我的父母和婶婶。这本书是献给他们的。]989年6 月我妹妹珍妮特·勒萨格帮助我在中国确定研究地并使我建立起联系, 这在当时是没有任何其他人能够这么做的。地对于我撰写这本书稿也 做出巨大的贡献。我还要特别感谢克里斯·伊根为加速其完成所做的 不侧努力。 这一书稿获益于斯坦福大学出版社编辑们的关注。我要特别对穆 里尔·贝尔,埃伦·史密斯和维多利亚·斯科特的工作表达我的谢意。 该书的索引是由维多利亚·奥尔森完成的。 最后,如果说存在着惟独我的名字出现在标题页的真正缘由的话, 那就是我对这里所做出的解释以及该研究中所有的其他缺憾负惟一的 责任

自 录 序有1 第一章导言:关于德行1 第二章分地18 第三章 村办企业47 第四章 社会主义商品生产84 第五章“户”:在国家与家庭之间128 第六章妇女与能动性166 第七童中国北方村落的杜会性别与权力188 表格203 有关量度与求庭术语的解释204 引!用的文献206 注释222 素引237

第一章导言:关于德行 “女子无才便是德”是孔子的理念,但它在当代中国政体中依然有生 命力,并发挥功效。妇女和男性既广泛认可这一主张,但在日常生活的 行为中实际上又予以拒斥。这是一个自相矛盾的现象。在本书中,我将 探究在20世纪80年代重构了乡土中国的农村改革进程中被重新创造 了的这一悖论。 紧随“文革”之后出现的社会转型的分水岭,很快从对十年动乱 (1966-1976年)的谴责转向了从总体上否定集体化时代(1956一1980 年前后)及其所依据的政策与政治哲学架构。20世纪80年代初逐步铺 开的农村改革主要包括:(1)确立了把集体资源承包给个人、农户或农 户小组的“责任制”,其条件越来越接近于事实上的所有权;(2)公社及 前集体制的瓦解,代之以正规的地方政府和混合型的(私有与公有的)经 济组织形式:(3)私有买卖和劳动力市场的复活:(4〉国家对农产品生产 与销售之控制的弱化;(5)国家调整农产品购实价以使之对农村生产者 有利;(6)雇佣劳动力的合法化;(7)私有与公有的乡村工业的增长;2 (8》在商品经济中促进生产和交换。 所有这些政策嬗变在整个乡村社会造成了广泛的后果,而没有哪个 结果可以被看做是社会性别中立的(gender neutral)。每一政策变化和 改革项目总的说来一直被官方表现为政治经济领域的变迁,而没有论及 社会性别(gender)或妇女的特殊利益。中国境内外随后的多数讨论也 只着跟于作为政治经济事实的嬗变。同时,关于中国妇女的大量文献通 常把其他问题当做其着限点,而不曾以改草对农村妇女生活造成的影响 为重心。 官方没有探究这一转变进程中妇女在农村社会中的作用,可以归诸 各种根源。改革是以提高经济增长率的狭隘经济目标为压倒性取向的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詹姆斯·斯科特《不被统治的艺术》.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明恩溥《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中国乡村生活》.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费孝通《皇权与绅权》.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费孝通《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费孝通《中国绅士》.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科大卫《皇帝与祖宗》.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景军《神堂记忆》.doc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弗里德曼《中国宗族与社会》英文版.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弗里德曼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傅衣凌《明清农村社会经济》.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萧凤霞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安·沃特纳《烟火接续明清的收继与亲族关系》.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弗里曼《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何心隐——聚合堂.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文艺复兴.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无锡淮海义庄.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春节返乡见闻: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清代慈善事业.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粮票.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祠堂·灵牌·家谱-中国传统血缘亲族习俗.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法]莫斯—巫术的一般理论.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克利福德·格尔茨《文化的解释》..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克利福德·格尔茨:地方性知识.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尼加拉:十九世纪巴里剧场国家-格尔兹.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王铭铭《西方人类学名著提要》..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