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施坚雅《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史建云 ●美随雅 徐秀丽译英和 和社会结构 农村的市 王庆成主编 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

j1:b2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 〔美)施坚雅 著 史建云 译 徐秀丽 虞和平 校订 烤暖华 ¥特 中国熱会科多女展知

(京)新登字030号 图字:01-97-0768号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中国农村的市场和社会结构/(美)施坚雅著;史建云,徐 秀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4 (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王庆成主编) 1SBN7-5004-1692-X 【,中.】.①施.②史.③徐.且.①农村市场-中 国-研究②农村-社会结构-中国-研究W.①F723.2②F321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95)第02898号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北京鼓楼西大街甲158号) 育才印刷厂印刷新华书店经销 :998年4月第1版1998可4月第:次印刷 开本:787×1092毫米1/32印张:6.5插页:2 字数:130千字印数:1一4000册 定价:14.50元

内容提要 本书重点论述了本世纪初至60年代 的中国农术集市、乡镇和中心城市三级市 场的发展、变迁和现代化的过程;分析了 市场与社会结构、市场与社会习俗、市场 与交通、市场与地理状况的内在关系;揭 示了一些市场理论的原理,对当前我国的 市场经济建设和农村经济改革具有一定的 参考作用

出版者重印说明 当《亚洲研究杂志》首次发表这篇由三部分组成的文章 时,就希望它经过修订以后最终会作为一部单独的著作出版, 以便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并确保人们把它当作一个整体而不 是独立的各个部分来阅读和应用。这部著作事实上被应用得 相当“泛,以至于现在需要重印。作者是把这部著作作为一 个整体来构思和写作的、但人阅读时却常常不把它当作一 个整体,单独使用某-一部分,举例来说,第一部分,则有损 于作者和读者,现在这个单行本强烈地提醒读者,这是一部 完整的著作

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 《中国农村的职场和社会结构: MARKETI:G AND SOCIAL STRUCTURE IN RURAL CHIINA G.William Skinner CCopyright,1993, by Association for Asian Studies,Inc 根据亚州研究办会993年版译出

《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 编辑说明 建国以来,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取得了很大成绩。为了更 适应于时代,更有益于社会,中国近代史研究需要继续前进, 获得新的发展。了解和借鉴国外的研究成果,是发展、提高 我国近代史研究工作的途径之一。因此,在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的支持下,我们编辑了这套《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 《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选译外国学者有影响的学术著 作,侧重于在研究领域、研究方法等方面有参考借鉴意义的 专著。 外国学者研究中国历史的指导思想,大多与中国学者不 同。我选译出版某书,并不意味着同意它的观点。书中的 优点、缺点和错误,相信读者自能鉴别。 《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编委会 1987年3月

《中国近代史研究译丛》编辑委员会 主编:王庆成 成 员:马汝珩马晓光王庆成叶风美 刘存宽陈宝辉张振熟张寄谦 龚书锋湖亮生虞和平 常务编委:虞和平马晓光

目 录 序.(1 第一部分 一、市场和中心地.(5) 二、周期性和集期.。 .(11) 三、作为空间体系和经济体系的市场结构.(21) 四、作为社会体系的市场结构.(40) 第二部分 一、传统的变化.(71) 二、现代的变革.(91) 第三部分 一、与原有农村市场模式的关系.(127) 二、市场共同体与农村人民公社. .(150 译后记.(187) 征引外文书目.(188)

序 在这部著作中,我对中国农村的市场活动作了一些局 部的描述和初步的分析。这个被忽视的课题所具有的意义远 远超出了严格的经济学的内容。由于这里根据中国情况描述 的这种市场结构看来具有被称之为“农民”社会或“传统的 农耕”社会的全部文明的特征,它特别引起了人类学家的注 意。在这类重要的复杂社会中,市场结构必然会形成地方性 的社会组织,并为使大量农芪社区结合成单一的社会体系,即 完整的社会,提供一种重要模式。由于已经完成的无与伦比 的大量工作,由于中国社会所具有的异乎寻常的长期性和稳 定性允许很多地区的市场体系在现代化开始之前达到充分成 熟,还由于可供利用的长达几个世纪的中国市场的文献为研 究传统社会内部全面的发展和变化提供了丰富的史料,中国 的情况对于传统农耕社会中农民交易活动的比较研究具有重 要的意义。 对农村市场的研究还能够帮助了解那些构成对传统体系 的背离的变化,这种变化标志着一个传统的农耕社会向现代 工业社会转化的开始。市场分布和交易行为方式的基本变化 为现代化进程提供了一个综合性指标。因此,在近代中国历 *本序原为第一部分的引言。 ·1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孔飞力《中华帝国晚期的叛乱及其敌人》.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费孝通《皇权与绅权》.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费孝通《乡土中国与生育制度》.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费孝通《中国绅士》.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黄树民《林村的故事:1949年后的中国农村变革》.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黄宗智《长江三角洲小农家庭与乡村发展》.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黄宗智《华北的小农经济与社会变迁》.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科大卫《皇帝与祖宗》.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景军《神堂记忆》.doc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弗里德曼《中国宗族与社会》英文版.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弗里德曼 Chinese lineage and society.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傅衣凌《明清农村社会经济》.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萧凤霞 Agents and Victims in South China.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萧公权《十九世纪中国乡村控制》rural china.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王铭铭《村落视野中的文化与权力:闽台三村五论》.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王铭铭 王斯福《乡土社会的秩序、公正与权威》.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施坚雅《中国的农民和封闭的村社》.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明恩溥《西方视野里的中国形象》·《中国乡村生活》.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杨懋春《一个中国村庄:山东台头》.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詹姆斯·斯科特《不被统治的艺术》.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马若孟《中国农民经济》.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加)朱爱岚《中国北方村落的社会性别与权力》.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法)葛兰言《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谣》.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安·沃特纳《烟火接续明清的收继与亲族关系》.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弗里德曼《中国东南的宗族组织》.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弗里曼《中国乡村,社会主义国家》.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杜赞奇《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美)韩丁《翻身—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纪实》.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何心隐——聚合堂.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文艺复兴.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施善与教化——明清的慈善组织.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无锡淮海义庄.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春节返乡见闻: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清代慈善事业.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粮票.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祠堂·灵牌·家谱-中国传统血缘亲族习俗.pdf
-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法]莫斯—巫术的一般理论.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