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校课件下载中心 》 教学资源 》 大学文库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法]莫斯—巫术的一般理论

文档信息
资源类别:文库
文档格式:PDF
文档页数:306
文件大小:12.45MB
团购合买:点击进入团购
内容简介
《社会福利思想》课程教学资源(书籍文献)[法]莫斯—巫术的一般理论
刷新页面文档预览

技 A General Theory of Magic 现代人类学经典译丛 Acrifice:Its Nature and Function 主编赵丙祥 梁永任 巫术的一般理论 学术顾问王铭铭 献祭的性质与功能 [法]马塞尔·莫斯昂利·于贝尔著 杨渝东梁永佳赵丙祥译 《术的一理论》是法国社会学年鉴学派代表人马塞尔·莫斯 的代表作 发写成《术的 此二书对于我们理解莫斯提出的“整体社会事实”,认识个体与 集体之间的关系.理解观念。行为与社会的关系都有重要的意义.它 莫定了作者在法国社会学中的地位,是人类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我们 将其合出。以便读者比服阅读窥年鉴派学术思想之一斑。 人产许花天等在聚器

祭祀是典型的宗教行为,它所确立的关于“神圣性”的观念.不仅是 一套飘渺的幻象体系,而且是一个真实的社会体系。确立这种观念的,不 仅有宗教行为.而且有非宗教行为,其代表是巫术。 巫术,表面上是由单个巫师实施的,往往表现为个体行为,但本书却 发现了它的社会的属性,莫斯先陈述了巫术的各种基本表象,再从逻辑」 将这些表象与它们的整体性本原联系起来,并指出它才是产生这些表象台 决定性力量 技 ISBN978-7-5633-6375-9 定价:25.00元 上架建议,社会学.哲学

现代人类学经典译丛 A General Theory of Magic 主编赵丙祥 Acrifice:Its Nature and Function 梁永佳 学术顾问王铭铭 巫术的一般理论 献祭的性质与功能 [法马塞尔·莫斯昂利:于贝尔著 杨渝东梁永佳赵丙祥译 PDG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桂林

图书在版编目(CP)数据 巫术的一般理论献祭的性质与功能/(法)莫斯等著 杨渝东等译.一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 (现代人类学经典译丛/赵丙样,梁永佳主编) ISBN978-7-5633-6375-9 】.巫.Ⅱ.①莫.②杨.Ⅲ.巫术-研究 V.B992.5 中国版本图书馆C1P数据核字(2006)第152696号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供我) 出版人:肖启明 全国新华书店经销 发行热线:010-64284815 山东新华印刷厂临沂厂印刷 (临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工业北路东段邮政编码:276017) 开本:960mm×1380mm1/32 印张:9.5字数:220千字 2007年1月第1版2007年1月第1次印刷 印数:0001-5000定价:25.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影响阅读,请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PDG (电话:0539-2925659)

作者简介 马塞尔·莫斯(Marcel Mauss.1872-1950) 犹太人,法固著名人类学家,现代人类学理论的重 要莫基者之一,以其渊博的民族学知识和卓越的 洞见能力,对人类学的交换.巫术。身体等研究额 域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 他从1930年当选为法兰 西学院“社会学讲座教授ˉ,直到1941年退休,后 该学院授予他“荣誉教授”称号。莫斯并不多产 但大多数作品都能反映其思想的深邃,主要代表 作有《礼物》.《巫术的一服理论》等 1872-19271. 国社会学家.考古学家,专攻凯尔特人史与比较宗 教学,社会学年鉴派重要人物,曾任职高等研究实 践学院。除本书外,于贝尔还著有《凯尔特人史》. 《论时间:宗教与巫术的时间表述》等。 译者简介 杨渝东,北京大学博士,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 系社会人类学研究所讲师 梁永佳,毕业于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曾在北京 师范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现 为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 赵丙祥.北京大学博士,现为中国政法大学社 会学院副教授

技 现代人类学经典译丛 古代中国的节庆与歌遥 马塞尔·葛兰言著 安达曼岛人 拉德克利夫一布朗著 马塞尔·莫斯著 马塞尔·莫斯吊利·于贝尔著 种族.语言与文化 弗明兹·波亚士荐 责任编辑唐文古 杨晓燕 装顿设计蔡立国 制作左伟 于宁 http://www.bbtbook.com

总序 王铭铭 西方的现代人类学诸学派萌芽于19世纪末,到20世纪前期已长成 丰满。 所谓“现代人类学”是相对于19世纪后半期的人类学古典学派而言 的。古典人类学包含种种“大历史”,它先后以进化论和传播论为叙事框 架,视野开阔,想象力丰富,但论述多嫌武断,时不时流露出做慢的西方中 心主义心态 现代人类学是在反思古典人类学中成长起来的。 处在人类学的“现代时期”的学者,鄙视西方中心主义,注重探究非西 方文化的内涵与延伸价值。他们质疑西方传教士、探险家、商人、旅行家 的见闻和偏见,反思古典人类学获得知识的方法,以不同方式提出了“译 释”不同文化和理解人文世界的新思路。 现代人类学并非铁板一块。在英国、法国和美国,现代人类学家分别 提炼出功能、社会、文化等概念,围绕着这些概念,他们展开了激烈的辩 论,使欧美人类学出现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 中国的人类学曾经与欧美的现代人类学并肩。上个世纪三四十年 代,吴文藻、费孝通、林耀华等,间接或直接地受到英国功能学派的影响, 凌纯声、杨堃等直接师从法国学派大师莫斯(Marcel Mauss).等,还有许多

2总序 人类学家,浸染于德国一美国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之中。 因为这样,所以西方现代人类学诸学派,早已于60多年前为当时的 中国学者所熟知。 不过,20世纪中国的学术史充满着断裂。中国人类学家还来不及以 自己的“肠胃”充分“消化”西方思想,学科便被“彻底革命”了。随之,人类 学的现代思想,迅即在我们这个国度中让位于政治化的“古典思想”。 中国的人类学,在过去的20多年里实行了自我重建。20年中的前 10年,中国的人类学家要面对上个世纪50年代“院系调整”留下的问题, 重新划定学科疆界,成为学者处理的主要事务。忙于参与学科的“地缘政 治”,学者没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学术政治化给我们带来的危机。而紧接 着,20年中的后10年,中国人类学家突然遭遇了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的 “后现代主义”。 现在我们一眼看去,在学科废墟上开出的花,有的沉迷于孤芳自赏, 有的以鲜艳的色调过早地宣布着“后现代”的胜利和现代人类学的失 败. 一个学科,在还没有获得其现代传统的情况下,就赶着回归于政治化 的“古典时代”,在还没有反思政治化的古典时代的情况下,就直接进行 “后现代解构”。 做学问不是从事灾难故事的反复叙述。现代人类学在中国的命运使 我们想到,在我们这个历史悠久却常被遗忘的国度中,坚持一个接近“古 老”的理想,兴许恰是学术重建的合适途径。 也许出于偶然的遭际,也许出于必然的思考,21世纪的开初,我与几 位朋友和学生寻思着要论证现代人类学派的中国意义,我们商定编出“现 代人类学经典译丛”。头一批5种,包含旧译重刊3种,新译2种,体现了

总序3 英国现代人类学派的面貌,经一些友人的共同努力,它们已于两三年前问 世。遗憾的是,世事难料,由于种种原因,“译丛”的出版工作停顿了几年 直到2005年初才重新回到议事日程上来。 欧美现代人类学诸学派有丰富的著述。在编选和翻译的过程中,我 们尽力在经典中找经典。马林诺斯基、弗朗兹·波亚士、马塞尔·葛兰 言、拉德克利夫一布朗、马塞尔·莫斯、埃文思一普理查德等,成为我们眼 中的“经典作家”。我们深深地为他们的叙事所吸引,我们竭尽全力地试 图使更多的同人来共享我们的阅读之乐。在此过程中我们也深感力不从 心,我们意识到自己所能完成的工作终究有限。 “现代人类学经典译丛”充其量是一种“局部呈现”。而我们却相信, 这一“局部呈现”能从一个有趣的角度表明:现代人类学提出过一个富有 良知的学术主张一它要求我们从被近代化边缘化的文化中发掘出具有 世界意义的哲学。 在我们这个巨变的时代,这一使命依然光荣。“他山之石,可以攻 玉。”中国的人类学若能从它出发去寻找自身的出路,那学科存在的问题 或许能得到部分解决。 2005年10月15日

目录 巫术的一般理论 译序/3 原序/13 第一章资料来源和历史背景/19 第二章巫术的定义/26 第三章巫术的要素/34 1.巫师/34 2.行动/57 3.表征/75 第四章对巫术的分析与解释/109 1.信仰/109 2.对仪式效应的观念解释的分析/116 3.玛纳/128 4.集体状态和集体力量/144 结论/165

刷新页面下载完整文档
VIP每日下载上限内不扣除下载券和下载次数;
按次数下载不扣除下载券;
注册用户24小时内重复下载只扣除一次;
顺序:VIP每日次数-->可用次数-->下载券;
相关文档